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長江告急
苦夏,苦夏,今年夏天箇中滋味,遠非一個苦字所能形容。
時至夏末秋初,乾熱已至極限。每天的天氣預報,牽動着全國人民神經。
從6月17日至8月20日,高温已經持續67天,全國914個氣象站的日最高氣温達到極端高温事件標準,為1961年以來最強。
我國也發佈了第一個國家級高温紅色預警。
記憶中,這是現行預警系統實行以來,中央氣象台在發佈氣温預警時第一次用到“國家級”。
這個詞彙有多嚴峻?
這意味着,過去48小時,四個及以上省份部分地區連續出現最高氣温達40℃及以上,且預計上述地區未來仍將持續。
高温久了,又少有雨水滋潤,旱情自然露頭,江南、江淮、江漢及川渝,氣象乾旱迅速蔓延,多省開啟重旱模式。
旱情,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惡化。
01
長江告急
長江是我國最重要的河流,但它現在很不開心。
望江漢大地,一片乾涸。
據長江水資源委員會的最新數據,7月份長江流域面積減少了約30%,8月份則比正常值減少了60%。其中,漢口水位已下降到17.54米,比近年平均水平低約6米,為1865年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值。
同時,長江的水温上升了4攝氏度,無數魚蝦正在遭遇滅頂之災。
僅看數字,就能感覺到有多誇張,身臨其境更感荒唐。明明是盛夏汛期,水位卻比寒冬枯水季還低。
作為一個武漢人,本人算是親歷者。
用三個字來形容,活久見。聽家裏六七十歲的老人説,活着麼大年紀了,從沒遇到過這種事情。
漢口江灘裸露的灘塗,來源:楚天都市報
途經鸚鵡洲,走過長江大橋,來到漢陽江灘,踩在沿岸裸露的灘塗上。仍有不少游泳愛好者在此戲水,往日被水霧籠罩的對岸一覽無餘。
除了灘塗與礁石,原本淹沒在水下的古老建築也相繼重見天日。
漢陽晴川閣,30年未見天日的鐵軌棧道靜靜佇立岸邊,斑駁的鏽跡與明媚的陽光相互割裂。
鄂州,水位突破157年最低,700年曆史的“萬里長江第一閣”觀音閣,在江心巨石上破水矗立,露出真容。
眾人無不驚歎百年沉浮,不滅先民生息。
觀音閣,來源:封面新聞
除了主流,沿江各地也不容樂觀。比如在重慶,重慶全市51條河流斷流,24座水庫乾涸,最近廣受關注的嘉陵江是其中之一。
有長江之腎稱謂的洞庭湖、鄱陽湖,也在一個月內滄海桑田,由碧波盪漾變成了大草原。
今年為何如此反常?
原本,6月中旬之前,長江流域降水比往年偏多,有形成洪災的趨勢;但進入6月中旬後,降水突然大幅減少。
在東南風比較強勁的2022年,高山地區是“集水區”,海拔越高,山區範圍越大,温度越低,集水效果越好,越容易出現強降雨和洪水。
而越靠近南方和沿海,蒸發則越嚴重,猛烈的東南風將更多的暖濕氣流帶到西北,東南方滯留地較少,則越容易出現乾旱。
滄海桑田,斗轉星移,地球是運動得而非靜止得,全球氣候變暖,我們的家園也正在慢慢變化,只是這種變化有時候不被注意。
再看中央氣象台的圖。
高温盤踞這片區域不鬆口,雨水看見直接繞道走,一副要把水鄉變荒漠的架勢。太欺負人了。
回想往年豐水期,河道漲水,隨便在上游驅車逐水而走,大大小小的水電站一座接着一座,水輪機的隆隆聲隨處可聞,一年中最廉價而豐富的水電由此發往千家萬户。
“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大夫的詞賦還回蕩在耳邊,曾經的景象卻短暫消失了。
放在古代,這種境況基本可以預見:大旱、饑荒、瘟疫、流民、人相食。
一個處理不好可能就是王朝末日。
“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相比於白居易筆下所寫畫面,我們雖不時吐槽停電帶來的不便,但得益於儲糧豐厚(佔世界一半),至少沒有飢渴之憂。
慶幸生在這個時代。
不過,地球畢竟是個大水球,高温並不只在中國狂炙,而是開始全球肆虐模式。整個北半球遭受高温,歐洲、美國等地也未能倖免。
在很多年後,今年夏季創紀錄的高温或許會被認為是改變世界的一個節點。
這不僅是因為這場高温規模空前地波及到整個北半球,同樣還在於它前所未有地影響着我們生活的模式、能源的格局,以及看待和解決危機的方式……
02
舉世同旱
“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電影《流浪地球》
今年,史無前例的熱浪提前抵達北半球。
3月,印度部分地區的氣温超過44℃,北極和南極的氣温創下歷史新高。
4月,整個南亞次大陸的炎熱天氣持續,給數千萬人帶來嚴重影響。
5月,美國氣温飆升,高温、乾旱、暴風雨、洪水和野火等極端天氣侵擾美國48個州,超過1億人受到影響。
印度人睡在市場外乘涼,來源:環球網
6月,日本有15657人因中暑或熱衰竭入院治療,為10多年前最高紀錄的兩倍。法國70個省份發佈高温警報,多地高温紀錄被打破。西班牙一些地區的氣温比往年同期平均氣温高10℃以上,僅6月11日至17日,全國就有829人因高温喪生。
7月,西班牙又有510人隕命於酷熱。葡萄牙有1063人因熱浪死亡。英國出現了自開始測温以來首個40℃以上高温。
同期,南極海冰面積為153萬平方公里,較過去20年間的7月平均水平縮小了7%。這是南極自44年前開始有衞星監測記錄以來最小的7月海冰覆蓋面積。
歐洲創紀錄高温,來源:頭條
8月,多瑙河、萊茵河和波河水位下降,乾枯的河牀上,幾個世紀前的警告信息重現人間,一些名為“飢餓之石”的銘文巨石顯露出來,警示人們饑荒時代即將到來。
其中一塊捷克易北河的石頭(可以追溯到1616年)上面寫着這樣一句話:
如果你看到我,那就哭泣吧!還有一些飢餓之石上面刻着:我們哭過了,我們還在哭,而且你也會哭的;乾旱到來時不要哭泣,也不要詛咒,給田地澆水;如果你看到這塊石頭,你會哭泣,現在是1417年。
......
當山火各地爆發,當冰川不斷坍塌,當洪水洶湧如猛獸,當全球海洋遭熱浪襲擊,當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只需要關掉空調……我們也經歷了人類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幾個月之一。
據NOAA數據,2022年7月,全球陸地和海洋的温度比20世紀15.8攝氏度的平均值高出0.87攝氏度。
微小的温度增幅,帶來的破壞力極大。
《紐約時報》曾報道稱,升温2°C時,全球海平面會上升幾米;升温3°C時,北極森林和大多沿海城市都會不復存在;升温4°C時,歐洲將永遠乾旱,中國、印度、孟加拉國大部分地區都會被沙漠掩埋;升温至5°C時,一些氣候科學家警告稱,這就該是人類文明的終結了。
全球變暖的速度比想象中快得多,即使在温室氣體排放大幅減少的情況下,世界也可能在未來20年內暫時升温1.5攝氏度。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諾德豪斯在《氣候賭場》一書中也提過,全球温度變暖一旦超過某個臨界點,科幻電影中的一切就有可能變為現實。
當然,過多的危言聳聽,很容易讓人感到麻木,然後忘記保護環境的急迫性。
似乎每年,我們都會聽到「最熱月份創紀錄」的新聞,甚至現在一年可以聽到好幾次。
其實這並不奇怪。據世界氣象組織統計,人類記載以來最熱的10年裏,有7年都發生在過去10年。
自1950年代以來,除了極地地區以外,世界上幾乎每個地方都有極端高温事件增加的現象;現在極端熱浪發生的頻率,是當時的5倍;以前每10年才發生一次的乾旱,比起過去頻繁了70%;被認為是「百年一遇」的洪水,現在可能每年都會發生……
只有當現實中高温紀錄屢屢刷新,災害頻頻發生,切身感受到了,才明白警鐘早已敲響。
03
尾聲
一個社會,若只有感動,沒有反思,其精神是不完整的。
一味抨擊人禍,一味強調天災,都不能避免重蹈覆轍。極端天氣之所以稱之極端,既因為不好對付,也因為不常出現,當然這兩點都是相對人類而言,對整個地球而言,實屬正常。
從這個角度看,今次大旱,給我們帶來的第一個認知應該是,不論何年何月哪個階段,永遠不要忘記自身的渺小。
傲慢是種曖昧的錯覺。
自從山洞走出,一路走向大漠、潛入海底、飛上太空,好像很強大了,可僅僅一次乾旱,或一場暴雨,水也斷了,電也停了,汽車、飛機都不能動了,我們又強大在哪裏?
當然,災難最終會被戰勝。但下一場災難必然還會來,我們不能總等事情發生再去震驚一整年,驕傲一次次被打碎又凝聚,想必也很累。
但願壬寅年的風,能在逆境中給我們警醒。
- 中紡標登陸北交所,股價大漲超98%!
- 天德鈺科創板首秀大跌10%破發!聚焦移動智能終端芯片
- 國家統計局: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2.1%,中下游行業利潤繼續恢復
- 檸萌影視(9857.HK):精品內容根基深厚,注入長期價值增長驅動力
- 華為哈勃入股,70後清華學霸即將收穫一個光芯片IPO!
- 木柴搶手、電熱毯賣瘋,歐洲能源危機被誇大了嗎?
- 投資業務“滑鐵盧”,新鴻基公司(0086.HK)還有“好故事”可講嗎?
- 享政策紅利、受投資者青睞,優信(UXIN.US)有望開啟成長新週期
- 瑞博奧明日創業板上會,毛利率逐年下滑,應收賬款逐年攀升
- HCM SaaS“價值標尺”下,CDP集團領先優勢凸顯
- 股價跌超13%,一博科技登陸創業板,聚焦印製電路板裝配領域
- 央行出手穩匯率,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回20%!
- 創歷史新低!英鎊兑美元跌破1.04,激進減税措施嚇壞市場,英國正在徹底沉沒?
- 如何理解近期貨幣政策操作?
- 心瑋醫療-B(6609.HK):下一個百億市值的Penumbra
- 7月份聯儲激進加息、美元漲勢放緩,但全球“美元荒”加劇
- 為什麼説光芯片可能是明年大的產業投資趨勢?
- 英國“減税恐慌”,影響幾何?
- 聯儲加息下各國如何應對?對我國有何啟示?
- 美元“荒”與全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