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説,我十分討厭我的某些朋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簡單心理 (ID:jdxl2000) ,作者:江湖邊,責編:kuma,題圖來自:《貓和老鼠》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
一些你以為的“朋友”,並不如想象中那樣具有支持性和情緒價值。他們可能在你取得成就時陰陽怪氣、暗自較勁,或者在你陷入低谷時視而不見。
心理學家發現, 你身邊有大約一半的熟人,可被稱作是 “frenemies/love-hate friends (亦敵亦友,既愛又恨的關係) ”。
這個詞在 20 世紀 50 年代由八卦專欄作家 Walter Winchell 創造,她認為只要人類處在社交關係網,那些裝作好意但不可信任的“友敵”就一直存在。
對你來説,他們可能兼具“朋友”和“敵人”兩種身份,也可能是一些假裝是朋友但實際上是敵人的人。你們維持着表面的親密關係,但你無法預測他們的下一句話到底是支持你還是貶損你,也會懷疑他們的稱讚到底是真心,還是在説場面話。
在這類關係中,温暖、理解、支持,常與貶低、拒絕、嫉妒相伴而生。
但一個具有“隱藏敵意”的熟人,為什麼會被我們視作朋友?一些人為何會在社交網絡中保留一些塑料關係?我們該如何應對它帶來的矛盾之處?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聊聊這種特殊的友情: 友敵 (frenemies) 。
一、“友敵”的五種類型
發表在《今日心理學》的一篇文章中,作者 Sarah Haufrect 認為至少存在 5 種不同類型的“友敵”:
-
單方面的友敵 (One-sided Frenemy) :一個人只在自己方便或需要幫忙時才聯繫你,他對你的生活或近況實際上不感興趣。
-
貶損類友敵 (Unfiltered Frenemy) :一個人無意 (或故意) 取笑、否定你,擅自把你的祕密公之於眾。或者,他喝了一兩杯酒後變得刻薄,在一大羣人中説出尖刻貶損的話。
-
過度干涉的友敵 (Over-involved Frenemy) :這類朋友以“過度捲入”的方式干涉你的生活。比如未經允許以不恰當方式向你的家人朋友求助,而這種干涉可能激怒當事人。
-
競爭性工作友敵 (Competitive Work Frenemy) :由於在同一個地方工作,你們雖然表面團結,但內心從不希望對方做得比自己出色。
-
永遠處在“受害者”模式的友敵 (Wounded Bird Frenemy) :他們似乎總是處於“危機模式”,他常説“不知道為什麼糟糕的事都讓我遇上”。即便你傾向於幫助他,但他似乎更願意當一個受害者。
有研究認為,比起朋友和熟人,人們更容易對配偶、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產生“友敵”的感覺。
——你們心生敵意,但維持一種和諧的表象。比如:你和伴侶在興趣方面很合拍,卻暗自嫉妒對方的才華;你的父母特別專橫,但又在生存層面很照顧你的吃穿;你和鄰居家的孩子總是被大人拿來互相比較,你們因此互相討厭,但在漫長且孤獨的青春期,你們確實彼此提供了同齡人的陪伴。 你們的感情是矛盾的,並非單純的愛,也非純粹的恨。
心理學家 Bert Uchino 發現,你關係中的友敵越多,越有可能在生活中出現更高的抑鬱、壓力和不滿情緒。
在對青春期女孩欺凌問題的研究中, 甚至發現友敵也是“霸凌”中的隱祕參與方 。因為友敵可能在單獨相處時與被欺凌的女孩是朋友,但在女孩被欺凌時卻更可能保持中立,或沉默地加入欺凌的一方。
此外,在過去 10 年的多次實驗中, 美國楊百翰大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教授 Julianne Holt Lunstad 的實驗表明,與支持和厭惡的關係相比, 與“友敵”的互動可以增強我們的壓力反應。
▷ 與積極、冷漠和消極敵人相比,當參與者與友敵互動時,動態收縮壓(SBP)最高。研究者的結論是:友敵所帶來的矛盾關係,可能比單純的消極性更有害
比起明確的敵人,友敵更具破壞性的原因在於: 他們會如何反應是“不確定”的。
對於敵人你可以選擇避開、疏遠或宣戰,但友敵卻不那麼容易預知,也不那麼容易被忽視或迴避。研究吿訴我們,當與友敵互動時,你更無法放鬆,人際壓力也會增加。
二、既然如此,人們為什麼沒有離開?
人們在生活中保留友敵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最常見的原因害怕衝突、內疚,或者根本沒有意識到對方是“友敵”。
1. 友敵具有某些“功利主義的好處”
人們願意進行“社交表演”,背後可能存在利己的動機。
學者 Carol Bishop Mills 認為,友敵是一種由相互競爭的利益和相互交織的社會角色責任所形成的極為複雜的關係。因為它常涉及功利主義交流,其中一方 (或雙方) 意識到另一方的工具性目標。
因此,友敵可被視作是 “腳手架般的存在” 。比如提供你不具備的資源,有助於維持團隊形象,實現利益最大化等等。從戰略上講,失去友敵 (至少表面上) 會限制人們獲得有價值的資源。
在這種情況下,假裝友誼的好處大於關係終止的好處。你容忍他們,可能是為了更好地管理他們。
2. 切斷某人的“朋友”身份太冒險了
從進化角度看,友敵是我們在社會羣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將一個人從自己的生活中完全割斷,可能會產生非常大的消極後果,這主要是因為人類羣體的規模非常小 (Dunbar,1992) 。在一個高度社會化的物種中,切斷某人的“朋友”身份可能太冒險了。
3. 有些人天生就對“亦敵亦友的關係”更耐受
心理學家很早就發現,對於某些人來説,處理友敵之間的“欺騙性溝通”可能更困難,他們更傾向於“一言不合就拉黑”。
這可能與一種叫做“自我監控 (self-monitors ) ”的人格特質有關。
自我監控的概念,由心理學家 Mark Snyder 在 20 世紀 70 年代提出。自我監控能力高的人,更有可能改變自己的行為以適應組織或形勢。低自我監控者,往往更根據自己的內在需求和感受行事。
例如,對於高度自我監控者 (high self-monitors) 來説,他們更容易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以適應羣體規範和期望;但低自我監控者 (low self-monitors) 就做不到,他們的行為往往反映了自己的真實感受 (Miller 等,1983) 。
人格特質沒有好壞之分。它可能有助於我們瞭解為什麼有些人比其他人更願意結束友敵關係。
4. 友敵身上的一些特質,可能是你十分想要但沒有的
榮格認為,每個人都有顯性和隱性兩種人格。隱性人格也叫作“影子性格”,因為被深深壓抑,所以更需要釋放。
對一些人來説, 對友敵“又愛又恨”也意味着你在潛意識中的一種釋放 ——比如對方可能特別張揚,特別鬆弛,他們經常表現出的那一面,正是你不讓自己做的事情。
5. 對親密感的渴望
友敵雖然不如“真朋友”,但他們確實也提供了親密的感覺。
Melwani 等人的研究發現,人們越想與“友敵”建立聯繫,就越有可能在工作中幫助和阻礙他們。
換句話説,你對親密的渴望,會放大“友敵”所帶來矛盾情緒,並使關係中的每個要素 (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 都更加強烈。
Melwani 解釋説:“我們的記憶是很短的,如果你對工作夥伴的感情很容易受到他最新行動的影響,你可能沒意識到,你們之間關係具備一種長期的核心特徵——即矛盾的友敵”。
然而,一旦我們意識到這一點,就可以評估它的好處是否大於潛在的不安,以及我們對他們的“感情需求”是否太大了。
三、如何與“友敵”相處
1. 區分朋友、敵人和友敵,與友敵明確邊界
我們都在不同的親密關係中,學習區分它的不同形態。當你更能分辨朋友、敵人和友敵時,你就更能應對他們所做出傷害性舉動,也為對方的行為和自己的需求劃清邊界。
作家 Sarah Haufrect 是這樣為一個“受害者模式”友敵劃分邊界的:
我制定了關於“我能提供哪種程度的幫助”的規則。例如,我可以在不忙時傾聽煩惱,或者偶爾在他壓力很大的時候跑腿,但我不能突然離開工作,也不會在早上四點接電話幫忙改 PPT。
2. 後退一步,考慮一下這種關係的利弊
假設你遇到一個“價值觀”完全與你不同的新朋友,當你考慮是否要維持這種關係時,不如後退一步,想想我從這段友誼中得到了什麼,我如何權衡這兩件事?什麼是我願意妥協的,什麼是不願妥協的?
如果你開始對這段關係感到壓力過大,這種自我反思過程也有助於讓你對“親密關係的期望”變得更現實一些。
3. 如果沒有“割席”打算,嘗試帶着“第三視角”與友敵相處一次
這可能是一種反直覺的方法:在下一次的交往中,保持你對友敵的愛恨糾纏,然後為你的情緒寫觀察日記。
看看,究竟會發生什麼? 如果我們以“第三視角”在場,會得到新的、有關自己和對方的信息嗎?
當你嘗試觀察自己的情緒,可能會有一些新發現:他原本討人厭的地方,也許並沒有你以為的那麼嚴重。他持有的價值觀也許並未帶有主觀敵意,只是確實與你不太一樣。
我們對自我的覺知,是在不同的關係中發展的。
和所有的親密關係一樣,友誼也並非“非黑即白”。它可能在我們一生中存在強度和時間的波動。你與最親密的好朋友之間,也可能會產生相對友敵的階段。
作家 Anaïs Nin 認為:“每個朋友都代表着我們的一個世界,一個可能在他們到來之前就已經誕生的世界,只有通過這次會面才能誕生一個新的世界”。
雖然“真正的好朋友”對社會情感發展很重要,但另一方面,友敵也一樣豐富了我們對世界的體驗。只是有時不得不承認,我們該與友敵保持一定的安全邊界。
參考文獻
Lunstad et al,. On the importance of relationship quality: The impact of ambivalence in friendships on cardiovascular functioning.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007. DOI:10.1007/BF02879910
Beard, S. (2013). Frenemy: The Friend Who Bullies (Thesis, Master of Applied Psychology (MAppPsy)). University of Waikato, Hamilton, New Zealand. Retrieved from http://hdl.handle.net/10289/8490
Sarah Haufrect:Behind Frenemy Lines
BBC:why you love-to-hate some friends;Why workplace frenemies are our most stressful colleagues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簡單心理 (ID:jdxl2000) ,作者:江湖邊,責編:kuma
- 流動的保障房
- 除存款外理財產品均“暴雷”?東亞銀行迴應
- 2023年生命科學突破獎:我們為什麼需要睡眠?
- “坦白説,我十分討厭我的某些朋友”
- 中國碼農,35歲後出口海外
- 一位非米粉關於小米的深度報吿
- 萬物皆跌我獨漲,強美元這是要上天?
- 千萬人考教師資格證是好事嗎?
- 選人,能力和熱情,哪個更重要?
- 別再宣傳IC行業高薪了
- Grab任命創始團隊成員為新集團CTO
- 一輛成熟的汽車,要學會自己清理自己了
- “手機廢人”?別罵了別罵了,是我
- 不要打開你的Tinder報吿
- 記憶力有救了?刺激大腦或有助於改善記憶
- 該不該賣?投資者需要考慮的10個問題
- 敦煌考古編制崗位“零應聘”,怎麼破?
- 美聯儲當下的底氣,和未來可能的麻煩
- 集運價格持續走低,多公司獲調研,釋放什麼信號?
- 中國真正的“奶茶之都”,我提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