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来电于德翔:“电动汽车加充电网”是实现 2060 碳中和的最佳路径

语言: CN / TW / HK

“充电分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充,第二个时代是电,第三个时代是网。”在 2022 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上,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说道。

基于现下产业发展现状,于德翔认为我国充电行业正在从“充”的时代步入“电”的时代,未来则是进入“网”的时代。

在他看来,电动汽车加充电网络是实现 2060 碳中和的最佳路径,甚至可以实现真正的能源革命。

未来 90% 的私家车都不会在公共桩上充电

“我们预测,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 70% 以上,我们的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千万辆,包括整个充电基础设施,公共达到 500 万个,私家达到 2000 万。”于德翔表示。

这意味着,如果采用充电形式,新能源汽车每年的充放电量将达到 5 千亿度电;但如果用电动车储能,大概 1/3 的车能够参与到储能,则每辆车每天能放 10 度电,每天储能达到 2 亿度电。如果未来有一千万块退役的电池也参与到其中,还可以达到每天 1 亿度电的储能。

因此,于德翔认为,如果企业现在仅做充电,不考虑到电动汽车储能的话,其企业使命就已经完结。

“未来 90% 的私家车都不会在公共桩上充电。”于德翔说道。

对于目前现有的充电技术和路线,于德翔均持以否定态度。在他看来,超充技术理论上是随着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发展,在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出现的一个过渡性方案。大量使用超充桩,会给汽车电力系统与电网带来压力和挑战。

对于大热的换电模式,于德翔认为,尽管换电可以在短期解决充电时间长的痛点问题,但其带来的成本是充电的 1-3 倍。

充电车型 1 辆车需要 1 块电池,但是换电企业在开展业务的时候,需要为每 1 辆车准备 1.1 块电池或者 1.2 块电池。此外,做一个充电站大概需要 10 万块钱,做一个换电站要 20-30 万块钱。于德翔认为,换电模式很难在资产、应用和管理方面做平衡。

充电网不是一个设备,而是一套系统

“我们一定要做充电网络”,于德翔说道,“充电桩是把电充到车里,充电网是把一个区域里列成一个系统,可以进行有序地充电和放电”。

在于德翔看来,充电网不是一个设备,而是一套系统。按照他的规划,一个城市可以划分成五张充电网,包括面向于公交车的公交充电网,面向公共和快充的公共充电网,面向物流的物流专用网,面向居民小区的居民充电网,面向园区的叫园区充电网。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每个城市做五个不同的布局,这就会把所有的电动汽车,人和能源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新型的场景。”于德翔表示。

按照其设想,未来每一个车位上都会装一个充电终端,一个终端大概有 30 个控制点,一亿个终端就会有 30 亿个控制点,这种融合了数据网、能源网的新型充电网将形成最大的工业互联网。

需要指出的是,新兴充电网是以大规模电动汽车作为基础支撑,只有汽车数量足够大,有几千万辆,甚至上亿辆都连接电网,才能构建巨大的零成本的储能池。

从电力属性来看,充电网的形式其实是在电动汽车和电之间形成一个互动,这种交互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场站内群调,二是预约充电调度,最后是利用需求侧调度。

比如,在大型的公交场站中,如果场地和电网在某个时间段出现富余,可以通过数据打通,让出租车和网约车等车辆在缺电时进行补足。

“未来的每一个场站都会建立成电、配、光、充、储一体柔性关系网。”于德翔说道。同时,他还认为,未来的充电网络有必要深度链接车,包括储能设备的数据、车辆运行的数据等等,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能避免一些安全隐患,解决大部分车辆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