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一張紙-不爭連紙都沒有-立足當下-觀測未來-33歲前端程序員年終總結
highlight: atelier-plateau-light theme: devui-blue
文章基本按照時間順序,約5千字,內容講的是:一場意外被辭,一場説走就走的旅遊,一份5年親密陪伴,下水撈過魚,吃了“金蟬子”,野外路過營,舉辦了幾次技術直播,7個月成為了掘金優秀作者,我會簡單陳述一下2022,希望明年總結能有一些精彩。
因為是參賽文章,所以希望您能
點贊、評論、轉發或者
評論666
離職背景
程序員被忽悠,期權大餅香不香
兩百多萬的期權誘惑
200萬有多少呢?大概一整個行李箱,剛好裝滿。
可能你感覺200多萬不多,但我很動心。
因為hr百萬的承諾,離職來的這家創業公司。提前透露結局,最後是一場空。
所以當你面對要期權還是要現金的問題的時候,這個需要結合個人情況。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口頭承諾不如一張紙來的實在
一些有關期權的問題
需要知道一些內容,簡單寫一寫: - 公司期權計劃,在哪裏上市,計劃分幾次授予 - 期權份額,每次授予的時間和條件 - 如何行權 - 期權回購 - 離職時期權是否作廢還是回收,回收價格
依舊打雞血的996,充實而滿足
這家公司996對我來説,也不算特別累。大多時候人生是一種態度,我拒絕做老油條
,充分利用好平台
,讓自己做大做強
,基本上能抓住的機會都想爭取一下。
上一家公司是4個運維,幾個架構師,2個網絡,2個Dba。這次還在架構部門,不過這次也不同。
上一家公司技術中台構成:
mermaid
graph TD
技術中台 --> 運維
技術中台 --> 架構師
技術中台 --> 網絡
技術中台 --> DBA
在這家公司,我負責devops產品設計、開發(這正好和我的研究生畢業論文一致),負責所有前端同學的開發工作,下面有4個產品線19個前端研發。
其中devops基本流程如下:
整體功能很多,我僅僅以其中一塊功能的效果展示一下:
如上圖所示:研發雲是用户操作管理界面,負責 - build product - push product - manage k8s
新公司技術中台大體類似,基本上是:
```mermaid graph TD 技術中台 --> 運維 技術中台 --> 中間件團隊 技術中台 --> 網絡 技術中台 --> DBA 技術中台 --> 效能團隊
``` 架構上區別不是很大,其中組織架構上不同的是: - 效能團隊,負責UCP(研發管理系統),包括研發管理和維護; - 中間件團隊,負責中間件es/kafka/sentinel/hbase/obs/redis/skywalking等,包括研發管理和維護;
除了架構的不同,微觀上我在這家公司的職能也出現了變化。我不再負責前端團隊,不用再給下面的人打雞血,求加班。雖然偶爾會幫業務解決個問題。但更多的時間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雖然不用逼別人加班了,可完全還是996的模式。
下面介紹一下我在這家公司都做了哪些內容。
維護老系統
到哪家公司,都難免要填坑。 老系統還在運行,當時偶爾維護老系統,分別是: - dbms - kbx---es
一個是angular和vue兩個版本的dbms,也就是數據庫管理系統。
另外一個是react的es管理系統,常見es的查詢,導入和導出。
徹底填好是一種辦法。大多數人都想要重建,這確實是一種辦法,無可奈何之間,就一定要耐心。
這兩個系統都包含了常見的組織架構角色權限、列表詳情。這就很容易和別的系統出現“鴻溝”。我們也很自然的想要重建。當時還從上一家公司“挖”一個同事來幫我,他的到來確實讓我輕鬆很多。
但這些老系統還是猶如懸在腦袋上的達摩克利斯的劍,總有“意外之喜”會時不時蹦出來,讓人“負重前行”。
“重新造輪子”,但是説服公司,需要綜合考慮成本等多個因素。
搭建三套系統
在這家公司主導設計搭建了三套web系統(為什麼不是一套而是多套,這個有強烈的研發人員的因素在裏面),包括: - redis管理系統 - obs管理系統
其實跟常見的管理後台很相似,基本是登錄-列表-詳情加上表單創建編輯那一套。
然而,每次做一個系統,理需求,做設計,畫交互,寫代碼,上線,都需要認真“揣摩場景”。
雖然整個過程還是老樣子,但多一些“用心”去做,收穫可能會更多,比如更多的瞭解了系統架構中中間件以及緩存系統的重要性。
新建三個一級頁面
除了這兩套系統,公司本身也在使用apm產品中的skywalking。
skywalking確實是很經典的開源產品,也能解決一部分企業問題。 但skywalking更像是一個“拼湊”出來的產品,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的ui界面非常不友好。限於skywalking缺點,我們做了二開,開發了三個頁面: - 錯誤大盤 - 應用拓撲 - 核心鏈路
錯誤大盤功能介紹
為什麼要做錯誤大盤,其實更多的是想讓: - 研發更快地看到錯誤,及時跳轉 - 業務負責人及時“guance”錯誤的趨勢
應用拓撲功能介紹
這裏用到了圖數據庫nebula,同時對是圖還是樹做了一些思考。
需要提及的是,Skywalking內置了服務拓撲關係,但性能非常差,這也是我們開發上述功能的原因,為了提高這部分的處理性能,我們採用了Lambda架構,週期性生成拓撲快照,同時與增量拓撲疊加實現拓撲結構查詢功能。
恰逢這個時候看了全球運維大會,其中時序數據庫TD engine的陶總的創業精神,深深的感觸到了我。
在今年8月份,我還參加了TD engine的3.0發佈會,左邊的是我。
也再次聽到了陶老師激情的演講
核心鏈路功能介紹
由於系統的複雜性以及告警規則設置的差異性,線上告警是經常發生的,為了避免被告警轟炸,又開發了核心鏈路監控功能,僅關注核心鏈路請求響應時間、錯誤率兩個重要指標,通過這兩個指標可以快速判斷業務主流程是否正常。
核心鏈路也是這個時候做的。我的有關apm的思考也來源於此。以往文章有過敍述,這裏就不贅述了。
上午還在對需求做規劃,中午就被提了離職
魏總是直接負責整個架構、運維、中間件團隊,也是我這幾年的領導,中午告知我,他被辭職了。。。
老大被辭,資本寒冬,業務不佳
大家都人心惶惶,畢竟公司“業務轉型”今年也不是第一次。公司對我也沒要求,上面無需求下來,下面業務也在停滯,很多研發整天都無事可做。
一張廢紙,匆匆離場
兩週後,公司給了N+1和一些假期,中間我也不去公司上班。
黯然離場 準備去散心
程序員搞旅遊,説走就走
我很怕冷,當時已經冬天了,自14年從馬來西亞回來之後,就再也沒有過長的旅遊過,於是想出去轉轉。
經過比對,選定了雲南這個地方。當時離職有10W+的補償,自己做了2W的預算,報了團。
第一站昆明,四季如春,有點慢,很靜。
第一次知道昆明,是09年在一篇國家二級筆譯備考文章中,當時文章描述昆明四季體感如春。
正好也適合中轉到其他地方,我看了一下機票,選擇了晚上兩個小時的那班飛機。
大興機場
以前兩耳不聞窗外事,還沒去過大興機場。
昆明海埂大壩
這裏生活節奏和北京比,沒有那麼快,也很安靜。我在昆明第一站是海埂大壩,據説海鷗是從西伯利亞過來的。
我隨手拍了幾張照片。
第二站楚雄
在靠山的類似小山村的地方,我們住了下來。
晚上我出去遛彎,這裏有家特別好吃的兔肉店,去了的同學可以搜一搜。
其他地方:西雙版納、麗江、大理古城、茶馬古道、玉龍雪山
然後還去了雲南旅遊基本都不會錯過的,麗江古城、洱海、大理古城、玉龍雪山以及西雙版納。
其中西雙版納是邊境,所以這邊會管控稍微嚴一些。
程序員養寵物,Ada5歲了,給小美女找個男朋友
下圖下面的小狗狗,便是這裏的主人公ada(名字源於一種編程語言)。
算一算,ada陪伴我已經有5年了,也到了該生育的年齡了,家有萌寵且有意向的小夥伴可以私聊我。
剛出生時,Ada是這個樣子。
四五個月大的時候ada已經基本能分辨出廁所、陽台、廚房這些詞語了。
北京第一場雪後的Ada
應該是2月份北京的第一場雪,我就帶她出去了“踩雪”
北京夏天貪玩的Ada
ada非常喜歡在草地上玩,今年我經常跑步的河邊在修路,不是很適合跑步,所以我倆今年散步多一些。 我會在散步路邊一個草坪上,把她放開,讓她自由自在一會兒。
在家悠閒自在的Ada
ada在游泳
ada變裝
ada在露營
更多有關養寵物的事情,小夥伴可以私聊。
程序員搞可觀測性,觀測未來,走好每一步
19-21年一直在業務和架構的線上,工作變動後,要做可觀測性“步道師”,一下子還是很難轉變的。 今年基本上,可以分為這幾塊: - 技術交流 - 解讀源碼 - 文章輸出
程序員搞技術交流,從忐忑到自信
這一年技術分享比較多,接觸了:字節APM團隊、美團、去哪兒等眾多公司,瞭解到了不同公司對於這些方面都存在各自的痛點:
- 用户體驗,rum
- 系統性能,apm
- 日誌治理,logs
- 告警轟炸,alert
- 平台割裂,data
以上這些,都是多年來互聯網快速發展帶來的經驗和痛點,很多公司都或多或少的存在。
優勢很突出,缺點也很明顯
k8s是非常明顯的短板,所以在23年第一個Q一定要將cka拿下。
程序員搞寫作,菜鳥小白變優秀作者
從2022年5月份開始接觸寫作平台,開始了在平台的寫作。
寫作能將平時的思路做一個梳理,也能把一些經驗教訓分享出來,而不是單純的依靠平台自吹自擂。
很多情況下,要杜絕一年工作重複了十年情況的出現,就一定要多思考,雖然一思考上帝可能會發笑,但成長總要栽跟頭,不突破舒適區,永遠不知道哪種死法更快。
程序員搞直播,興奮但平穩輸出
有多次直播,目前還有印象的是: - 《觀測雲有觀點》 - 《如何藉助saas服務提高用户體驗》
此外,在今年的最後一個月,我在極狐還有一場有關研發管理效能的直播。也歡迎大家到時候來捧場。
掘金文章輸出
掘金平台
經過6個多月的時間,最終成為了優秀創作者。 哈哈,手動給自己點贊。在決定更要寫技術文章時,我給自己的定位是“步道師”,要更多的人注重提高研發質量,更多的人關心到前端同學的艱辛。
這裏我首先選擇了掘金平台,當然我在其他平台上也有嘗試,不過就不在這裏贅述了。我只介紹我對掘金的一些看法。
首先掘金確實是一個還算很可以的技術平台,上面已經積累了很多優秀的人和團隊,他們分享的內容也都讓我受益匪淺。
其次,掘金在前端領域內容的聚集相對比較多,雖然同質化嚴重,但是我們也都有自己的判斷,文章內容質量高低,是摘抄知識點,還是真實案例總結,基本能篩選看出來。
最後,掘金也有相對比較負責的快速運營團隊,他們的人都非常有責任,既相對保守,又相對開放,是一個在成長中的平台。
文章統計數據
我自己在掘金上,基本還是按照一週一篇的節奏,今年總共輸出大概30篇文章,每篇閲讀量基本在8千左右。
這中間也有感動
第一,我的母親大人,妹妹,也時刻關注着我,我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個沸點,下面人的每一個評論,她們基本每天都在翻看。有時候,還是老媽提示我,有人要轉載文章了,我才發現。
第二,我的幾位同事,基本每一篇技術步道文章都會積極轉發到朋友圈。他們的轉發和傳播,也是一種認可。
第三,掘金團隊,不知道他們能否看到這塊內容,掘金創作平台的流量扶持,以及創作平台的進步。我經常打錯別字,但平台總能友好的提示出來,給出合理的建議。而且,每次我發完文章,很快就能夠得到審核並推薦上榜,這其中跟運營團隊的工作時緊密合作是分不開的。這裏有人可能會説,這是在拍馬屁,但掘金平台對我的流量扶持,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此,也感謝掘金的運營團隊。
創作等級
經過7個月的努力,終於成為了優秀創作者。
當然,越往後,升級打怪也越難,小試牛刀了半年後,我也會繼續努力,輸出一些新鮮內容到行業。
掘金改版
我注意到的,中間掘金進行了一次改版,不僅有創作等級,還有掘金社區活躍等級。 顧名思義,就是在社區是否活躍。
我累計簽到216天,連續簽到209天,
經過7個月的努力,我也從小白,升級到了“傑出掘友”,也有了一些隨之而來的權益。
不過和上面的創作等級權益一樣,很多權益還在建設中,也希望掘金在這方面有更多的輸出。
源碼解讀
今年看的源碼不多,基本上就兩個,而且也只是範範的看: - dataflux-rum - datadog/browser-rum
明年下半年的目標是將其中的源碼做一個梳理,弄一個源碼解讀的系列出來。
dataflux-rum
這是觀測雲的前端可觀測性(監控、埋點)工具,因為是年終總結,為避免營銷嫌疑,所以不在這篇文章中闡述。
程序員搞裝備,辦公必備
換電腦
還在回想當時在人工智能課上,做圖像識別時,卡卡卡的電腦。這次咬牙一狠心,買了64G的mac book pro。
不過因為是教育款,有2600的優惠和899的耳機。因為是定製款,所以到貨前後花了三週。
這裏有個白嫖小策略,如果到貨時間很長,你可以先在實體店購買,有兩週的退貨時間。
還有一個省錢小妙招,除了教育優惠,每年返校期間,蘋果還有返校優惠,優惠力度基本是一個899的耳機
加屏幕
其他運動點滴
程序員開始跑步
今年基本沒有跑步過幾次,2020年跑步153公里,2021年跑步38公里,但是今年卻只有30公里。跟着小夥伴參加過一次北京馬拉松,深受震撼,給自己立一個小flag,每週跑一次5km。
今年聖誕節,參加了keep的聖誕跑,我跑了5.21公里。下圖是獎牌照片。第二個是小夥伴送我的聖誕禮物,這裏是一個諧音梗,獅子對應事,花生對應發生,就有了好事發生的寓意。
打網球
打過四次網球,每次約一個小時。我是小白,剛入門,在我周圍有兩個不算遠的網球場,有小夥伴可以一起。
羽毛球
羽毛球只打過三次,大約每次半個小時,給2023年立一個小flg,更多的運動。
散步
2020年33公里,2021年156公里,2022年209公里,2023年還要繼續保持。
北京爬山
因為疫情,除了雲南旅行外,今年只去過: - 百望山 - 鳳凰嶺 - 香山 - 動物園
看到了從來沒見過的大熊貓
遊玩
除了雲南旅行,就單純遊玩來説,今年去了: - 歡樂谷 - 環球影城 - 南鑼鼓巷(週末散步)
電影、電視劇
因為covid,所以今年線下只有北京過年時看過一次電影。線上電影可能多一些,愛奇藝、騰訊、優酷都弄了會員,基本好萊塢大片都會看,但今年更多的看了一些國內電影。 有關電視劇,今年海外美劇看的很少。
音樂
音樂方面,今年更多的迴歸了中文歌曲,尤其是我小時候的老歌,比如 - 新鴛鴦蝴蝶夢 - 大海 - 黃昏
而且歌曲,我喜歡上了民謠,自己還錄製了二十多個SSS級別的歌曲。
看書
今年開始看一些統計學的書,買了很多書,也都只是偶爾有興趣才會看看。
實體書確實太貴了,電子書雖然便宜或者免費,但是電子書很難“隨手拿來”,而我的教訓是,電子書大部分時間都在“吃灰”,而實體書還有機會看一看。
其他
因為在家辦公的時間多了,夏天辦公基本在陽台,所以有更多的機會拍照。
從我家樓上看下面,車水馬龍。
雖然跑步的時間少了,但在散步或跑步的時候,也偶爾能看到很美的夕陽。
過生日時,小夥伴買了顏料,我們一起混合燃料,做的流體暴力熊,也可以説是獨一無二吧。
散步時的夕陽
也有兩三次,也會帶着電腦,到野外露營,不過辦公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野外辦公確實也別有一番風味,為了省事我還弄了海底撈的外賣。
下班回家時路上的天空,路燈初上,露着若明若暗的燈光,還有那靛青色的天空,很靜,也很冷。
陽台種了一些草和檸檬
難忘的生日
今年飲食平穩,只吃了三次德川家,幾次羊排,適當的捱餓,不過還是有一些油膩(吃乾煸牛蛙次數較多)。
炸螞蚱,這是小時候收莊稼時難得的美味,我也偶爾試試烤雞翅
網購了“金蟬子”
很多人説吃”金蟬子“不妥,所以此處不貼圖,不過我從網上買的都是活的。
明年計劃
上面也提到了,能明確想到的有: - cka是一個方向(重點不是考試,而是通過過程強化能力) - 跑步是一個方向(重點不是歷程,而是逐漸增加體能) - 提高網球、羽毛球的次數(提高自身身體素質) - 提高公共演講水平,舉辦幾場有影響力的大會 - 考慮南京或者杭州旅遊(需要到南京去還願)
總結
生活需要儀式感,工作讓人充實,快樂與價值需要自己創造,我們都該立足當下,觀測未來,走好每一步。
本文是「回顧2022,展望2023,我正在參與2022年終總結徵文大賽活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