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全員核酸檢測,數智技術給了上海市怎樣的底氣?
資料智慧產業創新服務媒體
——聚焦數智 · 改變商業
春節臨近,一些城市新冠疫情又出現了反覆,讓希望順利回家過年的人們多少增添了壓力。最新訊息顯示,北京市豐臺區、大興區出現了新冠病毒感染人員,部分社群又開始了全員核酸,人們希冀疫情早日消除的同時,也盼望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發揮更多更大的作用。
檢測人員進行消殺
自新冠疫情出現以來,疫情 暴發所產生的資料量、資料種類和為防控疫情所需要的資料量都是巨大的,不少城市都經歷了全員核酸、居家隔離甚至封城封市,然而, 身處一線城市、擁有近2500萬人口的上海,在疫情面前似乎顯得逐漸輕鬆,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作為重要口岸城市,上海疫情防控常態化後,即使出現零星病例也能很快控制,沒有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官方的表述是總體平穩有序、波瀾不驚。
這樣的形勢也讓社會公眾相對放鬆。即便近日上海一家佔地20多平方米的奶茶店成了中風險地區、被封控起來,但仍有網友調侃稱,“全國人民認為上海全市都是中風險地區,上海人民認為只有靜安區才是中風險地區,靜安區人民認為只有靜安寺街道才是中風險地區,靜安寺街道人民認為只有愚園路228號才是中風險地區” 。實際上也是如此,和奶茶店一牆之隔的理髮店沒有受到疫情影響,仍然還在正常營業,上海市的疫情防控能力可見一斑。
圖示:面積僅20餘平方米,位於上海靜安寺街道愚園路228號的一家中風險奶茶店
而讓網友輕鬆調侃的背後,是上海市政府依託智慧城市和上海城市執行的一網統管的數字化城市轉型的具體實踐,上海市實時採集來滬人員的相關資訊,加強以落腳點為核心的實有人 口管理,強化疫情防控的大資料共享和應用,為做好疫情發展態勢預測研 判,採取了諸多 努力,形成了“彙集—分析—研判—推送—核查—反饋”的資料應用閉環,強 化 大數 據 在疫情防控中的場景應用,有效提高防控的精準性、有效性。
總的來看,上海能夠取得如此業績實屬難得。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疫情資料數量巨大,疫情資料型別複雜,資料服務需求多樣,因此,對城市數字化轉型提出了巨大挑戰。這兩年的疫情發展證明,一些城市顯然吃了資料技術相對落後的虧,在疫情面前,不是畏首畏尾、貽誤疫情防治時機,就是盲目蠻幹、動輒上演封城勸返。原因就是這些城市的數字化轉型不夠全面深入,城市大資料體系基礎仍然較為薄弱,城市基礎資料統籌準備不足,資訊來源重複,質量不高,大資料基礎分析手段匱乏,分析不夠全面,在處置突發事件方面的資料運營經驗相對欠缺。
徐彙區治理疫情防控系統
而上海市通過依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實現數字化轉型取得了紮實進步,在管理上,能夠按照“五個100%”和“三個閉環管理”的思路,進一步地做實做好“外防輸入”的工作,即100%登臨檢疫、100%健康申明卡的稽核、100%體溫檢測、100%流行病學調查、100%取樣和檢測,同時,繼續做實入境人員的排查分流閉環、人員轉運閉環以及屬地社群管控閉環。
在此基礎上,在跨平臺、跨系統、跨資料庫的疫情防控大資料系統支撐下,資料收據速度提升顯著,形成了專門的資料匯聚通道,實現了資料即時採集、即時接入,同時,大資料平臺內建了資料漏填、錯報和重複報送等一系列資料自動檢查校驗功能,以機器取代人力開展資料質量管理,有效進行疫情資料的快速清洗,極大地提高了資料分析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及時性。
消毒機器人
此外,上海市建立了防疫所需的人口、房屋、地址、場所、物品等基礎資料庫,對重點關注人員的身份特徵、行為特徵、關係特徵等主題資料庫也進行了實時完善,方便迅速進行疫情資料的建模分析,通過建模工具快速搭建出關注人員、交通封控、隔離監管、醫療收治、返程復工等一系列維度的態勢類統計模型,輸出相關統計圖表、專題報告等,服務於本地防疫的趨勢把控、決策制定和落地督察,直接向一線疫情防控人員提供準確的資料,支撐實戰。
這就形成了疫情防控的良好局面。上海市依託大資料精準溯源、健康碼追蹤軌跡等資料技術手段,實現精準溯源,讓專業資料分析研判,助力科學決策,注重資料科學賦能,更精準開展人員資訊比對、協查等工作,迅速鎖定涉疫區域和人群,並根據疫情實際情況實行精準化、差異化的城市管控、社群管控方案,在新冠疫情密接和次密接排查上不僅不漏一人,更追求不多一人,花相對最小的成本,解決最大的關鍵問題,及時阻斷傳染源,避免了疫情防範的盲目擴大化,確保防疫措施與疫情情況匹配,將疫情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降至最低。
《莊子·逍遙遊》指出,“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在疫情面前的應對自如,得益於上海市持續不斷的數字化轉型。上海市市長龔正在回答關於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相關問題時指出,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是關係上海全域性和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上海市加快形成了構建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四梁八柱”,前面“兩個一”和後面“兩個三”,共八個檔案,構成城市數字化轉型體系。
上海市市長龔正
龔正指出, 構建 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四梁八柱” ,其中第一個“一”是2021年釋出 上海市城市 數字化轉型的意見,這是頂層設計,第二個“一”是出臺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十四五”規劃。 第一個“兩個三”是三個重要切入點,經濟數字化、生活數字化和治理數字化,形成了數字化轉型的三年行動方案。 第二個“兩個三”是三個重要支撐,對於城市數字化轉型出臺若干支援政策,出臺《上海市資料條例》,去年底掛牌成立上海市資料交易所,努力打造成國家級資料交易所。
在這樣的城市數字化轉型“四梁八柱”下,上海市各領域數字化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上海市全市軟體和資訊服務業的營業收入超過1.26萬億元,增長15%以上,經濟生活領域41個標杆場景應用落地,一網通辦接入服務事項達到3458項,一網統管城運平臺匯聚應用達到1150個。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使用的輸液醫廢分揀機器人
這就使得資料技術在疫情防控上發揮更大的作用,把資料運營建成一個閉環過程,通過對資料的彙集、分析和應用指導一線工作,再加強點對點、不間斷、滾動式動態管理和資料及時更新,形成資訊迴路,進而促進資料更加準確、更具實效。 最顯著的就是上海市在疫情防控上的精準快速,做到兩小時到達現場,四小時完成核心調查,24小時做完核酸檢測、區域管控、轉運隔離等工作,切實做到“四早五最”,即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在最低層級,用最短時間,花相對最小的成本,解決最大的關鍵問題,努力取得綜合效益最佳。
上海部分樓宇實現機器人配送
應該看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場多地區、多部門參與的狙擊戰、整體戰,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能夠節約巨大人力資本,也能夠讓地區疫情防控更為穩健。上海市虹梅街道轄區漕河涇開發區企業眾多,由此帶來的返滬人員也遠高於其他區域,要全面覆蓋如此大量的人群健康狀態是一項重大考驗。為此,上海市徐匯疫情防控系統研發了“智慧外呼機器人”,據徐匯大資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主要針對居家隔離者,通過進入小區時的登記資訊,系統自動將其聯絡方式拷貝至外呼模組,針對詢問體溫、健康狀況、是否需要幫助等內容,每日主動呼叫三次,自該功能模組上線以來,僅虹梅街道就累計外呼4224次,全區累計達8899次,其中接通7586人,接通率82.25%,其中5713人反饋無異常症狀,佔比75.31%,82人反饋有感冒症狀,佔比1.08%,使疫情防控更為得心應手。
危機不僅帶來危險,更有機遇。上海市市長龔正表示,下一步上海市將更加聚焦創新場景應用和環境優化,走出符合超大城市特性的城市數字化轉型之路。顯然,上海市在疫情防控工作上頗有心得,這就為廣大網際網路公司提供了更為開闊的發展空間,因為上海市將更為注重市場化力量參與,培育更多有影響力的平臺、龍頭企業和示範園區,這就給一批大資料公司提供了廣泛參與的平臺和機會,這也是一個巨大的風口,必將進一步推動金融、交通等多個領域已經形成的大資料技術優勢和業務標準不斷深化,實現城市數字化轉型更好地融入生產生活,讓數智技術惠及更多群眾。
文:萬壑傳 / 資料猿
❷ 創新服務企業榜
❸ 創新服務產品榜
❸ 最具投資價值榜
❺ 創新技術突破榜

聯絡資料猿
- Docker資料卷(Data Volume)學習
- 三未信安科創板IPO首輪問詢回覆:密碼晶片正在量產,市場份額僅為0.41%
- 浩瀚深度“帶病”衝刺科創板:營收與利潤低速增長、客戶集中度高、供應鏈風險大!
- 推薦一款資料mock框架,無需任何依賴,賊牛逼
- 金色觀察丨資料解讀:“淡定熊”有機會擊敗“無聊猿”嗎?
- 為什麼資料庫不應該使用外來鍵
- 科大訊飛的多賽道佈局,是否“拖後腿”?
- 網宿科技2021年報解讀:戰略佈局“2 3”業務,正在加快轉型之路
- 利潤下滑,競爭加劇,安恆資訊如何突破圍城?
- 最貴新股沒破發,此前棄購7.8個億,背靠華為的這家半導體公司這麼香?
- 利潤大跌66.29%!是什麼導致了深信服營收和利潤的“二元背離”?
- 市值跌去70%!身陷定製泥潭的科大國創,還能贏得資本市場的芳心麼?
- 效能測試告訴你 mysql 資料庫儲存引擎該如何選?
- 營收倍數級增長,利潤卻止步不前!光庭資訊只有一隻腳踏進了智慧電動車風口?
- UiPath中國區陳磊:人手一個機器人的時代已來,RPA讓企業實現了全面自動化 | 資料猿專訪
- RocksDB隨機讀效能是同門SSD近10倍!傲騰持久記憶體實力炸裂
- 受疫情影響,突遭上交所中止發行上市稽核!虧損持續擴大的極飛科技,還能讓農業智慧起來麼?
- 雙非電子專業,大二京東實習,大三上岸位元組大資料開發實習崗,分享一波面經
- IBM深陷雲端計算業務欺詐醜聞,遭股東集體訴訟
- 慕思股份IPO在即,智慧床墊普及距離我們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