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 全球 22 種開源商業收入模式

語言: CN / TW / HK

作者:郭煒(郭大俠)

近些年來開源在全球成為越來越火爆的話題,越來越多的開源專案獲得了大量的投資或者最終上市。開源是根據一些開源協議把程式碼公開在網際網路上並擁有開源社群和使用者的一種開發模式,那麼開源專案程式碼是開放的,又是如何能夠形成商業閉環形成商業收入的呢?

筆者參考了全球多個論文網站和公司材料,最終總結了全球大部分開源專案形成收入的商業模式,一共22種,如果你是開源愛好者或者有自己的開源專案,你可以從這些開源商業公司的商業模式中找到一些啟發。我也為此建立了一個開源專案在文章末尾,如果其中有缺失或者不準確的地方也歡迎大家直接在專案當中留下issue或者給出PR。

  • 核心開源,非核心閉源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軟體核心程式碼部分開源,非核心部分閉源從而通過各種形式收費的商業模式,細分下來這種收入模式一共有4個子類別:

第1類收費模式是開源商業SaaS模式,也就是核心程式碼開源,但是商業的SaaS雲服務背後的程式碼閉源,且其中部分功能是開源版所沒有的。比較典型的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Databricks,它開源的Apache Spark是以Apache協議開源的,但是Databricks的雲服務是閉源的,且其中的效能和功能要遠超過其開源的Spark版本。

第2類就是open-core商業軟體模式,也就是核心程式碼開源,但是部分功能程式碼是閉源,最終形成了閉源的程式碼軟體進行售賣。比如大家最熟悉的支援開源Apache Hadoop的Cloudera公司所售賣 Cloudera Data Platform就是這種軟體模式的代表。當然隨著雲化的發展,這些以軟體為初始售賣的商業公司,現在也都提供了自己雲版本。但依然有很多常見開源軟體是利用這種模式去售賣的。

第3類是Plug-in收費模式,軟體本身都是開源的,但是它上面的外掛是收費的,這些外掛可以幫助這個軟體更快在行業當中提高它的使用效率或者完成特定的目標功能,部分CAD開源軟體公司使用這種商業模式。

第4類是素材收費模式,也就是軟體本身是開源的,但是它在執行或者使用需要相關的素材而這些素材是需要購買的。這種商業模式在遊戲引擎方面比較常見,因為引擎本身只是一個計算核心,而周邊的材質配齊了才能夠快速開發相關的遊戲,這個商業模式例子是Arx Fatalis,Catacomb 3-D等這樣的引擎。

上面介紹的4類其實都是核心程式碼開源,但是周邊有部分的能力是要收費的模式。

  • 託管和整合

第5種就是我們常見的雲託管模式,它的程式碼幾乎和開源專案完全一樣,只在雲賬號和相關的服務上面有略有不同,使用者無需自己再去安裝開源軟體,也不用僱相關人員進行維護開源軟體,直接使用相關的服務即可,比較典型的就是MongoDB、Elastic公司提供的託管服務。

第6種是硬體和開源軟體整合到一起的一體機模式,例如,當年的Sun公司將開源的Solaris捆綁在自己的伺服器上面進行售賣,最終的使用者不需要自己再安裝軟體除錯或者適配也可以直接使用硬體提供商提供的相關開源軟體。

上面兩種核心的商業模式其實都是幫助企業節約安裝除錯和部分運維成本而出現的商業模式。

  • 軟體市場模式

這種一種更為巨集大的生態型商業模式。

第7種軟體市場(marketplace),這種商業模式一般出現在作業系統或者使用者量極大的基礎軟體。例如 Android,Mozilla的Firefox,他們有龐大的使用者使用基礎。同時很多人會基於這個軟體環境開發自由軟體或外掛,使用者購買他上面的這些軟體公司通過收取中間的抽成來實現收入。

  • 專業服務

第8種是提供普通運維和問答服務來進行(Professional Service),例如Hortonworks(被 Cloudera 收購之前)的 HDP和Redhat 都是這種模式。它的軟體程式碼是和開源同一套程式碼,企業需要支付支援和諮詢費用來確保這些軟體正常使用。

第9種是軟體本身開源,通過升級服務收費來進行收入的。這種一般軟體本身非常容易使用,但是它自身的資料卻非常重要,每次升級的過程當中,使用者為了保證企業資料完整性以及升級之後的軟體穩定性,會購買專業開源原廠公司的升級服務。

  • 售賣程式碼

第10種是售賣軟開源軟體的二次分發授權進行收入,例如大家熟悉的macOS基於 BSD Unix operating system kernel 專屬權進行開發的,那麼BSD Linux靠此授權來獲得收入。

第11種是售賣同樣開原始碼軟體且提供相關服務來進行收入。例如 ardour和 radium,他們是售賣一模一樣的開源軟體的二進位制程式碼以及相關的服務來進行收入,一般這種模式小型軟體居多。

  • 延遲開源

商業軟體獲得收入之後再進行開源的模式。這樣的方式可以保證最新版本的商業收入,同時能保證開源社群的活力。

第12種開源商業模式就是延遲開源模式,也就是新版閉源,舊版本開源的模式,比較典型的就是MariaDB Corporation。它的新版本都是商業版,但當他研發出更新的商業版本之後,他原來的商業版就會被開源出來讓大家使用。

第13種叫退市開源,這種模式是商業軟體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它的商業生命週期,在退市的時候,它會被開源出來。很多遊戲軟體其實都是這種模式,所以我們能看到很多的MOD遊戲模式都是基於這樣的退市的遊戲軟體開發出來的,比較典型的就是 id Software and 3D Realms公司相關的遊戲軟體。

  • 圍繞開源周邊服務

第14種開源商業模式是賣認證。軟體本身是開源的但是它所提供的基於該軟體的相關內容或相關服務要收費因為它是軟體和模式的發起者。所以,它可以通過認證的模式來進行收入。經過他認證的體系會更加權威,使用者可以更加放心購買,比如早期的Unix v3 v8的認證,和現在的Moodle 模式。

第15種開源商業模式是賣培訓和周邊的參考資料,開源軟體本身不一定是由公司建立的,但是他可以賣相關培訓和出版相關資料進行收入,例如O'Reilly 出版公司就是以售賣開源書籍著名的。

  • 利用開源社群的使用者流量

第16種是經營開源社群合作來進行收入。例如比較著名的谷歌的開源之夏(GSoC),它的收入模式就是幫助各種社群組織開發者經營活動來實現部門收入。

第17種是售賣開源軟體上的流量賺取費用。軟體本身是開源的使用者流量多了,軟體利用其中的流量進行收入。在谷歌chrome外掛裡面最流行的AdBlock Plus就是如此,每年穀歌都會要付大量的費用來讓他不block來自谷歌的廣告。AdBlock Plus靠此來進行收入。

  • 有償開源

下面兩種都是參與開源專案的公司或個人進行收入的方法。

第18種叫懸賞開源,也就是在開源社群裡面懸賞相關任務,最終開發者完成相關任務。獲得相關獎勵,最終實現個人和公司的收入。比如 Mozilla曾經懸賞志願者或公司去解決它的安全隱患然後付出相關費用。

第19種叫做眾籌。也就是一個開源專案,會他的使用者進行預售籌劃到一定的金額後,再僱傭開源開發者完成這個專案並且以開源的形式開出來,例如OpenGL 4.3 extension for the Mesa librar 就是這種模式開發出來的開源專案。

  • 捐獻

下面的兩種開源都是比較佛系的。不靠軟體本身賺錢,而是靠周邊和捐獻來獲得收入維持。

第20種是接納捐獻來獲得收入。例如 Mozilla Foundation,每年都會受到Google大量的捐贈來維持整個Mozilla基金會的運作。類似還有中國的華人開發者尤雨溪做的VUE也接受了各種公司大量的捐助。

第21種是售賣品牌周邊進行收入,例如 Mozilla Foundation Wikimedia Foundation都有相關的情懷T恤或者馬克杯。最近的Apache Con Aisa 個人票當中的飛盤、貼紙、杯子、帽子,其實都是周邊售賣獲得收入的。

  • Web3 to Developer

第22也是最後一種我非常看好但還是在發展過程當中的開源收入模式,這就是Web3 to Developer。開源社群本身就是一個DAO,只不過目前的開源還很難通過衡量個人的貢獻來獲得收入。開源軟體也很難變成一個像NFT一樣的組織來獲得收入和獲利但是我覺得隨著DAO理論的發展和相關技術的進步一定會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真正實現每一個開源貢獻者勞有所得,每一個開源公司貢獻有所收穫,每一個投資者投資都有回報,這才是開源社群的最終解決方案。

綜上,我花了挺長時間,整理了各種各樣的開源到商業的玩法,我也在Gitee上建立了一個開源商業的專案並把這篇文章和表格進行了開源,歡迎大家在裡面去評論或者PR或者提issue來貢獻,共同把開源社群的商業化做到極致,感謝各位。

專案地址:

https://gitee.com/William-GuoWei/OpenSource_BusinessModel

作者簡介:郭煒(郭大俠)是 Apache 基金會成員、Apache 孵化器導師、ClickHouse 華人社群創始人、Apache Dolphin Scheduler PMC、Apache SeaTunnel (incubating)導師、中國開源社群最佳 33 人、中國 2021 年開源傑出人物。

微信公眾號:郭大俠說開源
熱愛開源的技術黑客的郭大俠分享,深入探討全球開源 商業模式和最新開源社群的討論。

 本文來源於開源精選集《開源觀止》第 4 期,更多精彩內容,請點選下載:

https://oscimg.oschina.net/public_shard/opensource-guanzhi-20220915.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