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領讀 | 金融創新與科技革命

語言: CN / TW / HK

本文摘編自《數字經濟:內涵與路徑》,作者:黃奇帆、朱巖、邵平著,36氪經授權發佈。

近年來,隨着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時期,新一代的 數字技術加快突破應用,數字經濟發展進入了快車道,以移動金融、互聯網金融、智能金融等為代表的帶有鮮明數字化時代特徵的金融新業態、新應用、新模式不斷湧現。數字金融作為與信息社會、數字經濟相對應的金融發展新階段正迎面而來,為現代金融體系注入了新活力,為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奠定了基礎,為進一步滿 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金融創新與科技革命

產業革命始於科技,成於金融。科技的不斷進步,不僅可以改 變傳統的企業經營模式,刷新經營者的思維,還可以推動新行業的出現,孕育出大量商機。技術還能從根本上改變金融業的服務生產和提供方式,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管理效率,改進市場秩序;同 時,伴隨着科技發展的企業創新升級也對金融提出了新需求,促使 和推動金融機構不斷創新。

( 一 ) 四次技術革命中的金融創新

技術革命是指技術的升級創新,在生產方式上由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廠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 革命。人類社會的發展已經歷四次技術革命,在金融行業也表現出四次比較重大的變革和突破。

1. 第一次技術革命:蒸汽時代推動了現代銀行體系的誕生

18 世紀 60 年代,以蒸汽機的發明和廣泛普及為主要標誌的第 一次技術革命,實現了工業生產從手工器具到機械化的轉變。蒸汽 機的出現和廣泛使用也推動了其他工業部門的機械化,引起了工程技術上的全面改革。在工業上,導致了機器製造業、鋼鐵工業、運 輸工業的蓬勃興起,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工業技術體系。 此時,人類擺脱了小農經濟,出現了大規模工業生產,異地交易和國際貿易進一步發展,商業往來的規模越來越大。而當時銀行 過高的利率幾乎吞噬了產業資本家的全部利潤,使新興的資產階級無利潤可圖,不能適應資本主義工商企業的發展需要。隨着社會化 的大生產和工業革命的興起,迫切需要建立起能夠服務、支持和推 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並能以合理的貸款利率服務工商企業的 商業銀行。 因此,為順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在第一次技術革命 後,以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為代表的現代銀行體系初見雛形,為工 業生產源源不斷地輸送資本燃料和動力。

2. 第二次技術革命:電氣時代推動了投資銀行的誕生

19 世紀 80 年代以後,隨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世界範圍內 興起了近代第二次技術革命,這次技術革命以電力技術為主導,以 電力的廣泛應用為主要標誌,因此也被稱為電氣時代。它的產生、 發展及其應用,極大地推動了化工技術、鋼鐵技術、內燃機技術等 其他技術的全面發展。 電氣時代是產業規模經濟誕生的年代,需要密集資本的大規模投入。而傳統的商業銀行是針對傳統企業設定的,主要經營債務屬 性的存貸款業務,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對於新技術、新行業,需要 設計出新的金融服務和產品。因此,第二次技術革命推動了以摩根 銀行、卡內基投資銀行、洛克菲勒財團為代表的投資銀行的誕生和 興起。這些投資銀行在當時的市場中,為大規模生產匹配資金、構造證券市場,起到了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產業整合的作用,為規模 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助力。

3. 第三次技術革命:信息技術時代推動了 PE/VC 風投體系的誕生

從 20 世紀 50 年代開始,電子計算機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 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和人類的生活。以全球互聯網絡為標誌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縮短人類交往的距離。這次科技革命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而且影響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使人類社會生活和人的現代化向更高境界發展。

1965 年提出的摩爾定律指出,約每隔 18 個月集成芯片上的電 路數目就會翻一番。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誕生了大量的創業企業。同時,信息技術時代,若沒有創新的產品模式和有競爭力的服 務,現有企業也很容易被新的業務和模式取而代之。因此,這一階段有大量企業誕生的同時,也有很多企業在快速消失。這就需要資 本在投資時能擦亮眼睛、慧眼識英雄,同時也要具有承受創投失敗 的抗風險能力。這一階段的投資有很多的不確定性,會給投資及其回報帶來很大的風險,為滿足這些融資需求,PE/VC(私募股權投 資 / 風險投資)等現代風投體系由此誕生。 風險投資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對成 熟後,通過市場退出機制將所投入的資本由股權形態轉化為資金形 態,以收回投資,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風險投資是優化現 有企業生產要素組合,是把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催化劑,能強 化市場對企業的優勝劣汰。這些不同的風險投資模式通過不同風險 偏好資金的彙集,分擔了創業企業的高風險,推動了信息技術時代 的發展。

4. 第四次技術革命:數字經濟時代推動了消費數字金融、產業數字金融的誕生

進入 21 世紀,在第四次技術革命中,5G、物聯網創造了萬物互聯的全新世界,全面改變社會生產要素和生產關係,數據逐漸成 為關鍵的生產要素。以數字經濟發展為代表,人類社會也正在進入 以數字化生產力為主要標誌的新階段。 在數字經濟時代,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與通信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變化,正推動 形成數字化生活。一方面,隨着線上支付的發展,C 端(客户端) 的消費場景逐步向線上化轉移。為滿足 C 端的消費需求,技術的創新帶動了金融服務的創新,在支付、消費信貸、智能投顧等領域 開展了很多嘗試,涵蓋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面向 C 端的 數字金融服務越來越豐富。另一方面,伴隨着數字經濟時代新技 術的落地,數字科技開始與產業深度融合。傳統的 B 端(企業端) 需要利用數字技術破解企業、產業發展中的難題,重新定義、設計產品和服務,實現業務的轉型、創新和增長。當前,數字金融在產業端的應用方興未艾,在產業數字化變革的進程中,服務於實體經濟的產業金融預計將迎來黃金髮展期。

二、小結

金融行業歷來是先進技術應用的先行者,金融發展史也是一部與技術不斷融合的歷史。技術的發展不僅提高了金融資源配置的效 率,還拓展了金融服務的範圍,使交易可能性邊界得到極大拓展, 資源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在網絡空間內實現優化配置。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局中危和機同生並存,這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帶來了重大機遇。那麼,如何才能最大 限度地把握這次歷史性機遇?歷史經驗證明,只有抓住這次技術革 命的機會,以技術手段構建更加健全的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才能更加有效地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形 成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並最終實現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書名:《書名:數字經濟:內涵與路徑》作者:黃奇帆 朱巖 邵平 著,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作者簡介

黃奇帆

研究員,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學術顧問,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曾任重慶市市長、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黃奇帆對經濟體系的運行機制和政府經濟管理具有深入的理論思考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經濟學研究能力突出,學術造詣很深。對資本市場、金融風險防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支柱產業集羣化發展、數字經濟、房地產發展、城鄉地票制度、國際貿易格局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朱巖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研究員;現任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經濟管理學院先進信息技術應用實驗室主任。分別於1994年、1998年取得清華大學本科、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數字經濟、產業區塊鏈等。

朱巖教授目前兼任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數字經濟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技術經濟學會產業數字金融技術應用實驗室主任兼區塊鏈分會理事長、中國信息化百人會成員、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專家、中國工業經濟學會互聯網經濟與產業創新發展委員會副主任、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區塊鏈產業學院學術院長等職務。

邵平

聚量集團、聚均科技董事長兼CEO。

邵平先生在金融領域工作三十餘年,具有深厚的專業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曾擔任中國民生銀行副行長,平安銀行行長、CEO。

曾獲得2014年“全國互聯網金融年度領軍人物”、2015年度“新鋭銀行家”、2016年度“戰略銀行家”等稱號,並被《財富》雜誌評為“2016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業領袖”之一。曾擔任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