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收藏】超詳細的Canal入門,看這篇就夠了!!!

語言: CN / TW / HK

概述

canal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一款開源專案,純Java開發。基於資料庫增量日誌解析,提供增量資料訂閱&消費,目前主要支援了MySQL(也支援mariaDB)。

背景

早期,阿里巴巴B2B公司因為存在杭州和美國雙機房部署,存在跨機房同步的業務需求。不過早期的資料庫同步業務,主要是基於trigger的方式獲取增量變更,不過從2010年開始,阿里系公司開始逐步的嘗試基於資料庫的日誌解析,獲取增量變更進行同步,由此衍生出了增量訂閱&消費的業務,從此開啟了一段新紀元。ps. 目前內部使用的同步,已經支援mysql5.x和oracle部分版本的日誌解析

基於日誌增量訂閱&消費支援的業務:

  1. 資料庫映象
  2. 資料庫實時備份
  3. 多級索引 (賣家和買家各自分庫索引)
  4. search build
  5. 業務cache重新整理
  6. 價格變化等重要業務訊息

當前的 canal 支援源端 MySQL 版本包括 5.1.x , 5.5.x , 5.6.x , 5.7.x , 8.0.x

工作原理

Mysql的BinLog

它記錄了所有的DDL和DML(除了資料查詢語句)語句,以事件形式記錄,還包含語句所執行的消耗的時間。主要用來備份和資料同步。

binlog 有三種模式:STATEMENT、ROW、MIXED

  1. STATEMENT 記錄的是執行的sql語句
  2. ROW 記錄的是真實的行資料記錄
  3. MIXED 記錄的是1+2,優先按照1的模式記錄
舉例說明

舉例來說,下面的sql

COPYupdate user set age=20

對應STATEMENT模式只有一條記錄,對應ROW模式則有可能有成千上萬條記錄(取決資料庫中的記錄數)。

MySQL主備複製原理

img

  1. Slave 上面的IO執行緒連線上 Master,並請求從指定日誌檔案的指定位置(或者從最開始的日誌)之後的日誌內容;
  2. Master 接收到來自 Slave 的 IO 執行緒的請求後,通過負責複製的 IO 執行緒根據請求資訊讀取指定日誌指定位置之後的日誌資訊,返回給 Slave 端的 IO 執行緒。返回資訊中除了日誌所包含的資訊之外,還包括本次返回的資訊在 Master 端的 Binary Log 檔案的名稱以及在 Binary Log 中的位置;
  3. Slave 的 IO 執行緒接收到資訊後,將接收到的日誌內容依次寫入到 Slave 端的Relay Log檔案(mysql-relay-bin.xxxxxx)的最末端,並將讀取到的Master端的bin-log的檔名和位置記錄到master- info檔案中,以便在下一次讀取的時候能夠清楚的高速Master“我需要從某個bin-log的哪個位置開始往後的日誌內容,請發給我”
  4. Slave 的 SQL 執行緒檢測到 Relay Log 中新增加了內容後,會馬上解析該 Log 檔案中的內容成為在 Master 端真實執行時候的那些可執行的 Query 語句,並在自身執行這些 Query。這樣,實際上就是在 Master 端和 Slave 端執行了同樣的 Query,所以兩端的資料是完全一樣的。 當然這個過程本質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延遲的。

mysql的binlog檔案長這個樣子。

COPYmysql-bin.003831
mysql-bin.003840  
mysql-bin.003849  
mysql-bin.003858 

啟用Binlog注意以下幾點:

  1. Master主庫一般會有多臺Slave訂閱,且Master主庫要支援業務系統實時變更操作,伺服器資源會有瓶頸;
  2. 需要同步的資料表一定要有主鍵;

canal能夠同步資料的原理

理解了mysql的主從同步的機制再來看canal就比較清晰了,canal主要是聽過偽裝成mysql從server來向主server拉取資料。

img

  1. canal模擬mysql slave的互動協議,偽裝自己為mysql slave,向mysql master傳送dump協議
  2. mysql master收到dump請求,開始推送binary log給slave(也就是canal)
  3. canal解析binary log物件(原始為byte流)

Canal架構

canal的設計理念

canal的元件化設計非常好,有點類似於tomcat的設計。使用組合設計,依賴倒置,面向介面的設計。

img

canal的元件

  1. canal server 這個代表了我們部署的一個canal 應用
  2. canal instance 這個代表了一個canal server中的多個 mysql instance ,從這一點說明一個canal server可以蒐集多個庫的資料,在canal中叫 destionation。

每個canal instance 有多個元件構成。在conf/spring/default-instance.xml中配置了這些元件。他其實是使用了spring的容器來進行這些元件管理的。

instance 包含的元件

這裡是一個cannalInstance工作所包含的大元件。擷取自 conf/spring/default-instance.xml

COPY<bean id="instance" class="com.alibaba.otter.canal.instance.spring.CanalInstanceWithSpring">
    <property name="destination" value="${canal.instance.destination}" />
    <property name="eventParser">
        <ref local="eventParser" />
    </property>
    <property name="eventSink">
        <ref local="eventSink" />
    </property>
    <property name="eventStore">
        <ref local="eventStore" />
    </property>
    <property name="metaManager">
        <ref local="metaManager" />
    </property>
    <property name="alarmHandler">
        <ref local="alarmHandler" />
    </property>
</bean>  
EventParser設計

eventParser 最基本的元件,類似於mysql從庫的dump執行緒,負責從master中獲取bin_log

img

整個parser過程大致可分為幾步:

  1. Connection獲取上一次解析成功的位置 (如果第一次啟動,則獲取初始指定的位置或者是當前資料庫的binlog位點)
  2. Connection建立連結,傳送BINLOG_DUMP指令 // 0. write command number // 1. write 4 bytes bin-log position to start at // 2. write 2 bytes bin-log flags // 3. write 4 bytes server id of the slave // 4. write bin-log file name
  3. Mysql開始推送Binaly Log
  4. 接收到的Binaly Log的通過Binlog parser進行協議解析,補充一些特定資訊 // 補充欄位名字,欄位型別,主鍵資訊,unsigned型別處理
  5. 傳遞給EventSink模組進行資料儲存,是一個阻塞操作,直到儲存成功
  6. 儲存成功後,定時記錄Binaly Log位置
EventSink設計

eventSink 資料的歸集,使用設定的filter對bin log進行過濾,工作的過程如下。

img

說明:

資料過濾:支援萬用字元的過濾模式,表名,欄位內容等

資料路由/分發:解決1:n (1個parser對應多個store的模式)

資料歸併:解決n:1 (多個parser對應1個store)

資料加工:在進入store之前進行額外的處理,比如join

資料1:n業務

為了合理的利用資料庫資源, 一般常見的業務都是按照schema進行隔離,然後在mysql上層或者dao這一層面上,進行一個數據源路由,遮蔽資料庫物理位置對開發的影響,阿里系主要是通過cobar/tddl來解決資料來源路由問題。

所以,一般一個數據庫例項上,會部署多個schema,每個schema會有由1個或者多個業務方關注

資料n:1業務

同樣,當一個業務的資料規模達到一定的量級後,必然會涉及到水平拆分和垂直拆分的問題,針對這些拆分的資料需要處理時,就需要連結多個store進行處理,消費的位點就會變成多份,而且資料消費的進度無法得到儘可能有序的保證。

所以,在一定業務場景下,需要將拆分後的增量資料進行歸併處理,比如按照時間戳/全域性id進行排序歸併.

EventStore設計

eventStore 用來儲存filter過濾後的資料,canal目前的資料只在這裡儲存,工作流程如下

  • 目前僅實現了Memory記憶體模式,後續計劃增加本地file儲存,mixed混合模式
  • 借鑑了Disruptor的RingBuffer的實現思路

img

定義了3個cursor

  • Put : Sink模組進行資料儲存的最後一次寫入位置
  • Get : 資料訂閱獲取的最後一次提取位置
  • Ack : 資料消費成功的最後一次消費位置

借鑑Disruptor的RingBuffer的實現,將RingBuffer拉直來看:

img

實現說明:

  • Put/Get/Ack cursor用於遞增,採用long型儲存
  • buffer的get操作,通過取餘或者與操作。(與操作: cusor & (size - 1) , size需要為2的指數,效率比較高)
metaManager

metaManager 用來儲存一些原資料,比如消費到的遊標,當前活動的server等資訊

alarmHandler

alarmHandler 報警,這個一般情況下就是錯誤日誌,理論上應該是可以定製成郵件等形式,但是目前不支援

各個元件目前支援的型別

canal採用了spring bean container的方式來組裝一個canal instance ,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加靈活。

canal通過這些元件的選取可以達到不同使用場景的效果,比如單機的話,一般使用file來儲存metadata就行了,HA的話一般使用zookeeper來儲存metadata。

eventParser

eventParser 目前只有三種

  • MysqlEventParser 用於解析mysql的日誌
  • GroupEventParser 多個eventParser的集合,理論上是對應了分表的情況,可以通過這個合併到一起
  • RdsLocalBinlogEventParser 基於rds的binlog 的複製
eventSink

eventSink 目前只有EntryEventSink 就是基於mysql的binlog資料物件的處理操作

eventStore

eventStore 目前只有一種 MemoryEventStoreWithBuffer,內部使用了一個ringbuffer 也就是說canal解析的資料都是存在記憶體中的,並沒有到zookeeper當中。

metaManager

metaManager 這個比較多,其實根據元資料存放的位置可以分為三大類,memory,file,zookeeper

Canal-HA機制

canal是支援HA的,其實現機制也是依賴zookeeper來實現的,用到的特性有watcher和EPHEMERAL節點(和session生命週期繫結),與HDFS的HA類似。

canal的ha分為兩部分,canal server和canal client分別有對應的ha實現

  • canal server: 為了減少對mysql dump的請求,不同server上的instance(不同server上的相同instance)要求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個處於running,其他的處於standby狀態(standby是instance的狀態)。
  • canal client: 為了保證有序性,一份instance同一時間只能由一個canal client進行get/ack/rollback操作,否則客戶端接收無法保證有序。

server ha的架構圖如下

img

大致步驟:

  1. canal server要啟動某個canal instance時都先向zookeeper_進行一次嘗試啟動判斷_(實現:建立EPHEMERAL節點,誰建立成功就允許誰啟動)
  2. 建立zookeeper節點成功後,對應的canal server就啟動對應的canal instance,沒有建立成功的canal instance就會處於standby狀態
  3. 一旦zookeeper發現canal server A建立的instance節點消失後,立即通知其他的canal server再次進行步驟1的操作,重新選出一個canal server啟動instance。
  4. canal client每次進行connect時,會首先向zookeeper詢問當前是誰啟動了canal instance,然後和其建立連結,一旦連結不可用,會重新嘗試connect。

Canal Client的方式和canal server方式類似,也是利用zookeeper的搶佔EPHEMERAL節點的方式進行控制.

canal的工作過程

dump日誌

啟動時去MySQL 進行dump操作的binlog 位置確定

工作的過程。在啟動一個canal instance 的時候,首先啟動一個eventParser 執行緒來進行資料的dump 當他去master拉取binlog的時候需要binlog的位置,這個位置的確定是按照如下的順序來確定的(這個地方講述的是HA模式哈)。

  1. 在啟動的時候判斷是否使用zookeeper,如果是zookeeper,看能否拿到 cursor (也就是binlog的資訊),如果能夠拿到,把這個資訊存到記憶體中(MemoryLogPositionManager),然後拿這個資訊去mysql中dump binlog
  2. 通過1拿不到的話(一般是zookeeper當中每一,比如第一次搭建的時候,或者因為某些原因zk中的資料被刪除了),就去配置檔案配置當中的去拿,把這個資訊存到記憶體中(MemoryLogPositionManager),然後拿這個資訊去mysql中dump binlog
  3. 通過2依然沒有拿到的話,就去mysql 中執行一個sql show master status 這個語句會顯示當前mysql binlog最後位置的資訊,也就是剛寫入的binlog所在的位置資訊。把這個資訊存到記憶體中(MemoryLogPositionManager),然後拿這個資訊去mysql中dump binlog。

後面的eventParser的操作就會以記憶體中(MemoryLogPositionManager)儲存的binlog位置去master進行dump操作了。

mysql的show master status 操作

COPYmysql> show master status\G
*************************** 1. row ***************************
             File: mysql-bin.000028
         Position: 635762367
     Binlog_Do_DB:
 Binlog_Ignore_DB:
Executed_Gtid_Set: 18db0532-6a08-11e8-a13e-52540042a113:1-2784514,
318556ef-4e47-11e6-81b6-52540097a9a8:1-30002,
ac5a3780-63ad-11e8-a9ac-52540042a113:1-5,
be44d87c-4f25-11e6-a0a8-525400de9ffd:1-156349782
1 row in set (0.00 sec

歸集(sink)和儲存(store)

資料在dump回來之後進行的歸集(sink)和儲存(store)

sink操作是可以支撐將多個eventParser的資料進行過濾filter

filter使用的是instance.properties中配置的filter,當然這個filter也可以由canal的client端在進行subscribe的時候進行設定。如果在client端進行了設定,那麼服務端配置檔案instance.properties的配置都會失效

sink 之後將過濾後的資料儲存到eventStore當中去。

目前eventStore的實現只有一個MemoryEventStoreWithBuffer,也就是基於記憶體的ringbuffer,使用這個store有一個特點,這個ringbuffer是基於記憶體的,大小是有限制的(bufferSize = 16 * 1024 也就是16M),所以,當canal的客戶端消費比較慢的時候,ringbuffer中存滿了就會阻塞sink操作,那麼正讀取mysql binlogeventParser執行緒也會受阻。   這種設計其實也是有道理的。 因為canal的操作是pull 模型,不是producer push的模型,所以他沒必要儲存太多資料,這樣就可以避免了資料儲存和持久化管理的一些問題。使資料管理的複雜度大大降低。

  上面這些整個是canal的parser 執行緒的工作流程,主要對應的就是將資料從mysql搞下來,做一些基本的歸集和過濾,然後儲存到記憶體中。

binlog的消費者

canal從mysql訂閱了binlog以後主要還是想要給消費者使用。那麼binlog是在什麼時候被消費呢。這就是另一條主線了。就像咱們做一個toC的系統,管理系統是必須的,使用者使用的app或者web又是一套,eventParser 執行緒就像是管理系統,往裡面錄入基礎資料。canal的client就像是app端一樣,是這些資料的消費方。   binlog的主要消費者就是canal的client端。使用的協議是基於tcp的google.protobuf,當然tcp的模式是io多路複用,也就是nio。當我們的client發起請求之後,canal的server端就會從eventStore中將資料傳輸給客戶端。根據客戶端的ack機制,將binlog的元資料資訊定期同步到zookeeper當中。

canal的目錄結構

配置父目錄: 在下面可以看到

COPYcanal
├── bin
│   ├── canal.pid
│   ├── startup.bat
│   ├── startup.sh
│   └── stop.sh
└── conf
    ├── canal.properties
    ├── gamer ---目錄
    ├── ww_social ---目錄
    ├── wother ---目錄
    ├── nihao ---目錄
    ├── liveim ---目錄
    ├── logback.xml
    ├── spring ---目錄
    ├── ym ---目錄
    └── xrm_ppp ---目錄

這裡是全部展開的目錄

COPYcanal
├── bin
│   ├── canal.pid
│   ├── startup.bat
│   ├── startup.sh
│   └── stop.sh
└── conf
    ├── canal.properties
    ├── game_center
    │   └── instance.properties
    ├── ww_social
    │   ├── h2.mv.db
    │   ├── h2.trace.db
    │   └── instance.properties
    ├── wwother
    │   ├── h2.mv.db
    │   └── instance.properties
    ├── nihao
    │   ├── h2.mv.db
    │   ├── h2.trace.db
    │   └── instance.properties
    ├── movie
    │   ├── h2.mv.db
    │   └── instance.properties
    ├── logback.xml
    ├── spring
    │   ├── default-instance.xml
    │   ├── file-instance.xml
    │   ├── group-instance.xml
    │   ├── local-instance.xml
    │   ├── memory-instance.xml
    │   └── tsdb
    │       ├── h2-tsdb.xml
    │       ├── mysql-tsdb.xml
    │       ├── sql
    │       └── sql-map
    └── ym
        └── instance.properties

Canal應用場景

同步快取redis/全文搜尋ES

canal一個常見應用場景是同步快取/全文搜尋,當資料庫變更後通過binlog進行快取/ES的增量更新。當快取/ES更新出現問題時,應該回退binlog到過去某個位置進行重新同步,並提供全量重新整理快取/ES的方法,如下圖所示。

img

下發任務

  另一種常見應用場景是下發任務,當資料變更時需要通知其他依賴系統。其原理是任務系統監聽資料庫變更,然後將變更的資料寫入MQ/kafka進行任務下發,比如商品資料變更後需要通知商品詳情頁、列表頁、搜尋頁等先關係統。這種方式可以保證資料下發的精確性,通過MQ傳送訊息通知變更快取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而且業務系統中不會散落著各種下發MQ的程式碼,從而實現了下發歸集,如下圖所示。

img

資料異構

在大型網站架構中,DB都會採用分庫分表來解決容量和效能問題,但分庫分表之後帶來的新問題。比如不同維度的查詢或者聚合查詢,此時就會非常棘手。一般我們會通過資料異構機制來解決此問題。

所謂的資料異構,那就是將需要join查詢的多表按照某一個維度又聚合在一個DB中。讓你去查詢。canal就是實現資料異構的手段之一。

img

本文由傳智教育博學谷狂野架構師教研團隊釋出。

如果本文對您有幫助,歡迎關注點贊;如果您有任何建議也可留言評論私信,您的支援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