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整了個千億補貼:要和全世界新能源產業為敵
說起來你們可能不信,這一次,美國要在新能源車領域,和 “ 全世界為敵 ” 了。
這可不是差評君在亂帶節奏,因為最近 “ 卡牌大師 ” 拜登打出了張削減通脹牌,在上個月簽署通過的《 通脹削減方案 》。
法案中最引人注目一項決定便是: 在氣候和新能源領域,投資近 4000 億美元。
說白了,其實就是計劃用 “ 美多多千億補貼 ” 的方式,區別對待各大廠商,從而推動一波本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據說還能緩解政府的財政赤字。
反正美國當朝大統領是直接高呼:這法案讓普通美國人贏麻了,而特殊利益集團搬石砸了腳!
其實說實話,無論漂亮國的話整得多漂亮,相信各位差友們和差評君一個樣,多少有些聽膩了。
畢竟這些年來,無論是老美的實體名單,還是各種法案、禁令這些的玩意兒,咱們的耳朵聽得都快起繭了。
本以為這個《 通脹削減法案 》也是類似,掀起不了多少波瀾。
但事實證明,在世界頭號發達國家面前,區區碼字人差評君,還是錯判了局勢。
在方案簽署後的僅一個多月,整個世界的新能源行業、特別是新能源車行業那叫一個波濤洶湧。
這邊巴菲特減持比亞迪、國內新能源板塊大跌,那邊韓國和歐美怒斥美國不地道、就連特斯拉都好像後悔在德國建廠。
這些事多多少少都和這法案脫不了干係。而今天呢,差評君就準備和差友們聊聊,這個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新能源氣候法案,是如何攪亂一江春水的。
首先大夥們最好奇的很可能是,這玩意兒不是叫 “ 通脹削減方案 ” 嗎,不是要減少財政赤字嗎?
為啥聽差評君一介紹,好像又是在瘋狂印錢和花錢投資啊。
畢竟老美最近的通貨膨脹率已經創了 40 年來的新高,食品、居住成本飛漲。
其中能源價格更是同比上漲了 40% 以上,在有限的薪資面前,身邊的商品全是 “ 貴物 ” 。
所以投資新能源的這 4000 億,鐵定不能用打借條、印新鈔這些火上澆油的法子去獲得。
因此,法案就另規定,年收入超過 10 億美元的大型公司,需要交最低 15% 的稅率。
補貼新能源和新能源車的錢,就是靠這些新增的稅收收入支撐起來的。
在新能源發展起來之後,又能削減大家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從而降低能源價格、穩定物價,達到削減通貨膨脹的作用。
這一套邏輯順下來,理論上好像確實說得通( 但也有學者建模模擬了一下,發現對通脹削減的作用幾乎為 0 )。
而且按照法案的規定,買一輛新能源車,最高能到 7500 美元的補貼,廠商們樂意造,消費者們歡心買,還促成低碳大業,可謂是一舉多得。
但是呢,美國不地道的地方就在於,他們在法案里加了點私貨。
這也讓老美在新能源領域,與世界為敵了起來。
那就他們給新能源車的補貼,加上了極為苛刻的條件,來個了區別對待:
車輛必須要在北美組裝完成,電池的重要原件和相關材料,也要部分來自北美。
不符合條件?那就拜拜了您嘞,補貼您就別想了。
在法案生效之前,美國一共有 72 款車能拿到原有的新能源補貼。
但在法案生效之後, 全美只有 21 款車符合《 通脹削減法案 》的條件。
另外有意思的是,韓國現代起亞旗下的車,在美國幾乎全軍覆沒。
因為現代集團旗下的車大都在韓國本土生產,鋰電池關鍵原料之一的氫氧化鋰,韓國又有八成以上依靠中國進口。
作為不符合 “ 補貼條件 ” 的典型,消費者想買韓國車,只得多花 7500 美元。
而且剛好韓國電動車在美國,主要是靠價效比打下的天下,市場佔有率雖不及特斯拉,但在美國也能排個第二第三。
反正這麼一來一回,鐵定會讓韓國新能源車的銷量大受影響。
“ 大哥,你怎麼捅小弟刀子啊,我還以為,我們是拜把子的兄弟。 ”
反正美國的這波操作,是實實在在影響了韓美兩國家之間的關係。
同樣擠不出笑臉的還有歐盟。
作為歐盟老大哥的德國就直接把話說直了: 美國這麼做,不就是為了讓美國汽車比其他國家的好賣嗎?
當然啦,美國整這麼多有的沒的,甚至不惜背刺盟友,除了所謂的削減通脹、扶植本地車企之外,差評君覺得還有一個點是不可忽視的, 那就是老美想在新能源車產業鏈上分一杯羹。
因為除了特斯拉,美國在新能源車領域的表現實屬有些拉胯。
雖然話說的好聽,美國是除了中國、歐盟之外的第三大電動汽車市場。但絕對的市場份額,美國只有 8 % ,和頭兩名之間的差距可不是一丁點。
另一方面在關鍵原料上,特別是電池的關鍵礦物生產上,老美的成績更是上不來臺面。
像是石墨這種電池負極不可缺少的材料,中國的市場份額直接佔了 100% ,你說怎麼玩?
而且離譜的是,美國本土的新能源汽車電池還高度依賴韓國。光是來自韓國的電池製造商,就佔了美國總產能的 60% 左右。
這些韓國電池製造商的電池原料,又有 80% 以上從中國進口。
所以可以毫不謙虛地說,沒有中國的原材料,美國沒那麼容易能造出動力電池。
不是差評君刻意要沸騰、要贏麻啊,實事求是的說,中國目前就是電動汽車產業鏈的鏈王。
就連拜登自己,也在公開場合承認,中國現在正是電動汽車領域的領頭羊。
“ 想在美國賣車嗎?這裡市場廣闊!你們只要在這裡建廠、造電池,我就給你們補貼優惠! ”
就這樣,老美希望通過立法、用產業政策,想吸引全球的新能源產業鏈向美國轉移。
只不過根據美國的現狀,這法案與其說是想和中國爭霸,到不如說是更像是在補齊自己短板,建成屬於美國本土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就像前不久,美國先進技術電池聯盟的執行董事,說的那樣:不反對寧德時代公司在北美建廠,只要能給美國帶來電池製造的技術和訣竅。
多少有點咱們早年,用市場換技術的味道了。
至少在目前,咱們受此法案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畢竟整個北美市場,只佔咱們新能源汽車直接出口份額的 3% 。反而是韓國和歐盟被炸得叫疼。
當然,對於美國這種明顯對同類產品構成歧視,涉嫌違反世貿組織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等原則的行為,咱們也是持續關注,必要時候也會積極通過 WTO ,維護自身的權益。
最後呢,差評君則想說在新能源產業鏈,暫時處於前列的咱們也不能沾沾自喜。
畢竟,無論是德國、美國,還是日本,汽車工業歷史上最不少的就是後來者居上。
持續了上百年的汽車工業競賽,在新能源時代,也依舊在隨著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
責任編輯:上方文Q
- 儲存晶片持續降價:有SSD儲存器價格直接腰斬
- 美國整了個千億補貼:要和全世界新能源產業為敵
- 元宇宙相關崗位平均月薪1.85萬元 最高能拿4萬
- 國內首款驍龍8 Gen2旗艦來了 小米13系列正式入網
- 800元可刪購買記錄!DR鑽戒迴應:訊息不實 這十種人我們不賣
- 你薅的羊毛可能是違法的!有大學生用App漏洞免費吃肯德基獲刑
- 準備不到位!印度5G推出時間或延期 將分階段推出
- 總體有點失望!Windows 11 22H2來了:新增功能盤點
- 快鯉魚首發丨「心寰科技」完成天使輪融資,元生創投領投
- 等等黨贏了!新上市索尼PS5悄然換芯:升級6nm APU處理器
- 順豐寄丟一萬隻賠一千!都多少年了 快遞保價為啥這麼坑?
- 中國天眼6年了!獨一無二的望遠鏡 都有哪些成就?
- 0.768nm堪比兩個矽原子!美國造出全球最高解析度的光刻機
- 日本在小行星“龍宮”發現液態水:此前還出現人工異物
- 威馬一年鉅虧82億元!創始人沈暉年薪12億元 是李想800多倍
- 3090不見了!NVIDIA晒最新RTX顯示卡家族:1.3萬4090領銜 你買誰?
- 舊手機提取黃金一本萬利?網友實測“鍊金”:結果手工費都不好意思提了
- 熱搜上的釹磁體 憑啥讓美國擔心卡脖子?
- 富士康拆除產線!iPhone 14或將成史上銷量最差機型:蘋果清庫存計謀失敗
- 摩爾定律已死!黃仁勳重申“RTX 4090賣1.3萬貴”:更好效能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