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訊獲取到內容產出,這是一位新聞傳媒學生的「數字文具盒」

語言: CN / TW / HK

Matrix 首頁推薦

Matrix是少數派的寫作社群,我們主張分享真實的產品體驗,有實用價值的經驗與思考。我們會不定期挑選 Matrix 最優質的文章,展示來自使用者的最真實的體驗和觀點。

文章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少數派僅對標題和排版略作修改。

本文參與數字文具盒徵文活動。

背景

成為少數派 Matrix 作者已經兩年有餘。回想起在少數派發表的第一篇文章,也是因為徵文活動「無限桌面」有感而發,簡單介紹了一下當時身在國內,日夜顛倒網課學習時的桌面佈置。兩年過去了,我已經回到了美國,也從當時的學校畢業,進入到新的學校,開啟了人生的一個新階段。

新聞傳媒,英文名叫做「Journalism」,是一門專門學習新聞報道和寫作的學科。而除了學校裡開設的各類理論和實踐課之外,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平時的閱讀積累。在我將新聞傳媒定為自己學習的方向之後,我便開始有意識地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內容,加深自己對於新聞事件的理解,同時也學習職業記者們的寫作風格。幾年下來,我也有了一套獨屬於自己的系統。這次少數派的徵文主題是「數字文具盒」,那我也趁這個機會,聊一聊自己作為一個新聞傳媒系的學生,是如何使用數字工具來搭建自己的閱讀和寫作系統的。

按照工具和媒體的性質,我把自己的「數字文具盒」簡單分為四個步驟:獲取內容,收集內容,處理內容,以及產出內容。

我的閱讀與寫作系統的簡單流程圖

獲取內容

閱讀理解新聞的第一步,當然是要找到優質的資訊渠道。我目前常用的渠道主要有四個:傳統媒體,播客,書籍,以及社交媒體。

傳統媒體,指的就是規模大,存在時間久,以報道新聞為主要目的的媒體。我訂閱的傳統媒體有三家:紐約時報 New York Times,華爾街日報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以及大西洋雜誌 The Atlantic。 紐約時報作為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文章質量有一定的保證,並且彙集了許多美國最知名的專欄作家。我每天都會閱讀它的早間資訊 Morning Briefing 和 On Politics 兩份 newsletter。但因為它的受眾主要是美國的自由派人士,文章導向非常明顯。而華爾街日報專注於商務人士,文章也偏向保守。大西洋雜誌則主要刊登一些中長篇文章,深度分析政治和社會問題。我非常敬重的幾位作者,比如歷史學家 Anne Applebaum,現在就就職於大西洋雜誌。在瞭解有爭議的社會問題時,我會盡量結合多方的報道,以便於更加公正地看待這些問題。除了這幾份老牌出版物之外,我還會定期檢視 Vox,Politico, The Intercept, FiveThirtyEight 等幾個新興媒體,看看是否有我感興趣的內容。

聽播客是我養成了五六年的一個習慣。在吃飯,運動,通勤,或者是做家務時,我會習慣性地點開一集播客,通過聲音來獲取資訊,又不干擾手頭上的事情。我常聽的播客包括科技類的 Accidental Tech Podcast,Connected,Cortex 和新聞類的 Political Gabfest,The Ezra Klein Show,Amicus 等等。這其中我最推薦的是 The Ezra Klein Show。主播 Ezra Klein 每週都會採訪一位作家,記者,政府官員,或者其他領域的名人。我很喜歡 Ezra 的採訪風格,尖銳但又不失風趣,經常能引出一些令人深思的對話。

雖然數字媒體和播客基本涵蓋了所有我想要了解的內容,我還是一直保持著閱讀的習慣。對我來說,新聞更加註重的是時效性。記者們往往需要在速度和深度之間取捨,而書籍卻沒有這樣的問題。一本好書並不需要在第一章的第一頁就牢牢地抓住讀者的眼球,也有足夠長的篇幅來深入和拓展。除了教授或同學推薦和逛書店之外,我還會時不時檢視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的讀書專欄,看看它們的作者最近都在閱讀什麼書籍。

社交媒體是一個有趣的內容來源。我關注的大多數記者都有自己的推特賬號。他們會在上面更新自己的動態和轉發他們感興趣的內容。當然,因為社交媒體的特性,我會特別注意自己在上面花費的時間,一般瀏覽五到十分鐘就會離開,防止自己淹沒在資訊流之中。同時,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資訊,我都會動動手搜尋一下相關內容,看看是否有對應的文章或者研究作為支撐。

收集內容

在選定了內容渠道之後,下一步自然是將這些內容彙總並儲存,方便隨時訪問。

對於文字類內容,我使用的是 Matter。作為一款比較新的閱讀類產品,Matter 整合了 newsletter,RSS,稍後讀等多個功能。通過郵件轉發功能,我將所有訂閱的 newsletter 都轉發到了 Matter 提供的專屬郵箱地址上。這些文章都會自動出現在 Matter 的訂閱列表(Subscriptions)裡。我每天會花五到十分鐘檢視這個列表,選擇感興趣的文章加入到自己的閱讀列表(Queue)中。在網站或者社交媒體中看到有趣的文章,也可以很方便地通過 Matter 的 Share Extension 新增。

Matter 的閱讀列表(左)閱讀器(中)和編輯推薦介面(右)

Matter 的閱讀器介面是我一直使用這款軟體的主要原因。現代簡約的頁面設計搭配豐富的功能,讓人一看就很有閱讀的慾望。在閱讀時長按就可以高亮內容,點選高亮還可以新增筆記或者生成分享圖片。這個功能對我來說非常實用,我會在下一節「處理內容」中再次提到。

Matter 的 iPadOS 版本閱讀器和高亮功能

我使用的播客客戶端是 Overcast。它的開發者 Marco Arment 也是我很喜歡的播客 Accidental Tech Podcast 的主播之一。選擇 Overcast 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純粹是因為介面清爽,使用趁手,支援多裝置同步進度,在手機上聽到一半的節目可以在 iPad 上隨時繼續。我需要的變速,章節支援等功能都沒有缺失,也沒有臃腫的評論,社群,推薦榜等模組。Overcast 在幾個月前剛剛經歷了一次大更新。新的 UI 介面相較於老版更加簡潔,啟動應用之後只需要一次點選就可以開始播放。

Overcast 經過 UI 更新後的新介面

對於傳統書籍,我主要使用的閱讀工具是 Kindle。我是一個非常喜歡紙質書的人,白紙黑字和紙張的質感可以大大提升閱讀的體驗。但使用 Kindle 主要出於兩點考慮。一是平時住在學校寢室,並沒有太多空間,並且經常需要搬遷,儲存紙質書實在不太方便。二是因為紙質書的價格實在昂貴,在亞馬遜上購買電子書可以省下不小一筆錢。Kindle 的大小與重量都和手機相似,平時攜帶也非常方便,最新一代也終於拋棄了原先的介面,換上了 Type-C。有空時就可以拿出來翻閱幾下,睡前再讀上一小時,不經意間就讀了不少書。

處理內容

對於閱讀,特別是閱讀新聞,單純的讀是沒有意義的。我們每天都會接收受成百上千條資訊,這些資訊並不是每一條都有用途,我們也不可能每一條都記住,所以在閱讀之後,對內容的提煉是不可獲取的一步。在處理內容這一步驟中,我主要用到的是 Obsidian 和 Readwise 這兩個應用。

Obsidian 這款筆記軟體相信大家都已經不陌生了。我使用它已經一年有餘。卡片筆記法的形式和雙向連結功能,對於收集和提煉碎片化的內容非常合適。當然,Obsidian 的另一個優勢在於它極高的可自定義化程度,通過不同的主題和外掛,我可以讓它完全符合我的使用習慣。同時,我平時上課的筆記也都儲存在 Obsidian 當中,方便我將課上所學和平時閱讀的內容進行連線。

我的 Obsidian 介面設定

關於 Obsidian 的介紹和教程少數派上已有很多,我這裡就不在贅述了。簡單推薦幾個我平時經常使用的外掛。一是 Note Refactor。平時記筆記或是寫作時,我常常會一口氣寫下很多內容,在之後閱讀中則會發現把兩個並不相關聯的話題記錄在了一起。這時候就可以用 Note Refactor 將一篇筆記拆成兩個文件,再通過雙向連結進行連線,既保持了兩個話題的獨立性,又能夠保留它們之間的關係。二是 Wikipedia,這個外掛可以通過指令搜尋詞條並且將其插入在筆記當中。如果我在記筆記或者寫作時需要查詢一個詞語的準確定義,或者是一項歷史事件的時間地點時,通過這個外掛,不用離開 Obsidian 就可以獲得這些資訊。

Obsidian 的 Wikipedia 外掛

我在處理內容時,另一個不可或缺的應用是 Readwise。這個應用可以整合來自不同來源的高亮。之前我提到的 Matter,就可以將文章中的高亮同步到 Readwise。在 Kindle 上閱讀時劃下的高亮,也可以通過亞馬遜賬號繫結 Readwise,或者上傳 Kindle 中的 My Clippings 檔案同步。除了我常用的這些服務,像是蘋果自帶的 Books,稍後讀軟體 Pocket 和 Instapaper, RSS 閱讀器 Feedly 和 Inoreader 等等,都可以連線 Readwise。而 Readwise 裡的高亮,也可以同步到 Roam 和 Notion 這樣的筆記軟體中。通過安裝 Readwise 的官方外掛,我選擇將自己的高亮同步到 Obsidian 裡,第一是保證了這些高亮不會輕易丟失,二是可以在沒有網路的寫作環境下檢視。

Readwise 的高亮庫

當然,將高亮整合到 Readwise 並不是這個步驟的最後一步。如果只是將高亮儲存起來,它們永遠也無法發揮出全部的作用。這時候,Readwise 裡面的 Daily Review 和 Mastery 兩個功能就能派上用場了。Daily Review 會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每天自動推薦十條高亮(數量可以自定義),幫助我溫故知新。而通過 Mastery 則能將高亮製成閃卡,通過隱去句子中的一個或幾個詞語,幫助回憶。這基本上成為了我寫作前的第一步。每天在電腦前坐下後,我會先開啟 Readwise 檢視推送的高亮,回憶當時劃下內容的背景,如果對它們有了新的思考,也會簡單記下。久而久之,許多高亮已經成為了我記憶的一部分,可以輕鬆地在寫作時參考和引用。而看到之前的自己在高亮下記的筆記,偶爾也會讓我迸發新的靈感。

Readwise 的每日複習和 Mastery 閃卡功能

產出內容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量的閱讀能為寫作帶來很多幫助,但閱讀閱讀,讀的終究是他人的作品。如果只是埋頭苦讀,而沒有產出的話,輸入的內容很難內化成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尤其是新聞傳媒這樣一個非常依賴分析理解的學科。抱著這樣的想法,我在去年年中開始撰寫自己的部落格。在經過一年的試驗之後,產出內容也成為了我的系統的最後一步。

在產出內容的過程中,我主要使用的是 Ulysses 和 Notion 這兩款軟體。Ulysses 也算是 macOS 上鼎鼎有名的寫作軟體了。在開啟編輯器聚焦 Editor Focus 和打字機模式 Typewriter Mode 之後,介面中其他所有的元素都會被隱去,只留下白色的背景和上面的文字,就像是在一張白紙上書寫一樣。搭配上 Markdown 語法,讓我手不用離開鍵盤就可以完成寫作,最大程度地避免外界事物的干擾,減少寫作的阻力。我給自己的目標是每天至少寫作三十分鐘,在這個過程當中儘量不離開編輯器,也不修改之前寫的內容,專注於將腦海裡的想法轉化成頁面上的文字。

Ulysses 開啟編輯器聚焦和打字機模式後的介面

這裡順便分享一個 Obsidian 和 Ulysses 配合的用法。在 Ulysses 的側欄中,可以選擇讀取外接資料夾,如果在這裡選中 iCloud 中 Obsidian 的資料夾,因為 Obsidian 也基於 Markdown 格式的純文件,則可以正常讀取和修改。我的個人習慣在 Obsidian 裡記錄靈感並且建立最初的大綱,等到開啟 Ulysses 就專注於寫作。而且這樣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因為我訂閱的教育優惠版的 Setapp,其中並不包括 iOS 版的 Ulysses,如果想要使用還需要額外付費。而使用我這樣的方法,就可以通過 Obsidian 移動端來滿足 iPhone 和 iPad 上寫作的需求了。

Ulysses 和 Obsidian 讀取同一文件

在寫作過程結束之後,我會通過 Notion 和 Nobelium 將文章釋出到自己的部落格上。我最開始建立部落格使用的是 WordPress。轉到 Nobelium 也是某天在少數派上看到了介紹,跟著教程將部落格中的內容轉到了 Notion 上。

與部落格相連的 Notion 資料庫

相較於 WordPress,Nobelium 的好處在於簡單易用,渲染出的頁面也很美觀。在 Ulysses 裡寫好的文章,只要直接將 Markdown 文字複製到 Notion 中的資料庫裡,修改一下各項資訊就可以在我的部落格網頁上顯示。

使用 Nobelium 的部落格主頁面

寫在最後

在開始寫這篇文章時,我是抱著介紹 Matter, Readwise 等幾個軟體的想法的,但真正寫到總結時,我發現其實這套系統中重要的並不是單一的軟體,而是各個步驟與它們之間的聯絡。如果把這個「文具盒」中的 Obsidian 換成 Logseq,或者把 Ulysses 換成 iA Writer,整個系統並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但如果將四個步驟中的一個抽掉,那整個系統就會像疊疊樂一樣倒塌。

我們生活在一個被演算法統治的世界裡。各式各樣的社交媒體和服務時時刻刻監視著我們的一舉一動,收集著海量的資料。它們對我們的瞭解,可能比我們對自己的認知還要深刻。在這樣一個世界裡,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演算法「推薦」的內容左右,或是被放大的謠言,噪音,或是所謂的「alternative facts」所吞沒,所以獨立閱讀,思考和寫作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但如果過度追求數字工具,則有可能本末倒置,失掉了建造整個系統的本質。只有專注於這些工具的目的,也就是養成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拓寬自己的眼界,將閱讀的內容轉化成自己的理解,最終輸出能為他人帶來價值的內容,才能最大化發揮這個「數字文具盒」的作用。

> 下載少數派 2.0 客戶端、關注少數派公眾號,解鎖全新閱讀體驗 :newspaper:

> 實用、好用的正版軟體,少數派為你呈現 :ro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