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ma 的核心概念:Frame
我們前面已經多次說過, Figma 和傳統設計工具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 Frame 了,但 Frame 是一個很好用但卻不那麼容易理解的概念。
因此在這次 Figma 報告裡,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到底什麼是 Frame」。
從 div 說起
在傳統設計工具中,我們畫一個按鈕時,需要先畫一個背景圖層,再新增一個文字圖層疊在上方,然後把它們打包成一個組。
但是,前端工程師實現一個按鈕的時候並不是這樣構成的。他們直接使用一個 div 容器來包裹這段文字,然後再給 div 容器新增圓角、背景色樣式。 也就是說,這個 div 即是容器也包含了一個背景。
Figma 的 Frame 功能和這個 div 有異曲同工之處。如下圖,上面這個按鈕就是用 Frame 畫的,從圖層介面看起來它擁有更加精簡的圖層數量,但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簡單。
除了上面所說的區別,Frame 和 Group 還有三點差別:
Group | Frame |
大小由其子元素決定 | 大小由自己決定 |
縮放 Group 時子元素都會跟隨伸縮 | 縮放 Frame 時其子元素表現由自身的限制方式決定 |
子元素不可能超出它的範圍,所以不可裁切 | 可以裁切子元素內容,所以 Frame 可以代替蒙版 |
總的來說,Frame 要比 Group 強大很多,Figma 的其他核心功能不少也都和 Frame 有關,比如說還可以給 Frame 添加布局柵格、自動佈局、原型選項,Frame 的子元素還可以新增約束規則,而且元件也是一種特殊的 Frame。我們從它們右側的屬性面板也能看出來,Frame 是更復雜的。
Frame 如何體現 Figma 的設計理念
模組化設計
Frame 借鑑於開發實現中的 div,除了可以精簡圖層數量, 更重要的是它把開發實現中的模組化思想引進了 Figma 。當開發拿到一個設計稿時,腦海中會立刻浮現這個頁面是由哪些模組構成的,最後的程式碼也是由一個個模組巢狀而成的。如下圖,整個頁面大致可以分為 Header、Content 和 Footer 三個模組,每個模組又可以分為更小的模組,比如 Header 又可以分為 StatusBar (狀態列)和 PageHeader (頁面頂欄)。如此一來,整個程式碼結構清晰分明,更好維護了。
設計也應如此,我們可以藉助 Frame 的多層巢狀特性,來拆分頁面中的模組。如下圖,通過多級 Frame 巢狀保持圖層的結構和視覺上的模組基本一致(元件和自動佈局元素也是 Frame,只不過是特殊的 Frame)。
在開始設計前,應該先在腦海中構思這個頁面由哪些模組組成;在畫圖時,要習慣性地使用 Frame 拆分模組,保持圖層的結構清晰。 這樣做不僅可以讓我們的設計稿更容易維護,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設計思路,讓我們在思考設計時更加有條理有邏輯。
響應式設計
在實際業務中響應式佈局很常見,在 Figma 中我們可以藉助佈局柵格(Layout grid)和約束(Constraints)來實現響應式設計。
佈局和柵格是兩個很經典的設計方式,在很早之前的 Bootstrap 中就有 12 列柵格佈局,幫助我們快速排布元素。而 Ant design 的柵格則更加精細,最多可以分為 24 列。
在 Figma 中,我們可以給 Frame 新增柵格佈局,但它的作用更像是自己用的參考線,不一定能夠和開發那邊的柵格佈局對齊。Figma 的柵格佈局分為三種:
- 網格 :生成網格參考線,一般在畫圖示時會使用 1×1px 的網格方便畫素對齊,或者新增 4×4px 的網格方便快速對齊,遵循上篇所述的 8px 基準網格。
- 行 :生成行佈局參考,支援自定義行數、間距、邊距。
- 列 :列很常見,我們經常用來做一些橫向的均分參考,支援自定義列數、間距和邊距。
Web 沒有固定尺寸,移動端裝置的螢幕尺寸也越來越多樣,如果一稿能夠適配多屏,可以替我們節省很多時間。響應式約束(Constraints)就可以幫我們做到一稿適配多屏。如下圖,當我們拉伸時,狀態列左邊和右邊的圖示一直保持在兩側,輸入框一直跟隨父級被拉伸,這些都是通過給內部元素新增響應式約束來實現的。
不同於柵格佈局,響應式約束是給 Frame 的子元素新增的屬性,它決定了該元素在父級 Frame 尺寸改變時的行為。如下圖,我們給這個時間文字設定的是水平方向上居左,垂直方向上居中,所以在我們拖拽外部 Frame 的時候,它會一直保持在左邊,同樣地右邊的網路電池圖示一直保持在右邊。
如果我們在設計時給所有元素都新增相應的響應式規則,在螢幕尺寸差異不大時,只需要完成一個尺寸的設計,最後將其複製一份,改為其他尺寸,所有的設計都會自動適配,這就實現了一稿多配。從上面的描述中你應該注意到了,佈局柵格是新增在 Frame 上面的,而約束是新增在 Frame 裡面的元素(子元素)身上的。響應式約束還可以和佈局柵格結合使用,做出更加複雜的佈局規則,在後面動態響應式佈局裡面會詳細講解。
元件式設計
元件是一種特殊的 Frame,如果你把一個 Group 轉為元件,它會自動變為一個 Frame。你不能把它變回 Group,除非把元件解除。
原型動效
在 HTML 中容器可以設定內部滾動,Frame 也是一個容器,所以它也可以設定內部滾動。比如下圖中推薦模組,我們設定容器可以橫向滾動,這樣在原型模式下就可以橫向滾動裡面的內容了。
在滾動時有些元素需要固定位置,比如 App 的底欄,我們可以勾選該元素的 Fix position when scrolling (滾動時固定位置),這樣在原型模式下滾動內容時它的位置不會變。
蒙版
蒙版或者遮罩(Mask),是設計軟體中很常見的一種功能,一般用來將圖形裁切為某種形狀。Figma 中也有蒙版,但是我不推薦使用,因為大部分情況下我們使用 Frame 的 Clip content(裁切內容)可以更自由地實現裁切。
蒙版圖層結構複雜,會讓你的設計結構變得不清晰,所以推薦使用 Frame 的內容裁切,可以大大減少蒙版的使用。
Frame 的基本操作技巧
對於很多初次接觸 Frame 的朋友來說,Frame 像是一個不受控制的淘氣鬼,總是有自己的想法,導致最後放棄使用 Frame,所以我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些關於 Frame 的操作魔法,幫你更好地控制它。
建立 Frame
在前面我們介紹了可以使用快捷鍵 Cmd+Option+G/Ctrl+Alt+G
快速建立 Frame,其實這只是其中之一。我們還可以點選頂部工具欄的「井」字形圖示來建立,或者按下快捷鍵 F
來建立。按下後在畫布中拖拽框選出一個區域,這個區域內的元素就會被自動包含進這個 Frame。
在按下 F
之後,你的游標會變成「十」字形,此時就可以在畫布中拖拽出一個 Frame,右邊會同時出現預置 Frame 尺寸選擇,你可以直接點選選擇一個常用的裝置尺寸來快速建立。
直接在畫布中建立的 Frame 就是畫板,它的名字會直接顯示在畫布中,雙擊可以修改。非一級元素的名字不會直接顯示在畫布中,所以如果你發現某個元素的名字直接顯示出來了,說明它是最外層 Frame,需要在左邊圖層列表裡面把它移到某個畫板內部。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使用自動佈局 Shift+A
和元件 Cmd+Option+K
的快捷鍵來快速建立 Frame,只不過它們是一種特殊的 Frame。
縮放
如果我們拖拽右下角縮放一整個 Group,裡面的元素會跟著縮放,但是 Frame 卻不同,縮放整個 Frame 它裡面的元素的變化取決於上文所說的響應式約束,在縮放時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如果你想在縮放 Frame 時讓它的子元素忽略這些響應式約束規則,可以在縮放的同時按下 Cmd/Ctrl
鍵不放。
自適應內容大小
由於 Frame 的尺寸大小不是由內部元素決定的,所以當你調整內部元素的位置大小之後,Frame 並不會自動適應它,此時我們可以點選右邊的自適應內容圖示,讓 Frame 的尺寸自動適應內部元素的尺寸。
吸附
Frame 有自動吸附,在我們拖拽一個元素經過 Frame(普通 Frame、自動佈局 Frame 或者 Main 元件)時,它會被自動吸附進去,變為這個 Frame 的子圖層。會不會被吸附一般是取決於被拖拽元素的大小,如果它比目標 Frame 大就不會被吸附,如果比 Frame 小就會被吸附。
如果我們想要相反的效果,可以在拖拽後按下 空格鍵
或 Cmd/Ctrl
。按下 空格鍵
再拖拽,就不會被吸附;相反地,按下 Cmd/Ctrl
再拖拽,就會被強制吸附。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先按下再拖拽,時機很重要。
同樣地,當我們移動某個 Frame 的子元素時,很容易在移出邊界時丟失父子關係,此時也可以按下 空格鍵
,來保證這個子元素和 Frame 的層級關係不變。
快速選擇
如果我們的設計稿擁有多層 Frame 巢狀,預設點選元素時會先選中外層,雙擊才會逐步進入下一層,如果想直接選中最內層的元素,我們可以按下 Cmd/Ctrl
再去點選。
因為使用 Frame 之後,我們的圖層結構會出現很深的層級,需要在這些層級之間切換會有點麻煩,比如我們想快速選擇一個元素的父圖層,或者想選中一個 Frame 的所有子圖層。這裡就不得不推薦兩個快捷鍵: Enter
和 Shift+Enter
。按 Enter
可以快速進入下一層,按 Shift+Enter
可以快速選中上一層。這在我們需要快速改變某個 Frame 的所有子元素屬性時很有用,直接 Shift+Enter
選中所有元素,而不需要從左邊一個個選擇。這一對快捷鍵再是我們實際設計過程中經常使用提升的效率不是一點半點,所以建議大家多多使用以習慣它。
Frame 和 Group 該用哪個?
從上文中我們瞭解了 Frame 的優勢,那麼是不是在設計時應該全部都使用 Frame 而拋棄 Group 呢?
是,但不完全是,沒有必要可以不使用 Group。Frame 的尺寸不受內部元素影響,擁有自己的屬性,而 Group 的尺寸由內部元素決定(撐開),給它新增的屬性(顏色、描邊等)會被子元素繼承,在前期探索時使用 Group 會更快一點,而且在畫一些結構邏輯不是那麼強的東西(比如插畫)時 Group 也比較方便。
Group 的快捷鍵是 Cmd/Ctrl+G
,Frame 的快捷鍵是 Cmd+Option+G/Ctrl+Alt+G
,但解除它們的快捷鍵都是 Cmd/Ctrl+Shift+G
。Frame 和 Group 可以互相切換,選中後只需要點選右邊頂部的下拉選單切換即可。
關聯閱讀
- Best practices: Groups and Frames
- To Frame or Not to Frame, That is the question | 聊聊 Figma 中 Frame, Group 的使用情境與限制
- 在 Figma 中如何選擇 group 或 frame?
> 下載少數派 2.0 客戶端、關注 少數派公眾號,解鎖全新閱讀體驗 :newspaper:
> 實用、好用的正版軟體,少數派為你呈現 :rocket:
- Apple 與「聚光燈」下的開發者們:App Store 交出階段性成績單
- 無需 Root,一鍵分辨手機自帶系統應用用途或解除安裝:Universal Android Debloater
- 從盲目崇拜到理性使用,談談我眼中的「雙向連結」
- Figma 的核心概念:Frame
- 消費者的高階夢先碎:作為米粉我究竟期待過什麼?
- 一日一技 | 我開發的這款小工具,輕鬆助你將飛書文件轉為 Markdown
- 閉關家中,我將監控攝像對準了自己
- #熱門話題的兩端藏著一段歷史#
- 派評 | 近期值得關注的 App
-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聊聊「旗艦晶片」給我們帶來的體驗改變
- 我是如何將舊裝置的 Micro-USB 改為 Type-C 充電口的
- 科普 | 下載應用這件事,Play 商店為什麼比國內軟體商店更好?
- 一日一技 | 從原理出發,聊聊如何簡化二維碼
- 怎樣一鍵並列顯示雙語網頁
- 咖啡地圖 | 哥倫比亞的咖啡與宗教
- 譯文 | 無障礙字型指南:如何讓字型更為友好
- 新玩意 106|少數派的作者們最近買了啥?
- 舊酒換新杯,Linux 遊戲的春天
- App 1 | 國產小元件庫,為筆記嵌入視覺化模組:NotionPet
- 兩個月的居家隔離,我收穫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