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
朝代: [宋代]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感情生活

作者:佚名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愛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紹興十四年,二十歲的陸游和表妹唐琬結為伴侶。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婚後相敬如賓。然而,唐琬的才華橫溢與陸游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女子無才便是德),以至最後發展到強迫陸游和她離婚。陸游和唐琬的感情很深,不願分離,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親懇求,都遭到了母親的責罵。在封建禮教的壓制下,雖種種哀告,終歸走到了“執手相看淚眼”的地步。
真相:根據陸游自己在晚年的詩作(《劍南詩稿》卷十四)是因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陸游迫於母命,萬般無奈,便與唐琬忍痛分離。後來,陸游依母親的心意,另娶王氏為妻,唐琬也迫於父命嫁給同郡的趙士程。這一對年輕人的美滿婚姻就這樣被拆散了。
十年後的一個春天,31歲的陸游滿懷憂鬱的心情獨自一人漫遊山陰城沈家花園。正當他獨坐獨飲,借酒澆愁之時,突然他意外地看見了唐琬及其改嫁後的丈夫趙士程。兩人互相寒暄了幾句 。唐婉和丈夫便走了。
儘管這時他已與唐琬分離多年,但是內心裡對唐琬的感情並沒有完全擺脫。他想到,過去唐琬是自己的愛妻,而今已屬他人,好像禁宮中的楊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這裡,悲痛之情頓時湧上心頭,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離去,這時唐婉命下人送來一壺酒和她親自做的陸游愛吃的四碟小菜,陸游看到唐琬這一舉動,體會到了她的深情,兩行熱淚悽然而下,一揚頭喝下了唐琬送來的這杯苦酒。然後在粉牆之上奮筆題下《釵頭鳳》這首千古絕唱:
釵頭鳳陸游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陸游在這首詞裡抒發的是愛情遭受摧殘後的傷感、內疚和對唐琬的深情愛慕,以及對他母親棒打鴛鴦的不滿情緒。
陸游題詞之後,又深情地望了唐琬一眼,便悵然而去。陸游走後,唐琬孤零零地站在那裡,將這首《釵頭鳳》詞從頭至尾反覆看了幾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聲痛哭起來。回到家中,她愁怨難解,於是也和了一首《釵頭鳳》詞:釵頭鳳唐琬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詢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唐琬不久便鬱悶愁怨而死。
此後,陸游北上抗金,又轉川蜀任職,幾十年的風雨生涯,依然無法排遣詩人心中的眷戀,他六十三歲,“偶復來菊縫枕囊,悽然有感”,又寫了兩首情詞哀怨的詩:
採得黃花作枕囊,曲屏深幌悶幽香。
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
少日曾題菊枕詩,囊編殘稿鎖蛛絲。
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
在他六十七歲的時候,重遊沈園,看到當年題《釵頭鳳》的半面破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又寫詩感懷:
楓葉初丹桷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
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醉題塵漠漠,斷雲幽夢事茫茫。
年來妄念消除盡,迴向蒲龕一炷香。
詩人七十五歲時,住在沈園的附近,這年唐琬逝去四十年,“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重遊故園,揮筆和淚作《沈園》詩:(其一)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其二)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煙雨沈園中,恍恍惚惚間,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詩人,正緩步踱過傷心橋,躑躅在滿地落葉中。已無蟬聲,也無畫角,只有一個默然凝望斷牆柳絮的老人。
詩人八十一歲,又作夢遊沈氏園亭詩,寫下了兩首詩:
其一是: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裡更傷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是: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這兩首詩以梅花作為主要意象關聯到一起,既表達自己的情操“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老而彌堅,至死不變,也寓示唐琬高潔的品行,堅韌的節操,更表現出兩人的愛情,儘管經歷了塵世風霜,天荒地老,但不變依舊。
詩人八十四歲,離逝世只一年,再次重遊沈園,懷念唐琬,此情至死難忘。
《春遊》詩云:沈家園裡花如錦, 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 不堪幽夢太匆匆。
自知不久於人世,仍然念念不忘當日眷侶,這一夢長達五十年——半個世紀,雖然仍自感匆匆,卻贏得了天長地久,這正是詩人高尚的情操與崇高的精神境界。
從那首膾炙人口的《釵頭鳳》詞、傳說中唐琬的唱和開始,加上他幾十年後陸續以沈園為題悼念唐琬的幾首詩,陸游用自己的一生寫下了一段流芳百世、悽婉感人的愛情悲劇。
陸游以梅花自喻,然而城南小陌的那株梅花,難道不是他情繫一生的唐婉嗎?她心如日月,情比金堅,似一朵高潔清雅的白梅,為情而落。這朵白梅,就落在陸游的心裡,從此,不再寂寞無主,不再黃昏獨自愁。就這樣,為了一段承諾,他活到白髮蒼蒼,只為守護那株清冷、冰潔的梅花。
事蹟

作者:佚名
少能文
陸游自幼好學不倦,12歲即能詩文。他在飽經喪亂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20歲時與唐琬成親,後被其母強行拆散,且唐琬後來早逝,導致這種感情傷痛終其一生,《釵頭鳳》、《沈園》等名作即是為此。
仕途坎坷
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赴臨安應試進士,取為第一,而秦檜的孫子秦壎居其次,秦檜大怒,欲降罪主考。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參加禮部考試,主考官再次將陸游排在秦壎之前,竟被秦檜除名。
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秦檜已死,陸游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公元1163年孝宗即位後,以陸游善詞章,熟悉典故,賜其進士出身。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兼編類聖政所檢討官、通判、安撫使、參議官、知州等職。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范成大鎮蜀,邀陸游至其幕中任參議官。
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陸游詩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見,但並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兩任提舉常平茶鹽公事。六年(公元1179年)秋,陸游從提舉福建常平茶鹽公事,改任朝請郎提舉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十二月到撫州任所。他一方面用大量精力處理因茶鹽官賣後,茶鹽戶破產,被迫採取私販和鬧事進行反抗而引發的各種糾紛和訴訟;另一方面上書朝廷,主張嚴懲不法官吏向茶鹽戶收納高額茶鹽稅,趁機大量蒐括民脂民膏的行為。
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春,撫州大旱。五月大雨,山洪暴發,淹沒大片田地和村莊,洪水衝到撫州城門口,百姓飢困潦倒。陸游密切關注災情發展,寫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沉憂耿耿欲忘生。鈞天九奏簫韶樂,未抵虛檐瀉雨聲。”詩句,同時上奏“撥義倉賑濟,檄諸郡發粟以予民”。在未徵得南宋政府同意前,他先撥義倉糧至災區賑濟,使災民免於飢餓之苦,然後奏請撥糧和給江西地方官下令發糧,併到崇仁、豐城、高安等地視察災情。這一舉措有損朝廷利益,十一月,被召返京待命。行前,從宦遊四方所蒐集到的100多個藥方中,精選成《陸氏續集驗方》,刻印成書,留給江西人民,表達他的為民之心。途中又遭給事中趙汝遇所劾,竟以“擅權”罪名罷職還鄉。
陸游在家閒居6年後,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以朝請大夫知嚴州(今浙江建德縣梅城鎮)。官至寶謨閣待制、晉封渭南伯,後被劾去封號。又以“擅權”之罪罷其官職還鄉。
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陸游在嚴州任滿,卸職還鄉。不久,被召赴臨安任軍器少監。次年(公元1189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議大夫禮部郎中。於是他連上奏章,諫勸朝廷減輕賦稅,結果反遭彈劾,以“嘲詠風月”的罪名再度罷官。此後,陸游長期蟄居農村,於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與世長辭。
陸游有七子一女。根據《陸游年譜》記載:長子陸子虞、次子陸子龍、三子陸子修、四子陸子坦、五子陸子約、六子陸子布、七子是陸子聿(《冬夜讀書示子聿》)。孫子有陸元廷,(聞宋軍兵敗崖山憂憤而死)曾孫有陸傳義(崖山兵敗後絕食而亡),玄孫有陸天騏(在崖山戰鬥中不屈於元,投海自盡)。陸游最終沒有看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那一幕。
名號由來
葉紹翁《四朝聞見錄》卷乙載:“陸游,字務觀,山陰人……蓋母氏夢秦少游而生公,故以秦名為字,而字其名。或曰,公慕少遊者也。”這則記載提出陸游名字來歷之二說,不少專家在有關傳記或傳論中或從前一說,或從後一說。其實兩說均難置信。
秦觀生於仁宗皇祐元年(1049),死於哲宗元符三年(1100)。陸游父親陸宰生於哲宗元祐三年(1088),死於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陸宰小秦觀四十歲。秦觀死時,陸宰不足十三歲。秦觀到越州是神宗元豐二年(1079),其時陸宰尚未出生。陸游母親的年齡估計與陸宰相去無幾,跟秦觀不可能有什麼交往。“夢少遊而生公”,純屬想象之詞。前一說不能成立。
所謂“公慕少遊”,主要根據陸游八十二歲寫的《題陳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一詩。詩日:“晚生常恨不從公,忽拜英姿繪畫中。妄欲步趨端有意,我名公字正相同。”該詩只是表達詩人對秦觀的敬仰之情而已。“正相同”三字,恰恰透露出陸游的名字不是自己“慕少遊”而取的。後一說也不能成立。
那麼,陸游的名字從何而來呢?清人查慎行《得樹樓雜鈔》所記較為可信:“陸放翁名遊,字務觀,其義出於《列子·仲尼篇》:‘務外遊不知務內觀。外遊者求備於物,內觀者取足於身。’”古代有“幼名,冠字”的制度,即幼小取名,二十歲左右定字。士大夫家庭往往強調名和字的內在聯繫,而且往往摘取古代典籍中的詞語,取名定字。取名之時,實際上是定了字的。因此,名遊,字務觀,跟秦觀的名觀,字少遊,只是偶然相合而已。至多也只能說明同源於《列子·仲尼篇》的那句話。跟“夢少遊”“慕少遊”而取名字,瞭然無涉。
在陸游的詩中,有這樣一首:“策策桐飄已半空,啼螿漸覺近房櫳。一生不作牛衣泣,萬事從渠馬耳風。名姓已甘黃紙外,光陰全付綠樽中。門前剝啄誰相覓,賀我今年號放翁。”為什麼號放翁呢?原來陸游任成都府路安撫使參議官時,與大詩人范成大一起共事,由於兩人有些矛盾,范成大左右的官員認為陸游不知高下,不守禮義,是個粗野狂放的人。陸游氣憤地想到:“你們說我狂放,我就當個‘放翁’,總比明哲保身的庸人強。”從此,“放翁”這個號經常出現在他的詩文中。孝宗淳熙十三年,陸游回到臨安,入朝做了軍器少監。但仍然以詩為戈,抒發愛國熱情,堅持抗金愛國思想。而令朝中的投降派十分不安,因而討厭他,上疏皇帝誣陷陸游不務正業,只知“嘲詠風月”。陸游再度被黜,他懷著滿腔憤怒回到家鄉山陰後,立即提筆把他在鏡湖旁的住宅題為“風月軒”。雖雲“風月”,實則是發洩他壯志未酬的悲憤情懷。
文學成就

作者:佚名
`strong__
他的詩集中現存詩9300餘首。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期是從少年到中年(46歲)入蜀以前。這一時期存詩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於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實。
第二期是入蜀以後,到他64歲罷官東歸,前後近20年,存詩2400餘首。這一時期是他充滿戰鬥氣息及愛國激情的時期,也是其詩歌創作的成熟期。
第三期是長期蟄居故鄉山陰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現存詩約近6500首。詩中表現了一種清曠淡遠的田園風味,並不時流露著蒼涼的人生感慨。“詩到無人愛處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時的心情和所向往的藝術境界。另外,在這一時期的詩中,也表現出趨向質樸而沉實的創作風格。
在陸游三個時期的詩中,始終貫穿著熾熱的愛國主義精神,中年入蜀以後表現尤為明顯,不僅在同時代的詩人中顯得很突出,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陸游的詩可謂各體兼備,無論是古體、律詩、絕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寫得又多又好。在這方面,陸游繼承了前人的經驗,同時又富有自己的創作,所以有人稱他和屈原等前代詩人憂國憂民的優良傳統,並立足於自己的時代而作了出色的發揮。
陸游的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沉鬱悲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陸游的著作有《放翁詞》一卷,《渭南詞》二卷。《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存詞130餘首。他的名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廣為傳誦。
陸游的名篇《書憤》、《示兒》、《遊山西村》等選入中小學生語文課本,並在高考中出題頻率較高(例如2010年全國課標卷)
__strong`詞

陸游不僅工詩,還兼長詞。由於他對這種詩體不甚注重,所以詞作不多,現存詞共有130首。他的詞也風格多樣並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詞寫得清麗纏綿,與宋詞中的婉約派比較接近,如有名的“釵頭鳳”即屬此類。而有些詞常常抒發著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著高超的襟懷,如“卜算子”“驛外斷橋邊”、“雙頭蓮”“華鬢星星”等,或蒼遠,或寓意深刻,這類詞又和辛棄疾比較接近。

陸游在散文上也著述甚豐,而且頗有造詣。其中記銘序跋之類,或敘述生活經歷,或抒發思想感情,或論文說詩,最能體現陸游散文的成就。同時也如在詩中一樣,不時地表現著愛國主義的情懷,比如《靜鎮堂記》《銅壺閣記》《書渭橋事》等。
大事件

作者:佚名
1125年
陸游出生于越州山陰。1126年靖康之難爆發,父親陸宰被罷去京西轉運副使職務,全家開始逃亡(“兒時萬死避胡兵”)。1127年秦檜為宰相。1134年逃亡結束,回到山陰。1138年秦檜又任宰相。1141年南宋與金議和,周密才在其《齊東野語》中說 :“陸務觀初娶唐氏,閎之女也,於其母為姑侄。”從這以後“姑表說”遂被視為“ 恆言”。 其實綜考有關歷史文獻和資料,陸游的外家乃江陵唐氏,其曾外祖父是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北宋名臣唐介,唐介諸孫男皆以下半從“心”之字命名,即懋、願、恕、意、愚、讕,並沒有以“門”之字命名的唐閎其人,也就是說,在陸游的舅父輩中並無唐閎其人(據陸游《渭南文集·跋唐修撰手簡 》、《 宋史·唐介傳 》、王珪《華陽集·唐質肅公介墓誌銘》考定 );而陸游原配夫人的母家乃陰唐氏,其父唐閎是宣和年間有政績政聲的鴻臚少卿唐翊之子 ,唐閎之昆仲亦皆以“門”字框字命名,即閌、閱(據《 嘉泰會稽志》、《寶慶續會稽志》、阮元《 兩浙金石錄·宋紹興府進士題名碑》考定)。由此可知,陸游和他的原配夫人唐氏根本不存在什麼姑表關係。這樣,周密的“姑表說”就毫無來由了,那麼這完全就是出於他的杜撰了嗎?並不是這樣的。劉克莊在其《後村詩話》中雖然未曾言及陸、唐是姑表關係,但卻說過這樣的話 :“某氏改適某官,與陸氏有中外。”某氏,即指唐氏;某官,即指“同郡宗子”趙士程。劉克莊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唐氏改嫁給趙士程,趙士程與陸氏有婚姻關係。事實正是如此,陸游的姨母瀛國夫人唐氏乃吳越王錢俶的後人錢忱的嫡妻、宋仁宗第十女秦魯國大長公主的兒媳,而陸游原配夫人唐氏的後夫趙士程乃秦魯國大長公主的侄孫,亦即陸游的姨父錢忱的表侄行,恰與陸游為同一輩人(據陸游《渭南文集·跋唐昭宗賜錢武肅王鐵券文》,王明清《揮後錄》及《宋史·宗室世系 、宗室列傳、公主列傳 》等考定)。作為劉克莊的晚輩詞人的周密很可能看到過劉克莊的記述或聽到過這樣的傳聞,但他錯會了劉克莊的意思,以致造成了千古訛傳。】,同年於沈園中作《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1145年唐琬被逐出家門,原因依古人的說法是“不當母夫人意”“二親恐其惰於學,數譴婦,放翁不敢逆尊者意,與婦訣”。意思是說,唐琬在夫家,與婆婆不合;或說因為夫妻兩人太恩愛,公婆認為會妨礙陸游的上進之心,所以常常責罵唐琬,而造成二人的分手.根據陸游自己在晚年的詩作(《劍南詩稿》卷十四歲)則是因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1146年
陸游與唐婉難捨難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無緣,於是悄悄另築別院安置唐婉,陸游一有機會就前去與唐婉鴛夢重續,燕好如初。1147年 陸母察覺兩人私會之事。嚴令二人斷絕來往,併為陸游另娶一位溫順本分的王氏女為妻,徹底切斷了陸、唐之間的悠悠情絲。1148年 王氏生了孩子。唐家憤憤不平,覺得不把女兒嫁出去,面子會失盡。於是將女兒嫁於一位當時也很有名氣的文人趙士程。趙家是皇室後裔,門庭顯赫。而趙士程是個寬厚重情的讀書人,他對曾經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現出誠摯的同情與諒解。使唐婉飽受到創傷的心靈已漸漸平復,並且開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趙士程對唐婉很好,是唐家的世交朋友,也是完全知道陸游的文友,對陸游比較欽佩,也很同情唐婉,想盡力使她幸福。這一年,陸游在母親的督教下,開始重理科舉課業。
1151年
陸游隻身離開了故鄉山陰以他紮實的學識功底和才氣橫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陸阜的賞識,被薦為魁首。春季遊春時在紹興城外的沈氏園中,唐琬和丈夫趙士程也來此遊春.兩人重逢,又無法當面相訴離情,隨後,唐琬派人送來一些酒菜,默默以示關懷,而就與丈夫離去,陸游在傷心之餘,就在園子的壁上題下了一首哀怨的《釵頭鳳》-“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1152年 唐婉再次來到沈園瞥見陸游的題詞,不由感慨萬千,於是和了一闕《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同年秋,唐琬病故。1153年 參加進士考試,名列第一。因為他平常“喜論恢復”,又名在奸臣秦檜之孫秦壎的前頭,所以在複試的時候,被秦檜除名。
1156年
秦檜病死,陸游的仕途開始明朗。1159年 陸游入閩任寧德縣主簿.有善政,受百姓愛戴。1164年 賜進士出身。張浚主張北伐,但北伐失敗後,一貫主張求和的大臣在宋孝宗面前對張浚大肆攻擊,還說張浚用兵,原是陸游慫恿出來的。後來,張浚被排擠出朝廷,陸游也罷官回山陰老家去了。1165年 宋孝宗被迫和金國簽訂“隆興和議”。1171年 乾道六年入蜀。1173年 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投身軍旅生活。1190年 罷官,即回老家山陰閒居。1191年 在近20年的歲月中,他“身雜老農間”,和他們一起勞作,還為他們的孩子看病,同時寫了不少表現農村生活的詩歌。1198年 陸游後妻王氏病故。1200年 寫下了“沈園懷舊”詩: 其一: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其二: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無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疑是驚鴻照影來。1201年 賦“夢遊沈園”詩: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裡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1207年
作《夜聞姑惡》, 詩云: 學道當於萬事輕,可憐力淺未忘情。孤愁忽起不可耐,風雨溪頭姑惡聲。可能暗示其母逼他出妻之事。1209年 再到沈園,寫下了”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這正是陸游對唐琬最深的懷念。1210年 寫下《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1211年 走完了他坎坷的一生,在山陰的病榻上與世長辭。死前恨寫《示兒》
總結:陸游一生堅持抗金主張,雖多次遭 受投降派的打擊,但愛國之志始終不渝,死時還念念不忘國家的統一,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勤於 創作,一生寫詩六十年,保存下來就有 9300多首。詩的題材極為廣泛,內容豐富,其中表現報國抗金的作 品,最能反映那個時代的精神。詩的風格豪放,氣魄雄渾,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稱。
美食

作者:佚名
人們都知道陸游是南宋著名的詩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是一位精通烹飪的專家,在他的詩詞中,詠歎佳餚的足足有上百首,還記述了當時吳中(今蘇州) 和四川等地的佳餚美饌,其中有不少是對於飲食的獨到見解。
陸游的烹飪技藝很高,常常親自下廚掌勺,一次,他就地取材,用竹筍、蕨菜和野雞等物,烹製出一桌豐盛的宴席,吃得賓客們“捫腹便便”,讚美不已。他對自己做的蔥油麵也很自負,認為味道可同神仙享用的“蘇陀”(油酥)媲美。他還用白菜、蘿蔔、山芋、芋艿等家常菜蔬做甜羹,江浙一帶居民爭相仿效。
陸游在《洞庭春色》一詩中說,有“人間定無可意,怎換得玉膾絲蓴”的句子,這“玉膾”指的就是隋煬帝譽為“東南佳味”的“金齏玉膾”。“膾”是切成薄的魚片;“齏”就是切碎了的醃菜或醬菜,也引申為“細碎”。“金齏玉膾”就是以霜的後白色的鱸魚為主料,拌以切細了的色澤金黃的花葉菜。“絲蓴”則是用蓴花絲做成的蓴羹,也是吳地名菜。陸游在詩中稱讚的這些菜餚,在當時確實都是名菜。陸游,是一位不亞於蘇東坡的業餘烹飪大師。在他的詩詞中,詠歎烹飪的有上百首。例如記錄他會做飯(面)菜(羹)的詩句就有“天上蘇陀供,懸知未易同”即是說自己用蔥油做成的麵條是天上蘇陀(即酥)一樣。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戲作》的序言中記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藥、芋、菜菔雜為之,不施醢醬,山庖珍烹也。”並詩日:“老住湖邊一把茅,時話村酒具山餚。年來傳得甜羹法,更為吳酸作解嘲。”“今日山翁自治廚,嘉餚不似出貧居,白鵝炙美加椒後,錦雉羹香下豉初。箭出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壓春蔬。平生責望天公淺,捫腹便便已有餘”。由此可見,陸游是很會烹飪,又愛烹飪的。
正是因為陸游欣賞這些家鄉名菜名點,所以當他宦遊蜀地之時,不時要通過懷念家鄉菜點來抒發他的戀鄉之情,寫出了“十年流落憶南烹”的詩句。
藝術成就

作者:佚名
文學
陸游以現存詩作9000多首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中國詩歌作品存世量最多的詩人,創造了一項詩歌中國之最。
他的詩歌藝術創作,繼承了蘇軾等人的優良傳統,是我國文化史上一位具有深遠影響的卓越詩人 。他的主要著作有《渭南文集》《劍南詩稿》《放翁詞》《南唐書》《老學庵筆記》。
他的作品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悲憤激昂,要為國家報仇雪恥,恢復喪失的疆土,解放淪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閒適細膩,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貼出當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狀。他的學生稱讚他說:“論詩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一個宋代遺老表揚他說:“前輩評宋渡南後詩,以陸務觀擬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與拜鵑心事實同”。正是杜甫缺少的境界,所以說陸游“與拜鵑心事實同”還不算很確切,還沒有認識他別開生面的地方。愛國情緒飽和在陸游的整個生命裡,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裡;他看到一幅畫馬,碰見幾朵鮮花。聽了一聲雁唳,喝幾杯酒,寫幾行草書,都會惹起報國仇、雪國恥的心事,血液沸騰起來,而且這股熱潮衝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邊界,還氾濫到他的夢境裡去。這也是在旁人的詩集裡找不到的。
書法
陸游書名為詩名所掩,陸游亦工書翰,精行草和楷書。他自稱"草書學張顛(朱熹稱其筆札精妙,遒嚴飄逸,意致高遠。遺留書作不多,書論有《論學二王書》。傳世之作有《苦寒帖》、《懷成都詩帖》等。
陸游《苦寒帖》,紙本,縱31.8釐米,橫48.37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帖書於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時陸游44歲,適值被貶後居家。信中內容對研究陸游生平有重要的資料價值。同時又是一件珍貴的書法作出。其用筆方圓兼備,自然流暢。曾經清內府收藏,刻入《三希堂法帖》。
藏書大家
嘉泰二年(1202),以孝宗、光宗兩朝及三朝史未修,詔他參與修國史,兼任祕書監之職,主管國家藏書、文翰等,不久即遷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以詩文著名,藏書之富亦見稱一時。父陸宰,為越中三大藏書家之一。他承父藏書之志,由蜀歸家時,出峽不載一物,盡買蜀書迴歸。越中藏書三家,石氏、諸葛氏藏書已散,唯獨陸氏藏書不衰。有藏書樓曰“高齋”、“書巢”、“雙清堂”。作有《書巢記》,載於《渭南文集》中。人問他藏書樓何為“書巢”,他回答說:“吾室之內,書藉或置於架上,或陳於前,或枕籍於床;俯仰四顧,皆書也。飲食起居,病疾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賓客不至,妻子不覿,而風雨雷雹之變有不知也。間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槁枝,或至不得行,則輒自笑曰:‘此非吾所謂巢耶?’”又建有“老學庵”,為讀書之所。寫有“澤笠老翁病甦醒,欣然起理西齋書。十年燈前手自校,行間顛倒黃與朱。區區樸學老自信,要與萬卷歸林廬”詩句。所作詩文和著述多有題記,記其家藏書、校勘之事。喜刊刻圖書,先後刻有《劉賓客集》、《江諫議奏議》、《岑嘉州集》、《世說》、《南史》、《陸氏續集驗方》等。著有《劍南詩稿》、《南唐書》、《老學庵筆記》、《渭南文集》、《放翁詞》等。子陸子遹,亦能守先祖和父所遺書,並有增加。刊刻圖書有20餘種。
美術
歷代畫家都常常以陸游詩意作為自己的創作源泉,美術家王原祁(1642—1715)、沈心海(1855—1941)、朱宣鹹(1927—2002)、杜滋齡(1941—)等都有這方面的優秀作品產生,是陸游詩詞在美術作品方面的一個很好的體現。
紀念建築

作者:佚名
陸游祠
陸游祠毗鄰罨畫池(成都崇州市),為紀念曾任蜀州通判的愛國詩人陸游而建。佔地面積約4畝,建築面積900多平方米,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除陸游家鄉浙江紹興外,全國僅有的紀念陸游的專祠。
陸游曾兩次出任蜀州通判。在蜀州期間曾多次遊覽州中山川名勝,寫下100多首寄懷蜀州的詩詞,抒發他一腔憂國憂民的赤子情懷。
整個陸游祠為仿清建築,含大門、長廊、過廳、序館、兩廡、正殿等,主體陳設突出“梅”的主題。過廳以“梅馨千代”命名。序館為“香如故堂”,陳列陸游生平簡介,陸游遺像玉石碑、陸游手跡碑。堂后辟梅園,廣植陸游喜愛的梅花。正殿為“放翁堂”,塑陸游坐像。兩廡陳列陸游詩文各種版本及詩意畫。正殿之南新增了文物陳列廳,專供陳列崇州的歷史文物。
在城外的崇州境西北之隅的鳳棲山(崇州市街子鎮),有個與陸游祠遙相呼應的梅花寨,被稱為放翁遺香聖地。陸游任蜀州通判登臨古寺時曾從這崖上山。山道斷橋邊的梅花在黃昏風雨中寂寞開放而芳香不改的美景,為他後來寫《卜算子·詠梅》獲取了創作靈感。有專家考證,“驛外斷橋邊”意境的原型,就在今梅花寨旁,寨區梅花近千畝,花開時節,呈現“十里梅花香雪海,千樹萬枝浮暗香”之美景。
雲門草堂
雲門草堂是陸游早年故居,在雲門廣福庵。1070年(北宋熙寧三年)賜“壽聖院”額,為雲門寺三在副寺之一。明嘉靖年間,清康熙年間,曾二度重建。現因年久失修,佛殿塌圯,僅剩斷牆殘壁和幾間舊屋。陸游之父陸宰曾隱居雲門,陸游青少年時讀書處就在“雲門草堂”,他32歲時赴任福建做主簿時曾作《留題雲門草堂》詩作別。“雲門草堂”遺址一旦開發,恢復舊觀,其意義不在成都“杜甫草堂”之下。
雲門寺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整座建築物莊嚴雅靜,風格獨特,寺廟香火鼎盛,除放生池外,殿廳堂樓等共180餘處連成一體。寺內保留著一批國家重點保護文物,較為著名的有距今1000多年的《大漢韶州雲門光泰禪寺院故匡真大師實性碑銘並序》。 雲門寺前有觀音山,後有桂花潭,每到金秋時節,這裡桂花遍地,一派燦爛景象。
故居遺址
陸游故居遺址,位於浙江省紹興鏡湖新區東浦鎮(原紹興縣鑑湖鄉)塘灣村。 在行宮、韓家、石堰三山環抱之中。
生平

作者:佚名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陸游出身於一個由“貧居苦學”而仕進的官宦家庭,陸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時太傅陸軫,祖父陸佃,父親陸宰,他誕生於宋金戰爭的烽火之中,從小飽嘗了顛沛流離的痛苦,同時也受到了父親陸宰等士大夫愛國思想的薰陶,形成了憂國憂民的思想。他十餘歲就熟讀了陶潛、曾幾學詩,確定了他愛國詩歌的基調。二十九歲那年,趕赴臨安應試,因名居秦檜孫子秦壎之前,觸怒秦檜,遭到黜落,秦檜死後三年才被啟用。
他始終堅持抗金,1158年(紹興二十八年)入閩任寧德縣主簿.據《寧德縣誌》卷三《宦績》中記載:“陸游,字務觀,即放翁也┅┅紹興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愛戴”。在寧德的南漈山上建有陸游塑像。浙江紹興的鑑湖村內也有陸游塑像。曾任鎮江隆興通判。1170年(乾道六年)入蜀,任夔州通判。1172年(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後官至寶章閣待制。 陸游在政治上,主張堅決抗戰,充實軍備,要求“賦之事宜先富室,徵稅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團的壓制。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
成就及特色

作者:佚名
陸游一生創作詩歌很多,吐露出萬丈光芒,使他成為傑出詩人,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當時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風格雄渾豪放,表現出 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愛國熱情。《關山月》、《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書憤》、《示兒》、《遊山西村》、《臨安春雨初霽》、《冬夜讀書示子聿》等篇均為後世所傳誦。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有清新之作。亦工詞,蘇軾。但有些詩詞流露出消極情緒。他初婚唐氏,在母親壓迫下離異,其痛苦之情傾吐在部分詩詞中,如《沈園》、《釵頭鳳》等,都很真摯動人。還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訴衷情》等。[2]他的代表作有《訴衷情》、《夜遊宮》、《鷓鴣天》以及詠梅的《卜算子》等。
陸游的作品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愛國主義精神,“氣吞殘虜”。
陸游詩詞創作的基本傾向是現實主義,又富有浪漫色彩。藝術表現手法豐富多彩,變化無窮。中年入蜀之後,形成豪情奔放的風格,晚年詩風趨於恬淡,有時幽憤。總體看來,藝術特點是宏偉豪放,熱情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