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發現首例猴痘,這裡有你需要了解的所有問題

語言: CN / TW / HK

圖片來源:pi x a ba y

撰文|孫滔 

審校 |clefable、二七

9月16日, 重慶市確診了內地首例猴痘病例 ,這已經是中國的第5例了。中國的首個猴痘病例是6月24日在臺灣確診的,是一名從德國返回臺灣的20多歲男子,隨後7月12日、8月6日,中國臺灣又確診了2例,均自美國返臺後確診。之後是9月6日,一名30歲男子在香港確診,系由菲律賓抵港,在瑪麗醫院確診,此前他曾到訪美國和加拿大。

這次重慶的確診病例為境外輸入,患者 在入境隔離期間出現了皮疹等症狀 ,經重慶市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及中國疾控中心複核,結果為猴痘病毒核酸陽性,並診斷為猴痘確診病例。目前,該病例新冠核酸檢測為陰性,正在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其密切接觸者均已在進行隔離觀察。

據相關部門訊息,該病例入境重慶即被隔離管控,無社會面活動軌跡,疫情傳播風險低。

相比於國內,全球的猴痘疫情形勢極不樂觀。早在7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宣佈 猴痘疫情已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這是WHO可以釋出的最高級別公共衛生警報。據美國疾控中心(CDC)公佈的資料,截至當地時間9月16日, 全球猴痘確診病例已超過6萬,死亡20人,已有104個國家和地區出現確診 。其中美國確診最多,已有猴痘病例2.3萬,死亡1例。

更易感染年輕人

與新冠病毒不同,猴痘病毒並非新發毒株,而是發現於1958年。據WHO介紹,猴痘病毒有2個分支,分別是分支Ⅰ和分支Ⅱ(原名為剛果盆地分支和西非分支,為避免歧視和汙名化,於今年8月12日重新命名)。分支Ⅰ毒性較高,死亡率高達10.6%,而 分支Ⅱ通常引發較不嚴重的疾病,其病例死亡率為3.6% 。分支Ⅱ的兩個亞分支被命名為Ⅱa和Ⅱb,引發本次全球猴痘疫情的就是分支Ⅱb。

猴痘是一種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其症狀與過去在天花患者中看到的症狀非常相似。圖片來源:美國CDC/Cynthia S. GoldsmithRussell Regnery

2022年暴發的猴痘最常見症狀包括 發熱、頭痛、肌肉痠痛、背痛、乏力和淋巴結腫大 。隨後出現皮疹或伴有皮疹,皮疹可持續2~3周。

為何猴痘會肆虐全球?此前,猴痘主要在非洲傳播,近10年平均每年出現數千例病例,通常是在西非和中非。猴痘開始是在熱帶雨林周邊的人群中出現,隨後開始出現在城市地區,這其中氣候的影響不可避免。2017年,奈及利亞洪水導致流離失所的動物種群進入城市,這就給了猴痘病毒直接通過動物傳播給人類的機會。當年9月,該國南部出現病例,至今已有200多例確診病例和500多例疑似病例,病死率約為3%。此前,奈及利亞僅在上世紀70年代報告過1起人猴痘病例。

在目前出現猴痘疫情的104個國家和地區中,只有7個此前曾出現過確診病例。得克薩斯農工大學副教授楊之龍一直在從事痘病毒研究,他告訴《環球科學》,猴痘的出現與肆虐是一個可以預見的結果,一個原因是 隨著天花疫苗不再接種,人群對痘病毒、以及其中的猴痘病毒的免疫力越來越低。

2019年6月,英國和美國的流行病學家、奈及利亞和剛果共和國猴痘疫情流行病學家等人在倫敦查塔姆大廈召開會議評估了猴痘資料,並得出結論:人類患上猴痘是消滅天花後的意外後果,而猴痘流行病學需要更多研究。

他們猜測,天花滅絕後出現了痘病毒流行空白,於是猴痘病毒來“填空”了。上世紀80年代停止常規天花疫苗接種後,接種天花疫苗的全球人群比例已從80%以上下降到今天的不到30%,尤其在一些發展中國家, 未接種疫苗的年輕人群超過人口的75%,後者就很容易感染猴痘病毒 。從2000年開始後的10年,只有20-25歲以上的成年人有接種天花疫苗史,而20歲以下的年齡組就易受猴痘感染。這也佐證了天花疫苗對猴痘的交叉保護效果。

一名男子在英國倫敦的一家醫院從猴痘中康復。圖片來 源:Harun Tulunay/Twitter

在這次猴痘疫情出現的病例中,高危人群確實是年輕人。根據泛美衛生組織(PAHO)和WHO的資料,截至8月24日,基於98個國家的4.5萬例猴痘患者中的22086個可用資料, 98%患者為男性,年齡中位數為36歲,其中18-44歲的男性佔79% 。據今年的4774個提供了可用資料的猴痘患者中,85%的人自我認同是男男性取向。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猴痘主要通過與猴痘皮疹患者密切接觸傳播,面板對面板的傳播是其中重要傳播途徑,如觸控或陰道性交/肛交。

此外,猴痘病毒還能通過另外的一些途徑感染人,例如和被感染動物的頻繁接觸也是猴痘傳播的途徑之一。1997年後,人類猴痘在世界範圍內就很少受到關注,但2003年美國發現數十例確診,起因便是美國中部的患者在與被非洲齧齒動物感染的進口寵物草原犬鼠接觸後出現發燒和皮疹,這也是非洲以外的第一次猴痘疫情。

需要更多的研究

因為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同屬痘病毒(Poxviridae),因此天花疫苗在人體內能產生交叉免疫保護。有研究表明, 既往的複製型組織培養天花疫苗“天壇株”對猴痘有85%的預防有效性 。1926 年,中國科學家就從天花患者的痂皮中分離得到了天花病毒毒株,並於1927年用於“天壇株”減毒天花疫苗的生產,這也是中國在攻克天花疫情中使用的唯一一種疫苗。

隨著猴痘疫情的出現,各國也在積極研製新的猴痘疫苗。美國莫德納(Moderna)公司於5月宣佈,將開展mRNA猴痘疫苗的研發,但在8月份的報道稱,莫德納尚未確認疫苗一期研究的臨床終點,即如何評估疫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據國家衛健委於6月底釋出的《猴痘防控技術指南》(2022), 中國的非複製型痘苗也在研發中

今年8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了JYNNEOS猴痘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允許在18歲及以上、有感染高風險的個體中使用。這是一種經過改良的牛痘活病毒疫苗,由安卡拉-巴伐利亞北歐公司(BavarianNordic)生產。 不過,WHO建議,只有高危人群(例如與猴痘患者密切接觸的人)才應考慮接種疫苗,而目前不建議大規模接種疫苗。

圖片來源:pi x a ba y

此外,美國CDC建議 可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Tecovirimat,治療猴痘病毒感染惡化為重症或有重症風險的患者 。目前,中國臺灣已經在進口採購該藥物。雖然中國內地尚無抗猴痘病毒藥物,但有一套成熟的方法對症治療,以及治療猴痘感染引發的繼發性細菌感染。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之前猴痘的科學研究都處於冷門。楊之龍認為,猴痘病毒儘管發現了60多年,但 其傳染途徑、自然宿主、複製機理、致病機理、蛋白功能以及與宿主相互作用的機理等 都有很多還不甚瞭解,而這些是防控及研發更有效的特異性疫苗和藥物的關鍵。

有文獻分析發現,相關論文發表最早起始於1962年,除1972年達到10篇以外,2000年之前的論文發表均在10篇以下。據楊之龍介紹,近年來,每2年一次的世界痘病毒、非洲豬瘟病毒以及虹彩病毒大會的參會者一般只有200-300人,其中相當一部分為生物醫學領域應用痘病毒開發疫苗載體和溶瘤病毒的研究者,而華人學者不過寥寥數人。

為何研究者如此之少?除了 猴痘疫情此前主要發生在非洲 ,沒有引起更多科學家關注外, 已有的天花疫苗和藥物可以起到防治效果 ,也是讓資助機構及研究者不夠“用心”的因素之一。

然而,此次猴痘疫情給到的最大教訓就是,今天的“冷門”在明天就可能變為“熱點”。資助機構及科學家多關注新興病毒傳染病,而沒有把既有的病毒研究做紮實。比如在今天,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新冠疫情。

猴痘會大規模流行嗎?

目前全球還處在應對新冠疫情之中,而猴痘是否會像新冠一樣,是人們彌足關心的問題。今年5月,《自然》雜誌的報道給出了否定的答案。首先2種病毒是截然不同的,二者傳播途徑迥異。 與新冠病毒不同,猴痘不會輕易人際傳播。 新冠病毒可通過空氣傳播,而猴痘病毒一般認為是通過體液的密切接觸傳播。更本質的區別是,新冠病毒是快速變異的RNA病毒,而 猴痘病毒是相對較大、不容易變異的DNA病毒 ,後者不那麼容易突變為可快速傳播的病毒。

7月25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通過微博發文表示,由於猴痘傳播方式的限制,其傳播速度、波及的人群範圍,遠不會像新冠肺炎病毒一樣造成大規模流行。但有分析認為,猴痘疫情與新冠疫情疊加,這就有可能加大新冠疫情中的醫療保健壓力。

圖片來源:pi x a ba y

不過即便如此,我們也需要給予猴痘更多的關注。楊之龍表示, 新冠病毒感染的大流行對我們的的一個教訓是要對“冷門”有持之以恆的關注及研究 。2003年SARS過後,人們就對冠狀病毒的關注逐漸減少了。而新冠的暴發表明,一些不那麼熱門的“冷門”研究不可或缺,要持續深入研究,防患於未然。

迄今已經發現了 80多種痘病毒 ,能夠感染靈長類動物、齧齒類動物、鳥類、魚類等等,除了天花病毒、猴痘病毒、牛痘病毒以及主要感染羊的口瘡病毒(ORFV)外,還有一些未明確的病毒。楊之龍表示,就在近年,阿拉斯加曾發現4例人類感染新型痘病毒毒株的病例。雖然來源尚不明確,但一般認為是經由動物傳染。

參考連結:

http://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209/06/P2022090600598.htm?fontSize=1 

http://www.cdc.gov/poxvirus/monkeypox/response/2022/world-map.html

http://www.cdph.ca.gov/Programs/CID/DCDC/Pages/Monkeypox-Data.aspx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1421-8 

http://ann-clinmicrob.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41-022-00518-2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64410X2030579X?via%3Dihub 

http://www.outbreakobservatory.org/outbreakthursday-1/10/12/2017/monkeypox-in-nigeria 

http://cellandbioscience.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578-021-00610-8 

http://www.paho.org/en/documents/weekly-situation-report-monkeypox-multi-country-outbreak-response-region-americas-26 

http://www.fda.gov/media/160944/download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865.R.20220825.1556.010.html 

http://www.fiercebiotech.com/biotech/yes-moderna-feeling-pressure-address-monkeypox-rd-chief-confirms

http://news.un.org/zh/story/2022/05/1103502 

《環球科學》 9月新刊 正在熱賣

各電商平臺均有銷售

點選 【在看】 ,及時接收我們的內容更新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