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第一!1.5萬鑽戒成本僅4000!網友:這是在交智商稅?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文景 部分綜合自中國經濟週刊、新浪微博等
今日午後,#DR1.5萬鑽戒成本僅4000# 訊息衝上微博熱搜第一。
“男士一生僅能定製一枚。”DR鑽戒曾靠著這個廣告詞,吸引了無數年輕人購買。在“1.5萬鑽戒成本僅4000”訊息被曝出後,有網友直呼“暴利,這是在交智商稅”;也有網友表示,“一生一次,心甘情願為愛情買單。”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1.5萬鑽戒被曝成本僅4000元
據媒體報道,在同克拉、相似顏色和淨度下,DR鑽戒要比競品售價高出數千元。
根據DR在招股書中公佈的產品價格對比,以0.5克拉重的簡單款鑽戒為例,相似顏色和淨度下,競品售價為18068-27838元,而DR的售價則為25449-32889元,比競品售價高出數千元。比如,其2021年上半年銷量最高的FOREVER系列簡奢款,成本僅為4000元左右,售價卻高達1.5萬元,毛利率超過72%。
圖片來源:2021年的招股書中披露
資料顯示,2018年-2021上半年,DR的毛利率分別為69.82%、70.21%、69.37%和70.00%,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水平。2022年上半年,DR整體毛利率70.63%,較上年同期增長0.63%。
對比之下,周大福2022財年經調整後毛利率為23.4%,比2021財年下降了4.8%;周大生今年上半年毛利率約22.16%,同比減少18.3個百分點,幾乎腰斬。
在解釋毛利率為何如此之高時,DR稱,公司“一生只送一人”的購買規則很好地契合了婚戀人群對於愛情專一性的追求,進而與競品形成了有效區隔,賦予了公司產品一定的溢價空間。
從官方標註看,DR是一個浪漫求婚鑽戒品牌,隸屬迪阿股份有限公司 。以“男士一生僅能定製一枚”的獨特定製模式詮釋“一生·唯一·真愛”的品牌理念。DR旨為每位戀人提供至臻完美的鑽石戒指,以年輕、時尚、輕奢的品牌風格,引領真愛潮流。
圖片來源:DR官網
“一生只能定製一枚”記錄被曝800元就能消除
2021年5月,DR被曝出在社交平臺偽造了幾十起虛假求婚案例,編造出令人感動、以“我”為第一人稱的故事文案,誘導消費者信以為真,達到營銷目的。
2021年10月,DR還陷入了多位流量藝人被冒用身份資訊購買戒指的醜聞,更是有網友爆料,500塊就能消除DR購買記錄。最終,DR關閉了真愛驗證查詢系統。
在黑貓投訴上,也有不少使用者反饋,購買DR後無法解綁對生活造成影響。其中一位使用者表示,前幾年購買了一枚DR求婚戒指,跟前妻在一起的時候是希望過一輩子的,也領了結婚證,但事後發現並沒有那麼美好,因此和平離婚。現在希望給新的另一半一枚求婚戒指,但是客服說有記錄不能購買,即使已經和前妻離婚,也不可以刪除和重新登記購買。他認為這屬於明顯的霸王條款。
不過,DR所說的不能修改與刪除,也存在著漏洞。據媒體報道,淘寶上的一家店鋪聲稱800元就可以消除DR訂單和購買記錄,如果加急的話需要1600元。
對於DR所說的不能修改與刪除,該店鋪老闆直言“官方說能的話,戒指還怎麼賣呀。”他稱,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刪除訂單,一天即可消除記錄,再通過申訴解綁身份資訊,兩個多月後即可再次購買。但對於所說的“技術手段”具體是什麼方式,他只是稱為商業機密,並未透露。
DR鑽戒關聯公司被執行超48萬
天眼查App顯示,DR鑽戒關聯企業為迪阿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10年4月,註冊資本約4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張國濤,該公司由迪阿投資(珠海)有限公司、共青城溫迪貳號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公司共同持股。
風險資訊顯示,該公司近日新增一條被執行人資訊,執行標的48萬餘元,執行法院為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法院。
該公司對外投資37家企業,均為存續、開業狀態,包括上海玳瑞鑽石有限公司、卡伯歐麗(深圳)珠寶有限公司等,投資領域涉及商業管理、鑽石珠寶等。此外,該公司擁有640家分支機構,其中600餘家為存續、開業狀態。
編輯:黃梅
能源危機與滯脹風險多點齊發
如何應對愈發上升的 不確定性?
當前港股及新興市場配置機會幾何?
全球風雲與中國策略
2022景順投資中國論壇
- “永輝系”分崩離析
- 趙偉:外匯風險準備金率上調,訊號作用較強(國金巨集觀)
- 誰的諾安基金:“多事之秋”背後的股東博弈
- 天價分手費再現!讀客文化高管離婚獲上億股權,原出資額不到12萬
- 八馬茶業再戰IPO,研發人員僅11人,這次能打破茶企上市難嗎?
- 特色農產品如何“闖出去”?
- 股民準備吃肉?史上第二貴新股來了!一簽要繳近15萬元,寧王迪王訂單暴增
- 60歲季明辭任江蘇銀行行長,57歲副行長葛仁餘將升任行長
- 流動性遭遇戰打響,美股繼續割“韭菜”
- “大怨種戒指”?DR迴應800元可刪購買記錄,網友炸鍋了
- 威馬虧損遠超“蔚小理”!創始人卻掙12億
- 財務總監涉嫌犯罪,會有財務資料真相嗎?
- 港股今年最大規模IPO來了,但萬物雲不再有估值神話
- 柔宇科技及其法定代表人劉自鴻被限制消費
- 重磅!南方基金總經理楊小松:立足本源,打造具有數智基因的資產管理能力
- 東方盛虹激進擴張背後:千億債務懸頂,新專案未達產新專案又開工
- 養老金變了!哪些人到手的錢多了?
- 紫燕食品上市背後,滷味賽道的大變局
- 2022老年聽障社會問題報告:中國助聽器佩戴率僅5%-10%
- 400萬財經大V私募被登出,起底“股神”徐曉峰的翻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