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me關停、網易入局,動態捕捉+社交的風到底往哪吹?
有人來,有人走,是世間常態。Itsme 走了,但沒完全走;網易來了,但沒完全來。
近兩年,乘著元宇宙和全真網際網路的東風,動態捕捉+音視訊社交模式獲得了更多開發者的關注,也走入了更多使用者的視野。
Yalla Group 旗下元宇宙概念社交平臺 Waha、日本虛擬直播應用 Reality,都將動態捕捉+實時音視訊社交作為應用的主要模式。
而網易也伴隨這股浪潮,逐漸向動捕+社交領域靠近。除了 2022 年 4 月在國際計算機視覺和模式識別會議上,網易互娛推出的視覺動捕工具 iCap, 8 月網易又面向泰國使用者推出了動態捕捉+vTuber 虛擬派對應用 Fancy。
本來想借著 Fancy 上線的契機,看看我們之前比較早觀察到的動態捕捉社交 App Itsme 近兩個月的發展情況,可這一查, 卻發現 Itsme 已經於 2022 年 8 月 10 日關站了...
Itsme 應用商店截圖
因而,我們下文將從兩個部分分析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前半部分主要包括 Natural Synthetics Inc關停 Itsme、以及旗下新產品 Codename 拆解、Itsme 模仿者 Orbit 等 3 部分內容;後半部分,包括 Fancy 產品拆解以及虛擬直播的可行性探討。
動態捕捉+虛擬社交的盡頭是 TikTok?
在很長一段時間,Itsme 都是筆者心裡 Z 世代社交的“白月光”。幾乎虛擬社交文章必提 Itsme,逢人就安利。想要了解 Itsme 的朋友,可以點選閱讀以下 3 篇文章檢視過往分析:
《網易投資了IMVU,找朋友這件事在海外市場都有哪些變化?》;
《當遊戲對社交進行降維打擊,巴西成了虛擬社交的試驗田》;
《2021年編輯部記錄過的有趣App和品牌們,現在怎麼樣了》;
儘管我們曾在多篇文章中將 Itsme 稱之為“ 有趣的 Z 世代實時社交產品 ”,但不可否認的是,Itsme 確實從這個世界消失了...
Itsme 頭像 2.0 截圖
在宣佈於 8 月 10 日關停後, 曾經每天有將近 100 萬分鍾視訊時長的 Itsme,在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已經查無此 App,已經下載的應用已經無法開啟、甚至就連 Twitter 賬戶內容也被全部清空,好像從沒來過...
除了在社交媒體上的全力呼喊,甚至有使用者嘗試發起“請願書”,要求開發者停止關停 Itsme,不過結果顯示只有 14 名使用者參與請願。總之,Itsme 還是難抵消失在歷史洪流中的結局。
而通過筆者過往觀察以及使用者反饋情況來看, “不賺錢,且費錢” 應該是關停的主要原因,在筆者與一些虛擬社交開發者的交流過程中發現,做好捕捉與社交的融合,不僅需要先進的技術,也需要大量的資金,甚至月成本可能要以百萬為單位...而且,Itsme 可能還是這其中相對頭部的存在,因而研發費用可能要更加驚人。
不過好訊息,Itsme 的研發團隊雖然放棄了 Itsme,但並沒有放棄動態捕捉+Avatar+社交。經查閱發現,Natural Synthetics Inc 上線了新的虛擬社交產品 Codename。
不過使用者對此並不買賬。目前 Codename 在 App Store 僅有 67 條評論,使用者評分 2.2 分。從使用者評論來看,低分的原因主要集中在 1、Codename 的產品模式在某種程度與 TikTok 有些相似,Itsme 使用者無法接受自己正在使用一個仿款;2、Itsme 上的好友關係無法遷移,導致使用者與不少好友失聯”等兩點原因。
但從筆者的體驗和觀察來看,Codename 在做的事是有趣的。
Avatar 建立
Codename 會要求使用者在正式進入之前,先建立一個 Avatar 形象,並且提供了“Avatar 模版建立”和“人臉建立”兩種模式。
在模版模式下,使用者可以在 Codename 提供的 12 種不同風格的 Avatar 模版中選擇自己心儀的形象。在選擇完成後,使用者可以自由調整 Avatar 的膚色、體型、服裝、五官、配飾和背景,這與 Itsme 一脈相承。
而在人臉模式下,Codename 在取得相機許可權後,會根據拍攝的使用者照片抓取使用者面部特點,為使用者生成“獨一無二”的五官。Codename 認為這種模式可以讓 Avatar 與使用者更加相似,但通過筆者與同事的實際體驗來看,人臉掃描生成的人像與真人的相似度無限趨近於零,非要說哪裡像的話,就是完全不像。五官捕捉很垃圾,不過表情捕捉依然很精準,且模式也算得上有趣。
影片創作
為了方便影片創作,Codename 支援使用者建立多個 Avatar 形象。而在這之後,使用者可以利用自己的 Avatar 形象,建立有趣的虛擬影片。
目前來看,除了基礎的動態捕捉,在錄製影片過程中, Codename 支援使用者調整 Avatar 的角度和動作、運鏡方式、切換 Avatar、編輯 Avatar 形象、切換背景、新增 3D 文字、保留原聲、新增音樂、依照模板創作內容。 我們選取其中有趣的幾個功能,進行詳細介紹。
動作。Codename 將動作分為休閒、反應、舞蹈、運動和走路等 5 個類別,覆蓋多種日常場景。
以運動動作為例,Coedname 提供滑板、仰臥起坐、打籃球、俯臥撐、開合跳、原地縱跳、後空翻、深蹲、高爾夫、跨步跳等 10 個動作,比健身半年的筆者會得還多...在舞蹈、反應和休閒類別下,Avatar 動作則更加豐富。
背景。Codename 將背景分為場景、使用者自定義圖片和純色背景等三種類別。在場景選項下,覆蓋少女臥室、日常臥室、客廳、迪廳、舞臺、影院、籃球場、廁所、教室、更衣室、走廊等 11 種場景。從場景功能來看,Codename 目前使用者群體依然是學生和 Z 世代年輕使用者。
而從另一個視角來看, Codename 的動作、場景和服裝有完整的適配邏輯。 在電影院吃爆米花、在籃球場打球、在舞臺彈吉他都可以輕鬆實現。因而 Codename 雖然是一款虛擬社交產品,但場景卻來源於生活。
另外,Codename 在運鏡方式的處理也非常專業,提供的歌曲配樂選擇也十分豐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下載體驗。
社群互動
在影片創作完成後,系統會將內容自動釋出至 Codename 平臺,不過如果使用者願意的話,也可以將內容分享至 TikTok、Instagram、Snapchat 等站外社交媒體平臺,或者也可以儲存視訊連結或下載視訊。
使用者可以在 Codename 主頁檢視使用者創作的 Avatar 影片,而瀏覽影片的方式為 TikTok 的上下滑動模式。
在內容展現形式和內容互動上與 TikTok 過分相似,也是 Codename 被詬病的主要原因。使用者可以在主頁檢視影片創作者主頁、點贊/評論/轉發影片內容、檢視影片使用的音樂。
從使用者瀏覽視角來看,目前不少創作者釋出的內容為技術流內容,卡點換臉、小劇場都是受歡迎的內容;而從互動結果來看,不少視訊的點贊量已經超過了 200 次,多數視訊的點贊量在 20-150 之間,部分創作者在 Codename 的粉絲數量已經超過了 7000 個;而從創作情況來看,不少創作者主頁的影片內容都超過了 10 個。使用者似乎有些口嫌體正直的嫌疑。
不過,從筆者的視角來看,Codename 確實還挺有趣的,和我們此前在《終於找到了跑來跑去之外的元宇宙 App,逛街、旅行、選美都是基礎操作》一文中分析的 ICON 也有些共通之處。
雖然大家對 Codename 高度借鑑 TikTok 有所不齒,但社恐友好型創作平臺+出色的創作工具+高超的動態捕捉,很難讓人不心動。筆者和同事開玩笑, 以創始人的技術背景,可能做 ToB 工具,“錢景”更好。
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Itsme 下線了,但 Itsme 模式還在。
Orbit:Itsme 不在了,但沒完全不在
Orbit 產品應用商店截圖
Orbit 是中國香港 DHN Amor 公司於 2021 年 12 月 30 日推出的 3D Avatar 社交應用,截至目前,已經登上東歐、南美、中東等 12 個國家和地區的 App Store 社交分類下載榜 Top100。
Itsme 產品應用商店截圖
儘管不論是從產品設計、主要功能還是產品畫風來看,Orbit 都與此前曾在北美等流行的 Itsme 差別不大,但對於出海開發者而言也算得上一次突破。
不知道 Itsme 的繼任者,Orbit 能否打破魔咒。
Orbit 嘗試將動態捕捉、Avatar 編輯與實時互動結合在一起。
在正式開始使用之前,使用者需要先建立自己的 Avatar 形象。Avatar 形象建立分為攝像頭動態捕捉和個性化調整兩部分。
首先,當用戶開放攝像頭許可權後,系統將通過主要捕捉使用者眼睛、嘴巴和眉毛的形態生成初始 Avatar 形象,整體屬於美式寫實風,Avatar 表情會隨使用者表情實時變化。在這之後,使用者可以跟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選擇 Avatar 的膚色、髮型、瞳孔顏色、睫毛、耳飾、眼鏡以及背景顏色等,從而打造出更具個性化的虛擬形象。
從筆者的個人體驗來看,Orbit 在這方面做得並不好。
1、表情捕捉有很大的誤差。僅可準確捕捉眉眼動態,嘴巴捕捉有很大的誤差,經常會出現下嘴脣完全包裹上嘴脣的情況,舌頭和鼻子的動態變化無法被識別。由於可呼叫的五官相對較少,因而也會限制情緒表達的多樣性,發呆、生氣、開心等常規表情也不能精準表達。
2、使用者無法自定義調整 Avatar 的五官和臉型,這就導致所有使用者的 Avatar 形象都大差不差,缺乏多元性。
不過客觀來說,對於一家創業公司而言能做到 Orbit 的程度也並不容易,而要想達到擁有核心技術且聘請了皮克斯工作室人才的 Itsme 水平也絕非一蹴而就之事。
目前 Orbit 內設有 Meet、Moments、Create、Friends 以及 Profile 等 5 個 Tab, 共提供隨機視訊匹配、資訊流、群聊等 3 個互動場景。
視訊匹配
在註冊賬戶時,Orbit 會要求使用者填寫性別、年齡等資訊並選擇符合自己的興趣標籤。當用戶點選開啟“Gravity”按鈕時,系統將會根據使用者填寫內容為其匹配潛在合適使用者。匹配成功時使用者雙方將以Avatar 的形象出現在聊天室,雙方可以進行實時語音視訊聊天。
為了緩解尷尬, Orbit 還設定了“問答”和“繪畫”兩種破冰遊戲。 在選擇破冰問答模式時,使用者可以就破冰問題互相提問,或者也可以通過左右滑動切換問題,以此來找到彼此感興趣的話題。從體驗來看,破冰問題主要圍繞“在交往時最看重對方哪些特質、曾做過最浪漫的事兒、與家庭成員的關係”等親密關係話題。
而在繪畫遊戲模式時,使用者需要根據系統提示詞彙進行繪畫,而對方則需要根據繪畫內容猜出關鍵詞,從而提升雙方默契度。
當用戶雙方中任意一方在通話結束前表達了對對方的喜歡時,系統都會建立臨時會話視窗。在對方同意之前,使用者也可以通過繪畫視窗向對方傳送訊息,只不過訊息會被摺疊至“New Chat Requests”。
而除了隨機匹配,使用者還可以在 Meet Tab 下向熱門推薦使用者傳送打招呼資訊,對方通過後則可進行進一步的互動。
資訊流
使用者可以用系統編輯器自由調整想要釋出內容的背景、配圖、字型、文字顏色以及文字排列,並以圖片或視訊的形式上傳到“For You”。Orbit 會按照時間順序展示使用者們釋出的內容。
使用者可以為自己喜歡的內容點贊或者直接向內容創作者傳送訊息,而不論哪種方式系統都將為雙方建立臨時對話視窗,並同樣摺疊至 New Chat Requests。
從觀察來看, 平均每小時會有 5 條左右的內容被推薦至主頁,多數女性使用者的資訊流內容為“自拍+打招呼資訊”,而男性使用者露臉更少、釋出內容類別更加複雜,女性使用者釋出資訊流內容的比例要大於男性使用者 ,內容獲贊量大多在 5-20 區間,10+ 比較常見。
Groups
目前 Orbit 正在內測群聊功能,目前共有愛情故事、日常激勵、寵物、少數群體、動漫愛好者、遊戲玩家、搞笑故事、情緒角落、美麗文字等 9 個不同的群組,藝術、K-Pop、Rap、原創視訊、Girls Only 等 5 個群組正在籌備中。
目前現有的群組中,群組成員在 57-369 不等,而群組內釋出的資訊流內容也在 66-398 個不等。使用者加入群組併發布至少一條內容後,便可檢視群組內容創作者的個人資訊並向對方打招呼。在互動模式上與資訊流沒有明顯差異。
整體來看,Orbit 在互動模式上沒有太多創新,不過卻也為陌生使用者間的互動打開了一條更加便捷的通道, 無需對方同意即可向對方傳送訊息,而為了保護使用者體驗,這部分來自陌生使用者的打招呼資訊將會被摺疊。 通過好友申請後,才會出現在好友訊息頁。但 Orbit 似乎還欠缺更近一步的互動模式,成為好友後除了視訊互動和圖文訊息並無其他互動場景。在 3 天的測試期間,加了超過 20 位好友,但超過 3 輪以上對話的好友不超過 3 個。如何讓使用者更加珍惜和在意自己的好友,可能也是 Orbit 下個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
以上來看,Orbit 目前仍在尋著 Itsme 的老路向前,不知道每月 3 更的頻率能不能幫助 Orbit 成長得更好。
Fancy:動態捕捉+語音房+Avatar,二次元 VTuber 進入增長期
Fancy 是網易 2022 年 8 月 2 日推出的 Avatar 虛擬派對應用,主要提供中文、英文和泰文三種語言服務,從測試結果來看產品穩定性還不太強,偶爾會出現報錯和閃退的情況。
Fancy 選擇泰國市場作為出海首站也是個有趣現象。
在此之前,網易雲已經先後面向東南亞市場推出 Heat Up 和 Kaya Live 兩款社交產品,旗下互動小說應用 Dokific 也有在東南亞市場發力。
在過去,網易更傾向於在日本測試新產品, 而近幾次動作能隱隱感覺到網易有一些提升東南亞市場重要等級的意味。 另外,網易近兩年頻繁推出社交+虛擬應用/遊戲,似乎也在表達自己探索元宇宙的野心。
從功能來看,Fancy 作為一款虛擬直播互動應用,與日本 Vtuber 直播平臺 Reality 高度相似,都是以 Avatar、語音互動和動態捕捉為基礎提供實時互動的可能性。
而 Reality 正是日本社交網路巨頭 GREE 的元宇宙重點部署之一。在 GREE 的構思中,REALITY 將成為一個高自由度的元宇宙。使用者可以製作自己的虛擬空間和虛擬物品,還可以通過參與元宇宙中的遊戲和出售原創虛擬商品獲得經濟收入。
GREE 相關負責人認為,Vtuber 的流行,意味著未來全人類都會擁有自己的虛擬形象,但這還不夠。好的元宇宙應該向使用者提供有助於構建人際關係、長時間停留在虛擬世界的機制。並不是只有 3D 畫面才能叫虛擬世界,讓使用者感受到社會性更為重要。
目前 Fancy 有“chat、party 和 me”三個 Tab。
在正式開始使用之前,使用者需要先根據性別選擇自己的 Avatar 形象,
Fancy 虛擬形象整體定位為二次元風格,使用者可以從 Fancy 提供的素材庫中選擇素材對 Avatar 的五官、頭髮、服飾、鞋履裝飾進行調整。
從素材供給來看,Fancy 提供的選項相對豐富,多數為免費使用但也有部分需要通過愛心購買,標價30-300 愛心不等,而愛心需要完成系統任務獲得。
在設定完成後,使用者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動作以及喜歡的 Avatar 背景牆進行“合影留念”,照片可以分享至平臺好友、用作頭像或者儲存到手機。
Fancy 也保留了傳統社交的“標籤”功能,使用者可自由選擇符合自身特點的標籤,豐富的標籤讓使用者在 Fancy 上的身份更加立體和飽滿。另外,使用者也可以邀請好友評價對自己的印象,有點像同學錄。
目前,Fancy 主要提供提供擴列、群聊和語音派對等 3 個社交場景。
(1)擴列。使用者可通過擴列功能,關注陌生使用者並與其進行圖文聊天。無需雙方同意即可開始對話,確實降低了使用者社交的門檻,但也有面臨騷擾的可能性。
(2)群聊。當雙方互相關注後,即可成為好友。使用者可以邀請好友組建群聊,既可以在群聊中社交,也可以加入彼此的派對房間。
(3)派對。使用者可自由加入或建立語音派對房,和大家一起實時 Party。房間主人可以自由更改房間的名稱、主題、公開範圍以及房間背景和地板圖案,Fancy 在嘗試對現實派對環節進行輕度還原。
使用者以 2D Avatar 的形象出現在派對,在派對房內使用者除了可以進行文字、語音聊天,還可以通過更換不同的動作,或使用慶祝、害羞等互動道具來進行更深度的互動。
如使用者願意,也可以在房間內開啟 AI 人臉識別功能,AI 會自動識別頭部動作、眨眼、說話等狀態,Avatar 表情也會隨之實時同步。使用者也可以直接將派對房推流到 YouTube 平臺,進行派對直播。
2021 年以來,除了海外產品 Reality, 實際上 Bigo Live、Uplive、Yumy 等中國出海產品也一直積極佈局於此。 對於使用者而言,虛擬實時動態捕捉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兒,而面捕的表情靈活度、延時 Avatar 的可編輯度、適用 vTuber 的虛擬場景正成為角力重點。
儘管 Fancy 仍處於十分早期的階段,但 Fancy 的上線時間、嘗試方向似乎又有些耐人尋味,至於發展成果,我們也將持續追蹤。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白鯨出海”(ID:baijingapp) ,作者:辛童,36氪經授權釋出。
- 造謠“黃豆醬中小便”者拘留十日,盤點那些年被謠言毀掉的快消企業
- 海外new things | 遠端僱傭平臺「Remofirst」融資1410萬美元,Mouro Capital及QED Investors領投
- 中美元宇宙基礎設施差距有多大?
- “無印良品”打敗“無印良品”
- 海外new things | 為輪椅設計智慧座墊的初創公司「Kalogon」種子輪融資330萬美元,能調節壓力促進血...
- 從“剁手買”到“動手做”,這屆年輕人熱衷親自搞家裝
- 中國新出海故事:人、疫情與紐帶
- 幾十家排隊申請產品上市,“顏”中新貴浮出水面
- 虧損5個億 海昌海洋公園為何還瘋狂購買IP?
- 資本持續湧入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0%“小巨人”集中在東部
- Itsme關停、網易入局,動態捕捉 社交的風到底往哪吹?
- 拉夫勞倫,被店員玩成了微商?
- 業主直接獎中介人員22萬和iPhone14!上海浦東一半中介可能都盯著這套房
- 專攻資料安全十七年,「明朝萬達」迎來千億市場爆發
- 手術機器人遇險,大洗牌在即?
- 我在越南做孵化器,今年一半客戶來自直播帶貨
- 火爆全網,抖音“卑微文學”讓數萬人做“舔狗”
- 窮廟富和尚,威馬鉅虧沈暉卻年薪超12億,是何小鵬933倍
- 攜程、復星旅文、錦江們的Q2:國內低迷,國外賺錢
- 心動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