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都是公司的,技術才是自己的! | 掘金年度徵文

語言: CN / TW / HK

昨日聽聞某公司98年姑娘的噩耗,再結合自己的經歷,深感:工作都是公司的,健康和技術這些才是自己的!拼命為資本打工,到頭來不過是肥了資本家,苦了自己!願天堂沒有資本家的壓榨!

最近平臺在徵文,寫年度總結,我也心裡癢癢。但是看了各位大佬的總結:

  1. 粉絲數萬
  2. 閱讀量上百萬
  3. GitHub幾千star
  4. 副業月入上萬
  5. 炒股還能再賺幾十萬

一度嚇得我不敢動筆,因為這些我都沒有!!我只是一個被焦慮驅趕著的底層技術人😭

我的2020是從糟糕和憤怒中開始的,一切都源於一次績效談話:

領導:“Dennis,今年你的績效非常好,漲薪是xxx”

我:“哦。。。” (沒有升職,漲薪不過是公司平均數,雖然對這個結果有過預期,但是心裡還是很難受)

領導:“你有什麼想問或者想說的嗎?”

我:“沒有。。。” (說什麼呢,你這只是通知我結果,又不是跟我商量,我說啥有用嗎,還不如不說,難不成罵你一頓?)

領導:“嗯。。。Dennis。。。大家雖然都知道你技術很厲害,但是都是你周圍的同事知道,有時候跟上面領導搞好關係也是很重要的!”

我:“哦。。。”(你是也覺得這個對我不公平嗎,所以補這麼一句,我沒問原因,我也不想知道原因,你還補這麼一句,是覺得準備了一堆PUA的話語沒了用武之地嗎?這是叫我接下來要注意跪舔領導,好升職加薪嗎?)

這次談話全程我沒說幾個字,但是心裡很憤怒!我是2017年5月加入這家公司的,之前是在上海,因為結婚了,想著回成都安家就到成都找工作了。找的時候很隨意,總共面試了半個月吧,拿了幾個offer,包括某二線大廠,經過比較,覺得外企不加班,工作環境也還可以,薪資也能接受,就來了這裡。

當時進來的時候是個新專案組,除了上面提到的領導,我是成都第一個前端,後面又加入了一些小夥伴,最多的時候,我們組前端有10個。我們這個專案組從一開始成立就是公司的開荒團隊,基本都是做新專案,上面老闆有了什麼新想法都會扔給我們實現。使用的技術棧我們也沒有決定權,基本都是美國架構團隊決定的,所以第一個專案用的是Ember,估計很多小夥伴都沒聽說過,後面幾個專案才引入了React,還用React-Native做過APP。因為東西基本是新的,我入職最早,而且技術上也有點底子,學東西也快,所以可以不要臉的說,後面加入的小夥伴或多或少我都帶過,以致於坐我旁邊的小夥伴說:“Dennis,我來這裡兩年多,感覺沒學到什麼東西,唯獨從你身上學了不少!”

2017年這半年專案有點亂糟糟的,美國架構團隊主導,還跟美國同事合作,有時差溝通不方便,效率很低,感覺沒弄出什麼名堂。2018年慢慢的我們有了些自主權,專案算是進入正軌了,這一年我也全身心投入工作,任務專挑難的,產出高,BUG還少。我們一個迭代三週,我經常是三週的活兒一週多就幹完了,於是我又去領下個迭代的任務,最多的時候我完成的任務超前兩個迭代😳還發生過其他小夥伴去領下個迭代任務的時候,發現被我領太多,他們沒有了的情況。所以整個2018年談績效時,我非常好,從完成的任務量來看,我是組內第一,我自己估算了下,超第二名20% -- 30%,超最後一名可能有50% -- 80%,因為統計資料員工看不到,這個數字是我自己估算的。但是組內第一肯定是沒跑的,領導也是確認的。

於是2019年初,談2018績效的時候,領導說:“Dennis,你今年的績效非常好,明年再這樣是可以升職的!”我當時聽了還挺高興,有點奔頭了,嘿嘿~直到某天滑鼠滑到了某同事的頭像上,嗯?職位變了,升職了!就這麼悄悄咪咪的升職了,別說慶祝了,連個官宣郵件都沒有,等著組內小夥伴自己去尋寶?說實話心裡有點難受,之前職級跟我一樣的,我以為我能升職,但是卻是別人,但是想到領導說的話,今年繼續好好幹,我明年也能升職,又有點釋懷了,晚一年就晚一年吧。

結果2020年初談2019績效的時候就出現了開頭那一幕,又沒升職!雖然我績效跟2018一樣,也是非常好,但是有毛用!心裡很憤怒,不解,當時也不知道PUA這詞,現在看來遇到老PUA了!去年騙我繼續努力賣命,今年再騙我去跪舔領導?

憤怒歸憤怒,冷靜後開始想出路:是我做錯了嗎?是的,我是有錯,我太老實了,只知道埋頭幹活,除了直系領導,上面的領導我都不熟,甚至CEO跟CTO是誰我都不知道,只知道是個外國人,國籍我都不太清楚;是的,我是有錯,不該太懦弱,上次沒升職,心裡不舒服沒有說出來,讓人覺得好欺負了,所以這次繼續;是的,我是有錯,太埋頭於業務了,技術雖然能夠滿足業務需求,但是除了寫點公司業務外,在其他技術方面沒有進一步建樹,以致於中途面某大廠,一敗塗地。

我落後了

曾經將所有心思都放到公司上,總想著怎麼快點,好點完成任務,技術沒有深入,夠用就行,但是當公司不認可你這種付出後,怎麼辦?我發現,我落後了!這幾年我只出去面試過一次,是隔壁組領導離職後拉我去面的,是某一線大廠,一面過了,二面沒過,二面問了些原始碼,我都不知道。光寫業務去了,只會import,誰管他是怎麼實現的。。。當時就感覺有點落後,但是好歹還有份工作,這個公司我績效好,說不定很快就能混個技術經理當當,就沒繼續深究了。現在升職技術經理沒戲了,這種落後的感覺讓我焦慮了。再仔細看看,這幾年都拿著公司的平均漲薪,而2017年我是降薪回成都的,結果就是我現在的薪資還沒2017在上海的時候高,而當時留在上海的小夥伴已經是我兩倍甚至三倍的工資了,我焦慮的頭髮都禿了。。。

破局

落後了就趕上來吧,怎麼趕?我不知道!但是我必須得做點什麼,做什麼呢?跪舔領導,升職加薪?貌似也是條路,但是我不會,我也不想去學。學不來跪舔就學技術吧,畢竟業務做再多也是公司的,技術才是自己的,從頭開始整理前端知識架構吧!我在網上找了些架構圖譜,還買了些網課,也看了些別人寫的知識架構。發現很多都是深度不夠,有些前端知識架構一篇文章就寫完了,我到現在已經寫了幾十篇,數十萬字,都還沒寫完。。。很多網課目標客戶也是一兩年的新手前端,難道我看了這個出去告訴別人:“我學完了XX課程,會React,Node。。。”別鬧,我2016年初開始轉行做前端(之前還幹了兩年多測試),已經做了4年了,光這樣,肯定達不到我的目標。

於是,我決定,我自己來寫,將那些我曾經凌磨兩可的知識深入嚼碎,自己寫成文章。深度一定要夠,怎麼才算深度夠,至少要比某些網課講的深!有這麼一件事,當時我在某網課看了節Promise課程,但是他只講了用法,這對我沒什麼用,Promise我都用了幾年了。那怎麼比他寫的深呢?自己實現一個Promise,並且要符合Promise/A+標準,我花了點時間,把這個實現了,並且釋出到了掘金:手寫一個Promise/A+,完美通過官方872個測試用例。後來這個網課助教回訪,問我對課程有沒有什麼建議,我說,Promise太淺了,用法我早就會了,至少也來個手寫Promise。當時我並沒有說我已經手寫過了。。。後來他們又補了一節手寫Promise的課程,內容我就沒看了。還有件事,我發現很多課程講Express.js的時候只講用法,不講原始碼,反而喜歡講Koa.js的原始碼,於是我自己寫了Express.js原始碼解析,也寫了Koa.js原始碼解析,寫完後才發現,Express.js原始碼比Koa.js複雜多了,怪不得大家都喜歡寫Koa.js原始碼,而不寫Express.js的。

之前面某大廠不是原始碼掛了嗎,除了Express.js,我還去看了很多原始碼,我把看原始碼過程都寫成了文章。React常用技術棧都寫了:React FiberReduxReact-ReduxRedux-ThunkRedux-SagaReact-Router。當然還寫了很多其他的原始碼解析和基礎知識。我寫文章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寫給未來的自己看的,因為我學東西,經常有這樣的感受,學的時候啥都看懂了,但是過了三五個月就忘了,還得重頭再來學一次。為了讓三五個月後的自己能快速看懂複習好,我寫的文章儘量深入淺出,好理解,寫的原始碼解析儘量層層遞進,從簡單入手,而不是一上來就是原始碼把人弄得暈頭轉向。不少朋友在評論時也提到這點了,說我的文章好理解,比喻恰當,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後面我會繼續保持這個風格~

所以我這一年沒有去搶活兒幹了,完成本職工作就行了,多的時間都拿來補充我的知識架構,寫文章了,我把這些文章都彙總了一個列表:前端進階知識彙總

變數

績效談完,不久就發生了大家都知道的大事:新冠爆發了!剛開始時,主要在中國爆發,外國還沒受太大影響,我們公司除了安排員工在家辦公外也沒啥變化。但是過了幾個月就不一樣了,大家都知道的,美國爆了!我們的主要客戶都在北美,而且我們的主營業務是各種體育賽事的軟體服務,那可是雪上加霜了,都這會兒了,誰還出來體育活動啊?最嚴重的一個季度我們營業額直接同比下降80%!裁員開始了,隔壁組專案上線第二天全部裁了。美國人太貴,美國辦公室基本算關門了,之前幫我們技術選型Ember的那個架構師也走了,不知道是被裁的,還是主動離職的。但是我們組一個人沒裁,估計是看我們是開荒隊伍,公司對新專案還抱有一線希望,所以沒動我們。

又過了幾個月,公司業績還沒有起色,又有了碎言碎語,又要裁一波,於是我們組前端被裁了兩個:開頭找我談績效的領導和說從我身上學了東西的小夥伴!同時被裁的還有我領導的領導,以及我們組後端領導。這是什麼操作?小兵留了一堆,領導全裁了!我們也不知道,我們也不敢問。但是打聽到他們裁員補償還不錯,n+2,不到一年算一年,年終獎折算,年假也折算成錢,要知道我們年假起步就是15天,在職第三年20天,第五年25天,年假折算差不多又是個把月工資。這可把我們沒被裁的饞壞了,反正升職無望,不如拿了大禮包換個地方東山再起。於是接下來的半年我們天天盼著被裁,但是這都2021年了還沒實現。。。

收穫

其實我開始寫文章並沒有期望什麼收穫,純粹就是個人的知識總結。但是有不少小夥伴給我點贊,不知不覺就升到掘金4級,成了“掘金優秀作者”,這裡感謝各位小夥伴的喜愛~

有些朋友看了我的文章後也會向我發出面試邀請,職位有大廠的前端工程師,也有小廠的前端負責人,但是我全部都拒絕了。不是我矯情,而是我還有件大事:我們的小美妞出生了!就是我女兒出生了,名字叫“靜靜”,來,靜靜,給大家笑一個:

image-20210102202538973

雖然對現在公司有很多怨念,但是工作時間那是100個滿意。我在這裡待了三年多,加班總共才一兩天,有次週六加班還拿了雙倍工資。平時基本是上午10點到公司,下午六點就走了,有時候有個事什麼的,打個招呼四點多也可以走。而且年假還多,我2020年的年假是20天。另外家裡如果有事走不開,打個招呼就可以在家辦公。這麼靈活的時間更好照顧家裡,所以這一年我一個面試都沒有參加。

所以總結下來,我的2020年主要收穫就是:

  1. 小美妞一枚
  2. 原創“前端進階知識”系列博文45篇
  3. 全網粉絲7000+
  4. 全網閱讀量30W
  5. 部落格專案在GitHub有近300 star,近100 fork
  6. 掘金4級“優秀作者”,還上了優弧的感謝列表
  7. 思否2020年度“Top Writer”
  8. 開源中國2020年度“優秀源創作者”

2021 flag

flag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1. 完成“前端進階知識”系列博文
  2. 掘金升到5級
  3. 認真運營公眾號,爭取粉絲突破5000,目前不到500
  4. 出一本書,實體的或者電子的都行
  5. 成為React Contributor
  6. 副業收入實現0的突破

最後感謝掘金給的平臺,祝掘金越辦越好~

也感謝各位夥伴的閱讀,祝大家新的一年財運滾滾,心想事成~

另外隨便關注下我的公眾號唄,幫我實現2021的flag:進擊的大前端,謝謝各位老鐵~

掘金年度徵文 | 2020 與我的技術之路 徵文活動正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