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為什麼需要一檔思想深度訪談欄目?

語言: CN / TW / HK

文/周曉奇

編輯/葉麗麗

從北京地鐵4號線“中關村站”出來,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代表中關村第一代企業標杆的四通大廈,隨後沿着北四環西路步行至中關村創業大街,各類新興科技企業駐足於此。

與北京大學隔街相望的理想國際大廈,更是見證了新浪、百度、愛國者等不同時代創業公司的來來往往。

這些年,中關村也見證了無數創業風口,從O2O、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到VR、AI、區塊鏈、無人駕駛,再到如今的元宇宙、Web3…… 中關村早已成為了一種創業精神、一個歷史路標、一個時代風向。

據北京方迪經濟發展研究院、中關村創新發展研究院發佈的“中關村指數2021”顯示,2020年中關村示範區有億元以上企業3991家,上市企業中千億企業14家,估值超百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企業4家。

中關村,圖源中關村發展官網

很少有一個地方如中關村這般,光説出名字就頓有一種創業激情撲面而來。

在中關村之外,哪些事情能成為歷史路標?哪些建築能作為城市地標?哪些面孔能代表時代風標?哪些思考能給出人生座標?

帶着這些問題,央視網一檔名為《雲頂對話》的欄目,在近期開播。 在一位“雲頂觀察員”與“行業思想領袖”深度對話中,洞悉企業隨着時代趨勢變動,所做出的方向調整和業務創新。

在已開播的兩期節目中,中央廣播電視總枱財經頻道主持人周運作為“雲頂觀察員”,與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進行了深度對談,分別探究了東方甄選直播間爆火背後的故事,挖掘了雷軍為成就夢想,穿越30年創業週期、不斷自我革新的韌性故事。

在這個略顯浮躁的時代,《雲頂對話》旨在挖掘經濟社會中代表人物對產業的深度洞察,分享他們對時代變局的思考和應對之道。

滾滾創業潮,值得被記錄

“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還有多遠,向北1500米”。 1995年,瀛海威創始人張樹新在中關村南大街零公里處豎起的這塊廣告牌,拉開了中國互聯網創業大潮的序幕。

此後,一批奠定中國互聯網格局的創業者紛紛走上中關村的舞台。

正是在這一年,為了迎戰微軟對中國市場的進軍,雷軍帶領金山20位頂尖程序員在北京四季青的一個四合院內沒日沒夜地開發“盤古”組件。彼時,雷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夢想着能夠扛起民族通用軟件的大旗。

為了提高盤古銷量,雷軍還曾在中關村找了一個軟件店親自賣貨,從一開始賣不出產品,到第七天成為店內銷冠。

作為中關村第二代創業者,雷軍在這裏完成了事業起步、又成為中關村第一代天使投資人,此後於2010年4月,在中關村銀谷大廈的辦公室裏,他和創始團隊一起喝了碗小米粥,創辦小米。

《雲頂對話》 的節目中,雷軍提到了自己在37歲左右帶領金山完成IPO,也實現了財務自由,半退休三四年。但最終,他決定再次創業,創辦一個技術公司影響全世界,改變大家對中國產品的印象。

《雲頂對話》欄目截圖

在雷軍的創業旅途中,中關村可以説是獨特的存在,就在近期, 雷軍在中關村論壇上表示,小米發展離不開中關村創新創業的熱土,小米在創業初期的所有融資全部在中關村完成,這裏有最好的風險投資、產業投資。

在雷軍創辦小米的時候,俞敏洪創辦的新東方學校早已經在全國發展得如火如荼, 2006年,新東方就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在紐交所上市,成為國內教育海外上市第一股。

俞敏洪的創業,也是從中關村起步的,在中關村第二小學,他租了間平房當教室,外面放了一個桌子和椅子,“東方大學英語培訓班”就開始招生了。

俞敏洪曾在一次訪談中提到,他是看着中關村成長起來的,從一開始中關村就有着創新元素, “我覺得到中關村來的人,都有着創業家的精神、創新家的精神,當然最後都有着企業家的精神。”

在中關村的土地上,成長出了一個個不服輸、敢探索的創業者,他們的企業壯大的過程中,也賦予了中關村科技創新的底色。

各家新興技術企業也各有特色,中興通訊的5G技術;寒武紀、紫光集團的智能芯片;商湯、曠視的AI技術;京東方的柔性顯示屏……正改變着中國科技產業的面貌。

這些年,中關村的創業浪潮從未停歇。截至2020年底,中關村示範區擁有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63個,國家級眾創空間118個,硬科技孵化器42家。2020年示範區孵化機構在孵企業數6677家,累計畢業企業數量12094家。

中關村,這三個字代表的意義,早已經超越了地理概念,已然成為了一個符號、一個精神象徵。

而創業的滾滾大潮中,需要一檔記錄時代發展的好節目,一個深度欄目不僅僅是記錄企業的興起浮沉,更是從高維度反映國家經濟在不同階段的走向與變化。 站立雲頂,傳遞有深度的“雲”端思想,對行業的發展也有着獨特的價值。

突破,是企業家持續的思考

在央視網《雲頂對話》的節目中,雷軍提到了一個細節, 他説小米決定造車是被逼出來的決定,或者説,這是一次出於責任感與緊迫感的自救突圍。

這句話背後,是一次危機。

2021年1月15日清晨,美國國防部將小米集團列入涉軍企業清單,宣佈將制裁小米。

“我們如何應對危機?下一步制裁會不會越來越嚴重?小米會不會連手機都做不了?”在緊急召開的董事會上,雷軍與董事們不斷思考應對之策,他們身上肩負着幾萬名小米員工,以及背後數萬個家庭的未來生計。

此時,一位董事提出了不一樣的想法:“要不,我們現在開始認真研究下智能汽車?”

一家智能手機企業進軍汽車領域,這着實是一個極為大膽的想法。但彼時身處危機的小米,必須想盡辦法找到一條解救自身的道路,造車似乎是個可行的辦法。

在這一天,小米正式組織了一個10人的籌備小組,正式調研智能汽車。在隨後的75天內,小米進行了85場業內拜訪溝通、與200多位汽車行業資深人士深度交流。

“調研得出的結論讓我挺驚訝的。智能電動汽車已經成為汽車工業與消費電子的融合,它正在風口上,如果不幹就落伍了。”雷軍在《雲頂對話》中表示,這種緊迫感讓他推遲了已在籌劃的退休計劃,轉而要押上自己的全部聲譽與身家,進行人生的最後一次創業。

雷軍在《雲頂對話》欄目對談內容

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團發佈公告表示公司董事會正式批准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立項。小米,在這一天正式踏入智能汽車領域。

跟隨趨勢、突破自身,與時代共鳴。雷軍邁出了新的一步,而俞敏洪,則是在至暗時刻中摸索出了新路。

2021年,同樣是新東方的關鍵之年。12月28日,新東方推出旗下直播帶貨平台東方甄選,從講師到主播,從講台到直播間,新東方就此開啟了在直播帶貨新領域的突破之旅。

突破自身往往伴隨着陣痛,新東方亦是如此。

東方甄選剛上線的半年,銷售額普遍在30萬元以內,有時候單場直播額甚至還不到10萬元,可謂十分慘淡。

“最開始直播的半年,直播間都是罵我的,而且一刷就是幾十條。”在《雲頂對話》中,董宇輝袒露出當初直播的不易。

董宇輝袒露剛開始直播的不易,圖源《雲頂對話》欄目

但董宇輝沒有放棄,新東方沒有放棄,他們知道這是跨界突破必然要承受的經歷。熬過最初的苦日子後,今年6月開始,東方甄選雙語直播帶貨方式受到眾多用户喜愛,東方甄選由此徹底火了起來。

現在,東方甄選直播間粉絲數突破2500萬,場均銷售額達到了1500萬元,高峯期單場直播銷售額一度超過5000萬元。

但新東方想做的不僅是直播帶貨,而是要成為一家大型農業平台,對農業進行深度改造。

俞敏洪在《雲頂對話》欄目對談內容

“我們要讓消費者吃到更新鮮的農產品,讓農民獲得更多的收入,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俞敏洪在《雲頂對話》中袒露心聲。

從教育培訓到直播帶貨、從智能手機到智能汽車。新東方與小米的自我突破,對企業和行業發展都有着極其重要的價值。

俞敏洪、雷軍的探索和思考,以及更多企業家走過的突破之路,值得被記錄下來,這也正是《雲頂對話》欄目的價值。

時代鉅變中,需要一場場《雲頂對話》

央視網為什麼要打造場景式紀實訪談節目《雲頂對話》?

《雲頂對話》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即觀照新時代背景,挖掘經濟社會中代表人物的高見卓識,傳遞有理念、有價值觀和有深度的“雲”端思想。

作為一檔高端財經人物隨訪式場景訪談節目,《雲頂對話》對談嘉賓都是具有典型時代特質、新格局下不斷鋭意進取的科學家、商界代表、文化名人等具有前沿思想的代表人物,通過嘉賓思想高度啟迪各行各業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除了訪談嘉賓要有“雲頂”的思想高度,節目也將選取城市地標建築作為實景演播室,以物理高度映襯思想高度。

這檔深度對話欄目中,自然也要求主持人具備“雲頂”視角。 節目主持人周運是一位從基層出發20年的觀察者,具備從地方媒體到央視媒體、從普通媒體到財經媒體的完整視野經歷。

這些經歷,讓周運能夠以觀察員身份,在不同場景變換之下,不斷探究嘉賓行為背後的心路歷程,解密重要節點、重要抉擇、重大場景下的真實思考,暢聊社會、商業、歷史、文化等話題,以人文視角,道出他們繼續擁抱浪潮、續寫傳奇的故事。

在與雷軍的對談中,周運就關鍵性地問到, “為什麼在《小米創業思考》這本書中,提到1999年是最痛苦的一年?”

周運對話雷軍,圖源《雲頂對話》欄目截圖

雷軍由此首次向外界提及1999年對他的衝擊。“當時我們與微軟纏鬥多年,但環顧四周發現大家都忙着做互聯網去了,我們的努力好像沒有太高的價值。”雷軍表示。

互聯網帶來的衝擊,讓雷軍在痛苦中不斷思考,也讓他明白“光有勤奮和努力是不夠的,還要理解大勢,掌握運氣”,並悟出了“要成就偉大的公司,你一定要站在風口上”,由此才有了卓越網的電商嘗試、金山的互聯網轉型以及創辦小米後的夢幻開局。

這些年,我國也不斷湧現創新創業浪潮,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就業帶動效應顯著增強。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與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聯合發佈的《2020中國企業發展數據年報》顯示:2013—2020年全國新設市場主體從1132萬户上升至2735萬户,增長141.6%,其中,新設企業數量從250萬户上升至868萬户,增長247.1%;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突破20萬家和18萬家,企業研發投入佔全社會支出的76.2%。

這些創業浪潮應該被記錄下來,身處其中的典型人物更值得被記錄下來。只有對話時代標誌,才能記錄思考丰度,這正是《雲頂對話》的精神內核。

時代鉅變中,需要這一場場的雲頂對話。

連線Insight旗下新號「連線出行」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