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上漲壓力大!CPI飆近9年新高 外食費也創高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2.84%,漲幅不只較上月擴大,更創下近9年新高紀錄;與民眾生活切身相關的外食費年增率則達1.65%,創逾2年半新高,顯示國內物價上漲壓力仍大。
今年以來,CPI屢次突破2%的通膨警戒線,11月更是第6度超越2%,令外界憂心通貨膨脹將持續升溫。主計總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通膨跟物價上漲不一樣,須具備全面、持續且顯著等條件,目前國內沒有通膨現象,但物價「上漲力道是比較大一點」。
曹志弘說明11月CPI漲幅持續擴大的3大原因,一是國際原油價格相對高檔,二是水果仍受到天候因素影響,價格居高;第三,國內疫情趨於穩定,餐飲業業績回溫,小吃店、餐飲業者陸續反映食材成本、調漲價格,使得外食費漲幅達1.65%,為2019年5月以來最大漲幅。
進一步觀察外食費中漲幅較顯著的項目,曹志弘指出,中式早點、火鍋漲幅均超過3%,分別達3.2%及3.1%;據火鍋業者表示,進口牛肉價格很貴,因而適時反映成本。
媒體關切,CPI漲幅節節攀高,是否意味國內通膨壓力持續升高,曹志弘回答,光是油價、水果、外食費、蔬菜及機票5項,對CPI總指數上漲2.84%的貢獻就超過6成,成為推動物價上漲主要力道。
不過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CPI漲幅已經趨緩,11月跌破3%、降至2.77%。
曹志弘說明,先前漲幅大且權數重的豬肉,隨著供給慢慢恢復,價格也趨於平穩,11月上漲6.71%、與上月差異不大;雞蛋漲幅則從10月的5.69%大幅彈升至11月的11.27%,原因是天候轉冷,市場需求提升所致。
至於12月物價漲幅是否續創高,曹志弘認為,11月下旬到12月初,國際油價顯著下跌,而政府為了穩定國內物價,12月1日起調降大宗物資關稅,其中汽柴油調降貨物稅有助於減輕CPI及躉售物價指數(WPI)的壓力,「12月CPI應該不會再擴大」。(中央社)
→緊抓話題熱點,與你討論全球大小事!點我追蹤【
】
人氣點閱榜
具俊曄不返台?突爆「超大喜訊」 S媽落淚揭大S近況
2022/05/25 22:38
獨/《營業中》收視佳!確定延長到20集 將製作第二季
2022/05/25 20:48
陳亮達車禍前才一起吃飯 嬤悲憶愛孫「最後遺言」
2022/05/25 21:08
大雨狂炸!新北多處淹水 水災應變中心三級開設
2022/05/25 19:30
估「北市疫情洪峰已過」 柯文哲:高原期恐還要再4週
2022/05/25 17:34
好羨慕!全聯開出千萬發票 幸運兒買鮮奶抱走大獎
2022/05/25 17:29
全民「快篩陽=確診」將上路 金管會:防疫險應理賠
2022/05/25 18:04
駁偷跑!新北加碼再送2支 65歲打疫苗「可領4快篩」
2022/05/25 16:07
支持者擠爆黨部!蔣萬安正式出戰喊:一定讓藍天再現台北
2022/05/25 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