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捕獲下沉引發投融資正規化遷移,投資DAO將帶給你我怎樣的啟發?

語言: CN / TW / HK

本文接近10000字,為便於閱讀和理解,先貼出全文的目錄結構:

目錄:

1 從BTC的創新說起:貨幣協議化

2 協議與原生數字資產的結合:協議資產化

3 協議化及協議資產化成為價值捕獲下沉的推手

4 利益相關者形成的協作組織:DAO

5 Web3時代的投融資正規化遷移:投資DAO

6 用資料說話:投資DAO的發展現狀

6.1全球DAO組織發展現狀

6.2 投資DAO的發展現狀

6.3投資DAO表現活躍,並呈現出投資動向

7 以“耗散結構”進行案例分析

8 投資DAO帶給你我怎樣的啟發

.1.

從BTC的創新說起:貨幣協議化

如圖1-1,從BTC的三層協議堆疊實現原理來看, BTC的出現有兩個重大的歷史性貢獻,一是首創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賬本,即區塊鏈技術;二是貨幣領域的創新,首創可程式設計加密數字貨幣,即BTC。

圖1-1:BTC的三層協議堆疊

與傳統主權貨幣不同,BTC沒有國家背書,也沒有真實的財富資產對應,它只是一串串軟體程式碼創造出來的去中心化加密數字貨幣。

與在微信、支付寶賬戶裡看到的賬戶金額不同,這些金額數字代表一種記賬,並不是貨幣本身。而在區塊鏈錢包地址裡出現的“5BTC”,意味著該錢包裡擁有5個BTC的數字貨幣本身,而不是數字符號,它是軟體系統裡原生的加密數字資產。

所以通過區塊鏈分散式賬本技術以及其上的協議軟體,實現了BTC這個加密數字貨幣的應用,這是通過軟體協議方式實現貨幣本身,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協議化,貨幣和協議成為了一體。

由BTC開始,原生數字貨幣被帶入了軟體系統,並隨著ETH智慧合約的出現,數字貨幣發行在加密世界幾乎成為了標配,變成了常態。我們把實現數字貨幣發行 這一類協議稱之為資產類協議 ,即資產協議化,並以Token的形式表現出來,如諸多的穩定幣、FT、NFT等。

.2.

協議與原生數字資產的結合:協議資產化

BTC的三層協議堆疊,奠定了區塊鏈世界的一個原型框架。後續演進基本上是基於這樣的三層協議堆疊結構,在不同層級以一個個軟體協議(Software Protocol)的方式如樂高一樣組合、巢狀,完成了不同的協議創新(抵押借貸、DEX、去中心化儲存、社交協議等)和層級擴充套件(如基礎層、元件層、擴充套件層、治理層等)。

這一類協議被稱之為功能性協議, 往往也是一套完整的區塊鏈系統,帶有原生的Token,並圍繞Token構建了代幣經濟體系(Tokenomics),實現了協議資產化。這是從區塊鏈體系構建帶來資產和協議一體化的角度而言。

另一方面,在一些DApp的應用中,進行代幣抵押可以鑄造出具有利息的新代幣,或者進行流動性做市而鑄造出LP;無論是新的代幣還是LP,跟以前的代幣都是同一類協議標準,可以無需許可地整合到遵循同類標準的各種協議中去,成為該協議中的一部分,同樣也體現了資產和協議的一體化。比如Bifrost (彩虹橋)是波卡生態致力成為質押資產提供流動性的基礎設施,面向質押提供衍生品vToken,vToken可在DeFi、DApp、DEX、CEX等多種場景下優化交易,釋放流動性,進行風險對衝等。

總之,在區塊鏈系統裡實現了資產協議化,協議資產化,資產和協議成為一體。 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中,這種變化是前所未有的,註定帶來的創新和變革也將是前所未有。

.3.

協議化及協議資產化成為價值捕獲下沉的推手

想想以前的廣為流傳的一句話,“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這說明了什麼?這不是表明茶葉蛋的價值超過了原子彈的價值,而是說“賣茶葉蛋”這種行為跟經濟回報直接關聯,想多賺錢,就努力賣茶葉蛋。而造原子彈的科學家,其個人經濟回報顯然不能依靠直接銷售原子彈。也就是說科學家的行為和經濟回報不是直接關聯,遵循的是其他行為價值體系。

上述情況反映不同的價值捕獲機制,同樣的現象也存在於傳統網際網路領域。在2016年,Joel Monegro在《Fat Protocols》中提出了胖協議理論。如圖3-1所示。

圖3-1 “胖應用瘦協議”價值捕獲方式(圖片來自《Fat Protocols》)

他認為傳統網際網路上的價值大部分都是被應用捕獲,其原因是應用捕獲了使用者,沉澱了使用者資料,而資料中儲存著價值。中心化的平臺(如Google, Facebook、Twitter、騰訊、淘寶等)聚合了大量應用,因此捕獲了使用者及使用者資料,從而壟斷性地獲得價值捕獲。而位於應用之下的各種協議,如TCP/IP協議,HTTP協議,SMTP協議等,雖然對應用價值實現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卻難以獲得價值的分配。這種現象被稱之為“胖應用瘦協議”。結果就是開發或者投資應用產生高回報,而致力於協議開發或者投資通常產生低迴報。

而區塊鏈的出現,基於協議的實現方式,正在推動價值捕獲下層,這主要表現在價值分割和價值創造兩個方面,也可以表達為參與者收益和參與者價值。

在價值分割(參與者收益)上, 基於區塊鏈的技術框架體系,從底層基礎層、元件層、擴充套件層到上面的應用層,都是以協議的方式實現,而各層的資料都被協議控制,在這種情況下,資料價值也被相應的從應用中分割出來,實現參與者收益。

在價值創造方面, 無論是哪一層協議,原則上都可以建立原生Token、分配製度以及代幣經濟體系(Tokenomics),實現協議的資產化和價值創造;這套機制不僅將開發者、投資者、使用者等各類角色帶入其中,為其提供有效途徑貢獻參與者價值,也使得各角色脫離中心化分配方式,而讓去中心化的價值分配變得簡單、直接、可行,從而實現參與者價值。

所以我們說,區塊鏈系統實現方式的協議化及協議的資產化(二者其實也是技術上實現去中心化的方式),成為了價值捕獲下沉(價值捕獲方式的去中心化)的推手。 這樣的現象和發展趨勢,我們稱之為“瘦應用胖協議”,如圖3-2所示。

圖3-2 “瘦應用胖協議”價值捕獲方式(圖片來自《Fat Protocols》)

.4.

利益相關者形成的協作組織:DAO

價值捕獲方式的改變,為區塊鏈體系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強大的“自我驅動”力量。無論你作為開發者致力於那一層技術的研究,還是作為使用者參與協議的某一類角色,一旦協議被採用、執行,其對應的代幣經濟體系就會啟動,並通過協議自動獲得收入回報。

可以說,協議化及協議資產化,在推動價值捕獲下沉的同時,建立起了參與者行為與參與者經濟回報直接掛鉤的正反饋機制。 這種機制極大地提高了參與者能動性和創造力,並圍繞“利益”形成共識,聚合起利益相關者群體,逐步發展為各種主題社群。這些社群是開放、自由的,模糊了傳統組織封閉的邊界,呈現出去中心化的發展態勢。各類社群可以為了某種“使命”、“目標”或者“利益”,自由地進行任務協作、資本投入以及資源調配等,以至於後來出現被稱之為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的DAO。這是人類在發展歷程中,協作方式和組織形態上的重大變革。

DAO與傳統組織公司在組織形態、管理方式、透明度、開放性、全球化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區別,如下圖4-1所示。

圖4-1 DAO與傳統組織的比較

DAO不存在中心節點或層級化管理架構,在成立之初它可能僅需有一個“使命”或者“想法”就可以開始啟動,然後秉承平等、自願、互惠、互利原則,從下而上的建立角色、分工、資源、執行機制、分配原則等,這跟科層體制的公司顯然不同。 在DAO的激勵機制作用和智慧合約規則約定下,每個參與者都將根據自己的資源優勢和才能資質進行有效協作,從而產生強大的協同效應。所以DAO在實現全球資本和人才規模化協作方面具有重大意義和價值。

.5.

Web3時代的投融資正規化遷移:投資DAO

價值捕獲下沉,是價值捕獲去中心化的一種特徵,體現了 在任何創造價值的地方積累價值 ,更精準地呈現出貢獻價值的元素 (如協議、行為、角色等)。這些元素其實就是DAO的組成部分,其為價值確認、價值分配、價值評估以及投資決策等提供了指南和依據,使得投資行為可以以DAO的方式進行開展,這就是所謂的投資DAO(Investment DAO)--一種Web2資訊網際網路時代邁向基於區塊鏈的Web3價值網際網路時代在投融資上的正規化遷移,以此踐行“共建、共治、共贏、共享”的理念。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為投資機構從實體往虛擬(鏈上)遷移提供了技術可行性;而DAO這種組織形態的出現,使得投資DAO成為投融資領域組織、協調資源、資本的新正規化。它具有如下一些鮮明特徵:

  1. 非實體: 技術創新再次走在了法律監管之前,投資DAO執行在區塊鏈上,並非現有法律框架下的實體,也不在現有法律框架內進行定義和接受監管。當然,相關法律法規也在不斷制定和完善中。

  2. 去中心化: 無論式參與角色、決策治理機制、資源資本分佈等都呈現去中心化特徵。因為基於區塊鏈技術實現,投資DAO從一開始就打破了國家或者司法地域邊界,立足在全球範圍內擴充套件。通過遵守同一套標準規則,將眾多成員聚集在一起,進行投票、決策、投資和治理。具有“自下而上”、“平面管理”、“自治”等去中心化特徵。

  3. 智慧合約化: 智慧合約是由軟體程式碼構建的契約規則,部署在區塊鏈上,一旦條件達成,就會自動執行,避免“議而不決,決而不行”,且執行過程、執行結果可追溯,防篡改,具有公開透明、公正公平、無人干預的特點。

  4. 帶入角色並獲得話語權: 傳統投資往往由一家知名投資機構領投,其他機構參投,門檻高、資金量大、參與者少、資訊不公開等特點。而投資DAO作為DAO的一種,圍繞“投資”這一主題,共享資訊,將更廣泛的群體帶入角色,其中包括髮起方、核心貢獻者、出資方、全職/兼職員工、賞金獵人、持幣者、利益相關者等。各類角色根據各自資源及分工進行協作,貢獻價值,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一般群體難以進入投資領域的現狀,並因為“獲得角色”而能夠可持續創造參與者價值,提升話語權和更高的投資回報。

  5. 進入一級市場: 在投資領域,一般投資群體往往只能在二級市場進行買賣交易,很難進入一級市場,一是因為高投入、高風險,另外也缺乏有效的進入渠道。但投資標的協議化,協議代幣化,使得人人持幣變得可行;而投資DAO的出現,使得很多投資人聚集在一起,不僅降低了投資門檻,分散了資金風險,但整體上卻可以聚集更多的資本。比如ConstitutionalDAO宣佈參與拍賣【美股憲法副本】,在短短一週時間,通過DAO的方式吸引了全球17437 名貢獻者,並募集了超過4700萬美金。

  6. 更高價值的賦能: 區塊鏈專案因為擁有代幣經濟模型,通過發行Token在專案啟動初期就可以籌集到可觀的啟動資金。所以資金往往是寬裕的,而高價值的服務變得稀有。投資DAO具有以社群為導向的成員結構,成員來自不同地域、不同領域,具備多元能力;一方面能夠提供角度更為全面的投資分析與調查,另一方面享有廣大社群成員的社交資本和關係網路,可同時將資金、資源、人才等高附加值優勢帶入專案,通過營銷、上市流程和社交媒體策略等幫助專案,推動形成網路效應,持續為專案賦能。

  7. 不完善等風險: 投資DAO作為一種新的投資運作模式,仍然在摸索中付諸實踐。可能因為智慧合約程式碼漏洞而遭受黑客攻擊,帶來鉅額資金損失;可能因為運作決策機制不完善而中途夭折;也可能因為法律監管問題而受到阻礙……總之,投資DAO在技術實現、執行力、法律規範、運營能力和效率等方面仍不完善,這些都會帶來不確定性風險,需要參與者引起足夠重視。

.6.

用資料說話:投資DAO的發展現狀

6.1全球DAO組織發展現狀

圖6-1 DAO的發展現狀(資料來源:DeepDao.io)

根據DeepDao在2022年5月19日的統計資料,全球有1077個DAO組織,總資金規模接近100億美元。其中資金規模超過1億美元的有18家,佔1.7%;超過1000萬美元的有58家,佔5.4%;超過100萬美元的有91家,佔8.4%;其餘在100萬美元規模以下的有986家,佔據了91.6%。

截止目前DAO的治理Token持有者有170萬人,其中活躍者接近66萬。在各個DAO的人員規模方面,超過10000人的DAO有34家,佔3.2%;1000人規模以上的有92家,佔8.5%;超過100人的有123家,佔11.4%,其餘都為100人以下規模,有954家,佔98.6%。

以上從DAO組織的數量、資金和人員規模方面進行了分析,可以看出:

  • DAO數量: 雖然DAO在加密領域呈現出快速發展趨勢,但總體數量為1077家,還是很少,具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 資金規模: 100萬以下資金規模佔據大部分比例,說明傳統大機構還未進入,原因可能是DAO本身發展還處於早期,很多方面還不完善,還有就是大機構需要考慮合規,現有的法律框架下大機構進入還有很多障礙,這些都是必須考慮的風險。

  • 人員規模: DAO的人員規模100人以下的佔據98.6%,說明大部分DAO都還是小微組織,需要在摸索中發展壯大。

  • 可能的結論: 1)DAO的發展仍處於很早期的階段,許多方面有待完善;2)創新往往從底層、從區域性開始,抓住機會可能獲得早期紅利,但也面臨巨大風險,所以更適合小規模、小資金探索實踐;3)從資金規模出現超過1億、10億美元的DAO組織發展來看(如圖6-2),該領域具備孕育獨角獸,甚至巨無霸的潛力,這些未來的龐然大物大概率都是加密世界原生的。

圖6-2 DAO資金規模超1億美元TOP10(資料來源:DeepDao.io)

6.2投資DAO的發展現狀

來自Dove Metrics在2021年的統計資料,該網站收錄了84個投資DAO(進行了至少一項風險投資或已宣佈將進行一些風險投資的DAO),已經進行了 348 項投資。平均而言,一個投資DAO在其存在期間完成了25筆交易。2021年宣佈的94次籌款活動在至少一個投資DAO的參與下完成,共籌集了5.84億美元。

如圖6-3所示:從整體比例來看,2021年加密領域的投資還是傳統投資大機構為主,投資DAO佔的比例僅為11%左右,但這足以說明投資DAO逐漸獲得大眾的認可和關注,並呈現出初期階段的發展態勢。

圖6-3 投資DAO投資佔比(資料來源:Dove Metrics)

從投資金額上看,2021年傳統加密VC(除開投資DAO之外)平均投資金額為2050萬美元,而投資DAO則為620萬美元。如圖6-4所示。

圖6-4 投資DAO平均投資額度(資料來源:Dove Metrics)

資料表明:投資DAO集中在種子前和種子輪投資,二者佔比超過81%,而幾乎沒有參與B輪之後的融資。如圖6-5所示。

圖6-5 投資DAO在各輪融資中的佔比(資料來源:Dove Metrics)

分析原因可能是:投資DAO作為專案生態社群的一部分,跟專案往往是共生關係,是加密世界原生的一種投資模式。 其投資軌跡緊密貼合專案發展,所以很早期階段就會進入,助力專案順利度過冷啟動,這個階段對於專案方來說就是種子前或者種子輪融資。這個階段顯著特點就是高風險(可能歸0)、低投入高回報(可能幾百倍甚至萬倍回報)。我們看到在加密領域裡廣為流傳“一夜財富自由”的敘事,這裡面當然存在“投機暴富”,但的確有很多眼光卓著的早期耕耘者獲得“豐厚的投資回報”。而到了B輪及以後,往往都是傳統VC搏殺的賽場,已經不是小體量的投資DAO及其社群成員的“菜”了。從這裡,聰明的投資者不難發現投資DAO可能孕育的機遇。

6.3投資DAO表現活躍,並呈現出投資動向

在諸多的投資DAO中,一些DAO表現活躍。比如:

  • MetaCartel Ventures於2019年成立,提供開源工具和應用程式來幫助DAO生態系統的發展。目前總共投資了40多個dApp,最近還投資了Float Capital、Ceramic、KnownOrigin等。

  • Flamingo DAO成立於2020年,致力於投資和管理NFT資產。目前Flamingo已購買140個系列的NFT作品,其中包含我們所熟知的藍籌NFT如Cryptopunk/ BAYC,以及奢侈品牌LV發售的NFT等等。

  • AngelDAO於2020年創立,部署在Aragon和Gnosis Safe 上,投資於各種區塊鏈專案,包括區塊鏈協議、DeFi 應用程式和 DAO,目前已完成21個早期專案的投資。

  • DAOSquare成立於2020年,是一個專注web3領域,致力於成為Web3時代的孵化器,幫助創新者從0到1並走向成功;已經參投了Ceramic、IQ protocol、DAOhaus、BrightID、Multis、Koii、meTokens、DoinGud、Unlock等專案。

在賽道分佈上,如圖6-6所示:DeFi仍是最活躍的領域,佔據46.8%,這可能跟DeFi協議自由的“樂高組合”帶來高效的資金利用率和高APY有很大關係。基礎設施越來越受到重視,佔據投資規模的21.3%;同時,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Web3、NFT呈現增長趨勢,分別佔據14.9%;而CeFi僅為2.1%,不再受到投資DAO的青睞。

圖6-6 投資DAO投資賽道佔比(資料來源:Dove Metrics)

.7.

以“耗散結構”進行案例分析

近期,投資DAO領域創新不斷,其中CultDAO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眼球。該專案2月初上線,在3月末其治理代幣CULT突然開始大漲,7日漲幅達到48倍,對比上線初漲幅高達100倍,曾一度引起投機者的FOMO情緒,但目前CULT價格已從最高點回落80%。如圖7-1所示。

圖7-1 CULT價格走勢圖(資料來源:Coingecko)

CULT價格短期巨幅波動,引發大家關注和思考:CultDAO是韭菜收割機,還是真正具備創新而注入了強勁的生命力?接下來我們嘗試用“耗散結構”來做一次剖析。

比利時科學家伊里亞·普里高津創立了耗散結構理論,因此獲得1977年諾貝爾化學獎。普利高津發現,一個開放系統,在達到遠離平衡態的非線性區時,一旦系統的某個參量變化達到某一閥值,通過漲落,系統就會出現突變,即非平衡相變,原來無序狀態變成了在時間、空間和功能上有序的狀態。這樣的有序狀態必須有外界的能量、物質的交換才能維持, 這樣的穩定的有序狀態,被稱之為耗散結構

事實上,耗散結構在各個領域普遍存在,區塊鏈系統也不例外。成功的耗散系統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該系統是必須是開放的,對外有物質和能量的交換;

2)內部存在很強的正反饋機制;

3)具備支援正反饋機制的複雜結構。一個區塊鏈系統,只有成為一個耗散結構,才有它獨特的價值和生存發展的機會,以及高速成長的可能性。

我們套用這套理論對CultDAO進行分析:

  • 開放性:CultDAO有兩種方式接受外部資金注入和代幣交換。 一是投資人通過Uniswap用ETH購買代幣CULT,交易手續費的0.4%進入CultDAO國庫;投資人獲得的CULT可以用以質押,以獲得具有提案權或者投票權的dCULT。二是被投資專案方獲得13個ETH投資後,按約定拿出相應數量專案代幣作為CultDAO的投資回報,這部分投資回報會全部用來購買CULT,產生的交易手續費0.4%進入國庫。其簡化示意圖如圖7-2所示。 

圖7-2 CultDAO與外部的資金注入和代幣交換

  • 正反饋: 在CultDAO系統中設計了兩個正反饋機制, 一個是價格增長預期,這個由燃燒和銷燬機制來完成;一個是價值增長預期,這個由賽選投資專案、被投資專案實現快速增長來完成。 二者最終都具備推動CULT價格上漲實現高投資回報的潛在能力。

  • 複雜結構: 為了支援上述兩個正反饋機制的實現,設計了一套執行機制,如圖7-3所示。

圖7-3 CultDAO支援價格及價值增長的執行機制(圖片來自:CultDAO)

在這個執行機制中,有兩處實現銷燬和燃燒。一是當國庫獲得0.4%手續費額度累計達到15.5ETH,並啟動專案投資時,其中有13個ETH打入被投專案的錢包地址,有2.5ETH價值的CULT被銷燬,從而達成CULT數量通縮,實現價格增長。另一個是被投專案按約定賣出相應專案代幣獲得CULT,這部分CULT其中50%回饋給dCULT持有人,實現投資回報;50%被扔進黑洞錢包被燃燒,實現了CULT的進一步通縮。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DAO的資金庫並非來自於投資人的直接投資,而是來自於二級市場上CULT代幣0.4%交易手續費。只要市場上持續有人交易,就會充實資金庫;只要通縮正向正反饋運轉正常,CULT價格就會快速增長,就會有更多的交易者在二級市場購買,進一步加速價格增長和資金庫沉澱,其實這就是一個良性的龐氏結構。這個邏輯可以很好解釋當初CULT價格7日翻50倍的現象。

那麼後面價格快速回落怎麼解釋呢?其實這就是負向的正反饋。當二級市場交易減少,0.4%的手續費減少,國庫沉澱減緩,銷燬減慢甚至沒有了銷燬,於是通縮減慢甚至通縮消失,CULT價格加速回落;而被投專案發展需要週期,在這麼短時間內不可能實現價值大幅增長;因此由這部分帶來的燃燒跟不上,通縮就實現不了,CULT價格在此得不到有效支撐,進一步加速回落。對於正反饋機制來說,正負兩個方向是公平的,當初價格增長時正向有多快,那麼價格跌落時負向也同樣有多快。這就是CULT價格迅速回落80%的原因。

所以對於這樣帶有龐氏結構設計的機制,有一個很重要的結論: 龐氏結構吹起來的泡沫,一定需要價值增長來填補 。如果只有泡沫,沒有價值增長部分,專案就淪為龐氏騙局;如果龐氏結構匹配上合理價值增長結構,那麼專案將能夠獲得持續的生命力。

從這個角度來講,CultDAO遴選優質專案的能力就變得分外重要。 投資的優質專案越多,專案發展越快,推動CultDAO價值增長越快。在此方面CultDAO的確有一定的創新,就是規定了排名前50的dCULT持有者擁有提案權而沒有投票權;這個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作為利益緊密關聯的資本大戶,往往擁有更廣泛的專案資源、獨到眼光和更在意專案的發展。排名50以外的持有者擁有投票權,這樣做目的是將投票和決策權交給大多數投資者,更體現去中心化,對中小投資者更加友好。

當然這個設計還不夠完善,比如作為有意左右投票結果的提案人,可以建立多個排名50以外的賬戶進行投票,甚至可以聯合多個資本大戶,從而達成個人的目的,除非投資人數量具有相當規模,讓提案人難以左右投票結果。當然,如果多個大戶都聯合起來投票了,是否也說明專案真值得投資,誰會拿真金白銀打水漂呢?

所以,CultDAO在專案遴選上的提案及投票機制非常重要,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排名前50的提案者發現及連結優質專案的能力,二是投票決定被投專案的執行效率及效果,這將最終決定投資者的投資收益,從而決定正反饋機制能否可持續良性運轉。這些還需要假以時間在實踐中進一步觀察。

截止2022年5月23日,根據http://app.cultdao.io/資料,專案市值$68,212,989,抵押鎖倉$44,675,931.541,鎖倉比率達到65.49%,也是不錯的表現;國庫資金餘額為786.632 ETH,已投專案額度為520 ETH,資金利用率在66.1%;目前共提案70個專案,其中63個已形成決議,7個正在投票中。在形成決議的專案中,40個專案通過並完成投資,23個專案被否決。官網顯示投資回報APR為21.61%,這個資料有待觀察驗證。因為CultDAO剛啟動不足3個月,需要時間週期以確認被投專案執行狀況和投資回報。

以上,我們從“耗散結構”的視角對CultDAO進行了詳細分析。正如大家對於耗散結構的理解,耗散結構是設計不出來的,它是生長出來的。作為CultDAO的專案方,提供了一個初始結構來啟動專案,最終這個結構會生長成什麼樣子,需要進一步觀察和持續改進。我們希望CultDAO的創新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8.

投資DAO帶給你我怎麼樣的啟發

綜上,我們從BTC(區塊鏈)的起源談到了貨幣協議化、協議資產化,並推匯出一個結論,即協議化及協議資產化成為價值捕獲下沉的推手。下沉的具體表現為價值捕獲從“胖應用瘦協議”走向“瘦應用胖協議”,價值捕獲呈現去中心化特徵,區塊鏈各層協議獲得更多的價值分配。這種變化激發了為協議進行貢獻的各類角色強大的“自我驅動”力量,並圍繞“使命”、“目標”達成共識,自由協作,進一步形成“利益相關”的社群和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至此,基於區塊鏈底層技術支援及組織形態創新,進一步催生出區塊鏈世界裡原生投資模式創新--投資DAO。

通過對投資DAO發展現狀和典型案例分析,我們進一步確認投資DAO的出現,這是一次有重大意義的實踐探索。 在當下地緣衝突加劇,新冠疫情不斷,美元加息縮表背景下,在“資本寒冬”山雨欲來的熊市環境中,無論對於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DAO都具有現實意義 。正如《所長林超》視訊號近期內容中說道:“在劇烈動盪的年代,抓住技術進步的確定性,就能用來抵禦經濟的不確定性。”我認為區塊鏈創新技術,作為一種“器”,是Web3“術、法、道”的載體,將帶來10年為週期的發展趨勢和機遇:

  • 對於投資機構: 在熊市中投資變得謹慎,規模縮減,但投資需求仍在。投資DAO以社群形式存在,立足全球,廣泛連線人才、資本和資源,觸覺敏銳,並與專案方成為一體,精準捕捉龐氏結構和價值增長融合曲線的投資拐點,識別結構性牛市,並在熊市中完成完美佈局。

  • 對於專案方: 僅靠一份白皮書圈錢的混亂時期已不再,也為人不恥。對於專案方來說,需要專注於設計開放系統的初始耗散結構,找到加速運轉的“飛輪”,處理好龐氏結構和價值增長的平衡點,利用好投資DAO的優勢集聚人才、資本和資源,推動專案可持續發展,為行業的有序發展做出貢獻。

  • 對於個人投資: 成為投資DAO社群的一員,從旁觀者、交易參與者轉變為價值貢獻者;從二級市場前移至一級市場,甚至種子輪投資,從隨波逐流的“漂流者”轉變成為創新的發現者和賦能者,實現快速成長;並找到一個槓桿支點,以少量資金投入加上參與價值貢獻,可以撬動以前個人力量無法涉足的資本市場,並獲得豐厚的早期回報,這是這個時代、這個賽道給予“早鳥”的紅利。

最後,我們仍然不得不說,風險和機遇並存,凡事需要嚴思慎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區塊鏈在各種聲音中不斷探索前行,投資DAO可能帶來“驚喜”,也可能帶來“驚嚇”,我們需要撥開雲霧,踏準節奏,守正出奇。

宣告:本文內容僅供學習瞭解之用,不作為投資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