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都撐不住了!線下零售業如何自救?
01
被長期按下暫停鍵的線下零售業
前幾天看到一條新聞,讓人很揪心。
舞蹈家楊麗萍宣佈解散了《雲南映像》演出團隊,原因想來大家都知道——受疫情影響,舞團無力承擔運營成本,不得不解散。
相信楊麗萍一定是很多人眼中的舞神,她一手開創了孔雀舞門派,後來又通過雲南映象,將十幾個少數民族的舞蹈改編呈現在了世人面前。
很多人,可能都會認為,楊麗萍此生就是為了舞蹈而生。
四年前,水滴產品進化營的畢業答辯在雲南昆明舉行,我還特意帶所有同學和老師一起欣賞了雲南映象,那種生命的力量,現在仍舊在心靈深處震撼著我!
《雲南映像》自從2003年首次演出以來,目前演出已經超過7000多場,是世界廣泛讚譽的“中國名片”。
曾經它只要一開場,一票難求,座無虛席。如今,帷幕拉開,場下卻空無一人。
宣佈解散當天,舞蹈家楊麗萍和創業者楊麗萍,幾度哽咽落淚。
她說,把這些舞者從田間地頭找來,堅持了20年,現在不得不看著他們的背影一個個離開。她說,“這次疫情真的太殘酷了”,“我們真的沒有辦法繼續生存下去了”。
你能聽到一個為舞蹈而生的人,夢想破碎的聲音嗎?
像楊麗萍團隊這麼全國知名的、頂尖的舞團都無法生存,我不知道那些更多的、不知名的小舞團會在什麼樣的處境裡。他們中很多可能已經悄無聲息地死掉了。
昨天,跟一位做時尚服裝品牌的水滴同學聊,真讓人感慨,線下零售服務業多艱難。
作為家族二代的他從英國留學回來,意氣風發地開始向品牌轉型,在上海和北京連續開出多家高階品牌店,第一槍打出去,反響還不錯,疫情開始時還在激進擴張。
但上海和北京的這波疫情,把他的信心打擊到了最低點。回國創業四年來,有3年時間是在疫情裡。每次公司正要剛要上一個小臺階,疫情就開始突襲他一下,這麼斷斷續續反覆折磨,再強大的人,也會被搞頹。
你肯定也會想起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在行業裡沉浸30多年的龍頭企業。 疫情初期,張勇依然堅信中國機會,依然堅持擴張策略。
但是,2021年,餐飲行業不斷被按下暫停鍵,海底撈持續虧損,張勇不得不壯士斷腕,宣佈關閉300家門店。 也不知道是否因為這個原因,創始人張勇選擇退出了CEO職位。
毫無疑問,雲南映象是中國舞蹈的一張名片,海底撈也是中國餐飲的一張名片,他們在自己的領域奮鬥累積超過了30年,他們的卓越和頂尖,大家也都認吧,但在疫情面前,這些似乎都變得不那麼強悍,不那麼有力了。
可想而知,其他線下零售服務領域,包括劇場、影院、民宿、旅遊、餐飲等在內的線下零售業,當他們都被按下暫停鍵之後,他們現在命數幾何。
比如電影行業,拿剛剛過去的五一檔來說,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五一檔,電影票房收入2.97億元,不到3億,這幾乎回到了10年前的水平。而疫情之前的2019年,五一檔的票房為15.27億元,相比起來直接下降了80%。
兩年前,因為疫情對業務的影響,博納影業副總裁跳樓身亡。當天下午,導演賈樟柯在微博上轉發了這一訊息,並感慨“行業之悲”。不到半小時後,他又發文說:應該考慮影院復工復產了。
當時可能都沒有想到,接下來是個持續戰。兩年過去了,影院的情況應該是雪上加霜了。不得不說,兩年前我甚至無法想象,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會令一個人以至於不得不放棄生命。
但我今天作為一個創業者,感同身受。對很多以事業為生命的人來說,關停公司,有時候可能真的像要了他的命。
線下零售服務業日子過得好壞,消費資料是最好的體現。
國家統計局5月16日釋出的資料顯示,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9483億元,同比下降了11.1%,是2020年4月以來最低的。餐飲收入同比下降22.7%,為2020年5月以來最低。
這些資料都顯示了疫情對實體和餐飲消費的強大沖擊力。
我們常說供需關係,當人們不願意消費了,需求減少了,作為供應方的商家, 又能有什麼機會能繼續“活”下去,還有,能活多久呢!
昨天跟大儒心理創始人徐凱文聊,他說,很多人最大的焦慮,常常是因為總想著一蹴而就立刻能解決問題,事實上,當你確切的看清楚,不要心存一下子就能解決的僥倖心理,做長期打算,可能難題就不是難題了。
再回來,我們花了這麼多的來講線下零售服務業的困境,不是為了製造焦慮,是為了努力想要找到有沒有什麼解決的方法。那麼最重要的乾貨來了,這些企業到底應該如何自救?
02
創業者如何整合資源,完成自救
被按下暫停鍵之後,線下零售企業到底如何自救,其實答案也線上下零售企業這兩年應對疫情的實踐裡。
我希望接下來的內容,對這個領域的企業能有所借鑑。
一、先說說便利店頭部企業便利蜂降低租金的經驗。
2020年疫情初期,開年回來上班伊始,便利蜂便立刻做了一個重要決定,就是所有部門和門店的高管,都全力以赴去幹一件事,去跟店鋪租賃的物業,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房東,去商量“降租”,或者說要求房東降租。
便利蜂為什麼這麼做?因為對於線下實體零售來說,租金都是一項巨大成本的支出。
比如連鎖餐飲呷哺呷哺,租金成本基本佔到了收入的17%。而一般對於北京的餐飲企業來說,房租基本可以佔到營業額的四分之一左右。考慮到餐飲行業中,既沒有規模優勢,房租議價也能力不強,租金成本有可能還會更高。
房租,是一項商家不管經不經營,都要正常交租的硬性成本,尤其在遇到疫情等不可抗的外部因素時,商家面臨的現金流壓力會激增,如果沒有收入,這個每天要交的“份子錢”也足以要了一些企業的命。
據說,便利蜂在北京中關村銀科大廈有家店,大約400平方米,一年的租金達到了175萬元。而便利店在全國有2000多家店,它的房租成本可想而知。
話說回來,如何跟房東講降租,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是個艱難博弈,便利蜂的談判策略是啥呢?跟他的高管談過後,我總結了幾個小要點:
1)兩害相權取其輕
如果房東不肯降租,房租成本太高,必然虧損,為了止損,那這家店最壞的結果就只能是關店了。所以留給房東一個選擇,你是要喪失你的部分租金,比如30%左右,還是說喪失全部租金?
疫情來了,房東的可選項也有限。兩害相權取其輕,生意人大概都有個談判思維。
所以,第一輪談判下來,有些房東同意租金降價,當然,也有些房東還是不願意。
2)從眾效應
到了第二輪談判的時候,對那些不願意降租的房東,除了說明利害關係之外,再拿出其他已經降租的房東名單,當房東們意識到,受傷害的不只是自己,承擔這個損失的還包括其他房東,這樣看起來很像是個集體決策。人們都有從眾效應,他們的心理防線就會做出退讓,這一輪談判又增加了一批房東,願意選擇降租。
3)評估有無必要,啟動退租流程
對於拒不降價的房東,評估門店的投入產出比,虧損比較厲害的門店,可以啟動退租關店流程。當然對於在這個過程中,願意掉頭來合作的房東,視有無必要營業,還可以有再商議的機會。
另外一個類似的個案是自如。自如與房東的談判,可以說非常強硬。因為疫情導致大量房屋閒置,出租困難,不少業主收到自如的降價要求,有的房源價格降幅接近30%。據說,自如的要求很明確,在合同期內,要麼降租,要麼解約。
這個強硬的姿態,立即引發輿論,受到大量網友謾罵。作為當時的自如租客之一,我也很折騰,不得不重新找房搬家。坦白說,當時也跟著網民們一起指責過自如。
現在想想,一讓房租回到疫情下市場正常的水準,也是應該的;二從企業生存的角度,為了控制成本,為了避免大量房屋閒置帶來的虧損,這也是決策者必須要啟動的自救方式。
二、線下產品線上零售化。
記得疫情剛開始的時候,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如果疫情在短時間內得不到有效控制,西貝賬上的現金撐不過三個月。
此話一出,在網路上立馬引起了轟動。對於當時的西貝來說,每個月要支付1.5億的工資,還儲備了大量食材,怎麼消化這個虧損,確實是個巨大的挑戰。
賈國龍是一個非常真的人,不端不裝很務實,直面他遇到的巨大挑戰,講出皇帝的新裝,這對後面當時的餐飲企業轉困,降租,包括銀行貸款支援,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挺榮幸的,賈國龍也是水滴產品進化營四期的同學,所以有一些近距離的觀察,他是一個不斷求變的人,在受到疫情影響之初,就不斷倒逼自己思考,西貝到底應該如何轉型,我們的老師和同學還一起專門為西貝共創過創新求變的方案。疫情期間,西貝埋頭推出了“賈國龍功夫菜”,主打預製菜概念,有時候我們自己在家裡請客,也會點一大桌子賈國龍功夫菜,既方便,菜也挺硬的,很多人挺愛吃。
西貝在疫情之前,就早早開啟了線上渠道,比如西貝商城小程式,將自己的菜通過網路賣出去,以適應今天年輕人的消費習慣。據說,目前西貝線上營業額已佔到了銷售收入的80%。
在這方面還有一家企業也做得非常好,就是海底撈,不僅實現了大量產品線上零售化的問題,而且還在疫情期間,推出了“全員銷售的機制”,公司要求,每個成本中心,要創新求變,變成利潤中心。據說人力資源,創新中心,都推出了面向社會的培訓業務,帶動了全員創收。
三、想方設法保住現金流。
除了這些企業案例,我和一些水滴一些創業者、投資人聊的過程中,他們根據自己面臨的困境,也採取了一些舉措,也給了一些建議。請大家參考。
最核心是控制好現金流,調動一切方式,千方百計控制好現金流;業務該收縮就收縮,以前激進做法轉保守。
然後要向管理要效率, 效率做到最高,保持經營最高效的最小單元。 線下不能做時,全力去線上開源。
疫情還會持續多久,不得而知,那麼最後可能拼的就是誰能堅持更久,我的一位投資人朋友說,沒別的辦法,拼的是你比競爭對手能活得更久一點。一旦拐點到來,可能企業重啟的機會就來了。
當然,就如我們之前所呼籲的,面對這麼大的疫情,每個企業的自救能力有限,政府的救助特別重要。這個土壤氣候如果有好轉、如果真正有效,對大量企業來講,肯定是最重要的福音之一。
03
別無他途,天助自助者
企業是環境的產物,如果說之前應對不確定性還只是個人雲亦云的說法的話,那經歷這三年,我想創業者,也包括普通人,對於什麼叫“應對不確定性”,可能都有切身的體會。
佛教有云,無常是生命中最大的常態。不知道套用在生於此時的創業者,企業身上,算不算準確。
應對不確定性,考驗的,表面是人應變的能力,背後其實是創業者的心力。
和很多創業者聊,感覺有人焦慮悲觀,也有人堅韌向上。
悲觀的同學,覺得時機不在,這樣下去只有倒閉一條路。樂觀的同學,鼓勵自己,要硬撐著,要從長期來看,珍惜這個機會,鍛鍊自己必然得有穿越逆週期的能力。
我們都知道俞敏洪的故事。
“雙減”政策,讓俞敏洪和新東方遭遇滅頂之災,俞老師帶著他的質樸憨笑,做起了直播帶貨。
他說他的偶像是蘇東坡,希望能和蘇東坡一樣,從不斷被貶謫的磨難中,開出花來。兩個倒都應了那句古訓,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蘇東坡一生坎坷,對說蘇東坡一生坎坷其實是不對的,他只是在仕途上非常坎坷,但是在作家這條路上,那可是一路開掛。不可不謂,正是仕途艱難,練就他達觀向上,滿腹哲思。
少年成名,一直奔波從一個被貶之地,到另一個被貶之地。一貶黃州,二貶惠州,再貶儋州,他晚年做詞,自我調侃,“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也是在貶謫期間,他修西湖,築蘇堤,挖東坡,開學堂,做紅燒肉,寫寒食貼,用現在的話說,絕對是個產品家兼生活家。最低谷時,寫《定風波》,“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我覺得俞敏洪應該說,“直播帶貨輕勝馬,誰怕,一根網線任平生。”
每一位創業者,都有自己的“黃州時刻”,各種各樣的至暗時刻,也都有兩個選擇,要麼低谷被激發被重生,要麼倍受打擊一蹶不振。
新東方的聯創王強說,俞敏洪像一隻駱駝,創業以來,老俞確實像一頭步履不停的駱駝,60歲的他又給自己背上了“讓新東方活下去”的大包袱,舉步維艱地翻越每一個沙丘,不知疲倦地尋找下一個綠洲。
說句現實的話,山雨欲來,黑雲壓城,每個企業所面臨的環境都是一樣的,假定作為一個創業者,我們對外部環境能改變的力度、時機都是有限的,可能能救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前幾天和一個老朋友聊起,當年收購科龍電器的顧雛軍,從當年的數十年牢獄之災裡終於出來,心結難了,一直在打官司上訴,要地方政府給自己一個說法。
我聽著心裡挺難過的。就想起當年紅塔山的老大,諸時健,74歲保外就醫,開始種橙子,從種下種子到收穫果實,應該中間還有個四五年吧,十年後,84歲橙子第一次進入北京,老人家是真的強,我們很多人都吃過他的橙子吧,這個橙子是值得慢慢咀嚼的。最後94歲之時,他當之無愧被企業界封為橙王。成為中國創業者的精神高地。真有些人,不需要別人給說法,自己能定義自己。
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抱歉,也是一句沒啥大用的話。保住自己的精神有生氣,有力量,就有機會,再重啟。
還有一句有點用的話,就是千方百計,守住現金流。
*圖片來自網路, 侵刪
更多水滴課程 看這裡!
▼ 產品進化營六期,持續滾動招生中
- 楊麗萍都撐不住了!線下零售業如何自救?
- 黑雲壓城,出口企業生死危機
- 未來三個月,中小企業生死時速
- 你的公司需不需要價值觀?| 鄧康明的組織15講上線
- 黑天鵝頻出的時代,如何擁有九頭蛇般的反脆弱能力?
- 老壇酸菜冤枉嗎?對比沃爾瑪的供應商管理,欠的債遲早是要還的
- “產品暴君”李想:要麼成為爆品,要麼成為先烈
- 出海手機怎麼做?這三點認知很重要
- 大佬本命年:王石隱退,俞敏洪重啟,劉強東蟄伏
- 黃敏:不要把產品做成一把瑞士軍刀 | 水滴連線
- 產品人必看:如何避免掉入市場調研的三大“陷阱”?| 水滴連線
- 為什麼這些產品牛人都選擇了產品進化營?
- 如果組織裡所有人都在想明天,那麼大概率會死在今天 | 水滴筆記
- 水母智慧,助力每一個小微企業的設計夢想 | 水滴筆記
- “王者榮耀之父”姚曉光:打造精品遊戲的五大產品方法論 | 水滴分享
- 任鑫:死不了的才能更強大,創業成功的本質是風險控制 | 水滴筆記
- 任鑫:做決策,最怕的是資訊繭房 | 水滴筆記
- 申晨:萬物皆品牌,IP才會贏 | 水滴筆記
- 日本口罩設計大賞 | 東京研究所
- 元氣森林的矛和農夫山泉的盾 | 水滴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