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原生業界生態空前活躍,要落地仍然考驗創造力

語言: CN / TW / HK
於爽(Calvin Yu)
青雲科技 KubeSphere 容器產品負責人,參與並研發了多款青雲容器相關產品,如 Kubernetes On QingCloud,KubeSphere 等。在加入青雲科技之前,於爽供職於 IBM,對中介軟體監控、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有深入研究。青雲科技旗下開源專案 OpenFunction ,是一個現代化的函式即服務專案,它能夠幫助開發者專注於他們的業務邏輯,而不必擔心底層執行環境和基礎設施,此外,它引入了 Knative、Tekton、Shipwright、Dapr、KEDA 等些技術棧,為打造新一代開源函式計算平臺提供了無限可能。

近日,OSCHINA 和 Gitee 聯合釋出了 《2022 中國開源開發者報告》  青雲科技 KubeSphere 容器產品負責人於爽(Calvin Yu)在報告中對開源雲原生領域發展進行了解讀,以下為原文。


雲原生業界生態空前活躍,要落地仍然考驗創造力

CPU 經歷了單核到多核的發展,電腦、手機等個人電子裝置也藉助網際網路和 5G 實現了社會數字化、萬物互聯。而 2022 年這一年,雲原生領域,也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著類似的變化。

以 Kubernetes 為核心的雲原生基礎設施的普及率增速不斷提高,大量牽扯到國計民生的生產業務在向新的架構遷移和轉變。一個普通的消費者可能感知不到這個變化,但相信 B 端 IT 從業者的感受是最明顯的。這對我們的要求已經不是搭建和運維“一個” K8s 這麼簡單。

首先從容器執行時及封裝技術上,客戶就有了更多的選擇,如 docker、containerd、Kata 等,同時,從基礎設施層面,從單 IDC 到混合雲到分散式雲,針對分散式雲的多叢集管理框架及邊緣計算框架也呈現了百家爭鳴的狀態,如 Karmada、OCM、KubeEdge、SuperEdge 等。

雲原生技術的先進性和便利性讓算力集中化的傳統模式進一步被打破,混合雲也不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複雜話題,人們更多是在向新一代的分散式算力模式去演進,藉助雲原生的技術、更強的“網”的能力,“家門口的”雲原生算力已經不再是紙上談兵。比如將能夠實現遮蔽基礎設施的統一函式計算視角的管理框架和雲服務商的雲、網、邊、端、資料等服務能力相結合,就可以直接實現業務應用視角的價值變現,把各種雲服務能力無縫地嫁接到使用者的身邊。

從 CNCF 及旗下的各個組織及軟體專案蓬勃發展來看,整個雲原生業界的生態空前活躍。各個業務場景都有多種方案選擇,從計算資源排程框架、執行環境、開發工具、應用標準、運維支撐等等應有盡有,也就是說木料、石料、錘子、改錐、螺絲都已經送到家門口了,那接下來能否利用好這些工具造出有用的東西,考驗的是想象力、創造力和行動力。


《2022 中國開源開發者報告》報告由” 前沿開源技術領域解讀 “ ” 中國開源創業觀察 2022“,以及” 開發者畫像分析 “ 三個章節組成。

在 “前沿開源技術領域解讀” 部分,多位在其領域有所建樹的一線開發者和開源商業化公司創始人,對目前國內外流行的前沿開源技術領域過去的發展和未來的趨勢進行了深入的洞察,覆蓋開源雲原生、開源 AI、開源大前端、開源大資料、開源 DevOps、RISC-V、開源作業系統、開源資料庫、程式語言九大領域。

欲瞭解更多報告內容,請點選:http://gitee.com/report/china-open-source-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