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厂光环的求职者如何破局?
「配图摄影 by 辉友彭莫山」
C@ 辉哥奇谭知识星球 ,提问:
您好辉哥,最近有个问题想听听您的看法。
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一些能力很强的产品经理,因为没有大厂光环在求职的时候而被区别对待。而很多过来人又鼓励去创业公司这种空间大、不确定性强的环境历练并做出成绩获得认可,再进入大厂。
请问求职者如何在这个时代破局,无大厂光环的求职者又如何在缺少平台背书的情况下脱颖而出呢?
总结一下我的想法:
打铁还需自身强,无论这个年轻求职者在哪里,必须有一定的能力已经展示出来,这是前提。比如对于产品经理,需要体现在产品上,即他必须做出非常好的产品,哪怕这个产品用户量不多,但是只要在产品的目标用户群中,有非常好的口碑,就是基本的标志。比如类似flomo、Effie这样的App,功能都比较专一,用户量相对于大型的App也是少很多,只在某个圈子内流行,但这已经足够说明App创始人作为产品经理的功力。
此外,求职者也需要能沉淀自己的方法论,需要建立自己的社区品牌。往前推15-20年,一些搜索、输入法产品的爱好者会在搜索引擎论坛、输入法论坛等地方分享自己的思考。这一方面是对自己思想的深化,另一方面也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社区口碑,这为他们做更大的事情,进入更大的平台奠定了基础。在我的印象中,百度早期的风云人物中,很多出身草根,比如俞军、孙云丰等人,他们都是在搜索引擎论坛的讨论中逐步崭露头角的。
引用一段百度百科上的信息:
俞军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曾有三年极为平淡的职业生涯:先在一家国营企业筹备进口生产项目,又去一家代理公司进口化工原料,还曾在一家网站从事分析仪器资料采编。庸常的工作让俞将全部热情投注于当时的新生事物“搜索引擎”。1999年,他着魔一般利用所有时间使用和研究搜索引擎,阅读一切能找到的关于搜索引擎的中英文文章,并去新浪的搜索引擎论坛里发表见解。其中不少关于百度的批评性文章,被现任百度产品市场总监的王湛一一转到技术人员处。
此外,和我同时代的几个牛人,也是通过在BBS发表观点、在个人博客写文章这样的方式被一些知名互联网公司发现、选中的。 所以,通过写作沉淀经验、积极分享的习惯,是一个出身草根的人向上攀升的利器 —— 因为文字都是平等的,思想传播是没有任何等级障碍的。只要你的观点足够深刻、有见解,就会被更多人关注。
最后,在平台选择上,我建议年轻的求职者尽量选择锐意进取的平台,而不是保守刻板的平台。前者年轻、有生命力、愿意不拘一格,选取人才;后者保守、稳定,会用固定的尺子去衡量人才。前者容易发现天才和鬼才,后者的体制能确保大多数入选者基础水平不差。但如果一个年轻人希望有更大的自我成就,我建议还是找锐意进取的平台,而不是保守刻板的平台。
强调一点,即使是同一家公司,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今天已经进入中年期的、保守刻板的大厂,当年也是从一文不名的初创公司逐步发展起来的。公司在初创期,一方面内部环境生机勃勃,另一方面也愿意选择缺少光鲜背景的年轻人,甚至是没有正式学历,但有真才实干的年轻人 —— 这对缺乏资历和背景的年轻人,是难得的好机会。因为一旦这些初创公司逐渐扩大业务和团队规模,就会持续提高招人的门槛。
找工作这件事,本质上和投资没有区别,就是要仔细识别,哪些公司虽然规模现在还很小,但有机会成长为人人向往的大厂。在更早的阶段,加入这样的公司,和它一起成长。这样的经历,对于每个求职者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经历。
相关文章:把工作当成一种投资
上一篇:人才成长的马太效应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 职业之道 」 系列语音1&2 。
如果你也有今天这位提问者类似的职场困惑,欢迎收听系列语音「职业之道」。这两年我在大量的面试、招聘、扩招团队,在这个过程中,我有机会去观察不同背景的候选人,也启发我去回顾反思自己过去20年的职业生涯。我把观察、反思总结为这个系列语音。第一季已经更新完结(目录见下方图片),第二季在更新录制当中。
我也会重听自己的语音,发现系列语音比如「职业之道」,「人生有限公司」(1&2)对我现在也有启发。这让我认识到系列语音相比于单篇语音,更全面、更深入,也能给大家更多的启发,可以常听常新。也欢迎你向我提问,与我互动,这样会给我更多灵感。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4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