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論|“機器人院士”:我們離“真·機器人”還有多遠?
掃地機器人為什麼叫掃地機器人
而不是掃地機器?
工廠裡的機械臂
為什麼也叫機器人?
從“機器”到“機器人”
未來還有哪些可能?
……
6月24日,第六屆世界智慧大會在天津開幕。生活中的各種“機器人”,是會場內外最可感的“智慧”。掃地機器人、炒菜機器人、建築機器人……這些“不成人形”的機器人,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但你可能也會好奇——想象中那個更聰明更似人的機器人,還有多遠?
大會期間,央視新聞《相對論》記者莊勝春對話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漢。他是華中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未來技術學院院長,也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機器人化智慧製造”基礎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這位“機器人院士”給出答案:“機器一定會走向機器人,走向智慧機器人,但走向智慧的過程是曲折而漫長的,需要以坐‘冷板凳’的精神堅守,攻下技術的碉堡。”
△【點選影片】“機器人院士”:我們離“真·機器人”還有多遠?
說起人們關於掃地機器人的疑問,丁漢笑了:“掃地機器人,實際上就是掃地機器”。他認為,如今“機器人”的概念已被泛化,“能替人完成一些枯燥乏味的工作,都把它概化為機器人。但這跟人類期望的,能與人相處、理解人類意圖的真正機器人,差別還很大。”
“機器人要變得聰明一點,還是跟人工智慧的結合要進一步加強。智慧和機器人的結合,會賦予機器人更多功能。”雖然丁漢的主攻方向是工業機器人,在第六屆世界智慧大會上,他最關注的,也是圍繞消費端智慧產品的更新迭代,比如智慧健康監測、自動駕駛技術等。“智慧趨勢不可逆轉,智慧會變得無處不在,未來空間非常大。
與此同時,丁漢也提示,在智慧產品、智慧製造領域,要防止“炒概念”,關鍵還是要看產品。
莊勝春:疫情期間,無接觸生產、無接觸經濟凸顯了智慧的重要性,您怎麼看現在的趨勢?
丁漢:長遠來講,企業走向數字化轉型是必須的。數字化之後,生產質量能夠穩定,生產經驗可以傳承。有了數字化,再有智慧化提升。但是走向智慧製造的過程,需要根據產品生產特性來決定。在一些車間,很多工作目前機器無法取代,還要靠人來完成。有些技術目前滿足不了工業轉型的需要,就不能去片面追求“黑燈工廠”,不能以“黑燈工廠”作為製造發展的最高水平。
莊勝春:目前存在這樣的誤區嗎?
丁漢:確實是。其實是不是完全的“黑燈工廠”問題不大,有兩盞燈是亮著的又有什麼關係?以前講機器換人、人換機器這種說法都有片面性,最高境界還是人機共融,人發揮人的最大優勢,機器發揮機器的最大優勢。
這,是你想象中的機器人嗎?
△今年年初,空間站機械臂轉位貨運飛船試驗成功
△軟體機器人在水下10900米運動自如
△機器人打磨風電葉片,顯著提升打磨質量
丁漢認為,雖然我國機器人技術起步較晚,但隨著國家推動數字化轉型,機器人應用範圍越來越廣。這些他看來“頗為厲害”的國產機器人,或許與人們想象中的機器人不太一樣,卻覆蓋“海陸空”,在我國核心領域都具有突破性意義。
每當有人問到“為什麼機器人研究多年,似乎沒有看到非常大的突破?”丁漢都直言不諱,“機器人是多學科的交叉融合,一方面需要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同時還要新材料、感測、驅動、晶片技術等眾多領域的突破,這個過程會比我們想象的更漫長。”
莊勝春:在您研究的科學領域,亟待突破的“卡脖子”問題是什麼?
丁漢:在工業機器人領域,過載、高速、高精的機器人,我們國家還有很大進步空間。高階應用機器人也存在“卡脖子”問題。像康復機器人,可穿戴的最大問題是材料沒過關,穿在身上很笨重。要想把它做得很輕,目前很難,技術的進步和人類的想象有很大差別。未來技術的突破是無止境的,機器一定會走向機器人、智慧機器人,但走向智慧的過程是曲折和漫長的。隨著資訊科技、感測技術、新材料技術的突破,機器人技術會不斷提升。
曲折漫長的程序中,怎麼突破?
去年,華中科技大學成立了未來技術學院,成為全國十二所未來技術學院之一,丁漢任院長。首批120名學生是從全校27個院系眾多報名者中層層選拔出來的。
什麼是未來技術?丁漢認為,其最大特點就是要打破從前的專業邊界,機械工程、生物醫學工程、人工智慧……互融互通,通過學科交叉培養學生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越是前沿、看似光鮮的科技領域,越要耐得住“冷板凳”。
莊勝春:又到高考填報志願時,如果有網友問您要不要報考機器人相關專業,您會怎麼答?
丁漢:機器人專業跟其他專業相比,既有硬體,又有軟體,既看得見,又摸得著。如果是喜歡挑戰性學習並且對機器人很有興趣的孩子,這個專業可以鍛鍊各方面能力,是個很好的選擇。
莊勝春:去年開學典禮上,您說過一句話:為國家科技發展坐八年“冷板凳”。
丁漢:實際上八年都是最短的。任何一個技術的突破需要八年、十年,甚至二十年這樣的長期積累。現在講的“彎道超車”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只有反覆堅守。在建設製造強國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碉堡”,我們能攻下一到兩個“碉堡”,也就無愧於這個時代。
監製|王姍姍 張鷗
製片人|莊勝春 汪潔
記者|莊勝春 孫強
主編|尚曉煜 張宗堯
編導|孟柯言 楊青
技術|夏文 牛永毅 王晶磊
視覺|於江
統籌|紀方
- 一天帶貨兩億、淨賺400萬元,“夫妻店”的爽文還能持續嗎?
- 19點直播|解讀阿里財報:年活使用者數“消失”,雲業務降速,如何講新故事
- 阿里電話會實錄:沒了使用者增長後,盯著錢包份額,求質量、要效率
- 元宇宙業務太燒錢!Meta打破慣例 將首次發行公司債
- 美國外賣平臺DoorDash二季度訂單數創歷史新高 股價盤後大漲18%
- 蔚來造手機進展 蔚來移動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 成本及庫存重壓下 零售巨頭沃爾瑪宣佈裁減約200名員工
- Github突遭大規模惡意攻擊,大量加密金鑰可能洩露!
- Salesforce中國區或將解散!一代CRM巨頭退出中國市場?
- OPPO Watch 3智慧手錶雙色渲染圖曝光
- 俞敏洪:允許東方甄選虧損五年
- 投資者認為三星缺乏創新動力,導致Exynos等部門發展受挫
- TPAMI 2022|尋找屬於你的影子,港中文等提出例項陰影檢測任務
- 摩拜可以退押金了,餘額、騎行卡仍能正常使用
- 三星智慧電視遊戲中心現支援1000多款遊戲
- 創投圈再無新鮮事?VC大佬愛上互相抄作業
- 訊息稱華為Mate 50 Pro將搭載劉海屏
- 羅振宇“得到”最壞的安排
- 全球首款!華碩官宣Zenbook 17 Fold摺疊屏筆記本
- 獨孤九劍告訴你,直播可以慢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