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資料 A/B 測試:以變應變,給使用者更好的體驗“寵愛”
伴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程序的加速及使用者行為分析理念的深入,各種各樣的資料分析模型,比如事件分析、漏斗分析、留存分析等,早已成為企業日常運營不可或缺的“小助手”。
作為大資料分析與營銷科技服務提供商,神策資料在過去 6 年累計服務了 30 多個行業的 1500+ 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逐漸意識到,資料分析只是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一環,要想讓資料真正對企業產生價值,應該將基於資料流的決策、行動與反饋統統加入進來,也就是基於資料流的企業運營框架 SDAF,即 Sense(感知)、Decision(決策)、Action(行動)、Feedback(反饋),形成一個完整的業務價值產出閉環。
當我們進一步思考,為什麼 SDAF 是個環,而且是多個持續不斷的環呢?這時候我們會發現,這是因為普遍存在兩個痛點:一是目標不精確,可能會導致行動失準、產出失效;二是手段不精確,可能會導致最終產出小於投入。這不僅是因為我們自身的認知有限,使用者本身也十分“善變”。
也正是因此,神策資料推出 A/B 測試,結合使用者行為分析,為企業帶來應對使用者變化的解決方案,最大化提升價值產出與效率,持續優化、持續迭代,給使用者帶來更好的體驗“寵愛”。
那麼,我們如何應用行為分析和 A/B 測試,達到良好融合、最大化提升價值產出的效率呢?用通俗的話語進行描述,那就是:“像投資人一樣找槓桿,像科學家一樣做試驗。”而要找到槓桿,首先得理解我們的目標是什麼。如果從使用者行為的角度來描述目標,可以分為一次性行為和週期性行為。
一次性行為:我們希望使用者儘可能發生單個目標行為,且這類行為通常非常關鍵,可以為後續的產品使用打下堅實基礎,常見如使用者註冊、首單支付、實名認證等等。這類行為對應著我們的業務目標是“轉化”,即讓更多使用者沿著正確路徑達成目標事件。
週期性行為:我們希望使用者儘可能多次發生某個行為,或者發生的程度更深,通常是體現產品核心價值的行為,常見如支付訂單、瀏覽內容等等。這類問題通常對應的業務目標是“參與度”或“留存”,即讓使用者更多更深入地做某件事情。
接下來我們將基於神策資料提出的 SDAF 運營框架,詳細為大家介紹 A/B 測試與使用者行為相結合的應用實踐。
Sense:使用行為分析模型,感知使用者行為
對於使用者的一次性行為,我們的業務目標是讓更多的使用者沿著正確的路徑做某個事情。可以通過以下模型進行觀測:
漏斗分析:嚴格規定的路徑上,使用者流失情況如何?
路徑分析:使用者群體的實際行為路徑如何分流?
行為序列:使用者個體的實際行為路徑如何跳轉?
對於週期性的行為,我們的業務目標是讓使用者更多更持久地做某件事,並形成習慣。可以通過以下模型進行觀測:
留存分析:使用者行為的發生在時間上的持續性如何?
分佈分析:使用者行為的發生頻次(強度)如何?
Decision:基於觀測資料,正確使用資料做決策
只有資料是很難產生價值的,所以完成了 Sense 之後,需要做進一步的解讀與決策。我將資料應用總結為以下三點:
1.有限還原場景。從抽象過的、框架化的角度還原使用者的整個決策過程,比如通過漏斗分析、使用者路徑分析,就可以描繪使用者的整體行為情況。
2.做為診斷依據。感知使用者行為,通過時間或分類維度的橫向豎向比較,可以大致確定是否存在問題。
3.進行槓桿排序。知曉當前哪個比較重要,哪個暫時不那麼重要,雖然問題可能很多,但事兒還得一件一件幹。
除此之外,比資料應用重要的事情是知道事情怎麼做?要描述好這個事情,我通常會列出兩張表。
第一張表叫做:為什麼?如果我們對於要解決的問題有更準確的認識,解決起來的效果當然是較好的,因此可以從動力、阻力、時機等角度羅列可能的原因,並做一些主觀上的排序。
第二張表叫做:怎麼辦?針對於這些具體原因,我們可以列出可能的方案或者方案的方向。最終使用 ICE 模型(Impact 影響範圍、Confidence 自信程度、Ease 實現難易)進行主觀排序,確定最近的一段時間,我們要做的試驗是什麼。
比如針對電商場景,我們可以梳理出電商的核心路徑,並找到核心路徑上的薄弱環節,或者槓桿指標,並進一步定位我們的關注點。
當定位到某個問題頁面或者模組之後,我們會進一步列出為什麼和怎麼辦。比如我們在資料分析中診斷出某電商的輪播圖模組存在轉化問題,該模組靠後的幾張廣告的滲透率急劇下降,且經評估我們認為該模組的重要度比較高,我們就可以進一步針對其列出以下列表:
Action:基於業務決策,實施 A/B 測試
當我們已經有了比較具體的試驗方向,就可以進一步設計試驗本身的細節,去羅列出試驗實施的幾個要素:
試驗的假設:我們所認為的目標和手段之間的因果關係。(改動什麼會影響什麼?原因是什麼?)
試驗的變數:具體的改動元素,通常是單一元素,方便歸因。
試驗的指標:評估試驗成敗的指標及其相關指標。
試驗的受眾:具體實施試驗的使用者物件。
Feedback:分析試驗資料,獲取反饋與認知
“反饋”的字面含義,指的是我們從試驗結果中獲得的直接結論,即各試驗組是否有差異,哪組策略更好或是更壞。而“認知”卻是更深一層的,即我們學到的、可以被沉澱的知識。
比如在我司客戶的某個電商場景中,對於奢侈品的圖片加上各種相關標語的大圖版本,從資料上來看轉化率是更差的,這是“反饋”。而奢侈品類產品的大圖中加上標語,對使用者來說受到了注意力干擾,影響到體驗產品的美感,這是“認知”。
在統計學中講到,“即使資料上存在顯著差異,我們無論接不接受新的方案,都是有概率犯錯誤的。”也就是說,反饋可能是錯誤的。更要命的是,即使我們得到的反饋是對的,也可能在認知上犯錯誤。比如我們錯誤的認為,奢侈品的大圖上不加標語是更好的,但實際上,只是不能只加優惠政策類標語,因為這看起來會很山寨,影響客戶的信任度,恰當新增標語也可以提升信任度。
基於反饋,我們可以判定最近的試驗是否有效,基於認知,我們也可以沉澱更多可累積的經驗。
就像企業一直追求的精細化運營,其背後就是這種聚沙成塔式累積的效應,能夠幫助我們累積得更多,走得更遠!
- 今年營銷科技賽道最亮眼投資來了,2億美元,紅杉連投5輪
- 最前線 | 完成2億美金D輪融資,「神策資料」從大資料延伸到營銷科技領域
- 神策資料完成2億美元D輪融資,Tiger Global、凱雷投資領投
- 神策資料獲 2 億美元 D 輪融資,卓越產品與大客戶經營雙驅動
- 海外觀察丨AI 如何革新數字營銷未來?
- 基於 5 大核心增長目標,神策資料釋出職業教育 & 素質教育解決方案
- 深度洞見|新式茶飲狂飆背後的數字化之路
- 神策資料簡寧:如何更好地藉助資料驅動產品價值提升?
- 大咖專訪丨東方證券陳慧:搭建客戶標籤體系,驅動證券數字化運營
- “全域 深鏈路”,讀懂神策廣告分析三大價值提升
- 神策資料榮獲“2021 年度金屏獎·最佳大屏應用創新獎”
- 海外觀察丨未來 10 大科技趨勢預測全解讀(上)
- 企服創業必修課丨神策資料與紅杉中國聯合釋出規模化營銷獲客體系建設指南
- 神策資料桑文鋒:產品與市場需求雙重 Ready,才能做好PMF
- 前端社招神策資料二輪面經
- 神策資料 A/B 測試:以變應變,給使用者更好的體驗“寵愛”
- 神策資料丨7 大分析雲案例,揭開 232 億美元市場的祕密
- 神策資料:神策分析 2.3 版本重磅釋出!分析雲能力邊界再突破
- 神策資料正式推出智慧預警分析,告別後知後覺的指標波動
- 神策資料CEO桑文鋒:To B企業的“鐵人四項”——產品、營銷、服務和組織要齊頭並進丨未來科技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