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4 Pro 的“靈動島”,安卓手機七年前就有了?

語言: CN / TW / HK

早在 iPhone 14 釋出之前,郭明錤、馬克·古爾曼等大佬就已經將新機曝光得七七八八。從挖孔屏到 Pro 系列獨佔 A16,最大的驚喜和驚嚇,幾乎一個不落下。唯一的漏網之魚,也是最令人關注的功能之一,就是“靈動島”。

靈動島集通知、卡片、彈窗於一體,更兼得蘋果渾然天成的動畫體系,唯妙唯俏。網友們對此則是意見紛紛,有的認為“安卓肯定會模仿”、“安卓怎麼就做不到”,有的認為蘋果是典型的“為了醋包餃子”。

殊不知,早在七年之前,“靈動島”就已然在安卓的世界裡顯露蹤跡。

安卓之百花齊放

外媒 Android Central 日前發文,列舉了 iPhone 14 系列從安卓手機“借鑑”的特性。首先就是 iPhone 14 Pro 招牌的“靈動島”, Android Central 認為,LG 2015 年釋出的 LG V10 手機,才是先來的那一位。

LG V10 可以說是全面屏手機們的啟蒙者。它採用 5.7 英寸 2K 屏,螢幕上方增設 2.1 英寸的條狀輔屏,與前置雙攝像頭並列,構成獨特的“斜劉海”造型。LG V10 的輔屏玩法極為豐富,可以顯示通知預覽,充當應用啟動欄、音樂控制元件、快捷開關等等,與 iPhone 14 Pro 的靈動島有異曲同工之妙。

稍顯可惜的是,LG 的斜劉海僅存活了兩代機型。被 2017 年的 HTC U Ultra 短暫借鑑之後,便消失於江湖。三星第一代 Galaxy Fold 摺疊屏內屏的半劉海,也有一點斜劉海的味道。

2018 年底,三星 A8s 開啟安卓手機的孔屏時代,小小的挖孔有大大的可玩性。通過第三方外掛,挖孔可以變身圓環電量指示器,順便還能當氛圍燈。

諸如魅族 17 Pro 等手機,還將環形電量作為系統第一方功能。

較早嘗試挖孔屏的榮耀 V20,也有對針對挖孔的互動嘗試。榮耀喚之“膠囊”,提供通話指示器的“通話膠囊”,以及自拍提示的“自拍膠囊”。

此後隨著技術進步,挖孔屏、螢幕指紋識別、電源鍵指紋識別日趨普及,安卓手機大多可以用上單挖孔螢幕,儘可能將螢幕上開啟的缺口做到無感。再加上升降結構、屏下攝像頭等真全面屏手機的出現,安卓廠商也沒有必要給挖孔整活了。

不過呢,iPhone 14 Pro 帶來了“靈動島”之後,安卓手機也很快跟進。一些數碼發燒友製作了安卓版的“靈動島”,喚之“靈動鳥”—— 既揶揄了蘋果,又自嘲了“借鑑”精神。怎一妙字了得!

反正,大家都是借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智慧手機的事,能叫抄麼。

蘋果之集大成者

如果說安卓手機上的挖孔屏互動是一種點綴,那麼 iPhone 14 Pro 的靈動島就是軟硬一體的創新。

蘋果不僅沒有刻意隱藏挖孔,反而是放大挖孔的存在,施以動畫,賦以功能。久而久之,在使用者的感知裡,螢幕挖孔就不只是黢黑的缺口,而是手機功能的一部分。

在小藥丸的方寸之地,蘋果塞進了一個可變換的小元件。它既能顯示當前的應用狀態,又能承載互動功能。

它還是服務進行狀態的指示器,顯示打車等待時間等訊息。目前該功能只適配了 Lyft,未來隨著介面的開放,或許還能顯示快遞、外賣進度等。

正如其英文名中的“dynamic”一樣,它是“動態”,而不只是“movement”(移動)、“motion”(運動)、“animation”(動畫)。它的靈動完全圍繞 iPhone 硬體構建,與軟體功能相輔相成,是為軟硬一體。

這是安卓手機最難以企及的,大多數時候只能做到一半,比如借鑑外觀設計、顯示方式、互動動畫。就好像當年,安卓廠商對 iPhone 的劉海屏趨之若鶩,但又沒有那複雜的 Face ID 元件,只是塞一兩個攝像頭“為劉海而劉海”。

也有一些廠商做到了另一半,即功能的整合。 vivo OriginOS 的原子通知,谷歌 Pixel 手機的“一目瞭然”, 都是其中典型,而且先於 iPhone 14 Pro 而釋出。只不過,兩者的呈現載體是狀態列和小元件,而不是挖孔。

更不用說,要呈現完整的功能,需要號召第三方應用適配,或是自己動手適配軟體。除了蘋果,鮮有廠商擁有這樣的軟體生態掌控力。

當然了,安卓廠商也不是非要學蘋果這一套。小米 MIX 4、中興 Axon 40 Ultra 已經率先用上屏下攝像頭,探索正面全是屏的真全面屏形態。

照蘋果一套設計充分利用的習慣,未來幾年裡 iPhone 都會延續靈動島的設計,真全面屏 iPhone 就得在等等了。

iPhone 14 Pro 之後,安卓廠商是否會重新審視挖孔,思考互動的利用空間呢?又能維持多久呢?

Apple Watch Series 8 限時 0 元抽

『熱門推薦』

免責宣告: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創作者,不代表騰訊網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