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把“創作”變得更簡單,「海馬輕帆」創作者使用者突破百萬 | 早期專案

語言: CN / TW / HK

創作領域中,創作者如何瞭解自己創作內容的質量,除了粉絲的打call外,是否還有更多維度的評價?當遇到創作瓶頸,怎麼繼續寫下去?對於平臺和機構,在從感性打分轉向理性評估的過程中,如何利用資料評估創作內容的質量也是一個難題。「海馬輕帆」想給這些痛點交上一份解決方案。

成立於2016年,「海馬輕帆」是一家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向內容領域提供AI創作服務的數字化娛樂科技公司。成立初期,海馬輕帆主要面向B端影視公司、機構等提供內容評估服務,業內超80%的影視劇本通過海馬輕帆的系統進行評測和修改,包括熱門影視劇《你好,李煥英》、《流浪地球》等,而近兩年海馬輕帆也向C端使用者拓展了智慧創作、IP運營等服務。

底層能力,服務多端

海馬輕帆的創作平臺已通過獨立app、微信小程式和網頁端上線,使用者可以使用“智慧寫作”功能,將小說一鍵轉劇本,並調整劇本格式、識別場次和角色標註,通過“智慧評估”功能,海馬輕帆會從敘事節奏、角色塑造、情節密度、排版易讀、文筆構成五個維度給出評分。小說和劇本外,海馬輕帆也拓展了內容領域,向短影片創作者提供指令碼創作,可以自動補全拍攝資訊、一鍵生成短影片指令碼;劇本殺創作者也可以在平臺上創作DM手冊、線索清單和角色卡。

海馬輕帆 平臺

創始人劉笑逸表示,目前海馬輕帆全平臺使用者量已突破百萬,今年3月底小說智慧創作和評測功能上線後,每天有新增超過1000本小說參與評測,並通過平臺AI進行智慧輔助創作和修改。

基於海馬輕帆的底層能力,公司在今年也和不少平臺進行了新模式的探索。利用小說轉劇本能力,海馬輕帆和快手合作了《契約夫妻離婚吧》短劇,在快手上線一個月累計播放量超過了1億次;利用劇本智慧創作系統,海馬輕帆作為出品方和愛奇藝合作並製作上線了分賬網劇《二十四味暖浮生》。

內容盛行,業務鏈延伸

海馬輕帆向36氪分享了在文創文娛行業觀察到的一些變化:

  • 文娛行業亂象不斷整治,傳統影視娛樂行業由高速野蠻成長期開始步入理性發展期,文娛行業公司對於內容的精細化和精準化生產和評估的需求更加迫切。

  • 潮流化文化群體的成長,大量內容創作者湧入市場,創作者更願意對高價值服務付費,對內容創作的需求更加垂直化,更關注IP運營和精準化變現。

  • 新型娛樂內容載體開始出現,擁抱大資料並降低試錯成本,尋找更加客觀直接的內容評估標準和高效便捷的製作方法。

海馬輕帆

基於這些變化,海馬輕帆的業務也有所變化,如:

  • 劇本和小說IP一鍵評測並生成各個維度圖表、直觀資料和文字評估結論的功能,可以讓小白創作者也能直觀高效瞭解問題和針對性修改。

  • 區分小說、劇本、短影片、劇本殺智慧創作,為不同群體提供特色服務。

  • 加強和行業公司的合作,籌備為IP交易平臺提供相關核心服務。最終通過海馬輕帆平臺積累的行業資料,為IP的運營和最終變現提供幫助。

創始人劉笑逸表示,海馬輕帆希望通過由淺入深的過程,能夠智慧化、系統化的解決創作者和版權方在內容生產和運營中遇到的所有痛點。未來,海馬輕帆將逐步簽約和合作運營一些優質IP,通過聯合產業鏈上下游打造IP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