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反對唱空CVC

語言: CN / TW / HK

昨天的兩件事想必大家看到了:一是位元組“調整”了戰投,二是華為旗下的哈勃投資正式進軍私募基金行業要當GP。今天則有另一條訊息:寧德時代和B站聯手設立的私募公司,也來搞GP。在此之前,雙方曾聯合投資了極氪汽車。

前後腳三件事,對CVC可能會形成長遠影響,並暗示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可能性。

從昨天開始講,有幾個市場反應令我印象深刻:

一,挖角。騰訊一投資總監一上午接到15個獵頭電話的訊息廣為流傳,也有二級市場分析師在朋友圈釋出招聘資訊——“網際網路公司投資部的同學,如果希望做二級市場,請聯絡我”,甚至我有一位朋友約了明天與某戰投談醫療專案,也開始躊躇是否還要去。

二,起鬨。開始有聲音在社交媒體上批評網際網路CVC的“業績”,比如說吃癟是常態,成功靠運氣,說戰投部解散是“沒投出太多好專案”,梭K12神來之筆“圈裡都知道”。

這兩件事令我感覺很不是滋味,說CVC有沒有面臨問題?當然有,不但有,而且壓力有多方面,比如內部,兩個月之前就有傳言說另一家去年很活躍的CVC因為企業內部壓力要解散;比如外部,監管怎麼落地,企業怎麼應對,都還是未知數。

但這就意味著應該看空唱空CVC嗎?

先表個態,堅決反對唱衰CVC,理由有三。 

首先,網信辦昨晚闢謠了,宣稱那份網傳的《網際網路企業上市及投融資操作規範》屬不實資訊,雖然隨後九部委很快又聯合釋出了規範平臺企業投資的意見,但只是給出了鼓勵、制止的方向,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位元組戰投的解散和此事相關。據我瞭解,目前其他網際網路戰投並沒有明確的調整對策。也就是說,資訊不明確,沒有結論。

其次,不管是被闢謠的那份《規範》,還是後來九部委的《意見》,指向的都是網際網路平臺企業,那科技企業的投資呢?比如華為OPPO寧德時代這類企業的戰投沒有波及。但不清晰的資訊還是有不少,比如,曾宣稱是網際網路企業的小米現在算不算網際網路平臺企業?

再者,網際網路CVC投得好不好,乃至於位元組戰投投得好不好,已經到了蓋棺定論的時候了嗎?“沒投出太多好專案”、“圈裡都知道”,話說得輕巧,位元組投得不行早就達成共識了?縱觀位元組如此龐大體量的投資規模、投資數量,如何分析就能輕巧地知道“不行”?這個共識是如何達成的?與誰達成的?

網路民意素來喜玩立靶子再打倒這套遊戲,怎麼投資圈也有此意?情緒波動之下的討論與引導,也該看明白了再下定論,何必先急不可耐地唱衰?

基於模糊的論據,唯一能得出的確定性結論——即此時下任何結論都是錯的。

有必要回溯一下中國CVC的歷史——即便說短,也20多年了。

CVC全稱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100多年前就誕生的一個概念,源自1914年杜邦投資成立6年的通用汽車。

80多年後,CVC才在中國誕生,最初的例子是1998年博記軟體軟體聯合幾家VC共同投資設立了一家專注研究管理軟體工程自動化的公司,之後的2000年,成立1年的阿里投資了海爾旗下的智慧品牌“海爾智加”。

真正步入快速增長期,與2011年後各網際網路巨頭業務成熟穩定、移動網際網路浪潮來臨有關。2011年到2016年,CVC數量增長了近10倍。典型的代表案例還是騰訊,2005年開始佈局,2008年正式建立投資併購部,歷經13年擁有今日之龐大版圖。

2021年,騰訊仍以252其投資事件、投資額1448億元霸榜——佔整個網際網路CVC41%。與此同時,也是2021年,8家網際網路公司——騰訊、小米、阿里、位元組跳動、B站、百度、美團、京東,其戰投同比去年,增長率達30%,勢頭依舊很猛。

由於網際網路CVC自身基因的優越性,近兩年一直是創業企業的座上賓,它自然也吸引著人才,過去兩年,獵頭最大的增量客戶來源於戰投崗,而精英畢業生的dream offer也在戰投。

所以,從網際網路公司自身需求,從市場流動性、活躍度,從生命力,網際網路投資都是CVC市場上最不可或缺的一塊,只要網際網路平臺公司作為主體,繼續發展尋求增長的驅動力沒有變,那麼使用投資這個工具的需求就永遠存在。即便以順應監管的角度來看,需要放棄其中一部分工具是基本走向,但基於此而全盤否定網際網路CVC的未來,完全站不住腳。

事實上,網際網路企業的投資並沒有停下來,就在今天,B站、寧德時代和上汽集團旗下的上汽金控聯合做了GP,成立上海孚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半年前,B站還宣佈了與寧德時代聯合投資極氪汽車的訊息。

還有一點值得討論,網際網路CVC佔據整個CVC多大份額呢?

網際網路CVC佔國內CVC主體公司的五分之一,第二大CVC主體公司來自生產製造業,達15%。故而,除了網際網路CVC以外,科技戰投投資科技企業也不減反增,勢頭很猛。

看看華為便知——典型的科技戰投,美國製裁華為之前,華為更多依靠全球供應鏈採購模式開展業務,而制裁讓華為認識到了培養自己供應鏈的重要性,哈勃投資呼之欲出,2019年4月正式成立。

成立近3年,資金規模不斷擴大,從最初7億元註冊資本到2020年1月追加至17億元再到2021年5月增至30億元;出手節奏不斷加快,據公開資料披露,2019年出手7個專案,2020年20餘個,2021年近30個;賬面回報也讓不少VC眼紅,不到3年收5個IPO,賬面回報超60億,是其註冊資金的2倍;此外,華為的投資方向是一條”追芯之路“,半導體企業佔絕對比重,涉及晶片設計、EDA、測試、封裝、材料和裝置各環節。

再看寧德時代,寧德時代稱截至2021年9月30日,出手投資75家企業,金額達154.6億元。“寧王”以出手闊綽著稱,2021年9月同意3.77億加元(19.2億人民幣)併購一加拿大鋰業公司,雖被美洲鋰業截胡,豪奪失敗,但也讓外界看到了它的大手筆。目前,寧德時代的佈局無不緊密圍繞其上下游,包括原材料生產和加工產業、裝置企業、下游客戶合作企業,包括裕能新能源、哈囉換電、雲快充等電池相關企業,還有自動駕駛企業嬴徹科技、車規級晶片企業地平線等。

兩家典型科技CVC處鎂光燈下不斷擴張。反過來仔細想想,其實在科技領域,中國並沒有一家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公司達到了壟斷地位。

分析下來,如同華為在昨天正式進軍私募基金行業,CVC成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自立門戶,成為真正的投資機構,會不會是未來的“一種主流”?

2021年8月5日,位元組跳動旗下投資公司原天津位元組跳動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天津位元組跳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8月20日,三六零(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在中基協正式完成登記,這是360旗下首個私募股權公司;11月29日,海南三亞天博產業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經營範圍包括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服務,公司的三位股東為章澤天、劉強東和李瑞玉。

再者,專項基金將會是GP未來發展之路,這代表著一種更細化、定製化的投資服務。專項基金,顧名思義,其基金來源具有專門用途,通俗點講,“專款專用”。

2021年11月,高瓴集團與無錫錫山區人民政府成立高瓴創投二期人民幣專項基金,旨在協助硬科技創業專案的轉化和孵化,培育專精特新與科技小巨人企業;2021年8月,愛瑪科技作為有限合夥人,出資9000萬參與轉向投資基金,投資兩輪電動車智慧網聯絡統科創公司;2021年8月,資生堂與國內另類資產管理公司博裕投資啟動中國內地首個美妝領域專項投資基金“資悅基金”,專注醫學美容、口服美容等。

有變化,就有對策,CVC開始正式獨立對外募資,有對策,就有趨勢,一出變數就唱衰,有什麼意義呢?(文/李彤煒,來源/投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