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維造車,造了又好像沒造

語言: CN / TW / HK

賈躍亭為夢想窒息到現在,法拉第未來的未來還不甚明晰,年過花甲的黃巨集生會帶著創維汽車走多遠? 傳統企業的套路在新能源。

造車“老油條”

創維造車,真的是又一個傳統家電企業“玩票”追風口而已嗎?

畢竟無數造車“新勢力”從消費者面前浩浩蕩蕩地過去,除了“一地雞毛”什麼也沒留下。傳統企業下場造車成功的不多,剛強堅韌的董明珠嘴上說得再自信凶狠,銀隆這張牌卻拿不出手。即便像力帆摩托擁有相當製造技術及供應鏈能力的企業,也折在了造車上,雖然只是從兩輪到四輪。早年間的春蘭集團、奧克斯集團就更不用提了。

創維汽車

其實,創維已蟄伏造車十餘年。2011年創維集團創始人黃巨集生成立的創源天地投資公司重組了南京金龍客車製造有限公司。2012年通過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查,專注於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與生產。2014年成為青奧會運動員指定用車,其純電動客車憑藉1890輛的產銷量躍升行業第2,實現扭虧為盈,且盈利達到1.5億元。2015年更名為開沃(skywell)新能源汽車。2017年升級為乘用車整車生產企業。

至少從這個層面來說,創維的造車之路走了十多年了,並且從歷年產銷量及行業排名上看還不錯。南京金龍在被創維天地重組之前,僅2011年就淨虧1570萬,另外股權、商標、產品都比較混亂,根本算不上“三龍一通”(大金龍、小金龍、蘇州金龍、宇通)的對手。但在創維的操盤下,果斷砍掉燃油車生產,全部押注新能源汽車,藉由政策扶持的東風,逆勢起飛。同時升級全新品牌,也從商業車進軍乘用車。商用車的供應鏈和技術積累對創維的乘用車的有相當的助力作用。新勢力造車的重要一關莫過於資質和代工,蔚來找江淮、理想找力帆、小鵬找海馬,目前小米跟北汽的談判也格外受到外界關注。至少在這一方面創維背靠擁有乘用車整車生產資質的開沃,也可以節約不少的資金和精力。

創維與開沃的商標轉讓

對於消費者而言,無論是南京金龍還是開沃都相對比較陌生,開沃在2019年推出的乘用車品牌“天美”沒有激起什麼浪花,被淹沒在數以十計的新能源品牌裡。造車新勢力有的產品強,有的營銷能力強,還有的具備持續的“鈔能力”,這對天美來說都是挑戰,甚至消費者看到名字的第一反應是創造王者榮耀的天美工作室,天美首款車型ET5的累積銷量只有600輛左右。改名之舉迫在眉睫,2021年開沃以2800萬元獲得創維集團的“創維”和/或“Skyworth”商標轉讓,在左手轉右手後,天美更名創維,同時推出了換湯不換藥的EV6車型,僅2022年1-7個月銷量就達到了7995臺,但從資料上來看,效果顯著。

黃巨集生其人

創維為何要選擇造車?其實黃巨集生出獄之後曾考慮過造手機,去華強北考察之後放棄了。

1956年出生的黃巨集生做過知青,恢復高考後考上了華南工學院無線電專業,大學時的畢業論文題目《黑白電視機的設計》,畢業後被分配到電子工業部華南進口公司,做到了享受副廳級待遇的常務副總經理。

黃巨集生 創維官網

嗅覺敏銳的黃巨集生放棄了當時別人眼中的鐵飯碗,毅然下海創業,1988年在香港創辦創維實業有限公司。從代理電子產品進出口、生產遙控器到進軍制造業,最後踏入在當時還屬於稀缺高科技資源的電視機領域。在其經營下,很快便於2000年4月在港交所上市。但好景不長,2006年7月黃巨集生因串謀盜竊及串謀詐騙創維數碼5000多萬港元被判監禁6年。此經歷倒也與侵吞股權、紅利而入獄的廈門汽車(金龍汽車)創始人黃培予有些類似。最終黃巨集生也是藉由“金龍”進入到造車行業。

黃巨集生被稱為“彩電大王”,他一手締造的創維,在1993年獲批全國第一張“電視機生產許可證”。而現在的創維在國內彩電領域與小米、海信、TCL一同穩居第一梯隊。

但在第一梯隊中,其餘幾家都有獨特的優勢,據洛圖科技《中國電視市場品牌出貨月度追蹤(China TV Market Brand Shipment Monthly Tracker)》資料顯示,小米(含紅米)自2019年至今已連續14個季度出貨量位居行業首位,僅2022上半年出貨量就達400萬臺,同比增長7%,市場佔有率近23%。而國際資訊與通訊技術研究機Omdia資料表明,海信在2022年Q2全球出貨量份額排名第二,僅次於三星,出海卓有成效,而TCL也繼續夯實Mini LED電視業務,反觀創維電視上半年出貨量出現了下滑。

而2021年全年國內電視市場品牌出貨量為3898萬臺,同比下降12.2%。成為近十年來國內彩電市場規模跌破4000萬臺大關的首次。疊加品牌出海壓力(雖然聲稱60%的產品出口海外)、高階品牌美茲黑標未成氣候以及第二梯隊海爾、長虹、康佳的虎視眈眈,創維亟需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當然黃巨集生早在幾年前就已開始運籌帷幄了。

除了與和自己並稱為“華南理工三劍客”TCL的李東生、康佳的陳偉榮之間在彩電領域兄弟鬩於牆外,黃巨集生的二次創業選擇了遠離彩電行業的新能源汽車,雖並對外宣稱兩個業務的完全獨立開來的,但其“新能源汽車是帶輪子的家電”的言論,讓人不禁覺得創維汽車前期的勢能還是來自其家電業務,而非開沃(金龍),也或許智慧家電的概念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更好講故事。

面對樂視時,黃巨集生曾表示“樂視做電視大概前後做了有將近4年,風光的時候,說要把全中國的電視企業打垮,我們也深感恐懼。最後我們這些專業的生存下來,不專業的垮臺了。”暫時鬆了一口氣,但一個樂視倒下了,還會有其他的樂視起來。小米就時其中之一,並且小米電視方面的資料,也算完成了樂視的一部分目標,在第一的位置霸榜已久,更可怕的是電視僅是其眾多業務中的一個。

而創維集團旗下子公司創維電器也做著小米的ODM(貼牌加工)業務,而ODM的整體業務收入佔比達到了創維電器的60%以上。也許黃巨集生並沒有將其作為直接對手,但是小米做完電視,造汽車,無形間再次成為了創維的對手。

作為黃巨集生審視大局後而選定的二次創業專案,創維汽車讓黃巨集生身體力行,多次站臺整合資源,不僅貢獻出商標,還規劃在家電門店中引入創維汽車,進行客戶的導流和AIoT車家互聯的演示,展示創維汽車“車家一體”的理念。

創維的野心和勝算

無論是地產商跨界造車的“車房聯動”,還是創維這個家電廠商提出的“車家一體”,都是從自己的優勢領域慢慢拓展生態圈。但目前為市場看好的還是“手機+汽車”模式(小米、OPPO、蘋果;蔚來、吉利)但從大行業來說,智慧手機風口漸小但市場和使用頻率更加成熟,手機操作汽車已被市場認可;而新能源汽車氣勢正盛無數熱錢進入,融合兩者則可以形成更好的使用者體驗並容易撬動和激發產品的銷量,以後汽車廠家的電子產品“全家桶”一定會出現。

對外聲稱不造車的華為,已經通過底層軟體和解決方案的方式,悄然掠地,這從“問界”的銷量上可見一般:問界系列8月交付10045輛,首次實現單月交付量破萬,也創造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單月交付破萬最快的紀錄。

華為門店

作為主業搞家電的創維來說,早些年開始佈局的副業,也在漸漸發揮作用,而這些後續都可以與創維的新能源汽車形成連結。目前市場能看到的是創維通過“SkyLINK智慧網聯絡統”將“小型創維電視”移植到了創維汽車上,而智慧電視的底層作業系統還是有一定的發揮空間。而非僅僅是預定新車免費獲得全套智慧家電這樣的“買車送家電”式營銷聯動。

創維和黃巨集生的野心不止如此,手握創維集團、創維數字2家上市公司,另外,主營OTT業務(網際網路電視)的酷開網路2021年與中金公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於境內交易所掛牌上市,創維電器也已遞交了招股書並通過兩輪問詢。正在IPO程序中的這兩家企業如果成功上市,黃巨集生就更有了底氣,在家電業務競爭格局變化不大的形勢下,拆分前景良好的OTT業務上市,也是化解創維集團低估值的一個手段。而在黃巨集生的規劃中,創維集團未來要拆分10家公司上市。而他也希望創維汽車能夠在2022年掛牌科創板。“汽車產業只有上市才能做大做強,快速上市是近期目標”。在去年產品釋出會上黃巨集生就放出豪言,“計劃再投資300億元,實現創維汽車全球十強的目標,並通過連線資本市場,讓創維汽車市值跨上3000億元臺階”。資本運作既熟練又清晰。

盤點“創維繫”多元化產業可以看到,創維在2020年進入到了分散式光伏行業,截至2022年上半年,累計建成併網運營的戶用光伏電站超過10萬座,新能源業務收入42.06億元,同比增長407.4%,可謂迅猛。

創維光伏

另外,早在2018年創維就斥巨資80億元進入房地產開發領域,涉及住宅、商用、停車場等。旗下子公司創維電器2021年的物業銷售收入為18.51億元,物業存貨合計56.12億元。而恆大等地產商在佈局新能源汽車時的“車家一體”,或多或少放大了對充電樁建設的優勢,創維的分散式光伏發電則更是將新能源乘用車的基礎設施配置和用電側綜合智慧能源管理下沉到農村地區。

黃巨集生有意或無意佈局的多元化產業,但目前來看清晰且穩紮穩打:將南京金龍停產燃油汽車到all in新能源,再到物業房產、光伏產業,各個獨立產品之間總能進行融合和支撐。

在彩電領域與海信、TCL對拼海外市場的時候,創維總是慢一拍,2014年創維收購了德國美茲的電視業務部門,但在海外市場美茲還是太過於小眾,以至於美茲進入國內後只能以奢侈品手工定製(美茲黑標 套裝產品40萬左右)的方式存在,消費者的認知基本可以忽略。但在新能源汽車的海外佈局上,黃巨集生稱早在十年前就已經開始了,並形成所謂的“雙軌道”:中國市場、海外市場同步進行,創維汽車也獲得整車歐盟認證和歐洲市場的銷售許可。

造車新勢力進軍海外市場,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國內的新能源汽車補貼降低和停止。有資料顯示,新能源汽車初期一輛純電動大巴最高可以獲得100萬的補貼,黃巨集生的南京金龍也正剛上了這波紅利。好景不長,這補貼縮水,車企盈利能力就立刻原形畢現了。牆內不紅牆外紅,國外不少市場還是對新能源汽車有著不錯的補貼力度。有媒體發文稱,2021年創維EV6登陸全球電動車補貼最高的國家之一德國,通過一家名為Elaris的德國電動車進口公司,改名為“Imperium SEV”以及“Elaris BEO”以“換標貼牌”的形式在當地銷售。沒了自己的品牌卻換來了補貼、利潤和資料,這似乎又走了創維電器貼牌生產的路,而且也像極了創維電視在海外市場品牌性不強的局面。

Imperium SEV 圖源自易車

2021年1月,成立不到20年的特斯拉市值達到7041億美元,同在1937年成立的豐田和大眾的市值卻分別只有2143億美元和982億美元。特斯拉的市值相當於3個豐田和7個大眾。商人逐利,在高估值的誘惑下,誰能不上頭?

黃巨集生給創維的規劃也很巨集大:實現“1-3-3-3”目標,在已投入100億元的前提下,未來再投300億元,實現市值跨上3000億元。落實“2+4+N”產品戰略,BE與CE兩大純電平臺共同發力,2020-2025年推出至少4款新車,未來形成以純電為主,混動和其他能源動力為輔的全動力模式產品矩陣。到2025年銷售要達25萬臺。

但在產品的創新上呢?創維EV6的創新黑科技是主動睡眠促進技術,配備智慧催眠眼罩,同時新車HT-i三電系統來自比亞迪的DM-i混動系統,這樣的產品能走多遠不得而知。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融中財經”(ID:thecapital),36氪經授權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