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壽險改革成效不顯,金融科技板塊業績受挫 | 中報季

語言: CN / TW / HK

作者:宋涵

出品:全球財說

8月下旬進入上市險企半年報密集披露期,在此輪角逐中, 中國平安(601318. SH) 拔得頭籌,成為首個釋出半年報的險企。

其半年報顯露出若干積極訊號。上半年,中國平安整體歸母淨利增長3.9%,實現較大提升,年化營運ROE達20.4%。

但同樣也是8月,其股價受到重創。8月10日,公司盤中股價跌至40.36元,創五年內最低,當日收盤價停在40.4元。即便在釋出了暗含積極訊號的半年報後,市場反響並不熱烈,財報釋出後第二日,中國平安以41.6元收盤,微漲2.19%。

儘管公司稱股價與價值相悖,但在提振股價道路上,中國平安還有不短的路要摸索。

壽險改革收官年

成效尚不顯著

上半年,中國平安業績實現增長。

資料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保險業務收入4292.89億元,同比微增1.75%;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02.73億元,同比增長3.91%。

報告期,剔除所得稅影響,公司營收下降3.7%,營業支出下降4.13%,疊加營業外收支影響,公司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均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下滑比例分別為0.7%和0.93%。依賴所得稅費用減少,實現淨利潤正增長5.46%,進而帶動歸母淨利增長。

分業務來看,公司貢獻利潤最大的壽險及健康險業務依舊不夠亮眼。上半年,公司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實現淨利同比增長14.45%達340.88億元。不過,其推崇的“渠道+產品”變革似乎收效甚微。上半年公司保險業務收入不增反降,同比減少2.53%至2835.9億元。

公司規模保費下滑更快,同比下降2.79%至3284.56億元。

從險種來看,規模保費排名靠前的五大險種結構與去年相同,依次為年金保險、傳統壽險、長期健康險、萬能險、分紅險,分別實現規模保費853.3億元、644.87億元、611.67億元、526.04億元、396.98億元。

資料顯示,公司規模保費主要依靠個人業務,佔比超9成。報告期內個人業務實現保費3158.16億元,同比下滑2.78%。其中,新業務期繳保費555.32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11.7%。

分渠道來看,除了銀保渠道新業務保費同比上升45.09%達66.74億元外,代理渠道和電銷、網際網路及其他渠道,新業務保費分別為593.63億元和93.75億元,分別同比下滑8.28%和27.55%。

2022年是平安壽險改革的最後一年,自然備受關注。根據其半年報顯示,公司核心指標新業務價值仍未有改觀,呈繼續下降態勢。

上半年,公司壽險及健康險新業務價值為195.73億元,同比下降28.5%。新業務價值率為25.7%,同比下降5.5個百分點。

中國平安執行長陳心穎在業績釋出會上表示,上半年公司新業務價值下降主要受精算假設調整,產品結構調整以及代理人數量下降影響。

從代理人數量來看,個人壽險銷售代理人數量繼續下滑,下滑比例為13.5%至51萬人。而代理人渠道創造的新業務價值下降30.6%。其中,高保障業務下,長期保障型產品消費支出放緩。長交保障儲蓄混合型新業務價值同比下滑24.1%,長期保障型新業務價值同比下滑58.4%。

償付能力方面,平安養老險和平安健康險核心償付能力和綜合償付能力均較上年底有所提升,而平安壽險償付能力降幅較大。

平安壽險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37.6%,較上年底下滑88.4個百分點。

綜合而言,最後一年公司壽險改革面臨的挑戰不小。

產險方面正面臨業績承壓。上半年,平安產險增收不增利。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467.92億元,同比增長10.1%。受綜合成本率上升以及投資收益下滑影響,淨利為83.81億元,同比下降22.33%。

車險保費是主流,同比增長7.3%。除此之外,行業趨勢明顯,非車險業務保費有較大增長。非機動車輛保險同比增長12.4%,意外與健康保險同比增長26.4%。

從渠道來看,代理渠道、車商渠道、交叉銷售渠道、直銷渠道、電話及網路渠道,原保險保費收入佔比分別為26.6%、25.4%、14.1%、13.8%、8%。代理和車商渠道保費佔比分別提升2.1個百分點和0.2個百分點。反觀後三種渠道原保險保費收入佔比均下滑。

從各險種看,原保險保費收入居前五位的險種是車險、責任保險、保證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和企業財產保險,這五大類險種原保險保費收入合計佔平安產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的9成。

其中,責任保險和保證保險綜合成本率分別為105.5%和113%,超過100%盈虧線,承保利潤分別虧損4.99億元和22.07億元。

平安產險整體綜合成本率同比上升1.4個百分點至97.3%。其中,費用率下降0.8個百分點,賠付率上升2.2個百分點。

上半年,平安產險賠付支出同比增長11.8%達952.16億元,疊加保險業務手續費支出增長7.9%和業務及管理費支出增長3.4%,使得本期承保利潤36.73億元,同比下降29.5%。

根據報告顯示,賠款支出增長,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影響,保證保險業務賠款支出同比大幅增加。車險賠款支出增加2.64%達645.02億元,而非機動車輛保險和意外與健康保險賠付支出分別增長39.73%和26.82%。

報告期,平安產險償付能力下降。其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17.5%,較上年底同比下滑60.9個百分點;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72.7%,較上年底同比下滑75.9個百分點。

品牌標識迴歸

金融科技板塊業績下滑

主業未能“布靈布靈”,公司輔業金融科技業務似乎也未達預期,多數科技子公司業績下滑,甚至同期連續虧損。

一月前,平安更改了品牌口號,重拾老品牌“專業·價值”替換了此前的“金融·科技”,外界不免猜測,難道平安是要切換賽道?金融科技地位要下降?

2018年公司正式啟用“金融·科技”口號。主要通過汽車之家、陸金所控股、金融壹賬通、平安健康等子公司、聯營及合營公司經營科技業務。

上半年,陸金所控股實現營業收入326.04億元,同比增長8.4%;淨利潤81.88億元,同比下降16.2%。

同期,金融壹賬通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4%至21.53億元,淨虧損5.6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其去年同期淨利同樣表現為虧損,金額高達6.54億元。而且本期毛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3.5個百分點為39.4%。

報告期,平安健康實現營業收入28.28億元,同比減少25.9%;淨利虧損4.24億元,較上年同期淨利虧損8.8億元,同比減少51.8%。毛利為7.73億元,同比下降24.6%。

而同期汽車之家實現營業收入32.04億元,同比減少15.2%;實現淨利9.1億元,同比減少40.6%。同時,毛利同比減少18.5%至26.7億元。

除此之外,受資本市場波動影響,公司投資收益率下行。上半年公司淨投資收益率3.9%,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總投資收益率3.1%,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公司債券投資佔比49.8%,相較上年末上升1.2個百分點;股票+權益型基金佔比9%,相較上年末減少0.3個百分點。

同期,公司保險資金投資組合中不動產投資餘額為2228.33億元,在總投資資產中佔比5.2%,其中物權投資達1158.57億元,股權為523.76億元,債權則為546.00億元。

近些年房地產市場不景氣,中國平安踩雷華夏幸福後續影響還在,投資者格外關注平安地產風險敞口問題。

對此,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執行官鄧斌表示,平安的不動產投資風險完全可控。4萬億元的險資,有2200多億元配置不動產,其中一半以上是實物的不動產。

銀行、保險作為兩類大市值行業,對自家股價表現頗感“委屈”,時常對外抱怨稱股價被低估,中國平安同樣如此。

日前,平安聯席CEO兼首席財務官姚波在業績釋出會上表示,公司管理層認為當前公司股價與公司價值出現脫鉤,股價仍然被低估。“按照保險公司估值方法計算,現在公司股價只有內含價值的0.5倍左右,處於歷史低位。”

中國平安之所以認為公司股價被低估了,原因有三方面。第一,從業績來看比較穩定;第二,公司財務也較為穩健;第三,公司業務機構相對合理。

9月1日,中國平安A股報收43.65元,年內漲幅5.69%。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