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面试时被说作品太丑怎么办——被怼100次后的经验总结

语言: CN / TW / HK

一、面试现状

1.当面试官说我们作品太丑时

我们在面试过程中,总会遇到面试官主观的评判我们的设计作品丑;然后我们很慌慌张张的在表现层的维度去辩解,导致越讲越乱;面试结束后不断地自我否定,怀疑自己的能力,开始自我PUA。

面试官在不了解产品的背景、业务、目标、用户等各种因素的情况下,贸然给出“你的作品有点儿丑”的结论;这时不要慌张,也不要试图去跟他探讨美与丑的问题;

比如慌张的去解释用的什么色彩、运用了什么手法/技法;讨论这些没有任何意义,因为面试官不是设计师,无法保证在同一个频道上做到感同身受;设计不应该以主观的美丑来作为评判设计方案好坏的唯一标准。

二、透过表象看本质

1.分析美与丑的本质是什么

美与丑是极具个性化的,它本质上是根据每个人的背景、所处环境、认知、喜好,审美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在设计时,重点要聚焦在具体的人身上做用户分析和洞察,做用户喜欢的“东西”

这样在得知美与丑的本质后,就不要试图从表现层去沟通,要降维打击,站在更高的视角,从用户、产品、业务甚至战略等维度去沟通。

举例:目标用户分别为:40岁、30岁、20岁的三类人群,且背景各不相同,所以视觉、交互都会有极大的差异化;如果40岁的用户,你的视觉炫酷新颖,用户反而会不接受;尽管视觉很好。

2.设计只在视觉中自嗨会带来什么问题

假设我们的用户是政府背景,人均45岁左右,产品的设计风格紧跟当下时势,视觉呈现很炫酷;表面上视觉是很不错,但真的是符合产品定位、用户认知和使用场景吗?

根据用户背景和年龄段儿,我们可以判断出他们所处的环境和办事风格是严谨的;用户每天大量时间都在使用一些传统的办公软件,由此判断出用户认知是有限的,他们对于新鲜的设计风格和新颖的交互方式接受程度有限,所以上述酷炫吊炸天的方案并不适合用户;

当我们把酷炫吊炸天的方案交付给客户时,很大可能会面临一次次的打回修改,而客户也提不出具体建议,只会提一些“感觉不对”“这里在大点儿”“这个移到那边儿试试”这种非常抽象的词语;明明设计的很漂亮,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只是站在设计的角度去做设计,跟用户没有任何关系。

最终结果导致从开发到设计整个流程反复修改,不仅身心折磨还影响整体的项目进度;所以我们认为“好”得东西,用户不一定喜欢,因为你并没有做以人为本、以用户为本的设计,只是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嗨炫技;我们并不是用户,也无法做到真正的同理心。

三、拼多多、京东、淘宝举例

1.设计底层逻辑分析

你觉得拼多多的设计丑吗,京东、淘宝、拼多多同为电商类的头部产品,而这三款产品的设计风格却截然不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拼多多,与其它两家对比简直就是土的掉渣;如果拼多多的设计风格改为像其它两家一样,那它是否还符合产品特征和目标用户呢?

显然是不符合的,拼多多面对的是下沉市场,这部分目标用户的认知和心智差异化较为明显;所以设计风格、icon元素就很接地气,尤其pdd营销的视觉设计更是拿捏用户心理。

而京东面向的是具有消费能力的品质用户,所以整体设计方案都对相对简约、克制。

2.小结

设计要追溯设计方案是否满足产品特征,定位是否准确、是否解决了用户诉求、视觉是否符合用户认知和心智;将所有的底层逻辑串联后,在回到表现层进行评判;

通过一些举例沟通后,最后在落到我们作品的表现层,为何采用这样的方案、视觉为何这样呈现等等;这样我们的设计才是有理有据的;

3.设计来源于生活

比如我们要开一家平价餐馆,明明卖实惠的大碗菜,门头却设计的富丽堂皇,起了一个高贵优雅名字;你的目标用户看到不敢进,非目标用户被门头吸引进来后,发现挂着羊头卖狗肉,走了就再也不来了,最终关门大吉。这个道理和设计显然是一样的逻辑。

四、最后

1.设计不应该以主观的美丑来作为评判设计方案好坏的唯一标准

设计没有绝对的美丑,只有合不合适,设计开始前应该从战略层向上一层层递进,最后将用户进行关联,找到合适的视觉和交互方案;当我们把设计底层的逻辑向面试官阐述后,最终落到视觉上,这样才会被认可和理解;

以后在遇到面试官主观的评判你作品丑的时候,记得怼回去!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