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咖啡,卷出新高度

語言: CN / TW / HK

上週日,經過多番謀劃,北京第一家“郵局咖啡”正式開門迎客,咖啡江湖多了一抹綠。

來來往往的人流,有想要嚐鮮的,有不屑一顧的,有視若不見的,唯獨感到驚奇者少。

人們早已見怪不怪。

從早先的萬達、同仁堂、中石油,到近期李寧、華為申請註冊咖啡商標,本就火熱的咖啡行業似乎總不缺新柴,跨界玩家越來越多。

在手機店裡喝美式,在加油站裡喝拿鐵,這些場景也越來越普遍。

01

街頭新文化

跨界並非什麼新鮮事,只是新零售的一種常態,只是咖啡似乎格外緊俏,無外乎其本身特有的屬性。

在都市文化無比繁榮的今天,街頭隨處可見咖啡店,比垃圾分類還醒目。 大眾點評上,僅深圳就有咖啡館5344家,多感覺是複製粘貼出來的。

而在中國絕大多數地方,去咖啡館已然是一種極具文化符號象徵、且日常的事情,和玩網遊、刷抖音差不多,都是年輕人用以消磨時光的手段。

一來二去,他們把咖啡喝成了新街頭文化。

比如,咖啡館是深陷“ 很困,又想幹活兒 ”內迴圈打工人的“半樂淨土”。

昏昏沉沉的下午,捧著電腦起身,走到樓下的咖啡店,落座、點單、握杯、嘬一口,好似焚香沐浴,整個人立刻回了魂,在邊工作邊享受的悠閒時光中,社畜的緊張感煙然消散。

此外,都市本就是一座孤島,裡面的人大多需要社交。

在物質文化極度豐富的都市,行人們忙忙碌碌,除了臥室和辦公室兩點一線,他們的靈魂迫切需要一處地方暫歇。

類似外公釣魚打窩時鐘愛的小凳子,父親下班後沉迷的汽車駕駛位,咖啡館成為年輕人剛需的第三方空間。

比如在上海,大眾點評上搜索“精品咖啡”的次數,過去一年超過1億次,有洋洋灑灑3000多萬字的評價,堪稱咖啡館文學。

有一位使用者這樣寫道,“我坐在室外,看到周圍的居民還有賣菜的攤主來回路過,還有一條穿裙子的小狗……光坐著看就覺得多好啊……”

咖啡幾乎滲進了他們的生活,成為最佳伴侶。

最不濟,選中一家有格調的咖啡店,還能提高單身狗相親的成功率。

或許連他們的父母也想不明白,怎麼孩子去了兩年愛的城市,回來麻將也不搓了,家常也不聊了,每天就定時定點蹲在咖啡館裡花掉幾十塊。

散落在各個角落的咖啡館,早不是單純為了提神而存在。某種程度上,已連同街道一起,成為漂在大城市青年的客廳。

很多時候,咖啡館就是年輕人的社交硬通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張列表:適合工作的咖啡店、適合約會的咖啡店、適合朋友聊天的咖啡店等等。

曾經那句國民口頭禪漸漸消失:吃了嗎?

如今的青年只會心領神會地打招呼:老地方見。

而當咖啡與人際關係緊密結合起來後,自然成為一條極具想象力的賽道。比如最賺錢的香菸,除了因為本身的提神功效,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社交屬性。

據艾媒諮詢資料,2021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約2817億元,消費人次突破3億,並預計仍將保持27.2%的增長率,遠遠高於全球2%的平均增速,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萬億規模。

如此碩大的蛋糕,誰都想分一杯羹。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此掀起。

02

多方入場

據德勤中國現磨咖啡行業白皮書資料,中國大陸人均咖啡飲用量為9杯/年。而在美日韓等咖啡消費成熟市場,人均咖啡飲用量為300杯/年。

同時,在白皮書調研的12個新一線城市和8個二線城市中,有咖啡飲用習慣的消費者,平均每年攝入咖啡261杯,接近日本市場水平。

當然,最重要的是,如今投資者對咖啡賽道的信心不減,信心>黃金。

簡單看看整個咖啡的產業鏈條。

上游,主要是咖啡豆初加工,將生豆通過日晒、水洗加工成統一標準的咖啡生豆。這些生豆在產業鏈上,貢獻的價值比例僅佔1%。

中游,深度加工,將統一標準的咖啡生豆去皮發酵、乾燥、烘焙、磨製,加工為咖啡熟豆和咖啡粉,在整個產業鏈貢獻的價值比例為6%。

下游,飲料製造及流通環節,將咖啡熟豆和咖啡粉,通過萃取、研磨,製成現磨速溶咖啡,或在實體店或做成粉包出售,佔整個產業鏈的價值比例高達93%。

顯而易見,做下游雖然費腦子,但利潤最為可觀。

先看看行業內的正規軍是何模樣。

咖啡界頂流星巴克,早被Manner、瑞幸搶走大半市場份額。業績下滑加上負面新聞不斷,市面上人人都在傳“星巴克”不行了。

但是,一向傲慢的星巴克被唱衰,這些並非主因。星巴克的核心病症在於,人設崩塌了。

星巴克什麼人設?中產階級、都市白領、商場精英、懂生活。

曾幾何時,手捧一倍星巴克,拍張照片發到朋友圈,氣場直接一米八。

可現在,年輕人越來越不好帶(忽悠)了,喜歡喝小眾咖啡,追求的是“小而美”,比星巴克更懂生活。

百億估值的Tims中國、40億的Mstand、單店估值超過1億的Manner以及被喜茶收編麾下的Seesaw,哪個不是攜風帶雨、來勢洶洶。

尤其以亂了星巴克“四季”的瑞幸為最。這個上市、退市又被傳要上市的“東方星巴克”,亂拳打死老師傅。

現在,無論線上線下,我們若想喝一杯咖啡,星巴克早已不是第一選擇,更不是唯一選擇。

而打敗你的,不一定是同行。

線下咖啡銷售運營模式簡單、毛利率高、門檻低,對含著流量“金湯匙”出生的巨頭們而言,作為副業是最優選。

中國現在咖啡門店的連鎖化率不到13%,無論是李寧還是中國郵政,無一例外都是線上下擁有龐大實體門店的連鎖巨頭。中石化有3萬家加油站,李寧作用7137家門店,中國郵政更不必說,覆蓋全國遍佈城鄉,擁有42萬個郵樂購站點和5.4萬個營業支局所。

一旦鋪開,比瑞幸的6024家、星巴克的5500家咖啡店要龐大得多。

所以,跨界咖啡的本質,是對資源的重新整合,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兩個圈子間的壁壘被打破了,從而帶來背後使用者群的流動,又藉此形成了新的使用者群,擴充套件各自業務的邊界。

得益於多年來成熟的門店運營,巨頭們無需再反覆試驗選址,就能快速試探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後續產品也能快速迭代調整。

甚至可以培訓門店的員工來兼顧店內的咖啡生意,連咖啡服務員的人工費也省了。

同時,他們自身擁有的品牌效應極高,跨界後自帶話題和流量優勢(比如我們現在就不自覺地討論),不比像新手一般經過艱難的冷啟動階段。

比如,華為商標才剛剛註冊,就傳出瑞幸曾與其合作的舊聞;“寧咖啡”還沒正式露面,小紅書上便已經有很多關於它的筆記。

大有席捲之勢。

這個百搭爆品,說它是巨頭們的第二增長曲線,未免有些誇張。但其想象空間,正如李寧的那句廣告詞,“一切皆有可能。”

03

卷出新高度

純粹依靠營銷所帶來的熱度顯然難以持續,不少跨界咖啡也面臨著“出道即巔峰”的囧境。

歸根結底,“卷”是主因,這個賽道上愈來愈擁擠。

比如同仁堂創造性的“朋克養生咖啡”,又比如杭州永福寺的“慈杯咖啡館”,開業不久一躍成為大眾點評西湖區熱門榜咖啡廳的NO.1。

再往前看,還有諸如狗不理的包子配咖啡、“老字號國潮”正廣和的“咖啡洋行”、 “知嘛健康”樓下咖啡樓上把脈、河南老字號“蕭記三鮮燴麵”的燴麵配咖啡......

綜上,咖啡市場有多內卷,大家自行體會。

在這個不斷擴張的咖啡市場,玩家不斷入場,賽道變得擁擠,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比如狗不理自2015年拿下高樂雅中國特許經營權之後,陸陸續續在各地開了60多家咖啡門店,還一度聲稱要在五年內開到200家。但據高樂雅官網門店地址資料顯示,其在全國門店數量僅剩28家。

再看看同為老字號的同仁堂,最火熱的時候,知嘛咖啡單日銷售量接近400杯,僅枸杞拿鐵一種產品的銷量在週末就可達200杯,其也一度規劃在北京再新開300家。但或許因為這兩年疫情的原因,它的結局與狗不理相差不遠,開店計劃幾乎陷入停滯。

放大看,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9.9萬家咖啡店,其中月3.12萬家在新一線城市,2.12萬家在一線城市,上海也早已成為星巴克門店最多的城市。

如此高密度的門店,勢必將帶來惡性競爭的格局,內卷在所難免,價格將是最直接的體現。甚至有人預測,咖啡零售價格很可能將回到2010年的水平。

而售價降下來,成本則難降。

內卷的咖啡市場,對外釋放出的訊號不外乎是精品咖啡火了。

但質量越來越好的咖啡豆可能使原材料成本略降,咖啡店的成本卻從來都不是原材料,人力和店面價格才是大頭。尤其在疫情後,人力成本越來越貴。

所以,單單一杯咖啡的毛利率或許很高,但咖啡店整體的利潤並不高,翻檯率、客單價低,是常有的問題。

這背後自然有疫情的原因,但市場的變化才是最關鍵的: 2018年後,瑞幸把咖啡的單價拉得太低了。

瑞幸本身,也是從2021年三季度開始,才實現門店利潤首次轉正。

而大牌跨界咖啡,大多數尋求的無非是額外的利潤。

以中石油為例。根據國外成熟的業態,歐洲加油站的收入有35%-40%來自便利店,美國市場這一資料為64%,遠遠高於中石油的5%。

儘管加油站賣咖啡有客流、成本等優勢,但也有場景、安全管理要求、人員專業化等短板,加之現在市場這麼卷,如果第二增長曲線莫名變成第二虧損曲線,關門大吉似乎在情理之中。

當然,也不可一概而論。有觀點認為,李寧等大牌賣咖啡,目的並不在咖啡,而是背後能帶來的“流量”,用以打造全新的生態系統。

這個或許是對的。但能賺錢,誰願意虧呢。

04

尾聲

咖啡館是個百搭的事物,任何的元素都可以加到咖啡館裡。

比如,以花藝為主再搭配咖啡館場所,可吸引全城喜愛花藝的人;以吉他為主的咖啡館場所概念,可吸引全城喜歡吉他喜歡交流的人。

但同理下來,李寧、華為開咖啡館,是不是能吸引到買衣服、買手機的人,並不好說。也許大牌有初始的流量優勢,但其本身多年積攢的品牌印象,與生活氣息畢竟相差甚遠。

初期,大牌自帶的大量線下連鎖店,固然能形成初始流量優勢,但其本身多年積攢的品牌印象,與生活氣息畢竟相差甚遠,反而不如專業玩家甚至大多數小眾門店。

此外,這兩年來,隨著疫情的影響,以及巨集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下,居民消費支援的意願明顯出現下滑,線下消費的景氣度持續受到壓制,尤其今年以來上海、深圳、廣州、北京等核心一線城市復工復產受影響,類似咖啡這種明顯屬於可選消費的產業,受到的衝擊更大。

短期看,對於咖啡消費是否還能保持以往的消費熱情,真不好說。

長期看,儘管中國人的咖啡消費在覺醒,但咖啡作為一個門檻並不高的行業,隨著入局的競爭者不斷增多,市場迅速染紅,未來的市場必然很有可能如同奶茶行業一樣,面臨一輪慘烈的洗牌,那些即使在競爭中勝出的選手,長期也要面臨競爭者不斷圍攻的局面。

咖啡能否打破中國餐飲行業一直鬥爭不止,無能久稱王的宿命,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