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盲目崇拜到理性使用,談談我眼中的「雙向連結」

語言: CN / TW / HK

Matrix 首頁推薦

Matrix是少數派的寫作社群,我們主張分享真實的產品體驗,有實用價值的經驗與思考。我們會不定期挑選 Matrix 最優質的文章,展示來自使用者的最真實的體驗和觀點。 

文章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少數派僅對標題和排版略作修改。

寫在前面

這兩年,「雙向連結」簡直就是知識管理領域的流量明星。

資本追捧它,認為它具有巨大的商業潛力。2020 年, Roam Research 收穫 A 輪融資 900 萬美元,估值超兩億美元 ,投資者中不乏資本圈的知名人士。幾款親民的平替軟體,如 RoamEdit、Logseq 也在 Roam Research 耀眼的光輝下,承其精華順勢而生。一些具備強大的連結功能,又做出自身特色的知識管理軟體,如 Obsidian、Remnote 一躍而起,在各自領域收穫了一批忠實粉絲。傳統的行業頭部軟體也不甘示弱,優雅簡約的老牌大綱軟體 Workflowy 已將反向連結和映象複製功能完美嵌入,小而美的日程管理軟體 Agenda 在 v14 更新裡也把雙向連結功能加進新版本 。此外,我們非常熟悉的、主打 Database 功能的 Notion,和主打顏值的塊編輯器軟體 Craft 也毫無懸念地都支援雙向連結,加上一些我們熟知的國產軟體,雙鏈筆記家族的規模可謂前所未有地壯大。時至今日,一款立足文件編輯或知識管理的軟體絕不能對雙鏈功能視而不見,畢竟後者的地位早已從一個有附加值的亮點功能,變成了許多使用者的「一票取捨」。

如果我們再往下思考一步,就會發現無論是概念層面,還是實踐層面,「雙向連結」都是早已有之的東西;功能上,很多雙鏈能夠做到的,其他方式也能輕鬆替代。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鍵入雙括號構建雙鏈的絲滑便捷又是真切可感的,「雙向連結」這個功能的確給筆記軟體增添了前所未有的使用體驗,許多深度體驗過的使用者不是無腦尬吹,而是發自內心地喜愛和推薦這類產品。

有關雙向連結的話題,不少朋友都已經深入討論辨析過,尤其是王樹義老師、和燕燕、呂立青、空谷、yuchen_lea 等朋友的相關文章給了我許多啟發。即便如此,我還是想用自己的思維框架再聊聊「雙向連結」:

  • 「雙向連結」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 它在軟體層面是如何實現的?
  • 它給我們帶來的神奇體驗是實打實的,還只是我們作為知識管理者的虛妄想象?
  • 具體使用過程中,我們究竟是應該用雙向連結,還是應該打標籤?……
  • 哪些軟體更適合進行知識間的互通互聯?

以下就是我對這些問題的感悟和反思,錯漏之處還請指正。

一、「雙向連結」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雙向連結到底是什麼?請用一句話解釋。

  • 如果在物理課上回答,就是:從家能走到學校(從 A 到 B),從學校也能走回家(從 B 到 A)。
  • 語文課上,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 美術課上,就是米開朗基羅的《創世記》:亞當將手伸向上帝的同時,上帝也在將手伸向亞當。(逐漸離譜……)
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區域性《創世記》

那麼,回到知識管理領域,我們通常所說的知識的「雙向連結」究竟是什麼呢?

先不著急回答。我們以一個寫日記的場景為例,從簡化的模型開啟雙鏈的思考。

原型:日記本里的「mini 雙鏈」

新年當天,你拿出了一個新筆記本,打算每天都記錄一頁日記。8 號那天,你一整天什麼事也沒做,於是就在第 8 頁上寫下了大大的幾個字: 1 月 8 日 今日無事

悵惘之餘,你忽然想起來 3 號那天也什麼都沒幹,寫的是同樣的日記內容,你想在同樣的心情頁面下方建立起關聯,於是就在第 8 日的頁面下方備註了一行小字: 見 1 月 3 日 。這樣,你就在 A 點建立了一個跳轉到 B 點的索引,建立了一個單向(從 A 到 B)的關聯。

接下來,你翻回第 3 頁,覺得應該在 3 號那天日記下方也補上一句: 見 1 月 8 日 。這個簡單又貼心的索引,就是一個反向連結(從 B 到 A)。兩步做完,你就在自己的日記本里建立了一個雙向索引,其核心就是「雙向連結」。Bingo!輕輕鬆鬆,一個神奇的雙鏈就這麼創造出來了。

以上例子是一個最基本的思維模型,也是許多雙鏈筆記軟體主打的一系列炫酷外殼的核心。從 A 到 B,和從 B 到 A 的路徑都打通了。如果一個人 偷看你的日記本(大誤 ,他無論是翻到第 3 頁,也是第 8 頁,都會找到另一頁,這就是雙鏈。

(更多傳統筆記的雙向連結的思考,請參考 @和燕燕 翻閱外公的活頁筆記本,我對雙向連結與盧曼筆記法感觸更深了

Roam Research 主頁上的經典示意圖,藍色連線線處等同於上文所說的雙向索引(雙向連結)

去魅:雙向連結無處不在

既然我們把雙鏈的基本模型搭建起來了,那麼當下流行的雙鏈筆記軟體和它又是怎樣的關係呢?是不是說,只有支援雙鏈的筆記軟體,才能提供筆記之間的相互連線?

答案是:no,no,no,前面講了那麼多,就是想用日記本的例子來說明,知識間的相互連線其實很普遍,也很簡單!

不但傳統紙質的筆記本可以通過兩個「索引指示詞」輕鬆連結兩個知識條目。傳統的 Word 文件一樣能做到:只要在一個文件裡備註另一個文件的「儲存路徑」,另一個同樣這麼操作,那麼我們完全可以自信地聲稱:這兩個 Word 文件實現了神奇的雙向連結。

此外,目前絕大多數筆記軟體都可以為庫裡的每個文件,甚至是每個文字塊、每條大綱節點生成一個專屬的內部連結,通過在文字之間連結,同樣可以實現輕鬆互聯。

所以,我們對於「雙向連結」的迷思隨即消散 :不是隻有打著「雙向連結」旗號的筆記軟體才可以進行知識之間的雙向互聯。毋寧說,幾乎所有的筆記形態都可以實現這一點 。雙向連結這個概念在知識領域一點都不稀奇,就連缺乏技術工具的古代人,也可以輕鬆靠筆墨實現知識互聯。

辨析:什麼是雙鏈,什麼又不是雙鏈

雙向連結這個概念火了之後,在輿論的喧囂中,還與其他不少其他時髦概念混淆起來。

比如,不少人在談到「雙向連結」到底有多牛時,勢必就要以盧曼教授傳奇的學術人生作為例證。但是,如果細加辨析,二者之間的關聯其實是非常有限的。坦率說,我也直到讀到 @yuchen_lea 的這篇文章《請不要神化雙鏈筆記》,才意識到自己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卡片筆記法裡,雙向連結到底佔有怎樣的位置,之前只是簡單地把兩者混作一談,當作定論囫圇吞下了。

再比如,具有酷炫視覺效果的「知識圖譜」,似乎也是隨著雙鏈筆記一起流行起來的。不過二者歸根結底仍是兩種東西:沒有雙向連結也可以打造知識圖譜,好的雙鏈軟體也可以不提供知識圖譜功能;更不論知識圖譜在這類筆記軟體裡是否具有實用性,在資訊呈現上有哪些問題了。參見 @和燕燕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雙向連結,它適合你嗎》

關於雙向連結不是什麼,上面兩篇文章裡面已經有很詳細的說明,在此不再贅述,歡迎自行翻閱。

二、雙鏈筆記軟體:哪裡不一樣?

既然從概念層面,雙向連結不是個石破天驚的東西,那麼在實踐層面,雙鏈筆記軟體為什麼又能夠給我們帶來如此絲滑的體驗呢?

正方觀點 1:自動生成的「反向連結」

首先我們來看,支援雙向連結的軟體,比起日記本、Word 文件還有不支援雙向連結的筆記軟體,多出來的核心功能究竟有哪些。

拋開那些花裡胡哨的小功能,如果說真有什麼是「雙鏈筆記」這個名稱下所獨有的、核心的功能,那就是每當你在建立一個從 A 到 B 的連結時,它會自動幫你生成一個從 B 到 A 的反向連結。雖然你還停留在 A 的頁面上,但 A 和 B 之間的雙向索引已經完成。

除了生成反向連結之外,此類軟體通常還會在 B 的頁面上,自動彙總連結到它的所有反鏈的資訊,檢視起來非常方便。

我們通常理解的「雙向連結」主要就是通過 使用者主動加入一個連結,軟體自動生成與之對應的反向連結 來實現的。這裡我簡單地梳理了一下,看看雙鏈軟體究竟幫我們幹了哪些事情:

  • 【第一步:連上】當我們建立了 A 到 B 的連線時,系統也幫助我們完成了 B 到 A 的連線。
  • 【第二種:可見】我們在 A 頁面可以看到 B,B 頁面上也能看到 A。不用你再手動操作,效率更高。
  • 【第三種:彙總】所有曾經連結到 B 的頁面,都會在 B 頁面上展現,因此起到了一個資訊彙總、整合的作用。

這個功能對於注重知識之間相互關聯的使用者來說,確實非常實用。等到你後續使用和檢視的時候,雙鏈筆記軟體默默在後臺做的一切,便會為你的思考賦予價值。尤其在大量收集、整理資料的時候,哪怕能省略一個簡單的操作,也能極大地提升效率。否則,如果每一條都需要人工標註,哪怕你再重視這個效果,可能到頭來也會因為繁瑣而放棄。

我想用一個比方來表達初遇雙鏈時那種真切的心情。如果在日記本里,你在第 8 頁寫下「 見 1 月 3 日 」的一剎那,第 3 頁的頁面底部瞬間出現一行小字: 1 月 8 日 今日無事 ,彷彿霍格沃茲的咒語一樣,閃著微微的熒光。無論你有沒有注意到它,點不點進去檢查,它都一定會出現,從不缺席。見至此景,想必很多人也會為此感到欣喜——這確實是一個簡單的操作,或許幾行程式碼就能搞定,甚至連手動操作也可以完成。但正是因為我們之前沒有留意過它,所以當它問世時,才會因為簡潔和直觀而如此具有吸引力。

反方觀點 1:可被替代的雙鏈功能?

雙鏈筆記確實提供了一種快速連結的思路,可我們只能通過雙鏈符號,才能在不同的頁面之間建立關聯嗎?我們難道不可以加標籤嗎?不可以直接搜尋關鍵詞嗎?效果難道不是一樣的嗎?

我們還從記日記這個場景入手,再來想一種常見的情景。

整個 1 月份你都很頹廢,好些天都無所事事。你想了想,乾脆把所有類似心情的日子都關聯起來吧!這樣,不用逐頁翻查筆記本,也能找齊這些日子。想做到這一點,方法很多。

我們最常做的方法,就是把日記本上的某一頁當成索引頁,標題就叫:「 今日無事 」。如果哪天你什麼都沒做,就會在當日頁面上記下「 今日無事 」,標註 索引符號 ,然後再去索引頁記下當天的日期。

這樣一來,相當於「 今日無事 」被你設定成了關鍵詞,而在它和所有相關日期之間都建立了聯絡。只要你查詢名叫「 今日無事 」的索引頁,就會看到彙總在這個關鍵詞下面的全部資訊。

請注意,上面說的索引符號,如果使用雙鏈功能,那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雙方括號( [[]] );如果使用其他軟體,或是在雙鏈筆記軟體裡,同樣可以換成 tag(#)符號,換言之,打標籤的方式一樣可以在上述過程中雙向互聯啊!那為什麼還要雙鏈呢?

這個問題涉及不同的軟體設計,解釋起來略有些複雜,我試著說一下我現階段的理解:

  • 加雙鏈和打標籤在某種程度上是等價的。在許多雙鏈筆記軟體自己的理解中(感受最明顯的是 Logseq),關鍵詞前面用 # 符號和用 [[]] 都可以。換句話說,你想打標籤就打標籤,想加雙鏈就加雙鏈。
  • 實際操作上二者還是有區別的。比如,對於主題詞,如果你都是靠打標籤的方式,那麼軟體裡最好有個彙總標籤的頁面,比如 Obsidian 裡的 tag 彙總外掛,或是 Dynalist 裡的 tag pane。這樣,你才可以在某個地方直接找到全部標籤。而雙向連結不存在這個問題,你只要設定了主題詞,那麼這個詞就變成了詞條,你在詞條頁面下方隨時隨地都可以把關聯到它的條目一次看全,還可以在裡面隨時增補資訊,後一點是標籤管理做不到的。
  • 適用範圍也不太一樣。有些場景是雙向連結能做的,而標籤做不到的。
    再拿剛才的日記本舉例。你並不想設定索引頁,而是別出心裁,每次都回到第一次記錄「今日無事」的頁面(3 號那天),在那天的頁面上標註新的日期。比如你翻開日記,第 8 日、第 12 日、第 13 日都記著: 見 1 月 3 日 ,而第 3 頁下面則寫著三行字: 見 1 月 8 日見 1 月 12 日、見 1 月 13 日 。這樣,你就通過之前說的雙向連結的方式,在這些頁面之間建立了連線。這種方式雖然有點騷操作,但是確實是只有雙向連結能實現的,因為你總不能把 1 月 3 日設成標籤: #1 月 3 日 ,那樣的話你當天頁面資訊就損失了。
    另外,實踐中還有一個更常見的操作。如果你平時寫過很多文章,想在某幾篇文章裡面提到彼此,那麼在現有的條件下,在文章里加個雙鏈就可以,再為此設計一個標籤,未免太費事了。
  • 哲學層面也有差異。雙鏈功能構建的內容,是有主次地位的。在關鍵詞條目和引用它的其他條目之間,就著原本與副本的差異。而標籤則是一個沒有原本的東西(以 tag 為主題詞的搜尋頁面或可以看成原本),而在每個加 tag 的內容都是等價的。這兩者的本體論差異,造就了其使用上的各種差別。(逐漸離譜……)
  • 具體使用上,我們每個人對如何使用雙鏈、如何使用標籤、如何使用搜索是有獨特喜好的,而且在不同的軟體環境裡,使用方式確實會有差異。這篇文章裡就不再細說了。

據此,在雙向連結是否可以被替代這個問題上,我的觀點是這樣的:沒錯,雖然雙鏈功能確實可以被替代(甚至連標籤也可以不用,如果有一個強大的搜尋功能,上述所有問題都可以在搜尋頁面完成),但任何工具並不一定具備有完全獨創排他的功能、全新的適用範圍和使用方式,才可以被稱為好工具。 雙鏈功能上雖然和先前的工具有所重合,可以被替代,但依舊不影響它在自己獨特使用場合下絲滑柔順、無可置疑的體驗。

綜合評價:雙鏈筆記,用著是香

結合上面的正反兩點,我們會發現,我們沒必要振臂高歌,讚譽軟體裡的「雙鏈功能」是跨時代的偉大創舉。但公允地評價,雙鏈筆記在操作層面引入的便捷性也是真實存在的。

以我個人的體會,大多數人在描述雙向連結的神奇之處時,他們表達的其實是一整套絲滑的流程:

  • 便捷的快捷鍵 :輕鬆鍵入雙方括號( [[]] ) 新增主題詞,這已經成為同類產品的標配;
  • 自動化檢索 + 搜尋建議 :軟體會根據你的輸入資訊,進行全文件檢索,為你提供可連結的主題詞參考,確保你能夠迅速鎖定之前記錄的資訊;
  • 主題詞介面自動生成 :哪怕之前你沒有建立過該關鍵詞,系統也能通過上述步驟直接為它生成一個頁面,不用擔心繫統報錯;
  • 支援詞條自動改名 :如果你修改了主題詞名稱,所有連結裡顯示的名稱也會同時自動修改;
  • 映象功能 (這是 Workflowy 裡的命名,即鍵入雙圓括號 (()) 撥出的操作):將之前的內容正文直接複製到新的頁面下,彼此之間構成映象,無論更改或刪除哪一個,其他所有映象內容均會實時改變。
  • ……

這一整套組合拳或許才是雙鏈軟體最讓人感到驚豔、最離不開的地方。而且正是這些具體的功能使用起來是否方便、操作上是否順滑,決定了某一款特定的雙鏈筆記軟體是否好用、是否強大,畢竟有些功能是一些軟體擁有,而另一些目前沒有,將來很可能也沒有的。

在 Roam Research 和其他眾位雙鏈筆記軟體問世之前,我們不是不可以建立雙向連結,而是操作的繁瑣限制了我們的手腳,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手動給每個連結再匹配上它的反鏈,查詢和修改也都有一定的時間成本(想一想翻日記本、找 Word 文件的例子)。而在雙鏈筆記一炮打響之後,我們開始使用這個功能,從而培養起知識互聯的認知和使用習慣。

隨著時間的推移,「雙向連結」深入人心,變得不再神祕,甚至成為人人都瞭解、人人都會用的日常功能,但別忘記,它也在去魅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在知識積累、整理、記憶、輸出時的方方面面,進而讓我們對知識管理獲得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這就是麥克盧漢那句 「媒介即資訊」 背後的涵義:工具的變革其實會潛移默化改變我們的思維。給文字之間建立起便捷易操作的雙向連結,哪怕僅作為一個微不足道的設計上的進步,它的意義也是不可忽視的。

三、雙鏈筆記,我最愛用哪一款

一本正經說了半天,最後加點私貨,談談我在使用過程中總結的一點心得,以及我自己青睞的幾款雙鏈筆記軟體。

一點點使用心得

我是從 21 年初入坑雙鏈筆記軟體的,初次邂逅的就是 Obsidian,初遇的體驗如同電光火石。我足足花了有一個月的時間,每天就像打了雞血一樣,摸魚熬夜,把之前所有存在各個網路文件裡的筆記、文章分門別類地製作成上千張概念卡,塞進了龐大的軟體庫裡。每每想到無數張閃耀著智慧的卡片即將通過「雙向連結」連成一片,發出奪目的光彩時,我就心神迷醉。

在此之後我像粉絲追星一樣,按圖索驥把一眾支援雙鏈的軟體嘗試了個遍,從 Craft、Notion,再到 Logseq、Remnote,再到 Workflowy、Dynalist 等等。目前唯一的遺憾是迄今沒有使用過業界王者 Roam Research,心水了很久,但因為高聳入雲的價格一直沒有下定決心去買。

最開始使用雙鏈筆記軟體的階段,我其實整個人是蒙的。有人推薦哪個軟體好,我就屁顛屁顛去試用了,對自己的需求也不太瞭解,對軟體的定位更無從把握。後來用得多了,可選的軟體也多了,我開始從對特定功能的追逐,慢慢地去思考不同軟體到底區別在哪裡。以下是一點淺見,還不成熟,歡迎大家拍磚指正。

雙鏈軟體的大體分類

筆記類軟體或知識管理類軟體,在產品的基本結構上是有所區別的。

  • 線性 / 文字軟體 ,如 Obsidian、思源筆記等。這一類在我理解,基本結構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文件,類似於 Word。每個文件裡面的內容是相對鬆散的,沒有嚴格的層次關係或分割槽,所以通常情況下我們是把一整個文件視為基本單元的。
  • 大綱型軟體 ,比較直觀的像 Workflowy、Dynalist 等,基本單元是一個個的大綱節點,呈現高度的結構化特徵,彼此是有清晰的邏輯層級的。Roam Research 更是其中最知名的一個,Logseq、Remnote 也是。
  • 塊編輯器軟體 1 ,如 Notion、Craft 等。基礎結構是一個個的塊(Block),每個塊裡都可以插入文字、圖片、影片乃至表格等富文字資訊。塊的結構比文件的結構更小一些,但在塊與塊之間,通常不像大綱軟體那樣強調邏輯層級的。我個人感覺在知識連結上,類似軟體體驗一般,以下不多做討論。

大綱軟體的優勢

一旦劃分好類別,我們就會直觀地發現:大綱型軟體相比於文字軟體,天然就是最適合做雙向連結的筆記軟體,因為它的基本結構更細,所以可以用於連結的內容也更豐富了。這意味著,無論你的文件有多大,內容有多少,你都可以深入到它們內部,和裡面的每一條大綱進行互聯互動。而且,由於一般人很少會把大量的文字寫進同一條大綱節點裡(許多大綱軟體的排版體驗會讓使用者剋制這種操作,換言之,頻繁有這類操作需求的使用者是不匹配大綱軟體工具的),所以一條大綱的容量天然就是有限的,粒度——可以建立連結的基本結構——自然就是精細的。

與此相比,根據我們再熟悉不過的 Word 使用體驗,一個文字型軟體的容量就要大得多了。你可以在裡面放上一篇日記,也可以放進去一篇長篇小說。如果是後者,可想而知,這個文件的粒度就要遠遠大於一個大綱節點。

當然,文字型軟體想要實現更好的粒度也不是沒有機會。起碼有好幾種思路。一是設計者給文件裡的每一行進行標記,比如說都標上行號,這樣通過編碼的方式,就能在文件內部細分到了「行」這個單位;二是給文件內部劃分為「塊」,比如說,如果使用者設定了某一個區域的邏輯關係和大小標題,那麼就可以把大標題覆蓋的所有區域設定成為一個「塊」,這樣也可以直接「塊引用」到這個部分。——當然,由於我沒有深入研究過文字型軟體的產品設計,這些思考只能算作是我個人的思想實驗,但它們幫我很好地想清楚了我的需求是什麼,以及我這樣的需求應該匹配怎樣的雙鏈筆記軟體。

反鏈內容的實際呈現

還有一個我個人高頻使用的資訊,那就是軟體在反向連結處會體現哪些內容。還以日記本舉例,當我們在第 8 頁寫下「 見 1 月 3 日 」後,3 號那天頁面下面自動出現的,究竟是「 見 1 月 8 日 」,還是「 見 1 月 8 日 今日無事 」,還是包括更多元的資訊(如這個日記本的名稱、8 號那天頁面上後來增加的其他內容),在不同的軟體裡是有差異的。在資訊量更大、雙向連結更多的情況下,這部分內容的設計就格外重要了。

涉及每個軟體設計細節的內容我就不在此分析了,詳細可見語雀作者 @Chief Torturer 的文章: 《雙向連結時代的快速無壓記錄》 ,這位作者的想法給了我很大啟發,該專欄下的所有文章都值得一讀。

私人紅黑榜

之前說過,我從 Obsidian 入坑雙鏈,在裡面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加上社群強大的外掛支援,理論上說,Obsidian 完全可以滿足我的日常需求。不過,或許就是因為 Obsidian 太強、容量太大的緣故,我在日常記錄時,經常很不情願地開啟 Obsidian,感覺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另外,加上我最近需要在 ios、Android 系統間反覆橫跳,如果不加購 Obsidian 的同步功能(漲價了,現在的價格有點超預算了),多平臺同步確實有點問題。

能夠出色解決這個問題的,目前是 Workflowy,就是那款老牌優雅的大綱寫作軟體。由於它多端同步很順暢、本身也加入了雙鏈的功能,對標 Roam Research 的前兩種([[]] 、(()) ),對我來說完全夠用。經由 Workflowy,我意識到,大綱寫作是多麼無壓、輕鬆;而且,省去大量修改格式的步驟,這樣的使用對我這樣一個排版強迫症來說,簡直完美。另外,因為我日常有其他軟體(如 Agenda、Fantastical、Marginnote)做富文字筆記管理、日程管理、電子書閱讀,所以我只用 Workflowy 記錄靈感、寫日常計劃和總結、彙總閱讀清單、寫文章打草稿列提綱等等內容,一旦引入雙鏈,很多內容實現聯通,效果槓槓的。

當然,我同時也還有使用 Logseq、Remnote,這兩者在我看來基本上是等價的,它們各有一些閃光功能(Logseq 的 TODO 功能可以自動計時,Remnote 強大的複習功能),儲存方式有所差異(Logseq 本地、Remnote 我用雲端庫),我不用使用得特別重,但是有需要的時候,因為資料傳輸也方便(Logseq 可以直接開啟 md 檔案,Remnote 的匯入也簡單),所以也偶爾一用。

以上是非常推薦的軟體,Roam Research 我可能很快也會入坑。

下面還有些我個人不太喜歡的使用體驗,僅供參考。

像功能強大的塊編輯器軟體,如 Notion、Craft 等,可以插入文字、圖片、影片乃至表格等富文字資訊,按道理應該用起來很爽。但根據我個人的使用體驗,雙向連結對於大多數塊編輯器軟體來說更像是一種附加功能,在知識的連線層面體驗一般,尤其是在你非常關注知識連結本身,而不是積累內容的豐富程度和呈現美觀度時,就會容易失望。

還有期待高、失望高的 Dynalist,我本來用它作為大綱筆記軟體,但無意中發現了它也支援雙鏈功能。不過可能是因為雙鏈只是產品設計的一個小亮點,在展示上,你會發現雙鏈的頁面呈現冗餘資訊很多,不過好玩的是,我正是因為 Dynalist 這個「直白」的設計,才看清楚雙向連結的本質原來就是內鏈地址搜尋。當然,我最後棄坑的直接原因是多端同步快把我逼瘋了,雙鏈上,我覺得 Dynalist 做得是有可取之處的。

《叫魂》這個頁面旁邊提供了快速檢視反鏈資訊的設定(還可以點選進入頁面底部檢視)、雖不好看,但好處是告訴了我們反鏈資訊的原理就是搜尋!

尾聲

用雙鏈軟體進行知識管理的這一年,我開始從對「雙向連結」這個概念不加反思地追逐崇拜,到逐漸清楚自己的使用習慣、軟體喜好、任務目標。站在今日,我知道未來我還會懷著飽滿的熱情,深度體驗某款雙鏈筆記軟體,但那絕不是因出於雙鏈的迷信,而只是出於對產品功能的體驗、對嘗試新事物的熱愛。

以上,就是本文的所有內容,寫了非常久,中間增刪很多次,也有很多想法在寫下來的時候才覺得不夠成熟。但所有的一切,在寫完的時候都覺得值了。這是我自己對「雙向連結」一個階段性的探索成果,希望未來還能有更多的領悟。謝謝大家的時間。

> 下載少數派 2.0 客戶端、關注少數派公眾號,解鎖全新閱讀體驗 :newspaper:

> 實用、好用的正版軟體,少數派為你呈現 :ro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