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年輕人,把相親玩出了新花樣

語言: CN / TW / HK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讀娛,作者 | 林不二子

2022年戀綜的內卷還在繼續。

上半年,從關注初戀的《沒談過戀愛的我》、展現成熟戀愛的《半熟戀人》,到聚焦分手、離婚的《燦爛的前行》《春日遲遲再出發》等,戀愛綜藝的賽道越來越細,數量相比往年有增無減,但是真正引起觀眾關注的綜藝並不多,Q2季度也只有《一起探戀愛》《90婚介所2022》等型別再次創新或排播升級的作品聲量較大。

《一起探戀愛》把劇情融進相親流程,讓觀眾“追劇”、磕糖兩不誤;而《90婚介所2022》是在節目互動上再做創新,節目收官當日嘉賓走進B站直播間進行連麥,在素人主播和彈幕的提問下更輕鬆地分享自己的感受。

可以感知到,觀眾對戀愛綜藝的興趣逐漸消散,同類模式已經很難再玩出新花。但這並不意味著年輕人對相親戀愛題材失去興趣。觀眾看別人談戀愛的方式與角度越來越多,自身戀愛的慾望也愈發強烈,尤其是進入了婚戀期的90後、00後,追愛的方式與表達都更加大膽。剛過去的七夕,B站站內還舉辦一場直播相親大會,讓趙子豪和胡文君兩個賣貨主播拉著8個單身青年線上相親。

在此前的印象裡,追求個性化的年輕人對相親應該是不感冒的,不過今年來網路上出現的種種新奇事,倒讓我們看到了年輕人在釋放自身情感需求時有多會玩。

這屆年輕人,把相親玩出了新花樣

現在的相親,已經越來越不嚴肅了。

以B站七夕的那場相親直播而言,在趙子豪、胡文君兩位帶貨主播把控節奏,8位青年由彈幕投票決定出場順序,並且需要根據彈幕互動完成任務。這與其說是一場相親,不如說是一場活動闖關遊戲,觀眾互動內容比相親本身更吸引注意力。比如B站UP主“喜歡叨叨的螺絲”,出場就大膽追愛,表示喜歡帥哥。作為B站情感區著名的追愛苦命UP,彈幕迅速get了該位嘉賓的屬性,紛紛留言“看過影片,現在有點害怕”,而在直播結束後,有使用者到UP主最新的影片評論區留言,“玩笑歸玩笑,希望UP早日找到如意郎君”。

這種趣味性是一以貫之的。B站上相親直播已經延伸出一系列梗,使用者的參與熱情也很高,有的直播間裡相親報名表上滿是二次元的梗,有的直播間是主播自導自演的整活式相親,雖然相親成功率有待討論,但這一晚看直播的使用者肯定不孤寡。

甚至於相親直播之後還有“售後服務”,B站站內有一系列相親相關影片,有的是掐點發布的徵婚影片彰顯誠意,有的是大談特談對被逼相親的感受吐槽個爽,還有的是分享相親經歷中的尷尬讓大家樂呵一下。

如果說,在七夕這樣的時間節點有相親內容的爆發還可以想象,那麼從去年底到現在,B站上層出不窮的相親戀愛內容是真的凸顯了這屆年輕人釋放自身情感需求時有多直接。

去年底,一個名為《B站的各位單身男同學們聽好了》的影片在B站突然走紅,一位研二女聲對著鏡頭介紹自己的徵戀影片,達到1300萬+的播放量和近7萬的評論數,不僅讓B站的單身男同學們打起了精神,也帶起了一波B站上的“求偶熱”。

有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B站內“求偶”相關內容有256個,總計播放量3000萬,而在這些“求偶”影片下,也有大量釋出自己資訊的B站使用者“借地徵戀”,這股熱潮不僅在B站上形成一道新風景線,甚至也蔓延到了小紅書這樣的社群APP中。

而除了個人化的“求偶”影片,B站上還有不少學生自制的戀綜,更讓人大開眼界。名為《再靠近一點點》的自制戀綜,不僅在相親模式上還原了專業綜藝,連後期花字也像模像樣,第一期就收穫了36.9萬播放;浙江大學自制戀綜《浙大丘位元》,憑藉單人約會模式讓看膩了傳統戀綜的觀眾有了新鮮感;南京大學自制的《春日邂逅的戀愛》,不僅有正片還有特輯,以精良的品質展現其想促成學生美好戀愛的誠意。

從求偶影片、直播相親再到自制綜藝,影片已經是年輕人情感表達的主要方式,它呈現的是一種真實、有趣的體驗式戀愛。

相比傳統的圖文內容,影片中的人的狀態更加直接與真實,相親的雙方能夠直觀、具體地看見對方的真實面貌、行為狀態,“照騙”沒有發揮的餘地,任何一方不合意,就能迅速切斷,大大降低了網路資訊的遮蔽性,也避免了想象濾鏡帶來的落差感。年輕人的戀愛需求依舊旺盛,但戀愛的目的性在消減,追求的不是結果,而是真實、具體且有趣的社交過程。

就像B站官方的七夕直播相親中,雖然相親嘉賓會真誠討論彼此的觀點和戀愛的期許,觀眾們也積極通過投票、投喂等玩法推進相親程序,但相親的成功與否並不是最重要的。對於年輕人而言,相比找到另一半的理想結果,交換彼此觀點的社交過程更為有意義,合得來就談,合不來也不妨認識一個新朋友,這或許才是當代年輕人在釋放情感需求時感性與理性共存的現實。

為什麼年輕人走向了“社群式相親”?

無論是發“求偶”影片,還是參與相親直播,這些新的交友形式背後都有一個不能忽視的背景——網路社群。

作為早期的網路社群,豆瓣上就有著大量的婚戀相關小組,成員數過百的“脫單”小組就有3個,“母單互助組”這樣的大組成員達到3.6萬+,這些小組中每天都有大量新貼,圍繞戀愛相親的話題或求助或閒聊,像是“母單互助組”「未畢業」欄目下,大量分析自己不能“畢業”原因的文字,讓年輕人面對戀愛難題的種種苦惱與不甘撲面而來。

而到了B站,由於大量有創意、愛玩會玩的年輕人聚集,婚戀內容已經有了多種形式的呈現,除了前面提到的種種相親內容,B站上還有很多情侶向影片,百大UP寶劍嫂和雨哥到處跑,雖然不以情侶記錄為唯一主題,但每次二人同框的影片都會有超高的播放量;從2016年就開始記錄和異國女朋友相處的UP主KatAndSid,也早就有了他們的受眾群,始終保甜的二人如今在B站上粉絲數達126.9萬。

在《2022年輕人相親報告》的當代年輕人相親方式TOP5中,交友APP排名最後僅佔13.2%,這幾乎宣告了交友APP在年輕人視野裡的消失,現在看來,似乎正是網路社群接過了這一棒,讓“社群式相親”成為了年輕人的新選擇。

網路社群所帶來的使用者歸屬感,應該是當下年輕人樂於在其上釋放情感需求的第一原因,他們會因為“都是自己人”而感到安全。

豆瓣上的使用者,敢於分享自己的情感經歷,就是因為知道豆友的價值觀相近,哪怕意見不同也可以辯出個一二而不是直接嘲諷;而大量年輕人聚集的B站,使用者們會造梗、玩梗,“自己人的地盤”這一認知早就印在了B站使用者心中,所以當這批90後00後到了婚戀期後在自己的地盤上發個“求偶”影片是無需多慮的。

再有就是社群的內容廣度,讓年輕使用者在接觸相親內容或釋放情感需求時,不再侷限於單一的綜藝形式,能開發出多種相親玩法。

像是B站上多樣的相親戀愛內容,就是因為平臺上融合了圖文、影片、音樂、直播多種表達形式,給年輕人表達自我提供了足夠的創造空間,讓他們能發揮自己的個性,再加上平臺自制綜藝、平臺主辦相親活動等內容與玩法,每個素人使用者都能參與其中,讓年輕人不再是戀綜裡的旁觀者,而是戀愛的主動出擊者,把使用者納入到社群相親氛圍的營造中,也就激發出了這屆年輕人的想象力與行動力。

最後就是內容社群所帶來的情感沉澱。

相親只是戀愛的過程之一,在結識了可能的另一半後,需要更深入的交流、共同創造更多回憶,在這個層面上,能讓使用者自制內容的社群產品就比只能分享討論的興趣產品具備了優勢。在B站上我們總能看到各種情侶紀念影片、情侶UP主的日常記錄、過來人的情感分享等等,當代年輕人能在社群圍觀戀愛、交流戀愛、體驗戀愛、紀念戀愛,這種情感上的沉澱也是年輕人走向“社群式相親”的原因。

尾聲

在我們看來,“社群式相親”並不僅僅是發生在社群,而是因為社群讓年輕人的相親有了新的形式與新的邏輯支援。

為什麼原本年輕人牴觸相親?因為強目的性給本該美好的愛情增加了太多來自現實的條件限制,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屢次引發市場熱議,是因為其中所呈現出的價值觀是比較,這種比較帶來的焦慮讓不易具備優秀條件的年輕人更加憂慮。

而在網路社群,條件的比較被弱化,相同的興趣愛好、共同的價值觀能夠通過個性化的表達被放大,年輕人愛在B站上釋出“求偶”影片,願意用“助力每一個夢想”的玩梗彈幕與評論支援著同齡人,這也是B站上相親氛圍越來越濃厚,甚至被使用者調侃要新增“相親區”的原因之一。

從行業角度來看,“社群式相親”成了年輕一代的新選擇,年輕人在以新方式完成他們的情感釋放,該是綜藝行業引起注意的一點。畢竟雖然傳統戀綜永遠有市場,但這屆年輕人已經先行動起來了,也許行業也是時候開啟新思路了。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