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幹出57.75億,這個北京爺們兒要去IPO敲鐘了
作者:米古 編輯:九陸
長跑5年,這家電影公司終於要上市了。
i黑馬獲悉,7月28日,證監會官網釋出《關於核准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批覆》, 核准博納影業公開發行不超過2.75億股新股。 自2017年首次提交IPO申請,歷經5年,博納影業終於拿到了A股的入場券。
作為博納影業的掌舵人,於冬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是中國電影行業發展的親歷者。1999年,於冬下海成立博納影業,並於2010年成功登陸納斯達克。2016年,因美股估值過低,博納從納斯達克退市,次年,博納再次向A股提交上市申請書。走過23年曆程,博納也集結了一支豪華的投資隊伍,除了阿里、騰訊、紅杉等財團的支援,眾多明星大咖也紛紛坐鎮支援。
博納A股上市,對整個行業來說,是一次提振。每一個行業都有自身的週期,自2018年起,受到陰陽合同、天價片酬、新冠疫情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整個行業經歷了一輪重大洗牌。如今隨著博納影業終獲上市許可,也許整個行業將迎來浴火重生,像檸萌影業、樂華娛樂、耐看影業等一批有意願上市的影視和泛文娛企業,都在加快推進上市程序,這個賽道依舊未過時。
01
從納斯達克退市,
歷時5年“戰A股”
博納影業的背後,是一位中國電影行業發展的親歷者。
1971年,於冬在北京出生。1994年自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畢業後,他被分配至北影廠工作。由於工作努力,善於交際,於冬很快在單位做出成績,並獲得了時任北影廠廠長韓三平的賞識,成為北影廠最年輕的科級幹部。
也正是於冬畢業那一年,中國第一部美國大片《亡命天涯》在國內上映,中國電影市場進入分賬時代的同時,國產電影也與好萊塢大片展開同臺競爭。
彼時,中國另一家民營電影公司巨頭華誼兄弟還只是一家廣告公司,將靠著服務中國銀行等大客戶,積累人生的第一桶金;光線傳媒的創始人王長田也還在《中華工商時報》當著最年輕的中層幹部。
隨著“大片”的陸續引進,到了1996年,內地票房前五名基本都是國外影片,但這一情況在第二年被打破。
1997年,正處於事業徘徊期的馮小剛,與當時紫禁城影業公司當家人張和平以及時任北影廠長的韓三平合作,拍攝了《甲方乙方》,開啟了內地影人制作賀歲片的先河,也為國產商業片豎起了一面大旗。1998年,華誼兄弟投資馮小剛的《沒完沒了》、姜文導演的影片《鬼子來了》正式進入電影行業。
次年,已在電影產業深耕5年的於冬也選擇了離開體制,下海成立了中國首家民營電影發行公司。
於冬看中的第一部電影,是由黃建新導演,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說出你的祕密》。當時於冬手上僅有東拼西湊的30萬元,最終他靠著誠意打動了黃建新,並通過努力和過去積累的人脈,讓電影拿下了1000萬票房。於冬和博納,也賺到了第一個50萬元。
2001年,於冬把自己的所有資源放在了香港電影人文雋擔任製作人的《我的兄弟姐妹》上,這部投資200萬元的小製作電影,成功拿下了2000萬票房。也藉此,博納打開了與香港電影圈合作的通道。很長一段時間, 8成的香港電影,都是通過博納在內地發行, 如《無間道》、《頭文字D》等。
2010年,是於冬和博納的高光時刻。 博納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中國首家在美上市的影視公司。 當時與博納影業不相上下的華誼兄弟在2009年登陸創業板,成為民營影視第一股;2011年,光線傳媒也成功登陸創業板。
但與同在A股的華誼兄弟、光線傳媒不同,博納影業上市當天即跌破發行價,之後也始終徘徊在低位,最高市值才60億元左右。
2015年,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市值分別達到800多億元和500多億元。2016年4月,在阿里、騰訊、紅杉等助力之下, 博納影業從納斯達克退市,當時市值僅55億元。
2017年9月,博納提交招股書,向深交所發起衝擊。當時,於冬給公司設定的上市時間是3年, “不借殼,不走捷徑,老老實實排隊。”
最終,在經歷了一波三折的上市過程,花去了近5年的時間,於冬和博納影業又一次迎來了屬於自己的IPO。
也就在7月28日博納影業拿到證監會的上市批文的兩天後, 博納影業主投的《長津湖》拿到了大眾電影百花獎上最具含金量的獎項——最佳影片。 這部集結了徐克、陳凱歌、林超賢等3位知名導演的電影,經過數年的籌備和拍攝,期間還經歷了疫情等各種不利因素,最終以57.75億元票房重新整理了中國電影史的票房紀錄。
02
出品電影超250部,
博納影業靠什麼穿越寒冬?
主旋律電影,撐起了博納的IPO。
招股書顯示,博納影業是國內首家從事電影發行業務的民營企業,深耕影視行業多年,不斷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現已成為行業知名的全產業鏈佈局的電影集團公司。自創立以來,博納影業累計出品影片超過250部,其中有16部影片票房超過10億元,累計總票房超過600億元,在中國電影歷史票房榜前十五名中佔有四席,《長津湖》更是勇奪中國影史票房冠軍。
根據最新版招股書, 2019年、2020年、2021年,博納影業營業收入分別為31.16億、16.09億、31.23億,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1.76億元、1.26億元、3億元。
2018年~2021年,受到陰陽合同、天價片酬、新冠疫情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影視行業迎來寒冬。電影製作週期延遲,電影院限流關門,行業內企業業績也普遍下跌,甚至出現大量虧損。
但好在近幾年,博納影業均有主投高票房電影撐場,其從2014年推出《智取虎威山》拿下當年賀歲檔冠軍後,就此開創了以真實事件改編的主旋律題材商業化電影新模式。
從2019年到2021年,博納影業屬於少數幾家還在對國產電影市場持續輸出並完成票房收割的公司。國產電影市場上其參與出品的《長津湖》《中國醫生》《中國機長》等主旋律電影是重要的票房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 博納影業還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擁有電影投資、發行、院線、影院等全產業鏈的民營影視公司。 其中,2021年各業務收入佔比分別為46.53%、32.55%、0.69%,27.49%。
自納斯達克退市,一路走來,博納影業背後也集結了一支豪華的投資隊伍。
2016年4月,博納影業集團正式宣佈以8.6億美元(約合55億人民幣)完成私有化,從納斯達克退市。私有化賣家包括: 阿里、騰訊、中信證券復星國際、紅杉資本、軟銀複賽以及創始人於冬。 12月,博納影業又完成了25億元融資,投資公司包括了阿里影業、騰訊、中信證券、國開金融等多家巨頭機構。
2017年,博納影業又進行了一輪10億元融資,其中萬達院線以3億元入股博納,另外,博納還引入張涵予、黃曉明、章子怡、陳寶國、韓寒、黃建新等明星股東,成功繫結一眾明星資本。 公開資料顯示,在這輪融資之後,博納影業整體估值已達160億元。
從昔日的退市,到如今重新成為行業的引領者,乃至登陸A股,博納展示了多年深耕同一產業的力量。正如博納影業創始人在接受媒體時表示:“我們一家家店開,一部部電影拍。時間會證明我們這麼多年深耕行業、圍繞電影主業發展的道路正確的。”
03
影視公司上市潮,行業迎來春天?
博納影業成功IPO,為影視和泛文娛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在2015年橫店影視、金逸影視、中廣天澤三家影視公司成功登陸A股之後,A股市場就整體緊縮,影視公司少有過會。2018年華視娛樂、新麗傳媒、開心麻花及和力辰光四家影視公司陸續中止IPO。
同時,自2018年爆出陰陽合同、天價片酬、霍爾果斯大整治、收視率造假等一系列事件爆發,行業動盪不安。萬達影視、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等影視公司們的財報均慘不忍睹,虧損近半數。華誼兄弟便是典型案例之一,2018年華誼兄弟淨利潤為-9.86億元,連續三年,合計虧損超60億元,直到2021年,靠變賣資產,華誼兄弟才在賬面上實現微弱盈利,但扣非淨虧損仍高達9.27億元-9.38億元。
這種情況下,博納影業被證監會核准IPO上市,可以被行業解讀為一個訊號, 監管層對於影視行業復甦是有支援的,對於目前一批有意願上市的影視和泛文娛企業來說,都在加快推進上市程序。
2022年4月,檸萌影業在港交所提交招股書,第三次衝擊IPO,並於7月19日通過港交所聆訊。2021年1月,檸萌影業啟動A股上市計劃,同年6月底終止輔導計劃;3個月後,檸萌影業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2022年3月29日,招股書失效;10天后,檸萌影業第二次遞交招股書,並最終通過。
2014年成立於上海,檸萌影業曾出品《小別離》、《小歡喜》、《小捨得》、《三十而已》及《二十不惑》等系列現實生活題材劇集,聚集了家庭生活、教育、女性成長等熱點話題,多次引發廣泛討論。按2020年收入計,檸萌影業在所有中國劇集公司中排名第四。
而在檸萌影業的背後,也站著騰訊投資、弘毅投資、芒果文創基金、天壹資本、復思資本、海邦資本等多家投資機構。
時間來到今年3月9日,樂華娛樂集團也向港交所。創辦於2009年,樂華娛樂是國內最大的藝人管理公司之一,年收入達12億,公司掌舵人杜華也被稱作中國娛樂圈“教母”。但比起杜華,樂華娛樂旗下藝人更具知名度,包括被譽為娛樂圈頂流的王一博、曾經紅遍亞洲的韓庚等。2018年,綜藝節目《偶像練習生》更是讓樂華娛樂正式出圈。
成立多年,樂華娛樂獲得過多次投資,最轟動的一筆就是2021年7月阿里巴巴和位元組跳動的入股。而即將IPO的樂華娛樂,也做起了投資業務,投出了功能性食品,minayo、香氛品牌SEVENCHIC香氛筆、護膚品牌STARSUGAR星糖等專案。站在IPO大門前,41歲的杜華即將迎來屬於自己的“大女主”時刻。
也就在今年1月,耐看娛樂同樣向港交所遞表,7月初招股書失效,耐看娛樂又於7月18日第二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招股書。成立於2016年,耐看娛樂次年開始參與制作網劇及網路電影。2020年,耐看娛樂於阿里影業達成戰略合作,阿里影業成為其股東之一。此前,耐看娛樂也投資了爆款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你好,李煥英》,兩部電影獲得了超千萬收入。
疫情還在持續,影視公司們也沒有到可以喘口氣的時候,但隨著消費潛力的進一步釋放,消費持續恢復,電影市場也有望回到正軌,影視、泛文娛行業寒冬還未完全消散,但對於下半年,已經可以抱有更多信心與期待。
- 從大廠辭職做餐飲,我月入30萬
- 陳傲寒:百戰歸來一書生
- 東方富海王兵:被大公司收購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家用機器人行業系列採訪NO.3
- 那些2年前就喊“活下去”的老闆,後來怎樣了?
- 茅臺冰淇淋折戟
- 連騰訊網易都玩不動遊戲了?
- 湖南這所大學,盛產電池狂人
- “我也曾擁有一票否決權”
- 百億家用機器人市場正崛起:人們越懶,市場越大
- 三年營收超50億元 ,這位前新東方老師做出個IPO
- 韋凱元:如何讓使用者深深愛上你?
- 中國遊戲崛起之路:從東南亞一路打到美日韓
- 雲南又一支母基金誕生,100億
- 首輪問詢後,被友商起訴侵權索賠3300萬,智融科技IPO遇阻
- 尋找中國最具潛力的家用機器人企業丨黑馬家用服務機器人產業加速器啟動
- 虧了3000億,巴菲特:這也叫虧?
- 五星控股汪建國:以“植物精神”深耕賽道,用“動物精神”推動成長
- 金山雲地震,震源在位元組?
- 連鎖小酒館第一股,海倫司能否夢圓大排檔?
- 一部電影幹出57.75億,這個北京爺們兒要去IPO敲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