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款潮加速來襲,數藏行業泡沫即將破裂?

語言: CN / TW / HK

來源: 數藏艦

作者:黃凱&Roy

自數字藏品從6月份開始由盛轉衰以來,至今仍未有半點復甦的跡象。

“黃金九月”即將走完,數字藏品使用者們日夜期盼的“起飛”並沒有到來,老平臺們仍是在谷底徘徊,更糟糕的是, 下半年入場的新平臺們也已經陷入了“退款潮”。

據數藏艦瞭解,僅在9月份,就有翼元YY、鯨起Art、華宇數藏、幻海數創、幻升藝術、熒核藝術、圖靈藝術、一度夢幻、片羽數字藝術、元仙文創等十多個平臺釋出了退款公告。

01. 退款潮愈演愈烈

用退款的方式退出數字藏品市場,最早是由上市公司恆生電子旗下的「予藏」發起。

6月27日,「予藏」官方公告稱,由於目前國家尚未出臺明確的數字藏品領域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檔案,經過審慎評估,平臺決定於27日起暫停發售數字藏品。

對於已售出的藏品,「予藏」給予了使用者原價回購或者繼續保留藏品的選項。

緊接著在7月初,Ayo數字藝術、元影藝術、八百藝術、乾創藝術、幻馬藝術、無極數創空間等平臺相繼釋出了暫停數藏業務並退款的公告。

儘管第一波的數字藏品平臺退款風波也在圈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但真正將平臺退款推向高潮並深入人心的是「幻核」的退款事件。

8月16日,持續近一個月的“幻核裁撤”風波終於以幻核的退款畫上句號。

騰訊旗下數字藏品平臺「幻核」釋出公告表示:

基於公司聚焦核心戰略的考量將做出業務調整,自2022年8月16日起,幻核將停止數字藏品發行,同時所有通過其平臺購買過數字藏品的使用者可自行選擇繼續持有或發起退款申請。

「幻核」的退出,除了把寒氣傳遍整個數藏行業外,更是給行業樹立了一個退出必須退款的“榜樣”,自此之後,退款成了每一個對平臺不滿的使用者向平臺提出的統一訴求。

這一寒氣首先就近傳給了「幻核」的騰訊同門——騰訊音樂「TME數藏」,該平臺的社群裡充斥著要求退款的留言。

到了9月份,數字藏品平臺“退款潮”愈演愈烈。

9月1日,「片羽數字藝術」數字藝術率先開啟了本月的“退款潮”。「片羽數字藝術」釋出公告稱:

基於公司聚焦核心戰略的考量,片羽將做出業務調整。自2022年9月1日起,片羽將停止數字藏品發行。即日起,通過本平臺購買過數字藏品的使用者可自行選擇繼續持有或發起退款申請。

「片羽數字藝術」隨後刪除了之前所有的推文,不過值得肯定的是,「片羽數字藝術」此後連發數篇推文積極跟進退款進度。

而在最近10天裡,平臺的退款事件更是呈現出了井噴的態勢。

  • 9月13日,「鯨起ART」傳出二級市場責令整改,開啟賠付視窗。
  • 9月14日,「一度夢幻」宣佈停止數字藏品的發行和銷售,並開啟退款,此後數藏業務將轉給其他公司。
  • 9月15日,「圖靈藝術」宣佈停止發新並進行退款登記。
  • 9月16日,「華宇數藏」官方推文表示公司已破產登出,併發布自願退款宣告。
  • 9月16日,「幻海數創」停止數字藏品業務,併發布退款公告。
  • 9月17日,「幻海藝術」宣佈暫停數字藏品業務並退款,同時表示公司前後虧損共計48萬。
  • 9月20日,「翼元YY」宣佈停止數字藏品發行並回收全部首發藏品。
  • 9月21日,「幻升藝術」停止數藏業務並退款。
  • 9月22日,「熒核藝術」暫停數藏業務並退款。

02. 退款已是福報

註冊、實名、搶購甚至還要幫忙宣傳,使用者在平臺花費了大量精力後卻等來了退款的結局,然而絕大多數人對退款沒有任何抱怨,相反不少人還十分感激平臺的退款行為。

數字藏品資深玩家「V哥」對數藏艦表示:

全額原價退款簡直就是福報,現在絕大部分平臺過了甜蜜期後不是擺爛就是裝死,願意主動退款的平臺鳳毛麟角,並且有些平臺還不退全款。 (相關閱讀: 《免費贈予,數字藏品平臺還能這樣擺爛?》

「V哥」在幻核開通退款渠道後,第一時間申請並退回了一萬多元,這對他來說是近3個月的虧損期裡一筆不小的“回血”。

需要指出的是, 全額退款對數字藏品平臺而言就是意味著虧錢 ,平臺的IP授權費和公司運營成本都是無法收回的沉沒成本。

「幻升藝術」在退款公告裡表示:

平臺除去開發平臺,三要素實名,簡訊服務費,伺服器,伺服器升級,回購藏品,人員工資,文昌連結口等,剩餘的全部盈利(包括手續費等)現 按照首發價的80%進行回收(退款)

而「一度夢幻」以幾乎相同的理由公佈了 3折退款 的方案,並給出了不得投訴該公司的限制條款。

即便低至3折退款,「V哥」仍認為這樣的平臺比起那些完全不理會使用者的平臺要良心,因為大部分前期熱炒的平臺如今藏品的二級市場價都已低於30%。

不過「V哥」指出,退款不是萬能的,如今「十八數藏」帶起的新一輪炒圖片風潮中,藏品的首發價已低至1元,甚至有平臺0元發行,這類平臺已經完全放棄了一級市場的利潤,他們的收益主要來自二級市場的交易手續費。

03. 數藏行業正在懸崖邊試探

元飛船在 《幻核退出,“數字藏品有何用”階段性無解》 就已提出:

數字藏品平臺數量在7月份就已破千,毫無疑問當前數字藏品市場根本支撐不起如此眾多的平臺,虛假的繁榮所帶起的巨大泡沫即將破裂,毫不誇張的說,眼下市面上十之八九的平臺的歸宿都是倒閉。然而,並非每一個平臺都可以如幻核一樣,選擇全額退款的清退方式出局。

7月份「十八數藏」的橫空出世以及其帶起的炒作玩法風潮,更是加速了數字藏品行業的泡沫化。

諷刺的是,炒作玩法逐漸受到了數藏圈主流人群的支援,“不是割韭菜的平臺我還不玩”類似的言論和觀點在數藏社群盛行。

事實上,數藏行業的泡沫化並非完全由平臺側主導,市場的需求成就了「十八數藏」們,同時也加速推動了行業的泡沫化。

從鯨探的場外交易價格大幅滑坡開始,直至「幻核」官宣暫停發行數字藏品,藏家們對價值投資的幻想已經徹底破滅。

原先的價值投資者們不是持幣觀望或徹底離開了數藏圈,就是轉投了投機陣營,使得 當前數藏圈的使用者畫像已演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賭徒形象。

這背後不得不令人深思,在國內發展不過一年多的數字藏品, 何以從“萬物皆可NFT”的無限可能,逐步走向了一條淪為炒作工具的死衚衕。

當前的數藏行業正在懸崖邊緣瘋狂試探,沒有人知道,下一步是僥倖落地還是萬丈深淵。

泡沫越大也就意味著越接近破滅的臨界點,這道理人人都懂,但在瘋狂的市場裡,從來都鮮有人能理性地做到知行合一。

「其他文章」