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co LED:中國廠商們的又一次突圍機會

語言: CN / TW / HK

每每提到高階螢幕及背後的廠商,我們的腦海中總是會優先浮現三星、索尼、LG等國際知名廠商,的確這些廠商不但掌握了各項前沿技術,而且還能快速推出搭載新技術的產品。例如近日三星就推出了一款使用Micro LED技術的電視,110寸版本的售價也是來到了不可思議的105W,讓人不禁感慨這得多少萬的房子才配得上這麼一臺100多萬的電視啊。

圖源:三星京東旗艦店

更讓人感慨的是,當國外的廠商們已經拿出搭載新技術的產品時,國內廠商還在鼓搗上一代甚至是上上一代的技術。雖說兩者在實用性上沒有可比性(一個是賣給大眾消費者,一個是純純的秀肌肉),但為何我們國內廠商就不能搶人一步呢?實際上國產廠商們已經在螢幕領域取得了些許成功,深康佳A、華燦光電、智立方等企業已經擁有了Mirco-LED的相關技術,並會快速應用到相關產品上。隨著國產化的程序不斷加速,國產螢幕廠商們迎來了快速崛起的機遇,也有了在未來索尼、LG、三星一較高下的機遇。

Micro LED是什麼,能讓國產廠商彎道超車?

可能有些讀者還不理解搭載Micro LED技術的電視與我們日常使用的傳統電視有多大差距,這裡我也簡單做一個小小的科普。作為最新一代的頂級顯示技術,Micro LED技術主要擁有高效率、高亮度、反應速度快、節能、體積小、輕薄、壽命長等優勢,除此之外,在超高解析度的加持下能夠擁有更加準確的色彩除錯。

以目前較為高階的OLED電視作為對比,在響應速度上,OLED能夠做到微秒級,但Micro LED已經能做到納秒級響應;在對比度指數上,OLED的對比度大多為1000:1,而Micro LED可達到100000:1,亮度更是能夠達到1:100000 nits。此外Micro LED還擁有模組化設計、高密度整合的陣列、畫素自發光等特點,簡單的說Micro LED顯示屏可大可小,“小”可以到1.4英寸的手錶屏、“大”可以到幾千平米商用顯示大屏,用途十分廣泛。

圖源:三星京東旗艦店

簡單來說,與市面上的傳統電視相比,Micro LED電視可以說是全方位勝出,唯一的缺點也就只有貴了。 但大家都明白目前Micro LED生產成本極高、產線不夠成熟,掌握該技術的廠商更是少之又少,但正是因此Micro LED技術才能擁有廣闊的市場和極為豐厚的利潤,可以說誰掌握了Micro LED技術誰就能在未來的五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取得先機。

這也是近年來諸多國產廠商選擇佈局和搶注Micro LED賽道的原因之一,而且隨著Micro LED技術的成熟,它的應用場景也從電視延伸到各種大型顯示器、商用顯示器、可穿戴顯示器、AR/VR微顯示器等等。

圖源:小米京東官方旗艦店

電視方面,除了前文提到的三星外,國內的利亞德、雷曼也正在加快佈局Micro LED消費級電視市場,並進一步推動產品成本和售價下調,TrendForce集邦科技分析師楊富寶表示”今年Micro LED的成本相比前兩年大幅下降,相比去年直接下降了50%左右“。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雷曼光電,根據公開資訊顯示,雷曼光電早在2021年9月就推出了110英寸、138英寸及163英寸三款使用Micro LED技術的巨幕產品。且在價格方面,雷曼的產品價效比要高上不少,同樣是110英寸的Micro LED產品,雷曼巨幕僅需23萬,價格不到三星的25%。

圖源:雷曼京東官方旗艦店

根據國內廠商深康佳的官方報道來看,2022 年公司半導體業務的重點工作為:一是實現產業化,加快推進 Mini 背光、Mini 直顯、Mini 晶片、Micro 晶片四大光電技術專案的產業化工作;二是確保研發計劃按進度完成;三是做好鹽城封測專案的運營,實現專案可複製。而華燦光電、沃格光電、深天馬等國產廠商也已立項Micro LED的新專案、雷曼光電、聚燦光電發行專案募資預案等等。

曾經被認為發展遙不可及的Micro LED技術,正在一步步從商業應用走向更廣闊的消費級應用,毫無疑問,這是LED全產業鏈在過去幾年的齊心努力下所獲得的成果。儘管目前Micro LED發展仍困難重重,但國內相關企業卻加大對Micro LED技術佈局力度,相信在未來幾年內就能夠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

值得注意的是在Micro LED這個領域中,即使是國外裝置領域的巨頭目前也還沒有如當年LED產業初興起時的“絕對”優勢。甚至可以說,國內裝置企業反而佔據了一定的優勢。逆襲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Micro LED在中國市場的應用程度相當之高,諸多新興行業都有著大量的Micro LED缺口,是最大的生產國也是最大的消費市場。在目前的應用初期,企業對裝置方的測試響應速度、配合開發等等有著極高的要求,國內企業無疑在這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 二是成本問題,眾所周知,新技術的應用普及,價格成本是關鍵,國產裝置的成本較之進口裝置還是要優惠不少。 價格就成為國產裝置攻城略地的利器。

在這些因素的推動下,國產Micro LED裝置正在不斷進入各大廠商的供應鏈體系。

想要做好Micro LED,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

當然,想要從這個全新的領域站穩腳跟,國內廠商們其實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再加上我們的起步時間相比國外是要稍稍晚一些的,想要實現彎道超車就更需要去注重發展路上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第一自然是工藝水平問題,由於Micro LED採用COB封裝技術和高密度整合設計,生產過程中的良品率並不高,且螢幕一旦出現壞點,無法進行點對點的維修或壞點的維修成本極大,這就十分考驗企業對Micro LED技術和產品的工藝水平、技術水平、封裝水平。

圖源veer,圖片已獲得授權

其次是Micro LED技術的發展極度依賴整個半導體產業鏈的上下游產業的協同發展,一旦其中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導致廠商生產不出產品、市場拿不到產品等一系列尷尬情況的出現。

因此想要讓國內的Micro LED技術快速發展,就必須要提高良率、降低成本並進一步鞏固上下游產業鏈之間的關係。不過對於我們大眾消費者來說,想要在短期內買到一款物美價廉的Micro LED電視還是相當困難的,後續等到Micro LED技術解決良率、巨量轉移等問題,並且成本快速降下來後,國內的Micro LED市場就會迎來一個巨大的發展機遇。

總得來說,如今國內Micro LED全產業鏈已經初具規模,在更多的政策的支援和推動下,我相信Micro LED產業投入和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Micro LED規模化量產也將加速提上日程,屆時國產廠商們或許就能依靠這項新技術實現彎道超車。

免責宣告: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創作者,不代表騰訊網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