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tioCon 2022 回顧及錄影、PPT 分享
前言
這篇回顧文章可能來的有點晚了,之前在雲原生社群中國就有好幾次有人問我,什麼時候可以在 B 站上觀看到 IstioCon 2022 的錄影(IstioCon 組委會早已將錄影上傳到了 YouTube,但是國內有些人可能無法訪問 YouTube),正好最近我跟會務人員要到了會議錄影,將其全部上傳到了 B 站。
視訊回放與 PPT
大部分內容已上傳到 B 站,除了以下三個,有人已經提前上傳到了 B 站。

PPT 可以直接通過上面的連結選擇你感興趣的話題下載。
總結
IstioCon 2022 今年是第二屆了,於 4 月 25 日到 29 日在線上舉行,筆者作為 IstioCon 的中文場組織者之一參與了本屆活動中文場開場及圓桌討論環節,我們討論的議題是《Istio 的開源生態展望》,下面是論壇嘉賓。

最近兩年來,圍繞 Istio,在中國湧現出了幾個代表性的開源專案,比如騰訊開源的 Aeraki、DaoCloud 開源的 Merbridge 還有網易開源的 Slime 等。基於 Istio 開發的擴充套件,我看到的基本都是來自中國,這一點可以說是中國特色。
本次 IstioCon 的關鍵詞如下:
- 零信任
- 多叢集
- Proxyless
- eBPF
- Gateway
- 安全
同時,Google Cloud 的 VP Eric Brewer 宣佈了一個大訊息,將 Istio 捐獻給 CNCF,一旦成功,那麼由 Google 主導的三個開源專案 Kubernetes、Istio、Knative 將成為 CNCF 中容器編排、服務網格、Serverless 等 Kubernetes 技術棧的三駕馬車。

關於 Istio 你應該瞭解
- Istio 只適用於特別場景與規模
- 不會一口吃出一個胖子,要一個一個版本的漸進式提高
- 理解 Envoy 對於應用 Istio 特別重要
- 使用者不想再學習另一套 CRD,請考慮在 Istio 之上增加一層抽象
- 不要低估 Day 2 operation 需要消耗的精力
Istio 在 2022 年的計劃
本屆大會上還公佈了 Istio 在 2022 年的關注點。
穩定性與重新定義 Istio 的 API 平面
- 推動當前特性和 API 到穩定版
- 將 API 配置從 MeshConfig 中移到資料平面中並使其穩定
- 繼續幫助 Kubernetes API 定義與 Istio API 對齊(Kubernetes Gateway API)
- 繼續增強 Telemetry API:增加對使用 OpenTelemetry 等供應商的日誌記錄的支援,過濾訪問日誌,以及自定義跟蹤服務名稱
增強升級與故障排查
istioctl
增強可擴充套件性
- Wasm Plugin
- 自定義授權
- 增加標準化整合點以加入自定義的 CA 或閘道器
擴充套件 Istio 的使用場景
- 支援 IPv6 和雙棧網路(Dual Stack Networking)
- 支援 ARM
- 擴充套件使用 gRPC 的 proxyless Istio
- 效能增強:增量 xDS、降低 sidecar 延遲
什麼是雙棧網路?
雙協議棧技術就是指在一臺裝置上同時啟用 IPv4 協議棧和 IPv6 協議棧。 這樣的話,這臺裝置既能和 IPv4 網路通訊,又能和 IPv6 網路通訊。 如果這臺裝置是一個路由器,那麼這臺路由器的不同介面上,分別配置了 IPv4 地址和 IPv6 地址,並很可能分別連線了 IPv4 網路和 IPv6 網路。Kubernetes 中支援 IPv4/IPv6 雙協議棧,詳見 Kubernetes 文件 。
安全加固
- 預設儘可能安全
- 繼續完善安全最佳實踐文件
- 推動 distroless 映象
- 軟體 BOM(Bill of Materials,依賴服務清單)
- 增加格外的模糊測試
其他增強
- 用自動化使升級更容易:讓 Istio 的升級像其他升級一樣工作,釋出升級自動化的參考實現
- 多規模和大規模叢集
- 對於開發者來說,我們已經將每週的工作小組會議合併到。對於開發者來說,我們已經將每週的工作組會議合併,一個在美國,一個在亞太地區。
寫在最後
希望 Istio 正式進入 CNCF 的那天早日到來,我也希望能夠在社群裡看到更多源於 Istio 的終端案例分享,也歡迎大家 加入到雲原生社群 中來,我們有專門的 Istio 討論群。
- 自 2020 年以來全球的開源商業化軟體融資情況
- IstioCon 2022 回顧及錄影、PPT 分享
- Beyond Istio OSS —— Istio 服務網格的現狀及未來
- 如何在 Istio 中整合 SPRIRE?
- 什麼是零信任?
- 為什麼 Istio 要使用 SPIRE 做身份認證?
- 再見 KataCoda!
- 如何編譯 Istio?
- Istio 資料平面 Pod 啟動過程詳解
- Istio 中的各元件埠及功能詳解
- Istio sidecar 中的流量型別及 iptables 規則詳解
- Tetrate 公司開源專案介紹
- 跨越鴻溝:理解鴻溝理論
- 網易開源 Istio 擴充套件專案 Slime 簡介——基於 Istio 的智慧服務網格管理器
- 服務網格現狀之我見
- 如何理解 Istio Ingress, 它與 API Gateway 有什麼區別?
- 如何除錯 Kubernetes 中的微服務 ——proxy、sidecar 還是 service mesh?
- Jimmy Song:為什麼山寨幣持有者不關心比特幣 Taproot 升級?
- Zoom OBS B 站直播配置手冊
- Istio 開源四週年回顧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