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動盪局勢下如何投資?來自國內外券商、基金、資管公司的高管這樣診脈
就在幾天前,美聯儲加息話音剛落,令全球金融市場再生劇變。金融機構如何預判與應對?在會上,來自國家主權基金、國內證券、基金公司、資管公司等金融機構的高管發表了對全球經濟態勢的看法,並提出投資建議。
“當世界經濟這艘大船航行於不確定性的汪洋大海之中,應努力尋找確定性方向,只有推行全球化、改善全球治理才能使令世界重回確定性的環境。”在9月24日由全球財富管理論壇(GAMF) 舉辦的“2022秋季峰會”上,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組委會總幹事、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理事長李劍閣在致辭中這樣說道。
這場峰會的主題是“尋找不確定性下的確定性”,有參會嘉賓發表了“過去40年價格穩定的局面正受到威脅”、“ 全球經濟已走出過去40年的‘大緩和’時期”等觀點,疫情、高通脹、潛在脫鉤、地緣政治和極端天氣等都為世界經濟帶來風險。
就在幾天前,美聯儲加息話音剛落,令全球金融市場再生劇變。金融機構如何預判與應對?在會上,來自國家主權基金、國內證券、基金公司、資管公司等金融機構的高管發表了對全球經濟態勢的看法,並提出投資建議。
全球格局重構
中投公司總經理居偉民認為,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全球經濟形勢和地緣政治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國際金融市場更加動盪脆弱,不確定性不穩定性顯著上升。
為應對不確定性和重大變革,居偉民建議:一是財富管理機構應堅持長期投資理念,承受短期市場波動,把握長期趨勢,努力追求更高的長期投資回報;二是優化資產配置結構,重視私募股權和實物資產等為主的另類資產;三是抓住新興領域主題投資機遇,如科技、醫療、新材料、新基建等領域,具有良好成長性的企業仍具有長期投資價值;四是積極關注可持續投資,將可持續投資理念付諸行動,量身定製和創新可持續投資標準和策略,引領可持續投資實踐。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執行長林昭傑認為,投資環境正在經歷轉型,我們正處於脫離舊狀態、進入新狀態的過程中。在這一背景下,通脹機制的改變、新的地緣政治格局和新的能源形勢三個主要轉型趨勢值得投資者關注。
林昭傑表示,過去40年價格穩定的局面正受到威脅,通脹的過程已經發生了結構性變化,未來的通脹率可能會更高。此外,地緣政治格局已經發生變化,和平紅利已經消失,企業和消費者最終會為此承擔更多成本。能源轉型迫在眉睫,為實現“淨零排放”目標,未來碳的價格將不得不提高。
對投資者的影響方面,林昭傑認為,利率持續下降對資產估值的提振很可能已經成為過去,實物資產也無法免受實際利率上升的影響,為應對種種挑戰和不確定性,需繼續致力於投資組合多樣化,著眼長遠,並做好準備而不是過分依賴預測。林昭杰特彆強調,協同努力的基礎是信任,信任是投資也是市場正常運轉的基礎。
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執行長 Valérie Baudson分別從短期和中長期兩個維度分析了全球經濟態勢。
Valérie Baudson認為,短期內會出現市場波動以及經濟衰退風險,各國經濟預期都變得更悲觀,美歐均面臨高通脹問題,各自央行為了對抗通脹正持續收緊貨幣政策,而這終將導致需求與增長放緩。此外,地緣局勢、能源危機、經濟放緩和衰退風險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在此情境下,投資者必須根據精確的財務資料以及對風險敞口的積極管理,謹慎處理資本的全球配置問題。中長期,市場趨勢將仍有利於投資者和資產管理行業,資本普遍看好亞洲和中國的投資潛力。
“2022年不論是對全球經濟來說,還是對全球市場來說,都是富有挑戰的一年。”貝萊德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李薇認為,全球經濟已走出過去40年的“大緩和”時期。隨之而來的將是更大的巨集觀經濟及市場波動性,更高的風險溢價以及對投資組合更頻繁的調整。
為什麼穩健增長結束了?李薇表示,首先供應鏈因為貿易摩擦而進行了調整。其次,疫情造成服務、商品貿易波動。同時,俄烏衝突、地緣政治、低碳轉型作為限制因素也共同構成影響。央行的決策者面臨著比之前40年的穩健增長時期來說,更加艱難的取捨和抉擇。
在李薇看來,如果央行繼續走老路,看到通脹就加息,也許對於降低通脹來說是有效的,但是會帶來諸多後果和代價。“如果想在2023年實現核心通脹率回落到2%,美國可能需要在明年承受-2%的經濟增長,還有5%的失業率,也就是說會有新增的300萬失業人口。”
瑞信環球首席投資總監Michael Strobaek認為,2022年以來,經濟秩序遭遇重新洗牌,地緣政治秩序正被迅速改變。過去3年,全球經濟剛剛獲得一定的復甦,但如今卻又面臨巨大的滯脹威脅。控制不斷上升的通脹指數已成為各國央行的首要目標,甚至一些主要經濟體已將其看做一個政治問題。
尋找投資機遇
今年 以來,受地緣衝突、疫情反覆以及高通脹下貨幣緊縮政策影響,全球商品市場、外匯市場、股票市場及衍生品市場都呈現劇烈波動。 在此背景下,申萬巨集源證券董事長劉健認為,資管行業發展環境出現三大顯著變化: 一是全球貨幣政策環境從極度寬鬆走向逐步收縮; 二是國內資管行業從區域性開放走向全面制度性開放; 三是資管行業競爭從一家獨大走向多元機構差異化發展。
劉健認為資管行業要主動擁抱三大趨勢:第一,擁抱資本市場系統性改革所帶來的新機遇;第二,擁抱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帶來的新機遇;第三,擁抱基礎工具日益豐富帶來的全球資產配置新機遇。
為應對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當前所面臨的挑戰,易方達基金董事長詹餘引認為:第一,樹立長期投資資金理念,重視養老投資體系建設,加大長期資金進入資管行業,資管行業發展生態轉型是資管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要保障;第二,加強全球投研、資產配置、協同服務等建設,通過分散化、多元化產品供給,提升配置效率以滿足不同客群對全球投資服務的需求;第三,建立以客戶為導向的解決方案體系,將普惠金融與數字金融融合,對接長尾客戶需求;第四,踐行責任投資,中國市場具備充足的責任投資發展機會。
瑞銀資產管理亞太區主管兼中國在岸業務主管殷雷表示,過去十年間,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得到了蓬勃發展,目前已成長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資管市場。在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應看到資管行業面臨的挑戰:首先,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全球通脹開始擡頭且可能愈演愈烈;其次,貿易摩擦、疫情衝擊,導致全球產業鏈重新配置,自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意識形態的對立不斷衝擊著本已脆弱的經濟全球化,“逆全球化”不斷升級使得全球經濟存在割裂風險;此外,全球主要經濟體央行可能將在較長時間內維持緊縮的貨幣政策。
殷雷認為,挑戰往往與機遇共生:第一,考慮金融市場當前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投資者對能帶來絕對收益的另類投資需求持續走高;第二,隨著銀行逐漸收緊信貸等業務,部分企業,尤其是房地產板塊,開始面臨債務壓力,有較大潛在價值的不良資產正成為新的價值窪地;第三,資本市場更加關注ESG投資和企業綠色發展轉型;第四,中國市場依然是全球最大也是最吸引人的資產管理市場。
Michael Strobaek認為,當前的世界正處在一個大過渡期,很多流動性較強的資產類別明顯承壓,可持續性相關的投資標的應受重視,可持續性投資將是長期趨勢。在能源安全方面,由於烏克蘭危機,能源價格持續飆升,這種變化也可以被認為是未來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催化劑。因此,他建議,資管機構需要進行資產的多樣化,將投資組合向ESG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傾斜,以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經濟觀察網”(ID:eeojjgcw) ,作者:胡豔明 樑冀,36氪經授權釋出。
- 造謠“黃豆醬中小便”者拘留十日,盤點那些年被謠言毀掉的快消企業
- 海外new things | 遠端僱傭平臺「Remofirst」融資1410萬美元,Mouro Capital及QED Investors領投
- 中美元宇宙基礎設施差距有多大?
- “無印良品”打敗“無印良品”
- 海外new things | 為輪椅設計智慧座墊的初創公司「Kalogon」種子輪融資330萬美元,能調節壓力促進血...
- 從“剁手買”到“動手做”,這屆年輕人熱衷親自搞家裝
- 中國新出海故事:人、疫情與紐帶
- 幾十家排隊申請產品上市,“顏”中新貴浮出水面
- 虧損5個億 海昌海洋公園為何還瘋狂購買IP?
- 資本持續湧入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0%“小巨人”集中在東部
- Itsme關停、網易入局,動態捕捉 社交的風到底往哪吹?
- 拉夫勞倫,被店員玩成了微商?
- 業主直接獎中介人員22萬和iPhone14!上海浦東一半中介可能都盯著這套房
- 專攻資料安全十七年,「明朝萬達」迎來千億市場爆發
- 手術機器人遇險,大洗牌在即?
- 我在越南做孵化器,今年一半客戶來自直播帶貨
- 火爆全網,抖音“卑微文學”讓數萬人做“舔狗”
- 窮廟富和尚,威馬鉅虧沈暉卻年薪超12億,是何小鵬933倍
- 攜程、復星旅文、錦江們的Q2:國內低迷,國外賺錢
- 心動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