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收入破1.5億,2022年了居然敢獨霸品類“吃獨食”?大廠們坐不住了

語言: CN / TW / HK

「 點選上方" GameLook "↑↑↑,訂閱微信 」

十年前,當微軟帶著劃時代的Windows 8作業系統驚豔亮相時,不少使用者卻在抱怨“為什麼紙牌不見了”。從1990年首次亮相開始,Windows附帶的《紙牌》在不少人眼中堪稱電子遊戲最經典的模樣,尤其是在網際網路尚不普及的早期,這款本地遊戲幾乎承載著一代人的遊戲啟蒙。

不過,這樣的抱怨更像是一場誤會。因為在Windows 8時代,微軟第一次把《紙牌》抽出來進行了大幅重做,在全面煥新美術並新增新玩法後以《微軟紙牌合集》的名義免費釋出,並首次引入廣告變現,為這款經典的桌面遊戲打開了商業化的道路。

然而進入手遊時代,這個經典的休閒品類比起三消這樣的時代寵兒而言似乎有些掉隊,尤其是對國內許多00後而言,甚至可能都未曾見過紙牌遊戲的模樣。但其實,在海外市場,對紙牌品類的手遊商業化探索從未停歇,而從營收表現來看,最賺錢的紙牌手遊甚至比時下大熱的合併手遊更能吸金。

而之所以紙牌品類暫時還沒能像合併品類一樣受到如此多關注,是因為儘管已有不少休閒大廠出手,但從微軟手中接過紙牌大旗的Playtika在2022年的今天,仍然在這條賽道上“吃著獨食”。

      頭部產品月入1.5億,紙牌成Playtika新搖錢樹

Sensor Tower資料顯示,目前紙牌品類月營收最高的是Playtika收購的Supertreat推出的《Solitaire Grand Harvest》,8月營收突破1.5億人民幣,雖不及三消霸主King的《Candy Crush Saga》7.5億人民幣的月流水,但已經超越了合併品類剛剛完成營收榜首交接的《Merge Mansion》和《Merge Dragons!》。

不過,當GameLook把紙牌、三消、合併三大品類營收前二十的產品月流水分別相加時,發現了一個更有趣的現象:《Solitaire Grand Harvest》的8月營收在紙牌類TOP 20手遊總營收的佔比竟高達54%,遠高於三消和合並品類營收冠軍遊戲在TOP20收入佔比的29%和26%。而 《Solitaire Grand  Harvest》 的單月營收更是達到了紙牌休閒遊戲第20名的450倍,相比之下另外兩個品類的冠軍營收只是第20名的50倍。

更重要的是,過去五年間, 《Solitaire Grand  Harvest》 營收竟一直逆勢持續創下收入新高,大有“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趨勢。由此也不禁令人好奇,為何這款老產品的營收在競爭激烈的休閒手遊市場仍能一騎絕塵?

事實上,就產品本身而言,《Solitaire Grand Harvest》並沒有展現出太多獨特之處。從產品命名中可以看出,這是一款融合了紙牌與農場經營兩種玩法的產品。雖然微軟在Windows中將“Solitaire”翻譯為了“紙牌”,但嚴格來說,它在英文世界裡主要還是指代單人接龍玩法。

但與Windows中難度相對較高的《紙牌》和《空當接龍》相比,手遊化的“Solitaire”選擇了最為簡單的“Tripeaks”玩法,玩家只需要以牌庫中的明牌為起點,按照1-2-3或3-2-1的順序消除牌堆中的所有牌即可通關。

也正是這種和三消一樣最簡單的紙牌玩法,使得這一品類在融合其他玩法方面具備了足夠的拓展可能性。例如《Solitaire Grand Harvest》就是通過完成接龍來解鎖農場經營中的各種耕種、養殖元素,而營收排名第二的《Tiki Solitaire TriPeaks》則融入了類似環球旅行的世界探索元素。

顯然,在並沒有足夠產品區分度的情況下,《Solitaire Grand Harvest》能讓Playtika“吃獨食”,原因自然是在產品之外。

      左手倒右手?技術+生態齊發力

談到超休閒遊戲,買量是繞不開的核心命題,甚至可以說,營收表現能否平衡買量成本,就是休閒遊戲的生命線。而在買量成本高企的當下,Playtika這樣的大廠自然也就更佔優勢——通過大量投資AI技術,這家公司已經擁有了成熟的Playtika Boost平臺,甚至可以精確地瞭解到玩家何時停止遊戲、何時付款等一系列使用者行為,輔助運營決策。

另一方面,Playtika已經建立起的遊戲生態也是《Solitaire Grand Harvest》突圍的關鍵。

此處的遊戲生態包含兩個層面。其一是使用者生態,即通過三消等其他品類積累起的休閒玩家,使得Playtika擁有優質而巨大的休閒遊戲使用者池,這也幫助其建立了一個繁榮的玩家社群,只要玩家一直留存在Playtika的遊戲中,即使他玩的是A遊戲,也比一般買量所獲得的使用者更容易快速有效地轉換為B遊戲的玩家。

其二則是產品生態。基於海量的產品矩陣,Playtika在商業化推廣過程中廣泛採用了交叉推廣的方式,即將A產品的廣告用作B產品的廣告變現內容,實現廣告位的內部迴圈。同時,Playtika也經常將交叉推廣的兩款產品結合起來做廣告創意,實現1+1>2的傳播效果。

也正是基於這套商業邏輯,除了帶來《Solitaire Grand Harvest》的巨大成功,Playtika也正試圖在紙牌賽道上開啟更多嘗試。

      歐美大廠競相湧入、中國公司也在試水,融合力度仍待持續摸索

儘管Playtika目前仍然在紙牌賽道上獨領風騷,但並不意味著這個榜首的位置可以高枕無憂。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休閒巨頭也將目光投向了這片在Windows系統的薰陶下已經相當具有玩家基礎的細分市場。

看著Playtika一直吃獨食、日子過得越來越滋潤,近期另一家歐美休閒遊戲大佬就坐不住了。

比如Playrix正在海外測試一款名為《Fishdom Solitaire》的產品,從命名便可看出這是Playrix旗下熱門IP《夢幻水族箱》的衍生產品。除了採用Tripeaks玩法,這款遊戲在其他方面幾乎都和《夢幻水族箱》如出一轍,玩家既可以解鎖各種水下生物和裝扮,也可以在接龍之餘,體驗穿插其中的拔籤子等經典迷你小遊戲。

《Fishdom Solitaire》實機演示

從商業角度來說,這樣的嘗試無疑頗具戰略價值:一方面,可以大量複用的工業化素材有效降低了遊戲的開發成本和試錯成本;另一方面,曾經的《夢幻水族箱》玩家幾乎可以無縫迴流到這款新遊戲中,基於Playrix 的玩家與產品生態,其買量壓力相較新公司的新紙牌玩法產品無疑要減輕不少。

更重要的是,作為一款IP衍生產品,《Fishdom Solitaire》如果能取得成功,無疑為今後Playrix旗下更多經典IP的融合創新打開了一條可以快速複製的工業化生產線。因此,儘管才剛剛開始測試數月,且在不少國家和地區尚處於預註冊狀態,但從已經逼近Top10的月營收來看,《Fishdom Solitaire》顯然擁有足夠的市場潛力,也很有可能開啟Playrix自身的IP衍生遊戲的潮流。

另外,目前位居紙牌休閒遊戲月營收第7位的《Fairway Solitaire》就是來自Big Fish的產品,而位居第6位的《Pyramid Solitaire Saga》則是來自三消霸主King的產品。值得一提的是,從Saga這個尾綴可以看出,King也希望將自身的IP觸角伸向紙牌賽道,對Playtika而言,無論是Playrix、King還是Big Fish,都是絕對值得警惕的對手,畢竟這三家公司在產品池和使用者池上同樣不落下風。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條賽道的頭部探索者中,也驚喜地出現了中國廠商的身影。

目前位居月營收第3位的《Solitarie Home Design》便是此前GameLook曾報道過的來自北京貝塔遊戲的紙牌+家裝融合遊戲。這款玩法休閒、裝扮自由且劇情拉滿的產品精準命中了海外女性玩家的幾乎全部痛點,因而在去年開始買量後迅速進入高速成長期。

不過,隨著大廠們的相繼發力,以及產品本身略顯過重的玩法,這款遊戲在今年3月達到營收峰值後開始緩慢下滑。

在GameLook看來,這一現象也體現出超休閒遊戲在進行融合創新時所面臨的力度難題。以Playtika大獲成功的《夢幻花園》為例,這款耦合了花園經營+三消玩法的產品,ARPU值達到了傳統單一三消產品的5倍,有效通過玩法融合實現了遊戲深度和玩家粘性的提升。

然而,三消是一個本身具有原始三消教育基礎的品類,因而較深的玩法融合也能讓玩家較快上手。而紙牌玩法特別是Tripeaks玩法對不少玩家而言並無接觸經歷,因此在進行玩法融合時,就容易在使用者接受度問題上出現瓶頸。

但另一方面,如果完全放棄玩法融合,又會導致遊戲缺乏核心競爭力與賣點,廠商也將難以負擔買量成本。所以,對後來者而言,想要在包括紙牌在內的諸多新興超休閒賽道上突圍,融合玩法依然是道必做題。但隨著頭部廠商競相入場、試錯空間被進一步擠壓,如何找到融合玩法的最佳力度,或許將更考驗包括中國廠商在內,更多後來者的智慧。

·····  End  ·····

GameLook 每日遊戲產業報道

全球視野 / 深度有料

爆料 / 交流 / 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  igamelook

廣告投放 :  請加 QQ:1772295880

       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 訂閱微信公眾號

····· 更多內容請訪問  www.gamelook.com.cn   ·····

Copyright  ©  GameLook ®  2009-2022

            覺得好 看,請點這裡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