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投了自家教授

語言: CN / TW / HK

THECAPITAL

北京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基金,聚焦高階“硬技術”領域,致力於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助力國家創新能力提升。

本文3988字,約5.7分鐘

作者 | 艾希  編輯  |  吾人

來源 | 融中財經

(ID:thecapital)

如今,高校也開始頻繁踏入創投圈。

近日,GaN基第三代半導體企業中博芯完成首輪融資。該企業技術團隊成員主要來自於北京大學寬禁帶半導體研究中心,致力於成為GaN基第三代半導體領域的知名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這筆融資背後的投資方,是北京大學。

2021年3月,為進一步支援北京大學早期重大原始創新,推動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北京大學牽頭設立了北京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基金,賦能北京大學相關創新專案,陪伴孵化企業成長。

一年多以來,該基金已經投資了超目科技、微納核芯、中博芯等超十家企業,遍佈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物聯網、生物醫藥、先進製造等科技領域。

實際上,以北大為代表的高校已經越來越多的在資本市場佈局,為創業者的“最初一公里”助力,為中國科技發展貢獻傑出力量。

01

北京大學

投資一家半導體企業

近日,GaN基第三代半導體企業中博芯完成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北京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基金。這家成立於2020年的企業,是一家專業從事氮化物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和晶片研發、生產與服務的高技術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家公司成立不久,但背後卻有一支北大教授帶領的深耕行業多年的牛人團隊。

沈波與半導體的緣分,最早可以從他大學時候說起。上大學時,他在機緣巧合之下進入了南京大學物理系半導體專業,由此打開了半導體的大門。此後,他又相繼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攻讀半導體物理專業研究生、獲得日本東北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博士學位。

之後,沈波毅然選擇回國,到北大進行氮化物寬禁帶半導體的研究。彼時,中國的寬禁帶半導體起步較晚,前期可以投資的資源較少,但是半導體研究儀器裝置卻動輒上百萬元美元,科研條件十分艱苦。但在沈波看來,“研究氮化物寬禁帶半導體,一方面在科學上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探索,有大量的物理問題需要通過研究去解答;另一方面,半導體作為一個事關國計民生的核心技術對國家非常重要,它在民用技術和軍用國防上都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因此,二十多年來,沈波始終堅持在研究一線,也見證了我國寬禁帶半導體發展壯大的過程。

“在少數技術點上,我們已經處在國際前列”,沈波指出,2020年,從國內看,寬禁帶半導體(也被稱為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整體產值達到7000多億元。同時,在技術的快速進步和國家“十四五”期間的“新基建”計劃下,將帶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進入快速增長期。

根據Omdia資料,在 新能源 車、逆變器等應用需求的推動下,未來十年,第三代半導體有望保持兩位數的年均複合增長率,2030年市場規模超過175億美元。

也因此,隨著國家與地方政府不斷加大對企業研發半導體材料的支援力度,半導體材料產業成為資本市場“新寵”。其中,尤其是第三代半導體領域備受關注,英諾賽科、晶湛半導體、百識電子等多家涉及 第三代半導體 的企業均獲得超億元的投資金額。

而回到中博芯身上,2020年9月,隨著我國第三代半導體的發展,在北京市和順義區政府的大力支援下,以及北京大學和廣東光大集團的助力,北京中博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應運而生,並由沈波擔任董事長。據其官網介紹,公司匯聚了北京大學核心研發團隊和行業知名管理團隊,技術團隊成員主要來自於北京大學寬禁帶半導體研究中心,致力於成為GaN基第三代半導體領域的知名企業,以精尖的技術和產品滿足行業客戶和市場的需求。

成立至今,中博芯已經在北京市順義區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園建設了萬級、千級和百級超淨廠房,擁有深紫外LED外延用高溫MOCVD、大尺寸Si基GaN外延用MOCVD、4英寸晶片線,以及各類半導體分析測試裝置。

技術方面,中博芯擁有深紫外LED、Si基GaN電子材料和器件領域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專利技術,涵蓋了從外延生長到晶片製備等產業鏈上各環節。產品方面,中博芯可提供UVA、UVB、UVC等全波段UV-LED系列產品和適用於功率電子和射頻電子器件的Si基GaN外延片,並可提供外延片定製、晶片代工和半導體測試分析等技術服務。

不難看出,火熱的賽道,北大教授帶隊,亮眼的技術突破和創新,都是中博芯完成該筆融資的重要因素。

02

北大成立基金

支援創業“最初一公里”

另一點讓這筆融資引起關注的是,投資中博芯的,正是其“自家人”。

實際上,高校作為科技研發的重要平臺,受益於人才優勢和強研發能力,已經從中誕生了諸多科技成果轉化企業,尤其是在“卡脖子”領域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中博芯正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但另一方面,由於科技成果轉化存在投資風險大、投資週期長等情況,很可能因為融資難而倒在創業的“最初一公里”。

正是因此,2021年3月,為進一步支援北京大學早期重大原始創新,推動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北京大學與北京科技創新基金以及其他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共同發起設立的北京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募整合功,並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合規備案。

據瞭解,該只基金是北京大學第一隻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經過公開遴選,由方正和生擔任基金管理人。基金總規模為10.02億元人民幣,基金投資存續期最長可達12年。

作為耐心資本,該基金主要投資原始創新階段專案,聚焦高階“硬技術”領域,重點投資高水平科研團隊的硬技術創新、應用基礎研究等,引導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重大科技成果落地孵化,致力於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助力國家創新能力提升。

據北京大學官網顯示,“基金成立以來,科技開發部會同基金管理團隊深入走訪科學家團隊,挖掘有轉化潛力的專案,為科研人員提供個性化的成果轉化建議方案,得到了科研人員的歡迎。”截至2022年9月1日,基金投資決策委員會已完成審議投資專案24個,投出金額超2.5億元。

記者在天眼查APP搜尋發現,當前,北京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已經完成的投資事件有12項。自2021年4月首筆投資以來,已經先後投資了工業網際網路全棧解決方案提供商德風科技、鋰金屬電池生產商金羽新能、交叉雙旋翼無人直升機研發公司清航裝備、眼部疾病治療技術研發平臺超目科技、平臺型AIoT SoC晶片供應商微納核芯、GaN基第三代半導體企業中博芯等,涉及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物聯網、生物醫藥、先進製造等科技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對專案投資有著明顯偏好。

首先,不少創始團隊出自北大。比如,所投專案超目科技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教授、主任醫師,我國眼科領軍人物王樂今創立;微納核芯創始團隊來自北京大學積體電路學院;中博芯沈波教授是北京大學理學部副主任、寬禁帶半導體中心主任……

其次,與市場上知名機構共同助力企業成長。2021年8月和2022年1月,北京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兩次和紅杉中國共同投資了微納核芯,第二次投資一同的投資方還包括小米集團以及小米私募股權基金。另外,還與騰訊投資、國科嘉和、創東方投資、深創投等國內知名機構投資了一些企業。

第三點,作為北京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的基金管理人,方正和生投資往往會在同一輪次以及後續輪次進行加註。據天眼查顯示,當前其在2021年的10家所投企業中,有8家企業已經進入下一輪融資。同時,所有所投專案中,9個專案背後都有方正和生投資的身影。

03

北大

正成為創投圈強大力量

實際上,作為國內頂級高校,北京大學不僅能夠持續地為社會輸送高階人才和領先技術,也正在成為創投圈的一股強大力量。

除了上面提到的北京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方正和生投資也是市場上北大關聯的知名機構。前者成立於2010年,是北大資產經營成員。當前,方正和生保持在大健康和大科技領域內的優勢,主要關注智慧製造、新材料、戰略新興和軍民融合發展等領域的投資機會。截至目前,方正和生基金管理認繳規模已經超過150億元,累計投資出80多個專案,包括 希迪智駕、宇視科技、英集芯、亞盛醫藥、復巨集漢霖、久日新材等優秀的科技創新專案。

當前,已經有美團點評、沛嘉醫療、英集芯、久日新材、亞盛醫藥、邁威生物、聖諾生物等多家企業完成上市。

同時,在科技成果轉化投資方面,依託於方正集團旗下六家上市公司完整的全產業鏈資源,方正和生團隊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有著十足的優勢和豐富的經驗,當專案因技術與市場脫節、產品化能力不足等原因而屢遭“死亡谷”時,可以通過投前投後的深度賦能,助力科技創新成果快速轉化。

此外,北大校友們設立了包括北大創投基金、1898 創新天使基金、北大明德基金等基金扶持校友創業專案。

其中,北大創投基金成立於2013年,首期規模 9000 萬元,主要投向北大創業營創業專案。截至目前,已經投資了超過30個專案,投資輪次主要集中在天使輪、種子輪這樣的早期階段,如北創星鏈、北創星空、超目科技、小名片等;2018年5月,北大校友們眾籌了一八九八咖啡館,發起了1898創投基金,作為獻給母校120週年校慶的禮物。該基金總規模1億人民幣,基石投資機構為校友企業國聯資產,主要支援北大學生、校友的創新創業及北大教師的科技成果轉化;而北大明德基金則聚焦醫療醫藥、環保和新能源等領域。依託北京大學豐富的科研成果和雄厚的技術與人才基礎,專注於三大高科技產業鏈打造:以健康管理、創新葯物和醫療產業鏈為支撐的大健康產業鏈;以儲放能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環保材料為導向的新材料產業鏈;以人才為聚焦點的想法驗證中心的雙創平臺。當前,該基金已經投資了睿爾思科技、清德氫能源、集萃分子、貝因美等十餘家企業。

如今,北大系的投資人也正在成為創投圈的中堅力量,比如峰瑞資本的李峰、高榕資本的嶽斌、元生資本的彭志堅、君聯資本的劉二海、天使投資人李笑來等人,支援了國內諸多知名企業成長。同時,他們往往也更加樂於在自己的校友圈裡尋找優秀創始人,豐富校友資源也正在成為他們的獨特競爭力。其中令人津津樂道的案例諸如峰瑞資本投資了中小學學習輔導應用少年得到,後者的總裁張泉靈正是北大學子;峰瑞資本還投資了智慧車載動態測重系統研發商漢德網路,其創始人苗少光同樣出自北大;君聯資本多次投資了諾輝健康,後者專注於中國高發癌症居家早期篩查和檢測服務,如今已經成為“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股”。這家企業,正是由畢業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專業的朱葉青和陳一友、呂寧兩位北大校友聯合創辦的。

作為國內頂尖高校,北大在教育資源、硬體資源、資金資源與校友資源等各個方面協助扶持學生及校友創業。而這些,都將成為我國實現科技強國目標的基石。

E N D

0 1 0 - 8 4 4 6 4 8 8 1

0 1 0 - 8 4 4 6 7 8 1 1

-

·     ·

  |

  |

  |  

2 0 2 2

L P G P

3 0 - P E

2 0 2 2 - V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