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收藏】17個XML佈局小技巧

語言: CN / TW / HK

前言

我們開發時接觸最多的就是 xml 佈局了,還記得我們寫Android的第一個 Hello World 嗎,就是通過activity_main.xml顯示出來的。

雖然xml寫的很多,而且也沒有什麼技術難度,但是,這也往往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寫xml不難,寫出好的xml還是得下點功夫了。

什麼算是好的xml佈局呢,我認為核心有兩點,一個是 提升開發效率 ,另一個是 提升app性能 。圍繞着這兩點,我也精心整理出了 17 個xml佈局小技巧,下面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你又掌握了幾個呢?

官網是這麼介紹的:

Space 是一個輕量級的 View 子類,可用於在通用佈局中創建組件之間的間距。

為什麼説是輕量級呢,是因為Space的 draw 方法是空的,也就是什麼都不繪製,只有onMeasure方法測量寬高。

來看下源碼:

public final class Space extends View {


/**
* Draw nothing.
*
* @param canvas an unused paramet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draw(Canvas canvas) {
}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Measure(int widthMeasureSpec, int heightMeasureSpec) {
setMeasuredDimension(
getDefaultSize2(getSuggestedMinimumWidth(), widthMeasureSpec),
getDefaultSize2(getSuggestedMinimumHeight(), heightMeasureSpec));
}
}

所以Space作用於組件之間的間距時,繪製效率更高,特別是在需要動態修改間距時,這點尤為體現。

比如你要動態修改組件的margin,如果用Space來當間距,只需要修改Space的寬度或高度即可,因為減少了繪製流程,所以比重繪其他組件更高效。

使用起來也很簡單:

<Space
android:id="@+id/space"
android:layout_width="20dp"
android:layout_height="20dp"/>

如果你想,Space完全可以替代margin,但是不一定能替代padding,因為padding是內邊距,假如padding有背景色的話,就不能用Space代替了,因為Space的draw方法什麼都不繪製的原因,所以也不會有背景色,除非背景色是在父view裏設置的。

GuideLine

ConstraintLayout自2018年發佈第一個正式版本以來,已經4年多了,它通過扁平化的佈局方式,有效的解決了層級嵌套的問題,不僅比RelativeLayout更靈活,而且性能上更佳,再配合上可視化工具拖拽編輯,效率上也有大大的提升,如果你還沒有用上,建議你一定要嘗試一下。

而在使用ConstraintLayout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同學總是會忽略 GuideLine ,儘管ConstraintLayout已經非常好用了,但是有些佈局仍然顯得有些「笨拙」。而如果你能妙用GuideLine,你會發現,佈局越來越簡單,適配也越來越方便。

GuideLine是ConstraintLayout佈局的輔助對象,僅用於佈局定位使用,它被標記了 View.GONE ,並不會顯示在設備上。

來看下源碼:

public class Guideline extends View {
public Guideline(Context context) {
super(context);
super.setVisibility(View.GONE);
}


public Guideline(Context context, AttributeSet attrs) {
super(context, attrs);
super.setVisibility(View.GONE);
}


public Guideline(Context context, AttributeSet attrs, int defStyleAttr) {
super(context, attrs, defStyleAttr);
super.setVisibility(View.GONE);
}


public Guideline(Context context, AttributeSet attrs, int defStyleAttr, int defStyleRes) {
super(context, attrs, defStyleAttr);
super.setVisibility(View.GONE);
}


//...
@SuppressLint("MissingSuperCall")
@Override
public void draw(Canvas canvas) {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Measure(int widthMeasureSpec, int heightMeasureSpec) {
setMeasuredDimension(0, 0);
}
//...
}

標記為View.GONE是這句 super.setVisibility(View.GONE) 設置的默認值,不顯示還是因為draw方法為空,跟上面的Space同出一轍。

GuideLine可以通過3種不同的方式來輔助定位:

  • layout_constraintGuide_begin 指定距佈局左側或頂部的固定距離

  • layout_constraintGuide_end 指定距佈局右側或底部的固定距離

  • layout_constraintGuide_percent 指定佈局寬度或高度的百分比

同時也可以指定不同的方向:

  • horizontal 垂直參考線

  • vertical 水平參考線

下面簡單演示一下效果:

  1. 箭頭所指處即創建GuideLine的地方,當然也不止GuideLine,比如還有Barrier

  2. 第一個紅框裏是水平參考線,70%定位,用百分比能很好的解決適配問題,而我們常規的做法是使用LinearLayout嵌套然後設置子view的weight,雖然嵌套一層不多,但那也是嵌套,就像懷孕一樣,你不能説只懷了一點點...

  3. 第二個紅框裏是垂直參考線,距離左邊30dp,這種情況適合多個子view向一個目標距離對齊,同樣減少了層級嵌套問題,省得再嵌套一層設置padding,或者多個子view分別設置margin。而右邊如果想要指定一個位置換行,可以瞭解一下Barrier~

xml代碼就不貼了,已上傳到Github,點擊查看

include

當我們在寫一個複雜的頁面時,xml代碼可能有幾百行甚至幾千行,閲讀起來總是很麻煩,如果又有很多的RelativeLayout嵌套的話,各個組件之間依賴關係錯綜複雜,看起來更是頭大,這時候就可以考慮抽取一波,用總分總的模式分為header、content、footer,進一步把內容區抽成一個一個的獨立的子layout,然後使用include標籤把它們分別引進根佈局,這就跟我們項目架構設計一個意思,一個殼工程加n個子模塊。子layout只需要負責處理好自己內部的佈局,統籌交給父layout,這樣總體就比較清晰,想了解細節再去看子layout即可。

比如:

<include layout="@layout/content_scrolling"/>

content_scrolling即是我們抽出去的子layout。

tools:showIn

這個屬性一般是配合include標籤使用的。當我們把子layout抽出去之後,它的佈局是相對獨立的效果,但是總歸要include到根佈局的,如果能在子layout佈局的時候看到它在父layout裏面的效果,那就事半功倍了。

上面的content_scrolling.xml:

實際上佈局只有一個TextView,但是在預覽視圖中還可以看到FloatingActionButton,這就是使用了tools:showIn屬性,當子layout嵌入在父layout中時,只需要使用 tools:showIn 在子layout的根佈局指定父layout,就可以實時預覽在父layout中的效果了。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androidx.core.widget.NestedScrollView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xmlns:app="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uto"
xmlns:tools="http://schemas.android.com/tools"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app:layout_behavior="@string/appbar_scrolling_view_behavior"
tools:context="com.yechaoa.materialdesign.activity.CollapsingToolbarActivity"
tools:showIn="@layout/activity_collapsing_toolbar">


<TextView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margin="@dimen/text_margin"
android:text="@string/large_text"/>


</androidx.core.widget.NestedScrollView>

即:tools:showIn="@layout/activity_collapsing_toolbar"。

ViewStub

ViewStub是一個輕量級的條件視圖組件。在做類似 頁面秒開 這類性能優化時,是比較常見的 延遲加載 手段。

輕量級是因為ViewStub跟Space一樣draw方法為空。

條件視圖的場景比如,當我們需要根據條件判斷來顯示哪個view的時候,一般都會把每個場景的view都寫在頁面中,然後根據條件分別設置view的visibility,這樣做的缺點是,即使view是View.GONE,但是在頁面渲染加載的時候仍會實例化創建對象,並初始化它的屬性,很明顯這是浪費資源的,所以這個時候用ViewStub是一個很好的優化手段。

當我們明確知道需要顯示哪個view的時候,通過ViewStub把實際視圖 inflate 進來,這樣就避免了資源浪費。

只有調用了ViewStub.inflate()的時候佈局才會加載,才會創建對象實例化。

示例:

 <ViewStub
android:id="@+id/stub_import"
android:inflatedId="@+id/panel_import"
android:layout="@layout/progress_overlay"
android:layout_width="fill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gravity="bottom" />

inflate:

    findViewById<View>(R.id.stub_import).visibility = View.VISIBLE
// or
val importPanel: View = findViewById<ViewStub>(R.id.stub_import).inflate()


tools:text

TextView是我們使用的最多的一個組件了,經常有這樣的需求,“標題顯示不下用...代替”,是不是很熟悉。

如果標題是一個動態數據,默認顯示app name,拿到數據後再更新。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在android:text裏面加字符來調試,調試完了再改成默認的app name,其實也不用這麼麻煩,直接默認app name,然後使用tools:text屬性就可以預覽字符超限的效果。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TextView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xmlns:tools="http://schemas.android.com/tools"
android:id="@+id/item_textView"
android:layout_width="100dp"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maxLines="1"
android:ellipsize="end"
android:text="TextView"
tools:text="TextViewTextView" />

默認文案還是用android:text顯示,超限的效果用tools:text預覽即可,實際效果還是android:text,tools:text只是方便我們調試預覽,提高效率,減少編譯等待時間。

tools:visibility

這個屬性是用來預覽不顯示的View。

比如在“個人中心”頁面需要在暱稱後面給個文案提示“開通會員”,默認不顯示,即android:visibility="gone",判斷不是會員後才顯示文案,但是在開發的過程中需要調試會員和非會員的兩種顯示效果,即可以通過tools:visibility="visible"來預覽顯示的效果,省得再編譯運行造數據了,方便又提效。

代碼示例:

 <TextView
tools:visibility="visible"
android:visibility="gone"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background="@color/greenPrimary"
android:gravity="center"
android:padding="10dp"
android:text="開通會員"
android:textColor="@color/white" />

RecyclerView

RecyclerView也是我們使用非常高頻的一個組件了,一般會在xml中這麼定義RecyclerView:

 <androidx.recyclerview.widget.RecyclerView
android:id="@+id/recycleView"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

效果是這樣的:

這樣其實完全看不出RecyclerView在頁面中顯示的效果,只能每次編譯運行看效果,而每次編譯運行無疑會花費我們很多寶貴的時間,下面就介紹幾個可以幫助大家 提效 的屬性。

tools:listitem

我們可以通過設置tools:listitem屬性來預覽item的顯示效果,tools:listitem屬性指定的是一個layout

tools:listitem="@layout/item_main"

效果:

tools:itemCount

預覽item在RecyclerView中顯示設置數量的效果,比如:

tools:itemCount="3"

即會顯示3個item的效果。

tools:listheader

tools:listheader="@layout/item_header"

效果同tools:listitem

tools:listfooter

效果同tools:listitem

tools:listfooter="@layout/item_footer"

app:layoutManager

上面RecyclerView的效果是默認垂直方向的,我們都知道RecyclerView必須要設置一個layoutManager才可以顯示出來,我們通常會用代碼來設置,比如:

mBinding.recycleView.layoutManager = GridLayoutManager(this, 2)


實際上layoutManager也是可以在xml中通過 app:layoutManager 屬性來設置的,比如:

app:layoutManager="androidx.recyclerview.widget.LinearLayoutManager"


默認的LinearLayoutManager是垂直方向的,如果我們想要改方向可以通過 android:orientation 屬性,比如:

android:orientation="horizontal"

這樣就可以在編寫xml的時候順手就加上了,既可以查看預覽效果,也避免了代碼忘記設置的尷尬情況。

app:spanCount

上面的示例中RecyclerView的layoutManager指定了LinearLayoutManager,我們還可以指定為GridLayoutManager,但是GridLayoutManager默認的spanCount是1,如果我們需要設置spanCount為2,那該怎麼預覽呢,這時候就用到了 app:spanCount 屬性,可以指定需要顯示的列數。

app:spanCount="2"

效果:

android:tint

着色器,這個屬性在之前的包體積優化中有提到,可以減少圖片數量,從而減小 包大小

我們通常會用ImageView顯示一張圖片,比如原本是一個白色的返回icon,現在另一個地方要用黑色的了,就不需要使用黑白兩張圖了,而是使用tint來修改為黑色即可,當然,也有侷限,適合純色圖片。

效果:

示例:

 <LinearLayout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marginTop="30dp"
android:orientation="horizontal">


<ImageView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background="@color/black"
android:src="@mipmap/ic_back" />


<ImageView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background="@color/red"
android:src="@mipmap/ic_back"
app:tint="@color/black" />


</LinearLayout>

在appcompat的高版本中已經改用 app:tint 代替。

代碼方式修改tint:

mBinding.imageView.imageTintList = ContextCompat.getColorStateList(this, R.color.greenPrimary)


除了tint還有backgroundTint,效果同理。

使用場景除了上面的示例外,還可以在點贊、收藏這類場景的顯示上使用。

android:divider

LinearLayout也是我們使用非常高頻的一個Layout,下面介紹兩個個少為人知的屬性。

相信很多人都用View寫過分割線的效果,類似這樣:

      <TextView />


<View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1dp"
android:background="#EEEEEE" />

<TextView />

如上,當有多個TextView之間需要添加分割線的時候,就只能一個一個複製,複製其實也沒什麼,就是代碼看起來不優雅。

其實有個比較優雅的辦法,LinearLayout可以通過 android:divider 屬性添加分割線,結合 android:showDividers 屬性即可達到效果。

xml:

    <LinearLayout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margin="20dp"
android:background="@drawable/shape_radius5_white"
android:divider="@drawable/shape_divider_linear"
android:orientation="vertical"
android:showDividers="middle" >


<TextView
style="@style/MyTextView"
android:text="刪除個人信息"
app:drawableStartCompat="@mipmap/ic_helper" />


<TextView
style="@style/MyTextView"
android:text="註銷賬户"
app:drawableStartCompat="@mipmap/ic_helper" />


<TextView
android:id="@+id/tv_about"
style="@style/MyTextView"
android:text="關於我們"
app:drawableStartCompat="@mipmap/ic_helper" />


</LinearLayout>

shape_divider_linear是分割線的樣式: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layer-lis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item
android:left="50dp" >
<shape android:shape="rectangle">
<solid android:color="#F6F6F6" />
<size android:height="1dp" />
</shape>
</item>
</layer-list>

效果:

showDividers有4個選項:

  • middle 每兩個組件間顯示分隔線

  • beginning 開始處顯示分隔線

  • end 結尾處顯示分隔線

  • none 不顯示

其實舉一反三,除了分割線,View之間的間隔也可以這麼實現,省得每個子view都要寫margin。

android:animateLayoutChanges

animateLayoutChanges 屬性是ViewGroup裏面的,主要是在子view的添加和移除時,添加一個默認300ms的漸變動畫。

代碼:

android:animateLayoutChanges="true"

效果:

默認添加移除操作是比較生硬的,加上動畫之後體驗上會好很多。

當然,如果你想修改默認動畫也是可以的。怎麼修改?沒有比學習源碼更直接的了。

源碼:

case R.styleable.ViewGroup_animateLayoutChanges:
boolean animateLayoutChanges = a.getBoolean(attr, false);
if (animateLayoutChanges) {
setLayoutTransition(new LayoutTransition());
}
break;

當animateLayoutChanges屬性值為true時,調用 setLayoutTransition 方法,並傳入一個默認的 LayoutTransition 對象。

LayoutTransition對象用於構造動畫,跟一般的動畫使用差不多,感興趣的可以看下官方文檔或者跟下源碼。

自定義LayoutTransition對象之後,調用 ViewGroup.setLayoutTransition(LayoutTransition) 即可。

android:foreground
android:foreground="?android:attr/selectableItemBackground"

在Android5.0以後,給View加上這個屬性之後,點擊時默認會有一個水波紋的效果,一般可點擊的View默認都有這個效果,比如Button,一般通常會在自定義的item view上加上這個屬性用來提升用户體驗。

最後

如上,本文一共介紹了17個在日常編寫xml的過程中對 提升效率提升性能 的屬性,如果你也有心得,歡迎評論補充。

如果本文對你有一丟丟幫助,也感謝點贊支持~

Github

http://github.com/yechaoa/MaterialDesign

作者:yechaoa

鏈接:http://juejin.cn/post/7145861715798802462

關注我獲取更多知識或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