我,醫療投資人,遭遇招聘鄙視

語言: CN / TW / HK

THECAPITAL

醫療產業的寒冬提前來到,投資經理都快凍僵了。

本文3223字,約4.7分鐘

作者 | 梔子  編輯  |  吾人

來源 | 融中財經

(ID:thecapital)

“看原料藥的優先;看CXO的,如果經驗豐富可以考慮;只看創新葯的,不行。看療器械的也一樣……”這是某投資機構醫療健康組內部給出的招人“簡章”。在其收到的大量醫藥專業的候選人簡歷中,“還有幾個看醫療服務和醫美的,都斃掉,那些是消費不是醫療。別碰消費,靠智商税賺錢,會污染靈魂。”

2022年,消費賽道啞火,TMT“轉行”,硬科技投資門檻高企,而瘋狂了近兩年的生物醫藥投資也開始被二級市場教做人。在各種所謂熱門風口的“挑逗”之下,不少年輕的投資經理匆忙轉行。更讓人哭笑不得的,B站小紅書漸漸成為一級市場投資人的“補課”聖地,通過各類生物醫藥、新能源的專業視頻,補習所謂的專業知識,短短几個月就可以跟項目方聊的火熱,各種專業名詞信手拈來。

一直以來,醫療投資技術門檻高,容易給LP講故事,募資也相對簡單,尤其這兩年醫療健康產業基金隊伍大規模擴大,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更是越來越高。但實際上,真正懂的人才不多,加上從其他領域向醫療方向賽道轉型的投資人也越來越多。市場中的投資人都想當“伯樂”,而魚龍混雜的結果便是被相中的“千里馬”也質量堪憂。

01

“投資與醫學專業之間的鴻溝

很難契合”

在世界範圍內,生命科學進步迅猛,新企業和新項目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資本對醫療領域的關注也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醫療產業基金數量激增,尤其上市公司在2015-2017年三年間,發起設立或參與了近160支醫療健康產業基金。

從行業機會來看,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生物基因測序編輯、腫瘤免疫治療、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生物醫學大數據等新興領域。另一個是在如胃癌、食道癌、肝癌等高發且死亡率較高的常見病領域,醫藥研發是投資的重點方向。

而在一級市場,投資人和創業者是分不開的一對“對話者”,尤其早期投資人需要對行業和技術方向具備較的理解和認知,投資人背景基本不是醫藥生物學歷就是有醫療從業經驗,比如醫生、藥廠或檢測等。所以近兩年常見的除了圈內投資人調轉方向,從消費或者科技領域切入醫療之外,也有不少圈外“人”開始奔向醫療投資。

阿飛就是北大一名醫藥博士,10年製藥研發和GMP生產基層經驗,通過同學內推進入某知名老牌投資機構,轉行做了醫療健康方向的投資經理。“零基礎轉行VC做醫療投資是完全可以的。而且團隊靠譜的話,風險並沒有傳説中的那麼高。”

“對於想要轉行的人,如果沒有合適的機會直接進入PE/VC機構做投資人,其實可以率先去實體藥企做戰略投資,或者行業分析。”剛入職的時候,藉助所在機構的大健康方向數據庫,從仿製藥、創新葯,創新療法、醫療器械等不同層面做項目收集和統計,包括企業的融資、產品管線,創始人背景等,從中選擇合適的企業聯繫訪問。三年阿飛投了十幾個項目,最差的年化10%退出,最好的3年估值翻了5倍。

與阿飛不同,Kelly是北京某機構的一名醫療器械投資經理,本科醫藥專業後金融碩士。前不久剛去年面試進入某國內Top10的機構,面試成績第一名。因為近一年Kelly幾乎沒有投出什麼合適的項目,忙着寫各種奇奇怪怪的合作方案,各種募資PPT。“機構分管醫療基金的合夥人,出自某國企,對行業知之甚少,相當一部分資源是清華系和政府關係,通過獵頭先後組建完成了MD、ED、VP、SA。從管理制度到項目源可以説什麼都沒有。”

説到底,醫療投資對專業素養要求偏高。一般頭部機構都需要第一學歷頂級名校,最終學歷是醫學相關博士。“轉行一定要看清楚公司。”阿飛總結經驗到,“相對而言,很多上市公司戰投部更看重入資產間的協同效應。所以很多從業者的都是研發出身,後期開始關注財務和管理”。

02

冬天提前來了

投資經理快被凍僵

如果説從醫學專業的轉做投資人,路徑是相對順其自然的,那麼從消費轉向醫療則更多的是投資人被“風口”所誘導。

近兩年,跨界投資醫療的熱情愈演愈烈,很多TMT基金和消費基金開始進入醫療健康產業,尤其消費醫療方向。隨着大批投資者蜂擁而至,越來越多的資本追逐醫療健康項目,導致醫療健康投資正在變得越來越擁擠,項目估值也越來越高。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海外早期醫療項目融資,平均每家企業融資額度超過1億元人民幣。但好項目估值高,不要説搶額度,對於那些“半路出家”的醫療投資人,項目深度根本吃不準。

Kelly告訴記者,“現在一級市場的生物醫藥投資人,雖然很多都有不錯的教育背景,但實際工作都沒做過幾年,對轉化或者商業化缺乏經驗。去年這個時候還意氣風發指點江山。今年能進投決會的都是少數。”

2022年上半年,醫療健康領域投融資事件數同比降低46.7%,環比降低45.9%;IPO事件數同比降低45.5%,環比降低55.2%。二級市場方面,以港股18A企業為例,截至2022年5月,超過90%的生物科技公司股價破發,平均跌幅達42.91%。

聯想之星合夥人陸剛就曾公開表示,當前醫療投融資處於寒冬已是共識。從2021年中期以來,醫藥健康領域的投資明顯降温,尤其創新葯領域,面臨募資難、二級市場遇冷等情況。這背後,創新葯研發同質化現象嚴重、適應症開發擁擠。通過暫停部分在研管線,已有一些創新葯企開始節流“續命”。這是一個非常凜冽的寒冬,從二級市場擴散到一級市場早期階段,從生物製藥到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幾乎整個醫療健康版塊,投資邏輯在發生改變。

受國際局勢和新冠疫情影響,醫療產業相關投資熱潮一直持續。但中國真正有能力投醫療健康的機構不超過 30家。不少投資人對記者吐槽,“醫療產業投資看起來很美好,但坑很多。比如商業模式優劣就取決於能否抵禦外部壓力。賽道長期確是值得關注的方向,但短期很難受。”

這兩年,“馬太效應”是被提及頻率最高的一個詞。一方面,資金加速往頭部機構集中,讓他們掌握了更多話語權,另一方面,基金規模急速擴張,又讓投資經理不得搶註明星項目。“對那些轉賽道的醫藥投資人,其實很難觸碰到項目的核價值。當醫療產業的寒冬提前來到,投資經理都快凍僵了。”Kelly説到,“現在各大羣已經開始出現鄙視和嘲笑醫藥投資人,各種勸降。”

03

保持清醒

找到時間的“親朋友”

今年上半年,超過120家醫藥上市公司揭曉成績單,其中超五成業績預增,主要集中在CXO、醫療器械、中藥等細分行業。而在二級市場,生物醫藥指數今年以來下跌22.04%。可以説當前整個板塊估值正處於較低位置。

中科院創投高級分析師魏強告訴融中財經,“目前整個醫藥行業投融資‘雙降’。以逆向思維來看,這個時候耐心一點可能會找到更具“性價比”的標的。”以體外診斷來看,作為臨牀剛需,近年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產業規模也超過了千億元,尤其新冠疫情以來,核酸檢測業務催生了一批“造富神話”,吸引了不少企業跨領域或跨界。

“但一級市場投資來看,投資人需要保持清醒,一是體外診斷是競爭很激烈的領域,新進入的中小企業很難再有機會後來居上。二是體外診斷領域的創新多是迭代漸進式的,顛覆性創新出現的頻率很小,從一項新技術的出現到產品研發、註冊、上市,再到替代現有主流的技術產品,中間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

醫療健康是國家戰略性產業,也是生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處於產業升級的關鍵窗口期,政策層面醫改持續深化、疫情相關產業鏈擾動的背景下,醫藥產業的投資機會可是説是呈現多層次性、價值重構的窗口期。摩根士丹利報告顯示,醫藥不僅具有消費屬性,還兼具成長屬性,行業景氣度依然較高,尤其創新葯及CXO細分賽道。

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有2300個生物醫藥園區,約有10000家Biotech,如果按照未來十年每一家Biotech都可做出一款新葯來估算,一年時間將會有1000個新葯出現。而現在全球總批准化學藥和新分子實體數不到5000,蛋白分子數不到500,與此對照,不難發現本土創新葯存在巨大泡沫。

我們常説 “投資就是要做時間的朋友”。事實上,短期的波動難以避免,只有拉長投資期限、耐心持有長坡厚雪賽道,時間才能成為投資人的朋友。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醫療產業,尤其創新葯在二級市場降温,且日漸向一級傳導。生物醫療投資市場也從燥熱的沸騰期,走向更加慎重的冷靜期。降温期的到來,讓市場進入了自我梳理與重新審視的階段。

從今年來看,估值降低,也只是從高估值到合理的過程,而且個別賽道,比如CXO的估值一直沒跌下來。最近幾個月,又從合理走向低估,投資人們趨於理性,向早期出發已然成為共識。換句話説,當前,正是長期資金佈局的好時機。未來,如果可以做到與國際產品相媲美抗衡,這樣的團隊才是能獲得投資青睞的投資人的“親朋友”。

E N D

0 1 0 - 8 4 4 6 4 8 8 1

0 1 0 - 8 4 4 6 7 8 1 1

-

·     ·

  |

  |

  |  

2 0 2 2

L P G P

3 0 - P E

2 0 2 2 - V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