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史 4:普遍共識
theme: juejin
背景
公司最近倡導“事事有迴音”,你該不該積極響應這種行為?
工作時間,領導在群裡發了一段話,大家都回復收到,你回不回?
同事獲得了榮譽稱號,大家都去祝賀,你要不要去?
打工人,只幹活和拿工資就可以嗎?
按照自己的內心做事,還是按照世俗的招式做事,我思考過這個問題。
原文
放幾段聲音,我們能很清楚的分辨出哪個是樂音,哪個叫噪音。神奇吧。
這種判斷能力就是普遍共識。
提到青蛙,我們首先想到它是益蟲。提到蝗蟲,我們一致地說它是害蟲。這也算是普遍共識。
普遍共識是針對於人來說的。樂音是具有一定頻率範圍有規律的聲音。這種聲音我們人類聽起來比較舒服,因此我們具有分辨能力。害蟲就是和人類爭搶食物的昆蟲。如果青蛙也吃莊稼話,那也它也會歸入害蟲的行列。
所以,一個事物是對是錯,是根據規則變化的,即便它本身沒有任何變化。
拿穿衣服來說,我們夏天穿個露臍裝,沒啥大不了的。如果是在某些地區,那這種穿著就鬧大了,屬於傷風敗俗的行為。那麼,穿露臍裝到底有沒有錯,這得看,當地的風俗是怎麼規定的,符不符合普遍共識。
為什麼會出現一個叫做共識的東西呢?以前,我們的祖先一夥人去圍堵野獸獲取食物。需要大家服從事先安排的圍追堵截,從而確保萬無一失。如果你把守著一個關卡,私自去抓野雞去了,那食物肯定抓不到了嘛。那好,既然你和大家想的不一樣,我們就不帶你玩了。
有了普遍共識之後。凡是符合普遍共識的,都會存在集體中。凡是偏離普遍共識的,都會受到集體的排斥。這樣能保證集體的健壯性。
然而時代是發展的,如果你的認知跟不上,那你可能會落後。當然,太超前也不好,布魯諾說地球圍繞太陽轉卻被處死了。
人需要遵循當下價值觀得以生存,但是也需要打破它得以發展。
當下主流的共識還是要遵守的。其他個性行為也不是不可,但是需要自負後果。
關於
我本想在文學界翱翔,卻在IT界流浪。
十多年的網際網路職場生涯裡,我有很多認知的變遷。
有對的,有錯的,有先錯後對的,也有先對後錯的。
更多是我的筆記,也希望大家可以參考。
- 60分鐘的文心一言釋出會:我帶你5分鐘看完
- 程式設計師寫小說:我甘心當韭菜
- docx格式文件詳解:xml解析並用html還原
- 評論二則:年齡大了能否寫程式碼、上大學不喜歡IT專業咋整
- ChatGPT火了,我連夜詳解AIGC原理,並實戰生成動漫頭像
- 咱不吃虧,也不能過度自衛
- 兔年了,利用AI風格化實現剪紙兔、年畫兔、煙花兔
- 傻嗎?談男人們飯桌的拼酒現象
- 他扔出一張對話截圖:王總說的
- 老張說:快過年了,搞個AI作曲,用TensorFlow訓練midi檔案
- 為什麼大家都看中學歷?
- 年底了,裁兄弟當職員那哥們兒,如今咋樣了?
- 老張讓我用TensorFlow識別語音命令:前進、停止、左轉、右轉
- 在掘金第一次記錄失眠
- 十五分鐘簡介人工智慧,以聽懂為目的
- 認知史 12:積累階段,沒資格攀比
- 認知史 16: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 認知史 4:普遍共識
- 一文講通OCR文字識別原理與技術全流程(科普版)
- 認知史 7:選擇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