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敢相信,這個AI 繪畫工具用起來簡直帥爆了!
最近大火的 AI 繪畫,我也玩上了。很多人說 AI 繪畫會讓很多人失業,但我覺得這是一個提升設計效率的好工具,尤其對著設計師而言。
做 B 端頁面設計,想要酷炫的汽車做素材,那就畫個草稿再用 AI 繪圖:
▲由「即時 AI」作畫生成
做海報也不用到處搜素材了,用 AI 完成「用嘴畫素材」:
▲ 由 「即時 AI」作畫生成
做網頁需要高階質感的圖片,沒問題,弗裡達風格的油畫作品,幾秒出圖:
▲ 由 「即時 AI」作畫生成
哪怕是最簡單的素描,也能夠繪製出超出期待的作品:
▲ 由 「即時 AI」作畫生成
最出彩的還是賽博朋克風格的繪製,建模臉用文字描述就能做出來:
描述詞: 斯嘉麗約翰遜,一半臉是精密的機械,賽博朋克風格,高度細節,後期渲染
▲ 由 「即時 AI」作畫生成
以上這些圖片,都是我用「即時 AI 」生成的,學習門檻幾乎為 0 。操作簡單,使用免費,幾秒就能出圖。
對於小白來說,大部分 AI 繪畫工具英文介面,有些會涉及到一些程式碼知識,很多人大多因此放棄。
▲不少小白被 Disco Diffusion
滿屏的英文和程式碼勸退
但現在有了「即時 AI」 ,使用 AI 繪畫前所未有的簡單。哪怕用一個字都能繪圖!比如輸入:貓,只需要幾秒鐘,一幅攝影寫實風格的貓咪肖像就出來了:point_down:
▲我沒有新增倍速,可以直觀感受「幾秒出圖」
再增加一些描述,比如:白貓,藍眼睛:point_down:
更復雜一些也完全沒有問題:
「即時 AI」不只能輸入文字繪畫,更厲害的是可以自己碎語畫參考圖,去實現“以圖繪圖”,而對於設計師來說這個功能顯然更實用,可以使用人工繪圖控制和操作 AI 繪圖的精準性,讓 AI 繪圖成為自己的畫筆,利用 AI 繪畫“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配合設計師完成技術和想象力的結合。
「即時 AI」的“以圖繪圖”功能,在某種層面相當於給設計師增加了創造力的引擎,讓人忍不住期待更多設計師利用這個功能會繪製出多少厲害的作品。
「即時 AI」搭載於設計平臺「即時設計」中,即時設計本身是一款功能強大的設計工具,因此當使用即時 AI 生成畫作之後,就可以直接在編輯頁面進行二次處理和加工,也不需要切換平臺了。
不用切換平臺可以直接“修圖”,這是即時 AI 區別於其他平臺的另一大特點和優勢。
▲即時設計外掛:智慧摳圖
可以將 AI 繪製的圖片一鍵摳圖
「即時設計」有上百個外掛,諸如:圖片濾鏡、影象效果編輯器、智慧摳圖、AI 擦圖等外掛,可以在 AI 繪畫的基礎上,進行更進一步的圖片創作。
▲即時設計外掛:影象濾鏡
如何使用「即時 AI」 ?
比起其他的 AI 繪圖,即時 AI 簡單到只需要 3 步就能繪圖。
第一步: 開啟 即時設計 (https://js.design) ,登入或註冊新賬號;
第二步: 進入編輯頁,點選左側面板的 「AI」按鈕
第三步: 使用圖文生成 AI 繪畫或者選擇文字描述生成 AI 繪畫
最後
不少人都會擔心「AI 超越人類」,但恐懼通常源於未知,與其擔驚受怕不如嘗試一下。
至少我的體會是, AI 不會讓我失業,反而能讓我早點下班 。AI不是要取代設計師,而是要變成設計師的效率工具。與其到處搜尋合適的素材,不如「用嘴畫出想要的素材」;與其糾結配色,不如利用 AI 繪畫的天馬行空,得出一百種配色參考;與其埋頭苦思靈感,不如直接將心裡模糊的想法落地成為現實。
關鍵是,與其他的 AI 繪畫工具相比,「即時 AI」免費試用,而且出圖效率高、質量穩定。
無論如何,都值得試試看!
複製連結到瀏覽器開啟,就可以 免費試用「即時 AI」:
https://js.design/pluginDetail?id=6322a4ab0eededcff6ba451a
>> 往日推送,推薦閱讀 >>
你不知道熒光色設計,到底有多好看!
- 真不敢相信,這個AI 繪畫工具用起來簡直帥爆了!
- 做元件庫,這次我真的完全沒思路了。
- 如何分析競品設計語言?
- 你不知道熒光色設計,現在到底有多好看!
- 首發 | 2022 下半年7大設計趨勢預測!!
- 用了這種漸變光感風格,老闆都笑開花了!
- 我配色無敵了!!
- Behance首推作品集包裝方法,慘遭破解!!?
- 設計太Low了,還有救嗎?
- 為什麼韓國APP設計總是出圈?
- 沒想到一個小按鈕,隱藏這麼多細節!
- 工作近10年,這三種能力讓我一路快速成長,但很多設計師都不重視!!
- 想包裝作品集,公司專案拿不出手該怎麼辦
- 如何定義設計規範,總監看完都說方法太實用!
- 這一年我想繼續逆襲,只要扛得住就能涅槃重生!
- 全網首發 | 2022下半年UI設計趨勢!
- 做設計總是沒方法,來看看這3招!
- 定策略|車載系統launcher設計探索
- 為駕駛體驗而設計 | 百度Apollo斬獲3項德國IF大獎
- 2022年,設計師如何學習HMI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