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重陽節,老年版“手機應用商店”值得別樣期待

語言: CN / TW / HK

“老年版應用商店”即使不能包括所有軟體,至少可以有一些社交、出行、安全等常用軟體和公共服務介面。

在重陽節這天,一條新聞引起別樣關注。

據報道,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向工信部建議:鑑於智慧化及人口老齡化,建議相關部門,搭建中國老年人智慧服務平臺,以服務眾多老年人。具體設想包括軟體安裝簡易,所有智慧手機一鍵安裝,無需選項,可通過簡訊推送,使絕大多數老人都能自主操作;智慧操作方便,平臺頁面簡明,圖示大、數量少、易看懂,一鍵聯通服務平臺,人工語音交流,解決老人日常主要問題;聯通各項服務,比如急救120、報警110、火警119、出行打車、就餐送餐、家政服務、商超購物、生活繳費、物流快遞等等。既能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也能拉動國內經濟發展。

近日,工業和資訊化部針對該建議給予回覆:“您提出的關於搭建老年人智慧服務平臺的建議,對於助力老年人融入資訊社會、方便老年人日常生活具有積極意義。工信部將認真研究,統籌納入下一步工作考慮。”

工信部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回覆網友。

老年人群體不應該成為網路資訊社會中的“孤島”,這不僅關乎老年人的切身權益,也與社會發展的文明程度息息相關。尤其是在中國這樣有悠久尊老敬老傳統的國家,老年人在何種程度上被尊重、被照顧,也體現出國民素養與社會發展的程度。雖然近年智慧手機已經普及,但仍有不少老年人不會使用或者很少“觸網”,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老年人不適應形形色色的APP操作介面與使用步驟。哪怕是年輕人眼中十分好用的APP,對一些老人而言,也可能是看不懂的“天書”。

儘量簡化APP的下載與使用步驟,提高APP在視覺上的“可接受性”,才能更好地幫助老年人接入智慧社會。網友關於設立“老年版應用商店”的建議,具有現實意義。和我們平日理解的“應用商店”不同,該網友提及的產品,更側重“剛需App”的優化和公共服務的接入。在實際操作中,軟體開發者從商業利益角度出發,會更側重中青年等更具有購買力與普及範圍的群體,專門為老年群體開發不同的技術平臺,在短期內恐怕不太容易實現。但一些常用軟體推出老年人版本、進行集納是可行的。

老年人在公共場所無法“掃碼支付”或“掃健康碼”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倘若在生活常用類APP中設定對老年人更加友好的作業系統,就能避免這些問題再度出現。今年,工信部已經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首批重點推動與老年人生活密切相關的158家網站和APP進行改造,尤其是字型大小、廣告外掛和誘導類按鍵等常見問題,都在調整範圍內。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也呈現出一種趨勢:給予老年人更多智慧生活上的便利,已經成為相關部門的關切。

方便老年群體接入網路智慧生活後,除了生活的便利之外,我們還要看到網路這把“雙刃劍”本身存在的兩面性。近年老年人沉迷手機的現象也引起了輿論的高度關注,這與未成年人的“網癮”有一定相似之處,如何幫助老年人利用智慧生活為自己服務的同時避免其他風險與隱患,也的確值得人們深思。因此,賦予老年人智慧生活方式,不是僅靠開發與調整幾個APP就行的,還需以長遠眼光對待。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西蒙

編輯 趙瑜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