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包加速?還是加速退場吧!
春節日益臨近,返鄉過年搶車票成了頭等大事兒。一些第三方購票平臺瞅準時機,推出所謂加速包服務,宣稱只要購買加速包就能更快買到火車票,買的加速包越多,搶票成功率越大。問題是,這真的有用嗎?
其實,早在一個月前,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就加速購票軟體陷阱等問題作出迴應:第三方網站設計和提供的加速包並非鐵路12306的官方功能,不能保證給使用者提供車票。無論是哪個購票軟體,最終都要到12306的售票系統進行“排隊”購票。也就是說,所有搶票軟體的盡頭都是12306。
既然都要在12306購票系統排隊,為何還有不少平臺設定種類繁多的搶票加速服務呢?原因是,這樣的商業模式一本萬利。首先,這項服務其技術含量和服務成本不高,但動輒卻要收取幾十或上百元的服務費用;其次,平臺掌握和利用了消費者“甘願多花錢買票”的急躁和僥倖心理;再就是消費者被平臺不斷灌輸“加錢=增加概率”的概念,被誘導盲目付費。由此可見,消費者又成了待割的“韭菜”。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第三方平臺通過加速包誘導消費者“加速搶票”的行為已經觸及了法律紅線。如果“加速包”不能加速或者搶票成功率沒有宣傳的那麼高,就涉嫌虛假宣傳,侵犯購買“加速包”的消費者的權益。
這些平臺真的是在幫消費者搶票嗎?根據平臺“規則”,他們有的直接收費搶票,有的需要轉發朋友圈讓好友助力搶票,有的甚至會預設付費搶票。難怪有網友說:網路購票難,買個加速包;看似在搶票,實際在搶錢。
買了加速包卻買不到票,是很正常的事。為了“割韭菜”,不少平臺預設打鉤,讓消費者稍不注意就買了加速包。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消費者對於所購買的商品應該有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如果在沒有提示的情況下捆綁購買加速包,無疑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
有需求就有生意。利益驅使下,春運這塊“大蛋糕”如此芳香誘人,第三方平臺想“切一塊”也不足為奇。但交通出行關乎民生,“違規賺錢”值得警惕。此外,這類購票平臺還存在搶票軟體出票遲延、退改簽手續費過高、個人資訊洩露等風險。因此,說加速包是披了“技術馬甲”的黃牛,毫不為過。
買加速包,其實是在交“智商稅”。消費者應擦亮眼睛,各相關部門也應加大懲治力度,讓所謂的“加速包”加速退場。(辰彤)
- 會員增長見頂陰霾不散,流媒體要怎麼破局?| 海外周選
- 丁磊笑了!網易雲音樂一度大漲57%,就因微信的一個新功能?
- 蘋果:回來上個班,怎麼這麼難?
- 阿里需要“確定性”
- 美國生鮮配送平臺Instacart放慢招聘步伐:IPO前專注盈利
- PayPal開始裁員:應對成本上漲 提升公司利潤
- 阿里巴巴高管解讀2022財年Q4財報:4月GMV下降或超10%
- 知名平臺突然宣佈:退出中國大陸!
- 房車上班族,只活在抖音裡
- 一個企業如何跟時代共處——以阿里巴巴為例
- “5G手機殼”,欲救華為於水火?
- 珍惜馬化騰:中國網際網路時代的最後一位精神偶像
- 用友網路的中年危機:業績增長停滯 依賴大企業客戶轉型雲服務不易
- 2025年我們要實現70%晶片自給率!外媒:你不能,2026年為21.2%
- 華為5G明明領跑全世界為何突然之間不火了?熱度消散是什麼原因
- 騰訊裁員範圍擴大
- 騰訊體育被曝調整組織架構,足籃球運營組等六大業務組被撤銷
- 騰訊Q1財報:To B的深度、廣度與健康度
- 華為貼牌手機銷售慘淡,晶片打折扣,官方旗艦店上線7天僅賣出29臺
- 工信部:我國建成近160萬個5G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