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音樂的“病”香港上市“救”不了

語言: CN / TW / HK

雖然騰訊音樂股價的波動與中概股集體面臨的退市風險脱不開關係,但騰訊音樂甚至整個在線音樂市場的萎靡才是核心的因素。

編者按:本文系創業邦專欄作者新熵原創作品,作者沙拉醬,創業邦經授權發佈。

9月20日,騰訊音樂在港交所公告,稱公司將不遲於9月21日(星期三)上午8:30於香港聯交所網站及公司網站刊發進一步公告,披露代表A類普通股的美國存托股份屆時在上一個交易日於紐交所的收市價。預期A類普通股將於2022年9月21日(星期三)開始在香港聯交所買賣。

對於此次騰訊音樂選擇回港上市,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表示,回港上市的理由主要源於在中美兩國就中概股監管方面監管衝突的背景下,中概股面臨集體摘牌下市的風險。雖然中美雙方經過談判達成合作,令市場擔憂有了一定的緩和,但中概股的未來依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騰訊音樂為緩解融資風險,選擇回港上市。

曾經,在美股上市的騰訊音樂一度風光無兩。2018年12月12日,騰訊音樂紐交所上市首日開盤報價為每股14美元,較發行價漲7.69%,以開盤價計算,騰訊音樂市值約為229億美元。但是截止發稿前的9月20日晚,騰訊音樂最新市值僅為77億美元,是上市當日的33.6%。

雖然騰訊音樂股價的波動與中概股集體面臨的退市風險脱不開關係,但騰訊音樂甚至整個在線音樂市場的萎靡才是核心的因素。

根據騰訊音樂2022年第二季度的財務數據,騰訊音樂實現營收69.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3.8%。其中,音樂服務收入為28.8億元,同比降低2.4%。社交娛樂收入為40.3億元,同比下降20.4%。

而追溯財報數據則不難發現,騰訊音樂收入的拐點發生在2021年的第四季度。當季騰訊音樂總營收為76.07億元,同比下降8.7%,這也是2020年第一季度以來騰訊音樂首次出現營收的同比下滑。

無不巧合的是,2021年7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騰訊音樂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其30日之內解除獨家版權。由此不難推理出,失去獨家版權優勢的騰訊音樂,在迅速地萎縮。

對於這樣的現象,資深投資總監林申表示,版權競爭是在線音樂平台最“容易”的競爭手段。畢竟,只要“財大氣粗”肯砸錢,再把版權價位抬高就可以擠走很多對手。誠然,獨家版權是吸引用户以及增加用户粘性的利器,但是長期陷於版權之爭一方面影響整個在線音樂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會對沒有那麼出名的獨立音樂人不夠友好,長期來看是對整個音樂內容行業有傷害性的。因此,在線音樂的版權之爭是必須停止的。

失去獨家版權優勢的騰訊音樂即刻迎來了營收的拐點,於是騰訊音樂開始了新的策略——長音頻內容+社區運營。比如,上線助眠電台,用直播、歌單等方式播放助眠白噪音。還有上線大流量IP的有聲讀物,比如《武動乾坤》和《且試天下》,截止發稿前,這兩個IP的有聲小説在QQ音樂上的播放量分別達到1383.5萬次和82.8萬次。

對此,林申表示,騰訊音樂擁有騰訊集團的流量,以及IP資源,並且能夠與騰訊旗下的長視頻以及遊戲內容產生協同效應。比如通過熱播劇和熱門遊戲的主題曲宣傳、熱播劇的有聲書等進行聯合營銷。

然而,從數據來看,騰訊音樂的新戰略似乎效果一般。

從用户數據來看,2022年第二季度,騰訊音樂移動在線音樂MAU為5.39億人,同比下降4.8%,環比下降1.82%,這也是騰訊音樂自2018年以來在線音樂MAU首次跌破6億。

事實上,2020第四季度騰訊音樂的在線音樂MAU就已經跌落回了2018年的水平。而長音頻內容帶來的社交娛樂服務收入在2022年第二季度同比跌幅更是超過20%。張孝榮對此分析稱,社交娛樂的收入跌幅更為嚴重主要原因有三:1.從宏觀經濟來看,消費低迷,整個文娛市場走向疲軟,用户付費意願降低;2. 從行業來看,在線音樂已經成為夕陽產業,用户流失嚴重;3.從市場環境來看,監管壓力巨大且IP成本居高不下,令企業經營困難,日益下滑。

而這些影響因素在短時間內實際是很難完全消解的,因此騰訊音樂的長音頻戰略在短期內帶來增長曲線的可能性並不高。

另一邊,後來者在在線音樂市場上“虎視眈眈”。抖音旗下的汽水音樂強勢上市,通過內容推薦和與抖音的聯動迅速搶佔用户。網易雲則通過主打用户社羣,製造“網抑雲”等爆梗以及打造高品質的定位來進行熱點營銷。

一邊是看不到增長的營收,另一邊是強勁的對手。騰訊音樂的“病”似乎不是再次上市能“治”的。

(文中林申為化名。)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