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背景下的數字藏品與NFT
theme: cyanosis
前言
在最近的一兩年,會發現元宇宙、Web3
等詞頻繁出現,而各大廠也在佈局元宇宙相關的賽道,比如虛擬世界元宇宙、VR
、數字藏品等等。而國內的數字藏品在最近的幾個月發展中,表現得比較亮眼,初具雛形。所以本篇文章會先帶大家簡單瞭解Web3的概念,再講下國內的數字藏品發展
正文
Web1.0、2.0的發展,什麼又是Web3.0?
- 本節內容大部分參考自一篇非常通俗易懂的文章,推薦大家可以先讀一下 👉 我認為 web3 是什麼(大白話 web3)
Web1.0
-
Web1
其實就是門户時代,像什麼新浪、搜狐、百度、網易當年都是一個網頁HTML,然後集成了一些今天要展示的內容、類似新聞以及提供一些其他網站的入口,如下圖為,2000年的網易網站 -
-
此時的網站內容都是平台創作,平台讓你看啥,那你就看啥,用户只作為瀏覽方,下圖就很好的概括了
-
Web2.0
-
Web2
其實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大部分內容是由用户創造的,但是這些內容還是得上傳到指定平台,然後數據存儲在平台上,其實就是歸平台所有。不過利益是會分一部分給內容創作者的,就舉一兩個最典型的例子吧;知乎跟抖音,在知乎上,問答的內容都是由用户產出的,抖音上的視頻也都是由用户去產出給平台,數據是由平台存儲,平台監管,不過最後平台由此獲得的流量變現之後會回饋一部分給用户,這就是Web2時代下的典型產物,可以看下圖 -
Web3.0
Web1
跟Web2
,大家都會發現一個問題吧,無論內容由平台還是用户產出,最終數據都歸平台所有,這樣帶來的問題就是,用户數據得不到可靠的保證,平台有權利支配你所產生的內容,並且利益分配也不一定符合用户要求-
於是就誕生了
Web3
的概念,Web3講究的是去中心化,以往的內容、數據都會有一箇中心點,那就是平台本身,各個平台的權利很大,掌控着用户的數據。而Web3,數據由用户產生、用户所有、用户控制,產生的利益由統一的協議去分配,這樣才是合理公平的,可以看下圖 -
-
可以從這張圖看到,數據全部都是圍繞用户產生的,而用户產生數據之後,可以授權給不同的App讀取個人的數據,然後進行使用。比如某一首歌,需要付費購買,購買之後便屬於這個用户的了,用户可以授權到
AA音樂
進行使用,如果用户覺得AA音樂
這個App
用的不舒服,那就不用了,收回這個授權,換到另一個App
上去使用,去聽這一首購買的歌曲 -
大家可以想一下,這樣的模式,繞過了誰?繞過了平台,以前是平台向創作者購買版權,然後再把這首歌賣給用户,如果換成在Web3當中,是用户向創作者直接付費,買下聽這首歌的權益,然後再授權到自己喜歡的
App
上去聽,這就是“去中心”
NFT與數字藏品(NFR)
簡單瞭解了Web3
之後,我們聊一下國內發展火熱的數字藏品,也叫NFR
。不過在講NFR
之前,我們先了解下NFT
什麼是NFT?
NFT
全稱為 Non-Fungible Token
,即非同質化通證
,或者也叫非同質化代幣
。這是什麼意思呢?
-
像虛擬幣,拿比特幣為例,其實是同質化代幣,假設我有一個比特幣,小張也有一個比特幣,其實他們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區別,我也可以把1枚比特幣分割成10份,每一份還是一樣的,這就是同質化的一種代幣
-
而
NFT則
相反,他是不可分割,唯一的,每一個NFT都是不可替代的,最小單位就是1
。那麼一般NFT
的表現形式是怎麼樣的呢?他可以是圖片、視頻、音樂、遊戲道具、表情包等等等等
什麼是NFR(數字藏品)?
NFR
全稱是 Non Fungible Rights
,即非同質化權益
。一般在國內就叫數字藏品
、後文中都簡稱數藏
- NFR理論上只存在於中國,因為它是結合了中國的一些監管規則之後誕生的產物,它更強調的是
權益
,而不是代幣屬性
,在下文我會再詳細展開來講
NFT與NFR(數藏)的區別
具體區別可以看下圖
-
- 我們可以注意一點,在流通限制這一點上,其實現在還沒有特別明朗的政策支持開設藏品交易的二級市場,目前國家對此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主要看企業所在地是否支持。海南目前是非常支持數字藏品的發展的,所以不少做數字藏品的公司,都註冊開在海南,對二級市場的限制也較其它地區比較寬鬆。
數藏平台
國內數字藏品平台其實去年就開始有在發展,但真正開始走入大家視野還是從今年三四月份開始的,而從三四月份往後,越來越多的數藏平台湧現出來。我們下面看幾個比較成熟平台
成熟平台舉例
Ibox
,這個平台早期是火幣團隊打造的,不過後來火幣團隊已經出售了,具體發展歷史可以自己百度,目前以9月26日實時市值為15億左右。我們看下網站內的圖片-
-
十八數藏,是由前
Ibox
運營策劃打造的,主要推廣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數字藏品,目前以9月26日實時市值為4億左右。可以看下App內的圖片 -
-
還有其它一些優秀的平台,我就不一一列舉了,例如
42Art、太一數藝、HotDog
等等等等,感興趣的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下
圖片藝術品的價值
前面我們提到過,數藏講究的是圖片背後的權益,那麼一般你買一張圖片,有可能會獲得一些權益,這也屬於平台的一種玩法。 - 比如在十八數藏中,有些比較貴的圖片,你買了之後,平台會對持有該圖片的玩家們每個人送一個金制實物紀念品;
-
而在
HotDog
中,則是持有不同價值的圖片藝術品會獲得不同的積分,而這些積分是可以兑換實物的,這就是虛擬與現實結合的玩法,也是比較符合政策的 -
但事實上更多人並不在意這些附屬的價值,他們更希望的就是炒作,然後讓持有的藏品升價,然後賺取利潤
平台從何獲取收益
在我的理解裏,如果是正規平台,不玩一些非法手段,就只有兩種方式營收
- 一個是簽約一些出名的IP
,然後公售發售圖片藝術品,比如我開了一個平台,平台跟蔡需捆聯合發佈一個圖片,1000份
,每份的購買額為100
,那麼我每賣出一份,得給作者60%
,那麼剩下的40%
,也就是平台所獲得的利潤,所以全部賣完的情況下,平台這次的收益為 40*1000=40000元
- 另外一種就是交易手續費,比如你賣出一張圖片藝術品,價格為10000元
,那平台就會收4%
的手續費,那就是400塊錢
,以一些大平台一天500萬
的交易量,那麼平台一天的營收就在20萬
左右
數藏相關的技術與生態
説實在話,一個基礎的數字藏品網站並沒有什麼太高超的技術含量,如果要説難點,其實也就是在交易市場上而已
Web圖形引擎
- 大部分數藏網站的圖片都是很基礎的2D圖片,沒有什麼實際技術含量,但也有少數平台的圖片質量是比較高的,比如
HotDog
這個平台,裏面有一部分圖片是3D圖形,那麼這其中就需要用到一些實現3D的技術。前端可以實現3D
的技術有很多,像常用的Three.js、Babylon.js
等等,而螞蟻前端團隊有一個探索中的項目可以推薦大家瞭解下 👉 Oasis engine
聯盟鏈
前面有講到,國內數字藏品都是建立在一些聯盟鏈上的,而目前使用比較多的是哪些聯盟鏈呢?可以看下面
-
百度超級鏈 [https://xuper.baidu.com](https://xuper.baidu.com/n/console#/xuperos/explorer)
-
其它統計在內的鏈 👉 blockchain
-
而在數藏裏面,會有一個詞語叫做上鍊,這是什麼意思呢?如果你花錢在數藏平台買了一張圖片,但這張圖片如果沒有經過聯盟鏈的認證並在鏈上獲得一個它獨有的地址時,那它真的就只是一張圖片而已。所以上鍊其實就是圖片要經過聯盟鏈的認證並獲得一個獨一無二的地址,此時這張圖片就會存儲在該地址上,每張圖片的每次認證,其實平台也是要付手續費給聯盟鏈的,也包括圖片間的流轉。所以早年區塊鏈的發展,其實也借數藏的發展開始獲取一些利潤,因為每天有不計其數的圖片會上鍊認證與交易,如下圖
數藏的生態
除了這些做數藏平台發行圖片,開設數藏交易市場來獲取利潤的,還有一些圍繞針對數藏平台的生態與服務
- 提供開設平台一條龍服務的團隊,這些團隊會幫助想開設樹藏平台的人搭建完整的系統,包括辦證等手續,然後他們收取一定的費用
-
-
其次,還有的平台針對圖片的價格浮動做了監控軟件,如下圖盯鏈App就是專門做這樣的事情,這些軟件會提供一些基礎價格監控服務,整合所有平台不同圖片藝術的價格浮動,如果你想看專業的圖表分析的時候,就需要付費獲得更專業的版本
-
-
還有平台是給平台提供一個虛擬的二級交易市場,比如
Xmeta
平台,一些平台在並不具備開設二級交易市場的情況下,會先開通圖片藝術品的轉贈功能。那麼你可以把Xmeta理解為一個圖片交易的鹹魚市場,大家可以通過這上面掛單,然後買家付費購買圖片之後,賣家手動去平台上將圖片轉贈到該買家的地址,這樣一筆交易就完成了
數藏的違規亂象
隨着數藏大量的玩家湧入,不少人都想到這個領域分一杯羹(割韭菜
割一波就跑
-
前面我們也提到過,發售一級市場的圖片,也是有不少人買單的。比如我現在新開一個平台,然後我發售
1000份新品
,如果每張的價格是100
,那麼平台也能賺到10萬
一次,要是每天發一張新圖片,並且每次都賣完的情況下,大家要想一下這利潤是很可觀的。像這種平台前期都會有人買單,他們是抱着先買下來的心態,如果平台開設二級市場,一般都會有溢價,然後再賣出賺取利潤。但如果平台遲遲不開設二級交易市場,那麼到後年的發售發新慢慢就會沒有人買單,那麼這平台也就快倒閉了,因為沒有韭菜願意買單了。在這種情況下,那些買了圖片的人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收藏家,他們只能在這個網站擁有這張圖片,沒有任何別的用處 -
還有的平台直接關閉網站服務,客服聯繫不上,俗稱跑路了
-
一般這種情況下,玩家就會走維權退款,拉一個維權羣(狗頭,如下圖就是一個平台的維權羣
老鼠倉
-
還有另一種收割的方式,就是做老鼠倉。有的平台發售新圖片的時候,比如發售
1000張
,實際他只賣出了600張
,剩下400張
全是平台自己保留下來。然後開二級交易市場的時候,就會先花點錢稍微把價格抬上去,再配合炒作,吸引韭菜進場。等韭菜進場的時候,平台就會把自己留下來的圖片一點點不斷的賣出,如果這張圖片在二級交易市場的價格為500元一張
,那麼平台這次老鼠倉的利潤就有400*500=200000元
,這利潤可比直接發售新品來的快。老鼠倉在股市上其實是屬於違法行為,但在數字藏品交易市場上暫時還沒有政府部門機構對其進行監管,所以你知道了也沒什麼辦法 -
這種把圖片保留一部分再賣的還算比較好的,還有更加離譜的是,直接平台後台加數據,自己給自己的賬號刷幾張圖片,有的情況下,甚至圖片唯一編號都重複了,可以看下圖
大廠利用數藏做哪些事情
有人會説,數藏既然那麼賺錢,大廠難道不佈局嗎?如果有大廠的背書,做一個這樣的數藏平台不是分分鐘一大批人湧入,很容易就能把價格炒起來。還是因為那個原因,政策沒有明朗的情況下,幾個大廠都不敢輕易開設二級交易市場進場。我們簡單看下幾個大廠分別有利用數字藏品做什麼?
發售一級藏品
- 打開支付寶,大家搜索鯨探,點進這個小程序,能看到每天都有發售一些新的數字藏品,這些藏品大部分都是結合一些歷史博物館的藏品進行授權發佈的,吸引了一批古文物愛好者進行購買,當然有一部分人只是為了收藏能夠賣出一個好價格。這樣當然是有利潤才運營的,可以看到一份這樣的藏品
18元
,發售10000份
,那就是18萬
,除去給博物館的版權費,當然還是有利潤在的。鯨探是螞蟻集團旗下的,但也沒有開通二級交易市場的,畢竟槍打出頭鳥
引流
有NFT
的地方就有流量,各大廠也充分利用了這一點。給那些完成App
內指定任務的用户發放盲盒,然後盲盒是有機率獲得限量數字藏品的,於是這批人就會奔着獲得限量的數字藏品去完成App
內的指定任務。在淘寶搜索天貓數字藏品能看到如下圖-
-
還有各種大廠下的數字藏品,都是為了引流,例如:百度網盤-我的-數字藏品,小紅書搜索數字藏品等等
後語
- 當你看完上文,再回頭想想開頭所講的
Web3.0
,你會發現其實數字藏品是Web3特別邊緣化的一個產物,數字藏品唯一跟Web3沾上關係的點就在於它利用了區塊鏈進行上鍊認證,除此以外好像跟Web3的願景不搭邊 - 事實確實如此,國內的數字藏品僅僅是一種探索。目前國內的壁壘還比較嚴重,各大平台間的藏品並不互通,這一點也不
"Web3"
。並且數藏的交易市場充滿了鐮刀,奉勸不瞭解的人不要隨意進場,不然哪天就被當韭菜割了。對於Web3
的發展,未來還有很長的路,也建議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學習一些Web3
的知識 - Web3開發者學習路線指南
- 使用 React、Solidity 和 Web3.js 構建真實世界的 dApp
- 一個Web3開發的入門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