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無人駕駛破局在即,雷軍的順為資本為何認可這家公司

語言: CN / TW / HK

【獵雲網(微信:)北京】5月27日報道(文/黎曼)

一年後的今天,面對日益壯大的團隊,路凱智行的創始人兼CEO謝意總會回想起與雷軍初次見面的場景。

2021年7月,專案路演結束後,雷軍穿過擁擠的會議室,和謝意專門握手道別。雷軍的真誠讓謝意倍受鼓舞,“礦山無人駕駛率先落地的一定是我們。”謝意當場堅定地對雷軍說。當天晚上,由雷軍和許達來共同創立的順為資本就決定投資路凱智行。

順為資本迅速拍板的背後,不只是看好礦山無人駕駛這個賽道,更多的是對路凱智行團隊及其模式理念的認可和信心。

2021年9月,路凱智行完成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由順為資本領投。中關村發展前沿企業投資基金,達泰資本作為公司的天使輪股東,看好路凱智行的發展,也跟投了順為資本的Pre-A輪投資。

為什麼做礦山無人駕駛?

礦山無人駕駛技術並沒有廣泛地獲得資本的認可。2020年初,當謝意瞄準礦山場景做無人駕駛時,聽到了很多質疑該市場的論調。有人直接告訴他,這個市場規模太小,也有人說礦山無人駕駛的技術性不高,其他領域的無人駕駛公司可以直接“降維”搶佔市場和技術的先機。

謝意恰恰和他們持相反意見。

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首先,就市場規模而言,他覺得這個逐漸增長的市場規模足以容納不少企業在此紮根經營。根據甲子光年對中國礦區無人駕駛行業研究的報告,每年露天礦山服務市場的市場規模總額近3千億。

此外,我國的煤礦露天開採比例一直在增長,從2005年的5.1%增長到了2018年的25%。而我國一直是一個煤炭開採大國,已連續30年位居世界煤炭產量榜首,未來50年內,煤炭將仍是我國的主體能源。

市場迫切剛性需求

其次,就需求而言,礦山比其他任何場景都更加迫切地歡迎無人駕駛技術的到來。

一方面,“礦山何時不再高危!”一直是行業的根本訴求,司機的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礦企不能承受之痛。礦企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少人化、無人化”。目前,只有無人駕駛技術可以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另一方面,由於礦山生產運輸業務集中在偏遠山區、環境艱苦、條件惡劣、安全管理水平較差,導致司機成本高昂,僱傭一名司機的平均薪資成本達到10萬元以上。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一代司機退休後缺少年輕血液湧入,導致招工日益艱難。礦企渴求無人駕駛技術帶來的生產運輸變革,能夠大幅減少人力成本和招工難的問題。

此外,無人駕駛技術還能夠進一步提高礦山運輸效率、優化排程管理。這對礦企來說更是關鍵變革。只有給客戶帶來效益,無人駕駛才有落地的可能性,而實現礦山高效運營才是無人駕駛技術結合智慧排程管理最大的經濟價值的體現。

市場前景大有可為

由於礦山場景簡單、道路封閉、整體條件較為有利,而5G、LTE-V2X等通訊技術的發展也為無人駕駛技術落地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在無人駕駛圈內素有一個說法:“無人駕駛技術最先落地的將是礦山、港口等物流封閉場景”。

放眼全球市場,國外礦山無人駕駛商業化已超過10年,卡特彼勒、小松等工程機械巨頭,力拓、FMG、必和必拓等礦業集團已經有了成熟的礦山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和運營資料。

在國內,有不少企業正在做這件事。與國外主要由OEM提供無人駕駛方案不同,國內的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商以創業公司為主。這是因為,礦山無人運輸解決方案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無人駕駛技術,還需要排程與車隊管理、車聯網通訊等技術。因此,國內大型裝備企業多傾向於與無人駕駛初創公司深度合作。除了路凱智行,目前這個領域的創業公司還有踏歌智行、慧拓智慧、易控智駕、希迪智駕、躍薪智慧等。

近5年來,國內創業公司加快了礦山無人駕駛解決方案的研發和運營探索,各家公司都已經開始小規模的車隊測試運營。雖然多家企業已經開始試點專案,但是礦山需要的是真正能夠提高安全性,降低成本,並最大化提高效率的商業化解決方案。目前來看,領域內並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做到。

無論是煤礦還是金屬礦,在生產運輸過程中落地無人駕駛技術,無疑會帶來極佳的經濟效益。但像例如人工智慧,神經網路等很多先進技術,研發與商業化脫節,遲遲不能落地是資本止步不前的根本原因。

基於以上種種,謝意認為,路凱智行以“客戶為導向,落地為基準”的模式理念必定在國內同領域競爭中佔據絕對優勢。而且在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下,國央企業在海外不斷佈局,如果將無人駕駛技術賦能這些礦企,將是中國絕佳的閃光名片。

所以他決定All in。

從結果倒推:以市場為導向

讓無人駕駛技術誕生於市場和產業,並共同成長

“以客戶為導向,從需求倒推,使技術根植於市場和產業本身”,謝意以“逆向思維”歸納路凱智行的理念。

國內無人駕駛技術發展至今,令一眾技術者頗為苦悶的是遲遲無法商業化。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卻又無處落腳,所以行業急需要一劑強心劑振奮從業者的信心。礦山有望成為行業內翹首以盼的首個落地場景。而路凱智行跳出“技術落地難”的下游痛點,在更高的維度從上游將矛盾轉化為共生,真正做到“先有需求,再有定製化技術”,賦予無人駕駛技術商業化更多的可能性。而這也是資本的信心所在。

這種模式理念帶來的好處有三點:

直擊客戶痛點 (安全性,降低成本),技術並非“空中樓閣”

由於技術本身源於需求,就省掉了技術成型後,再摸索探尋市場的成本,其中包括:試錯成本,獲客成本以及市場營銷成本。

積累直接客戶,與客戶共同成長

與客戶和市場共同成長,技術源於市場, 與市場需求緊密融合,便於積累直接客戶,減少中間流程。

積累資料,率先完成可落地的“標準化”

在其他企業還在摸索如何“商業化”時,路凱智行已經開始操作,積累資料,便於搶佔先機,率先完成數字化整合,早日實現可落地的“標準化”技術,提升效率,迅速擴張。

從場景出發:以落地為基準

首先是想象空間更大的商業模式。目前,科技企業與礦企直接合作主要有兩種商業模式,其一是提供無人駕駛整體解決方案,主要收取解決方案費用以及軟體、系統等運維費。其二是參與到無人駕駛運輸服務,也稱為總包運營模式,客戶以承包運輸費的形式結算。路凱智行認為,後者不僅比前者收入規模空間更大,還能夠通過深入運營來打磨標準化產品,使產品更加適應場景,最終實現無人駕駛的規模化落地。路凱智行不僅僅是一家無人駕駛公司,更是一家智慧礦山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而這一點恰恰是他們的第二點優勢。

其次,團隊對場景的深入理解符合礦山生產的真正需求。這主要在於路凱智行的團隊是一隻源於採礦的團隊而區別其他科技公司,為了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礦山生產的本質內涵,路凱智行還與國際智慧礦山導則機構合作,落地了SOP的標準化流程。

作為COO和總工程師蔣先堯認為,當前行業內商業落地還需要加快步伐,除了技術需要打磨之外,跟運營邏輯有很大的關係。“在礦山領域,無人駕駛作為一個新的工藝要匹配有新的設計與運營思路,同時也不是去做專案定製化可以解決的,定製開發形成不了商業化落地的產品,我們要做的是需要將場景標準化,同時也要改變整個管理運營策略。”

由於自己在過去的工作經驗中經歷過這個過程,蔣先堯認為團隊可以把這件事做成,“因為從整個產品定義來說,我們團隊見過、學過、應用過國外的礦山無人駕駛技術,我覺得可以幹,雖然過程並不容易,大家都在搶時間,我們有信心基於當前的技術情況,在運營上提高效率,實現科技真正的服務於礦山生產。”

最後,安全員下車作為商業化落地的重中之重,無人駕駛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也至關重要。路凱智行的實力可以從三個維度去衡量,功能安全,車輛安全和運營工程安全。為了實現這三個維度的安全,路凱智行有了自主可控的無人駕駛軟硬體演算法。自研了無人駕駛軟體架構、車控軟體架構和自主的硬體,並基於礦山數字孿生建模和模擬技術保障了系統的穩定性和工業級應用。

同時,路凱智行提供的智慧礦山解決方案,包括無人駕駛系統、實時高精度定位系統、裝置健康管理系統、智慧集中管控系統和礦山安全及輔助系統。工程師們通過這些系統,能夠在運營採礦專案中實現效率和安全的提升。

“三懂”團隊搶跑礦山無人駕駛:懂車、懂礦、懂演算法

儘管礦山無人駕駛市場規模超過千億,但仍是一個小眾市場。更因為礦山的工作環境,無人駕駛這個“高大上”的技術,一下子置身邊緣且減弱了存在感,但依舊不乏身份光鮮的人紮根在這個行業。

路凱智行的團隊可以說就是這樣一批人。他們中不僅有來自清華等“985”高校的碩士博士,還有行業頂尖專家和無人駕駛技術牛人。

對於市面上一眾無人駕駛企業來說,團隊的“高學歷”、“高技術水平”並不稀奇,只能說是行業標配。如果要在他們光鮮的身份中尋找更多的不同優勢的話,對於採礦行業的“專”與“精”是路凱智行的一大突出亮點。而且這個團隊也因為能力足夠互補被概括為三懂團隊:懂車、懂礦、懂演算法。

聚集到這樣一批人,要從創始人謝意的經歷開始說起。

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後,謝意去了法國巴黎攻讀國立工程技術學院(ENSAM)工業工程碩士和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 MBA。畢業後就職於法國標緻雪鐵龍汽車集團(PSA)索肖工廠和大巴黎研發中心。海外留學工作八年,回到北京後,謝意開啟了創業生涯,他先成立岩石科技(ROCTEC) 還兼任拓普康中國(TOPCON)總經理,專注於北斗高精度測繪和導航產品推廣,實現產值回報累計約30億元。岩石科技在智慧軍工、智慧農業領域積累了多年豐富的特種車輛無人駕駛經驗,團隊具備了對特種車輛無人駕駛領域的深度洞察理解、高度的產品和工程化能力及供應鏈能力保證了公司在智慧礦山的開拓深耕。

路凱智行創始人兼CEO謝意

在考察很多無人駕駛公司後,謝意發現了一個共同的現象:這些公司業務往往是專案制的居多,演示專案居多,而應用於實際生產或者工業場景的並不多,而且業務層面很難實現規模化。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他深刻地意識到,無人駕駛要落地,必須要與場景緊密結合。再先進的技術,脫離市場也無法生存。而無人駕駛公司要通過技術和產業來構建自身的壁壘,找到一個天花板足夠高的場景來實現公司業務規模化的發展需求也是至關重要的。

無人駕駛技術一定要切中市場痛點,應用在行業剛需,而運輸行業無疑是絕佳的落地場景。

他將視野開始轉向礦山。正巧,他的大伯是礦大的教授,2020年4月苦於找無人駕駛技術場景的謝意開車從北京直驅徐州,經大伯的引薦,逐一拜訪了礦大的校長、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和教授等。在雲龍湖畔暢談一下午後,謝意開始深刻地瞭解到礦山這個行業以及市場的痛點所在。

雖然大家都一致對礦山無人駕駛的邏輯深信不疑,但是對誰能做成持觀望態度。彼時,他們也認為業內企業更多是從無人駕駛技術出發,並沒有從礦山實際需求出發來提出系統解決方案。

“這個市場需要一個能和場景深度結合的企業。”謝意萌生了這個新的創業想法,並堅定地確認了方向:“不只是做一個解決方案或提供一個元件,而是深入到業務系統裡面去,讓無人駕駛技術在業務系統裡降本增效,讓技術根植於產業。

2020年10月,經清華師兄介紹,謝意結識了現在路凱智行的首席質量官劉志勇。劉志勇畢業於西安石油大學本科,擁有10多年的整車電子電器架構及無人駕駛開發、工程落地經驗。他曾任德國邁隆技術總監、陝重汽技術總監、宇通客車無人駕駛系統工程師、吉利汽車智慧網聯高階技術專家。

“當謝總第一次和我聊礦山無人駕駛時,我第一個想法就是車輛的安全性必須要提高。”劉志勇表示,一直以來。商用車相比乘用車的研發質量體系要落後一節。但礦山車輛如果要落地無人駕駛,就一定要提高整車安全性,達到非常高的車規級標準,這樣才能實現商業化和駕駛員的“安全落地”。

把控質量和安全,正是劉志勇最擅長的事情。他曾主導過一汽奔騰、長城、陝重汽10餘款車型電子電器架構開發。近幾年參與了宇通客車L4級別5米微迴圈客車,L3級別12米BRT客車設計及日常運營專案,參與了吉利汽車智慧駕駛域控制器軟硬體架構開發,對車規級的開發和質量體系有相當豐富的經驗。

通過天使輪投資人,也是清華的校友,讓謝意結識到了彼時正在重新實戰礦山無人駕駛的馮衝。作為國內最早做礦山無人駕駛的企業——踏歌智行的前總工程師,在踏歌智行工作四年,經歷了一輪輪的人事變動後,馮衝當時剛剛離開。謝意和馮衝探討礦山無人駕駛的落地技術問題後,有意希望馮衝能夠加入到他的團隊。

最重要的是謝意對智慧礦山商業模式的理念和馮衝一拍即合。“之前和謝總經常聊到很晚。”馮衝表示,“目前國內露天行業的大型裝置都是國外的,現在是中國礦業彎道超車非常好的機會。”

由於剛剛換了工作,彼時馮衝雖然沒有馬上答應謝意,不過加盟路凱智行的想法從來沒有斷過。

而大半年後,馮衝放棄了在其他頭部開放道路無人駕駛公司的發展機會,決定加入了路凱智行擔任CTO,在礦山無人駕駛領域繼續深耕。“我堅信無人駕駛在礦山場景一定能夠落地,而且是在不遠的將來。”

除了老友舊識,謝意和路凱智行營運長蔣先堯可以說是“相見恨晚”。

謝意和蔣先堯是在領英上認識的,謝意回憶,當時蔣先堯將自己對礦山無人駕駛行業的理念和認知用脈絡列出來,而他也將自己對礦山無人駕駛的理解和如何商業落地的認識說了出來,發現95%都是一樣的。最讓謝意驚喜的是,本身抱著交流學習的心態去認識蔣先堯,沒想到他竟然願意加入一起創業。

加入路凱智行前,蔣先堯曾在國外從事了8年採礦工作,主導了中國礦企在海外落地的第一座智慧礦山工程,可以說是國內第一批學習並應用礦山無人駕駛的人,這期間他不僅發表了專利、編寫了標準,還獲取了國際無人駕駛礦卡高階培訓師資格。

直到遇到謝意,他感覺終於可以在礦山無人駕駛領域施展抱負。“這是我畢生的事業,我不像別人還有退路,我就只有這一條路,所以必須要把這件事做成。”蔣先堯說,“我經歷過一些安全事故,對於採礦人來說,無人駕駛真正在礦山落地,是行業所有人共同的夢想”。

路凱智行的首席顧問李建成是武漢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北斗測繪專家,同時也是教育部高等學校測繪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測繪地理資訊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副會長。

此外,李建成院士還是北斗測繪專家,其在北斗測繪領域的成就,完美契合了礦山無人駕駛的定位需求。因為在露天無人駕駛領域,裝置的定位精準是實現無人駕駛的基礎,安裝定位裝置的車輛需要具備自主定位資訊,這樣才能將自身的位置、姿態、速度等資訊反饋給無人駕駛系統。礦山場景雖然是封閉場景,但是因為作業現場的變化頻繁,因此對於高精度地圖的系統需要有整體的解決方案。而李院士的得意學生,曾任職於四維圖新和高德導航的地圖定位負責人也是加入了路凱智行來構建整體的高精度地圖體系。

採礦顧問周偉是一位露天開採專家,也是礦大的教授和博導,中國礦業大學露天礦山高新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煤炭學會露天開採專業委員會祕書長,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SCI、E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煤炭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而隨著李建成院士和周偉教授的支援,路凱智行也將理論學術和應用場景進行完美融合。

將以上又精又專的人才“收編入伍”,路凱智行的團隊特點足夠顯現。概括來說,這確實是一支懂車、懂礦和懂演算法的全面互補團隊,也是業內唯一具備礦山無人駕駛技術和智慧礦山工程落地經驗的全面團隊。正是這樣的多維化團隊使路凱智行具備了搶先實現商業化的三大優勢。

和時間賽跑

“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謝意坦言,深感肩上的重擔。國內礦山無人駕駛領域的技術推進已經進行了五年遲遲沒有進展,市面上出現了一些質疑的聲音;其次,國家層面的政策福利也就在近幾年時間放開,假如還沒有把商業化做成,行業會對這項技術認可度降低。“這對整個行業會是一個打擊”。

礦山無人駕駛即使是一個小眾市場,但卻是在風口之上。全行業要做的都是鉚足勁和時間賽跑,搶先進行技術突破和商業化落地。

縱觀行業裡的其他玩家,基本成立於2017年前後,2019年前後頭部企業已經開始商業化試點,雖然路凱智行在2020年5月才正式成立,在時間上顯得入局稍晚,但路凱智行的核心團隊都是經驗豐富的“老資格”,更重要的是其獨特的模式理念獲得了資本的認可,也使公司發展迅速,短短兩年時間就達到了礦山無人駕駛運輸效率的行業平均水平。其不僅參與了國內首個科研立項的寬體車無人駕駛專案,同時也參與了內蒙地區第一批礦山無人駕駛礦山的驗收。公司今年的目標是實現真正運營場景下的去安全員,目前為止還沒有企業真正做到這件事。而去安全員的目標,從路凱智行成立的第一天起,就結合場景進行了整體的規劃,在這個產品定義,軟硬體系統車規級開發,演算法相容性缺一不可。

另外,“精簡靈活”是公司“跑得快”的另一個原因。

公司管理效率高,做事足夠專注。馮衝在不同企業待過,他感受到路凱智行相較於其他企業的不同:“路凱智行在管理上是非常精煉的,運營成本也考慮得非常細,而且抓的也比較緊,即使在疫情和整體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我依然堅信我們將會是最先殺出並走到最後的那一個。”

不早不晚,入局時間剛剛好。

一方面,從當前的運輸車成熟度出發,當前大家的水平還是一致的。馮衝表示,由於受制於當前市場沒有可靠的線控車,大家的技術水平差距不會太大。他透露,目前市面上的線控車基本都是後改裝的,而一輛非常穩定的線控車是需要搭載針對無人駕駛需求而重新設計的線控底盤的。

馮衝預計,行業真正的轉折點會在明年,當市面上針對無人駕駛的線控底盤推出後,將會迅速推進無人車的成熟落地。“這個時間節點其實對於路凱智行來說剛剛好,憑藉我們對技術的包容性和對線控化的改造、設計能力,2023年將會迎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技術拐點。”

另一方面,由於公司專注於技術突破而不是廣鋪演示專案,管理效率高,做事足夠專注,會讓路凱智行花更少的錢和更少的時間實現商業化。

蔣先堯認為,“我們在傳統領域沒有任何優勢,也無法和國外巨頭競爭。隨著國內礦業不斷西移,產能也越來越大,尤其是在一帶一路的戰略下,很多央企也在向海外拓展,這是我們改變中國礦業現狀的契機。”商業化的程序會伴隨著技術突破如期而至。

未來可期

早在公司剛成立之時,謝意就給員工人手發了一本小米十週年的傳記《一往無前》,並贈予每個人他自己寫的寄語便籤,他敬佩雷軍的敬業和“順勢而為“ 的態度,謝意希望通過小米奮鬥的經歷和一往無前的態度去鼓舞路凱智行的每一位員工。

不負所望,順為的入局,資本的認可。相信謝意和雷軍的緣分也不止於此。

公司幾乎每天都有新的進展,謝意早已經畫好了路凱智行的藍圖:打造安全、無人、環保的智慧礦山前沿方案,賦能全球礦業。

這個目標堪稱巨集大,不過總要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按照謝意的規劃,近兩年將露天礦的無人駕駛落地後,接下來將進軍井下無人駕駛,最終目的是做一帶一路的礦山無人駕駛運營。“我們要做標杆礦山,希望能夠通過跟礦方合作使無人駕駛的運營技術得到大範圍推廣,從而讓礦山從業者遠離危險。”

雷軍曾表示:“創業不是人乾的,是阿貓阿狗乾的,創業者都需要一顆強大的內心,才能走到夢想的彼岸。”滄海橫流,更顯英雄本色。一路風霜雨雪,如履薄冰或許對創業者群體來說早已不足為懼,走上創業這條路的人,也大都早已明白: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智慧礦山的終局是實現礦山生產全流程的無人化、數字化、智慧化,而路凱智行正在這條以終為始的道路上,一路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