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下的基因賽道,華大智造虛火幾何?

語言: CN / TW / HK

短短几日,在經歷一輪過山車式的大漲大跌後,華大智造的股價重回開盤價附近。

作為“基因狂人”汪建一手打造的華大系旗下企業,華大智造9月9日的上市首秀引發市場期待。其過高的發行價及市盈率導致其在開盤首日一度破發,但隨後強勢拉昇,最高時達到126.66元。

二級市場看多華大智造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是國產基因測序儀領域競爭力最強的玩家,並且是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第一股,背後也有華大集團、IDG資本等作為背書,投資者將籌碼押在它的身上,似乎會勝率更高。

但大多數時候,好公司與好投資並不能畫上等號。華大智造在投資者一輪“暴衝”後也逐漸迴歸理性,股價回到開盤時的百元左右。

無可否認,華大智造是一家有機會打破所在領域國外壟斷的企業,公司在近期發展中的實力也有目共睹。但在疫情紅利褪去、與同行互攻腹地,甚至整個基因檢測行業面臨市場質疑的情況下,華大智造的業績未來是否會繼續保持高增長、市值能否持續攀升,還是個疑問。

依賴短期因素的扭虧轉盈

招股書顯示,華大智造成立於2016年,由華大集團收購的CG公司(美國的測序儀公司)演化而來,其核心產品是基因測序儀,並且裝置產品主要賣給母公司華大基因。

當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後,行業開發出了二代NGS測序技術,賽默飛、Illumina、羅氏診斷等企業也算齊頭並進。但在競爭中,Illumina一家領先佔據了全球80%以上的市場,其他同行都落於下風,CG公司也不例外。

所以,華大製造在成立第一年便虧損近5000萬元。此後的兩年裡,公司業績一直平平,靠著政府補助、資金佔用費等非業務收益維持在盈虧邊緣。

2020年受疫情影響,華大智造的營收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原本佔比95%以上的基因測序儀業務,受疫情影響發生大幅下滑,實驗室自動化業務則吃到了紅利,帶來鉅額收入。

據瞭解,華大智造實驗室自動化業務板塊的疫情相關收入,主要是向疾控中心、海關、第三方醫療檢驗機構、企業、政府機構等單位銷售實驗室自動化儀器、新冠病毒核酸提取試劑及相應耗材等產品的收入。

財務資料顯示,2019-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華大智造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0.91億元、27.8億元、39.29億元、23.61億元;對應實現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為-2.44億元、2.61億元、4.84億元、3.44億元。

2019-2021年實驗室自動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5897.33萬元、20.62億元、21.93億元,佔比分別為5.45%、74.87%、56.27%。整體來看,2020年及2021年,華大智造與新冠疫情相關的收入金額分別為19.85億元和23.44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1.41%和59.67%。

很顯然,如果華大智造過度依賴一場註定會結束的天災,未來的收入與毛利率或許難以有所保障。因此,招股書中的風險提示內容也提及這一點,一旦全球疫情得到控制,目前為其營收、毛利貢獻半壁江山的業務,或將面臨下滑的風險。

也有經濟學者表示,“隨著疫情發展,新冠相關市場供給增加及市場競爭加劇,未來相關產品的利潤空間可能會有所下降,如何保持業績增勢還需要相關企業動動腦筋。”

事實加以了印證,在疫情趨於穩定的今年,華大智造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約為23.61億元,雖同比增長20.52%,但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44億元,同比下降19.1%。

好在的是,華大智造藉助疫情這一機會,不但盤活了實驗室自動化業務,也在市場中建立起了口碑,尤其是有背後集團的支援,為海外推廣鋪了一條好路。

2019-2021年,華大智造來自中國大陸及港澳臺以外地區的收入佔比分別為9.34%、67.49%和54.31%,收入佔比大幅增長,呈逐年增長趨勢,尤其2020年取得明顯放量。

歐非地區、亞太地區以及美洲區等海外市場的銷量上漲,意味著華大智造正在攻入全球行業巨頭Illumina的大本營,這也是投資者看好華大智造的原因。但需要注意的是,近期Illumina亦開始國產化步伐,這一定程度上也會為華大智造帶來壓力。

與全球巨頭llumina互攻腹地

2022年8月25日,Ilumina中國官方公眾號推送了一條很簡短,但值得重視的訊息——因美納中國生產製造基地正式啟用,開啟本土化多元佈局新篇章。

國內生產基地正式啟用,標誌著這家國際測序巨頭正式落地中國市場,要下場廝殺、正面硬剛華大智造等一眾本土品牌。

事實上,Illumina與華大智造,此前就有過一段漫長的相愛相殺時期。

2010年,華大基因一次性購買128臺Illumina基因測序儀,開始在國內大力拓展基因檢測服務,併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基因檢測公司。

不過時隔兩年後,美國的測序儀供應商集體轉變風向,將華大基因視為競爭對手,開出天價保修合同,在後者購置新機器上做出諸多限制,並惡意抬高檢測試劑價格。

2013年,華大基因通過收購CG公司,獲取核心專利技術,華大智造也因此組建起了自己的測序儀研發團隊。

後續華大智造與Illumina的紛爭,主要集中在基因測序技術及基因測序儀專利方面。不過今年5月,兩家相關的專利侵權案做出判決,法院判決Illumina對華大製造的“雙色測序技術”構成故意侵權,並要求Illumina向華大智造賠償3.34億美元。

至此,這一歷時三年的專利糾紛塵埃落定,以華大方面全面獲勝宣告結束。而華大智造也因此在國際、國內名聲大燥。與此同時,Illumina股價應聲大跌。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國產基因測序儀上位的好處是檢測成本大幅下降,客觀上促進了基因檢測的下沉,也為基因公司的湧現提供了必要的土壤。

但作為行業巨無霸的Illumina顯然不想讓華大智造過得舒坦,此次宣佈本土化也劍指整個華大系。

根據公開資訊說明,Illumina將分階段進行產品本土化:第一階段是測序試劑本土化,預計在2022年Q4完成;第二階段是測序儀組裝和維修。也就是說,Illumina儀器中的關鍵元件將在國內充分備貨,推測此階段完成時間不會晚於2023年。

如果Illumina產業鏈徹底完成本土化,成本會得到明顯下降,屆時華大智造、華大基因的價效比優勢將受到衝擊。

另外,華大智造還需要注意Illumina一個核心的戰略要點,就是利用TSO 500切入臨床檢測領域。

通過CRO(醫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機構)切入藥企服務端,使得國內團隊習慣、認可TSO,然後再由藥企服務引導至合作開發伴隨診斷產品或對應LDT檢測,進而影響C端謀求一統大Panel市場,提供基於TSO的臨床檢測服務。

與之對應的市場策略,推測會從總成本領先戰略入手,利用Illumina龐大的測序儀保有量優勢,通過測序儀價格+測序試劑價格+TSO價格捆綁的方式,以綜合成本打壓華大系等一眾對手。

在華大智造於某些領域並未全面被認可的情況下,Illumina這一做法無疑會對其市場份額造成一定打壓,並且能夠抓住在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

所以,當下雙方表面上是簡單地互攻腹地,但本質上是雙方在技術、渠道、戰略規劃等多方面的博弈,最終誰能勝出暫不可知,不過需要注意的一個現實是,基因檢測這個行業還處在質疑聲中,這對於雙方發展都不算好事。

寒氣下的行業內外預期差

據BCCResearch統計,2020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達到了135.18億美元,到2026年這個市場空間將提至377億美元以上,未來5年複合增長率將超過19%。

這個速度在中國市場會更快,可以達到21.6%。特別是近年來產前篩查、輔助生殖和精準醫學興起之下,按照華大智造招股書援引資料,到2030年中國僅基因測序儀和耗材市場就能達到300億元人民幣以上。

但從臨床應用看,基因檢測可以覆蓋一個人的生老病死、方方面面,撐起的是萬億市場的想象。以此對照,當下行業規模的增長並不算快。

事實也符合這一推斷,基因檢測特別是以高通量測序技術(NGS)為代表的技術,自應用以來,就伴隨著此起彼伏的喧鬧、質疑之聲,即便是疫情下發揮出了大用途,也未能中斷業內外的爭議。

2018年,一篇《華大癌變》在業內引起軒然大波。在知乎平臺上搜索“基因檢測”,根據大資料彈出的提示及搜尋結果大多如下:“靠譜嗎?是智商稅嗎?”這是普通人面對基因檢測和基因機構時的普遍疑問。

近日,腫瘤NGS頭部企業泛生子擬私有化的新聞,也引起廣泛關注。儘管泛生子在公告發布當天,用刷屏的公關文章將其私有化歸結為中美爭端下中概股的普遍宿命。但不免還是引來業內一陣嘆息。

此外,貝瑞基因完成對賭之後,業績連同股價直線下滑;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炮轟”華大CEO尹燁“偽科學”等等,這些都是行業龍頭如今的常見際遇。

下游需求,決定上游供應。據行業內部人士分享,2015年以來,國內的基因測序儀主要應用於科研場所,市場需求量增速常年穩定,很難出現爆發式增長。

有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基因測序市場的下游應用,主要集中在學術研究領域,而臨床研究及醫院診斷應用佔比微不足道,後兩者分別佔比18%和14%。

與此同時,基因測序儀不像呼吸機、CT、核磁那樣是醫院的必需裝置,其使用單價高,市場也不好開啟。

NGS周邊行業的從業者,普遍的評價簡單粗暴:吹上天了!華而不實!都是資本炒作!都是泡沫!而NGS從業者的的判斷是:確有臨床價值,只是目前行業有點亂。每個人、每群人對基因檢測及其檢測機構、行業,都有自己的認知理解,但大多數還是趨於悲觀。

NGS賽道當下的發展,確實不及預期,這是大多數人直觀感覺。就像一個好好學生,誤入歧途,讓人不由發出哀嘆。

猶記得,早年在國內各大城市最繁華的十字街口,總能聽到“兒童天賦基因檢測,測天賦、測身高、測疾病”的廣告,基因檢測似乎成了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技術。然而回歸平常,迴歸理性後,該技術的價值何在,成了全民熱議的話題,直到現在。

所以,不管是華大智造還是Illumina,產業上的所有企業,未來要做的是重述行業價值,重塑自身價值。因為資本寒冬、價值倒掛,遲早會過濾掉那些譁眾取寵、華而不實的企業。

特別宣告: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絡[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